论文摘要
在20世纪人类物质文化高速发展之时,人类非但没有得到期待的自由,反而陷入一种身不由己的异化之中。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关注人的生存的思想便应运而生了。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核心人物,她的小说承载着说理的功能,传达着她的哲学思想,她将形而上的哲学概念化为文学的具体形象,系统而彻底的渗透在她的文学作品之中。她的小说热衷于表现时代精神,揭示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对既定的社会制度提出了挑战,深刻影响着战后许多人们,特别是女性的观念。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入手,来分析波伏娃作品中呈现的哲学思想,研究波伏娃对于生命和存在的形而上思考,以及波伏娃哲学思想对我们人生的启示。该论文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存在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理论主张,凸显出存在主义对人的生命与存在的和而不同的理解方式。广义上的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与本质主义相悖的生存哲学,一种以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体验、分析什么是人的自由存在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波伏娃小说中体现出的生命意识。讨论了波伏娃关于自我与他者、人的自由的思想,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超越对抗性的合作,以及绝对自由的人在现实处境中自由的相对性。以有限和无限来阐释死亡对人的重大意义,从而达到一种对死亡的超越。在女性生命意识这部分中,展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他者处境以及走出这种处境的途径。第三部分阐述波伏娃生命意识对现实人生的启示,不逃避、不自欺,以一种介入人生的主动态度积极面对人生,从而实现作为一个主体性人的价值和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西蒙·德·波伏娃小说创作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
- [2].波伏娃的激荡人生[J]. 世界文化 2015(04)
- [3].超越与悖论:波伏娃“他者”再探讨[J]. 文教资料 2016(33)
- [4].试论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性意识[J]. 赤子(下旬) 2016(03)
- [5].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中的“他者”概念[J]. 山海经 2016(09)
- [6].论伍尔夫与波伏娃的女性主义观之异同——以《一间自己的房间》和《第二性》为例[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1)
- [7].在咖啡馆中逗留春光[J]. 齐鲁周刊 2017(07)
- [8].跑步观世界[J]. 时代青年(悦读) 2017(05)
- [9].科技超常进步,文化难以稳定[J]. 当代工人 2017(11)
- [10].波伏娃 羞涩的女权战士[J]. 时代人物 2016(05)
- [11].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性存在主义研究[J]. 作家 2014(18)
- [12].另一面波伏娃[J]. 新世纪周刊 2009(02)
- [13].波伏娃 不甘做“第二性”[J]. 文史参考 2011(23)
- [14].萨特和波伏娃[J]. 文苑 2008(08)
- [15].波伏娃的中国阅读,过去与现在[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01)
- [16].百年波伏娃[J]. 人物 2009(03)
- [17].“他者”走向“自我”——从《第二性》揭示的女性处境探析波伏娃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思想[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
- [18].评析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的女性出路[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10)
- [19].波伏娃:为西方见证社会主义[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03)
- [20].波伏娃到龙应台:新教育让女性脱离第二性[J]. 齐鲁周刊 2015(10)
- [21].萨特、波伏娃与中国[J]. 意林 2009(06)
- [22].“女萨特”,还是女哲学家?——波伏娃哲学地位的重估[J].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6)
- [23].普鲁斯特、波伏娃和卡夫卡的日常作息[J]. 文学教育(下) 2015(07)
- [24].波伏娃女性主义伦理思想——波伏娃《第二性》解读[J]. 山西青年 2020(18)
- [25].波伏娃与法兰西自由主义文化精神[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1)
- [26].重访《第二性》:波伏娃的“模糊性”[J]. 法国研究 2018(02)
- [27].追怀成长的岁月——波伏娃自传《端方淑女》的自我探寻[J]. 世界文化 2012(10)
- [28].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探源[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08)
- [29].波伏娃“他者”思想与现代女性独立[J]. 新西部 2019(02)
- [30].波伏娃的女性主义[J]. 今日中国论坛 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