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锐器伤危害与防护对策

医护人员锐器伤危害与防护对策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422001

摘要锐器伤是医护人员日常诊疗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锐器伤的危害包括:物理性伤害、感染风险、负面心理影响、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锐器伤发生的最主要群体是护士,主要器具是针具,主要发生在普通病房中拔静脉输液针、针头利器入盒和医疗废物处置等环节,损伤发生后处理情况不佳。对此应该多管齐下,采取针对性防护对策,降低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

关键词:锐器伤;医护人员;危害;防护

锐器伤是医护人员服务过程中因意外为某些诸如刀片、针头等锐器所造成的皮肤破损、流血等创伤性职业伤害,是医护人员日常护理过程中面临的多种职业危害之一。医护人每天都要大量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与锐器接触机会多,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内的20多种病原体能够通过锐器伤给医护人员带来危害[1],暴露感染的危险度高,并且锐器伤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负面心理影响,进而可能让人产生焦虑、恐惧、压抑等心理压力[2][2],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对锐器伤防护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锐器伤的危害

医护人员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其面临较高的锐器伤风险,护士成为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带血锐器致伤给医护人员造成巨大的健康隐患和危害。首先,对医护人员身体造成的物理性伤害,这是锐器伤直接表现。其次,感染血源性疾病风险。当前已经确认有20多种病原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淋病、结合等,可以通过带血锐器损伤的途径进入医护人员体内造成感染,其中前三种病原体一次针刺伤平均感染率为:6%-30%,3%-10%,0.2%-0.5%[3]。感染风险还与感染源感染情况、受伤人员损伤状况与身体免疫情况及后续预防措施情况等相关。再次,消极负面的心理影响。伤害源患者感染情况的不确定性容易使护士因担心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的传播而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若是明确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源性病原体感染,会长期影响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若是难以确定感染病原体,被锐器伤的医护人员在观察期内的心理负担巨大,充满担忧,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最后,卫生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虽然锐器伤大都是由医护人员未严格遵循规则和操作规程造成的,并且实际感染率比较低,但锐器伤治疗、检测和伤后预防费用和被感染后用于疾病确诊、治疗、因病误工损失,甚至严重情况下丧失劳动力的工伤赔偿,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2.锐器伤的发生现状

各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对锐器伤防控工作的重视度逐年增加,加强了监督、管理和指导,定期开展相关职业防护培训活动,加上预充式注射器等新型护理器械的使用,锐器伤发生率逐年下降,但锐器伤发生率依然较高,锐器伤防护形式依然严峻。[4]

第一,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群体。医师的主要工作是体格建设、开处方等,日常与锐器接触很少,只有在手术过程中才会接触锐器,医师发生锐器伤害的概率很低;而护士每天进行大量输液、采血、注射等操作,接触的针头等锐器很多,被锐器所伤的可能性较大,使护士成为锐器伤害的高危人群,再加上很多护士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不戴手套,自我防护意识差,种种原因使得护士成为锐器伤害的主要群体。

第二,针具是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器具。调查研究显示静脉输液头皮针(33.91%)、注射器(27.09%)、手术缝针(19.76%)是导致医护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5],此外,其他易导致锐器伤的医疗器具还有手术刀片、静脉留置针、手术刀、玻璃碎片、手指采血针、一次性血糖针、骨穿针等等。总的来说,针具是造成医护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器具。这与护士每天大量重复性的输液工作、护士与患者配备比例不足、针具携带残留血量增加感染风险等密切相关。

第三,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的主要环节是拔静脉输液针(21.34%)、针头利器入盒(15.98%)和医疗废物处置(11.03%)[6]。其中前两项是护士和实习生面临的最主要的锐器伤危险,他们每天承担着大量的输液工作,许多人习惯将针头拔出之后,刺入滴壶或者瓶塞内,安全意识不到位或者行为不规范,容易造成锐器伤害。输液完成将静脉输液针拔出后,护士习惯将胶布粘在针头上或者输液管上,胶布粘粘不稳定,在输液管和针头废物处理过程中容易失去控制,不易处置。同时,将废弃针具与其他医疗垃圾混合,二次分拣时造成锐器伤害,也屡见不鲜。

第四,普通病房(60.88%)是锐器伤发生的最主要科室[7]。普通病房患者多,护理人员与患者配比紧张,护理人员每天工作中需要完成大量的侵入性操作,频繁接触锐器,还有医疗器械清洗和医疗废物回收处理,这些都使得普通病房的锐器伤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科室。

第五,锐器伤发生后处理情况不佳。锐器伤发生之后,医护人员一般以伤口消毒、流动水和肥皂水清洗等简易处理为主,少量人员会挤压伤口、抽血查自身抗体,至于主动核对患者情况、接种疫苗、伤口清创缝合等处理的非常少。医护人员对锐器伤害性认识不足,对锐器致伤后处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同时,不少护士和实习生对锐器伤后应对不清楚,掌握程度欠缺,应急能力弱。

3.锐器伤的防护对策

近年,我国血源性传染病发病率不断增大,医护人员从业过程中锐器伤感染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危害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对此现在多管齐下,采取针对性防护对策,降低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势在必行。

第一,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锐器伤对于很多医护人员而言比较常见,对其不甚重视,存在一定的漏报现象,尤其是对一些锐器伤源患者病原体检测为阴性的情况,大都认为没有必要上报,此外也有一些医院存在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状,让被锐器所伤的医护人员不清楚上报程序而不上报。因此,锐器伤防护的第一步是完善医护人员职业安全管理机制,加强监管,规范和完善锐器伤报告制度,建立锐器伤风险评估系统。

第二,加强环境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照国家的规定,医院应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其工作环境的宽敞、通透,尽量减少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科学合理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不同时段的工作任务量和工作强度分配医护人员,适当增加医护人员的数量,降低其工作强度,以此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

第三,强化安全培训,提高防范意识。锐器伤害形势严峻,除了医护人员的暴露性工作环境这一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埋下隐患。为此,对开展职业防护教育以降低锐器伤害必不可少,对医护人员,尤其是实习护士、新进人员,定期开展血源性传染病职业防护培训,着重树立安全意识、防护用品使用、医用锐器处理、锐器伤预防等。加大对重点科室如急诊科、ICU等的医护人员锐器伤害预防宣传,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和安全意识。

第四,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技能。不依规范操作是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的主因,开展对应的护理操作培训,规范医护人员的日常护理行为,提高防护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培养医护人员规范化操作习惯、锐器使用与收回处理、安全护理器械的使用、锐器伤护理。

第五,建立职业防控体系,完善职工健康档案。建立院级、科室级和护士级三级锐器伤安全防控体系,明确对应层级的职责,强化监督、检查、管理和落实,对各科室医护人员锐器伤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和规范处理报告流程,及时公布,并定期公布各科室锐器伤情况,将其纳入科室考核项目中,及时整改,从制度上降低锐器伤发生的概率。同时,为医护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确保其在遭受锐器伤害后,院方能够及时准确了解人员的健康信息,正确预防用药。

参考文献:

[1]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arpsSafetyforHealthcareSetting[EB/OL].http://www.cdc.gov/sharpssafety,2010-7-27.

[2]钟文津,蔡素玲,钟慧红.护士针刺伤后必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

[3]WadislavJM,SchrigerDL.AbridgedVersionoftheupdatedUSPublicHealyhService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occupationalexposurestohepatitisBvirushepatitisCvirus,and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ndrecommendationsforpostexposureprophylaxis.CDCUPDATA,2002,39(3):321-328.

[4]孙晓玲,刘淑红,李奇峰,王新生,姜宝法.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调查[J].齐鲁医学杂志,2015(06).

[5]索瑶,范珊红,高晓东.陕西省11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2).

[6]CDC,Workbookfordesigningimplementingandevaluatingasharpinjurypreventionprogram[S].CDC,2008.

[7]宋平,周建芹,王艳娜.临床护士针刺伤事件监测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4).

标签:;  ;  ;  

医护人员锐器伤危害与防护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