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口与教育”是教育研究中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人口的数量、结构及其变动,会给教育带来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更是长远而深刻。本研究选择了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这一特殊的人口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学龄人口变动作为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变量,以基础教育发展遇到的困境作为因变量,通过分析学龄人口变动的特征、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现实中城乡学龄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变动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作了的理论陈述和实证分析,展现了当前由于学龄人口变动而造成的基础教育发展的种种困境,并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整个研究回答了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学龄人口如何变动?本研究以人口学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当前城乡学龄人口变动的特征与机理并认为:当前学龄人口变动的拉力主要表现为经济因素、教育因素、生育文化因素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政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当前学龄人口变动的主要拉力因素,它与教育因素、城市化进程中的政策因素一起分别造成了城乡学龄人口在数量上的剧烈变动。运用文化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生育文化是造成学校及班级内学龄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得出无论学龄人口的数量变动还是性别结构变动,都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学龄人口变动如何影响基础教育?在弄清学龄人口变动总体特征的基础上,从人口变动的内涵出发,归纳出学龄人口变动从时间因素、数量因素、性别因素与文化因素四个方面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时间因素是人口变动具有的首要属性,当前学龄人口变动时间上的非可控性对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数量因素是学龄人口变动最明显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在生育文化牵引下造成的学龄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已经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文化因素指学龄人口变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变迁,文化的差异性必定带来碰撞与冲突,体现在生师之间和生生之间,同样影响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第三,学龄人口变动影响基础教育的结果如何?本研究以教育人类学田野考察和社会学统计分析为研究手段,即质性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结合,通过对样本地区的深入考察和实证分析,展现了学龄人口变动导致基础教育发展的诸多困境:城市巨型学校与农村微型学校(教学点)的广泛存在是学龄人口变动引起的资源利用困境的典型表现;城市大量流动学龄人口不能享受“同城待遇”,在入学形式、受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方面体现出诸多不公平,“代际边缘化”现象的出现是学龄人口变动背景下教育不公平的严峻后果;学龄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给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困难;流动学龄人口与本地学龄人口文化上的差异性引起的碰撞和冲突,给流动学龄人口的社会融入和成长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重重困难。第四,教育如何应对学龄人口变动?基于上述困境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倡导建立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城乡基础教育统筹考虑,平衡生源的性别结构,农村实施小班化教学等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总之,本研究讨论了学龄人口变动对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严重冲击,以及所引起的文化冲突与融入等重大教育、社会问题,并对其原因和后果作了详细、深入的分析。综合运用了教育人口学、社会学及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具有创新性。研究结论对如何有效保障流动中的学龄人口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性,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一、核心概念界定:学龄人口变动二、本研究关注问题的学科定位三、学龄人口变动,基础教育不能承受之重第二节 文献综述:1997—2007"人口与教育"研究10年回顾一、检索结果——文献组成结构分析二、检索结果——文献组成内容分析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第三节 研究视角、方法、思路与创新一、研究视角:社会学文化冲突论二、研究方法三、研究思路与框架四、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第二章 城乡学龄人口变动的特征及其分类第一节 城乡学龄人口变动的人口学机理一、拉文斯丁的人口七大迁移规律二、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第二节 城乡学龄人口变动:升降关系分析一、农村学校学龄人口变动现状:生源持续减少二、城郊学校学龄人口变动现状:生源持续增加三、城市学校学龄人口变动现状:生源持续增加第三节 推拉理论视域下的学龄人口变动分类一、经济因素及其拉动下的学龄人口变动二、教育因素牵引下的学区学龄人口变动三、生育文化牵引下学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四、城市化进程中户籍政策影响下的学龄人口变动第三章 学龄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 时间因素:学龄人口变动影响教育的无序性分析一、学龄人口变动的季节性二、学龄人口变动的非可控性第二节 数量因素:学龄人口变动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分析一、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投资二、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三、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结构第三节 性别因素:学龄人口性别变动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分析一、性别差异在学习活动中差异表现的现实存在二、班级内性别失衡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原因第四节 文化因素:学龄人口变动导致的文化冲突分析一、何为文化冲突:学龄人口文化冲突的社会学理论定性二、为何冲突:学龄人口文化冲突的社会学冲突理论解释三、差异与碰撞:学龄人口变动引起的文化冲突的几个分析纬度第四章 学龄人口变动影响下的基础教育困境:案例分析第一节 学龄人口变动引起的教育资源利用问题一、农村学龄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农村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二、城市学龄人口激增导致城市学校教育资源严重紧缺第二节 学龄人口变动导致适龄儿童受教育的公平性问题一、流动学龄人口受教育公平的法律依据二、流动学龄人口入学形式上的不公平三、流动学龄人口受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四、流动学龄人口受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代际边缘化现象五、学龄人口受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制度性因素六、学龄人口受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现实因素第三节 学龄人口性别结构变动带来的教育教学问题"质的研究"一、班级内性别失衡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表现:质的分析二、班级内性别失衡影响教育教学活动个案三、分析与结论第四节 学龄人口变动导致文化冲突的实证分析一、学龄人口变动引起的文化冲突特征调查——教师视角二、学龄人口变动引起的文化冲突特征调查——学生视角第五章 学龄人口变动的教育应对第一节 建立"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一、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层级设置二、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手段与目的第二节 流动与融合: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统筹考虑一、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的原因二、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的内容第三节 利用各种途径平衡生源的性别与数量一、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和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的平衡二、制定人口出生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三、班级、学校与地区之间均衡调节生源的性别结构第四节 农村实施推广小班化教学,提高学生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一、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现实选择:"小班化"已自然形成二、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资源利用意义三、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小班化"教学优势四、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操作第五节 重视流动学龄人口社会融入的教育应对一、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内涵二、促使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教育措施结语参考文献附件附件1 学生试测问卷附件2 教师试测问卷附件3 我和我的同学、我的老师(学生正式问卷)附件4 学龄人口变动引起的教育问题调查(教师正式问卷)附件5 学生正式问卷项目划分附件6 质性调查访谈一览表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学龄人口论文; 变动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