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例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分布特点

140例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分布特点

居来提•木塔力甫帕提古丽•买买提姜茂森陈静古尔汗•买明

阿依努尔•阿布拉李莉米和热阿依•艾克木郑娇武玲

(新疆吐鲁番地区人民医院新疆吐鲁番83800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新疆吐鲁番市140例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分布特点。得出结论GERD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男性多于女性,汉族患者发病年龄高峰早于维族患者;汉族患者barrett食管发生比例高于维族患者。

【关键词】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分布特点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151-02

我们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内窥镜做胃镜的所有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胃镜室就诊的患者共有1392例,其中男性774例,女性618例,汉族758例(男性438例,女性320例),维族574例(男性308例,女性266例),回族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诊断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43例,其中汉族78例,维族62例,回族3例,因回族患者样本量较小,本文仅讨论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在汉族与维族中分布特点。140例汉、维患者中,男性107例,女性33例,年龄为20岁到80岁之间。

1.2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胃镜室就诊的患者共有1392例,通过采用奥林巴斯GIF—XQ20型纤维胃镜检查时有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表现即可确诊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

1.3统计学处理

构成比及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GERD患者的不同年龄分布特点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所有统计学处理均在SPSSl0.0上完成。

2结果

共确诊140例GERD患者,其中男性107例,占76.4%,女性33例,占23.6%;汉族78例中,男性60例,占76.3%,女性18例,占23.7%,男、女性构成比为3:1;维族62例中,男性50例,占80.6%,女性12例,占19.4%,男、女性构成比为4:1;汉族与维族比较,两者GERD的男女分布无差别(x2=0.524,P=0.469)。

有反流症状的140例GERD患者的年龄为20岁到80岁之间,按照年龄分为6组,其中20-30岁组14例,占10.0%;31-40岁组30例,占21.4%;41-50岁组36例,占25.7%;51-60岁组33例,占23.6%;61-70岁组20例,占14.3%;71-80岁组7例,占5%。主要发病年龄段在30岁至60岁之间,但汉族人群中30-50岁为发病高峰阶段,而维族人群发病年龄高峰则在50-60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9,P=0.003,具体见表1)。

表1不同民族糜烂性GERD患者的年龄分布特点(例数)

年龄段汉族维族统计量ZP值

20-3079

31-40227

41-50229

51-601319

61-70911

71-8057

合计7862-2.939P=0.003

在胃镜确诊的140例糜烂性GERD患者当中,反流性食管炎(EE)92例,占65.7%,Barrett食管(BE)48例,占34.3%;其中汉族EE39例,维族EE53例,分别占EE患者的42.4%和57.6%,汉族BE39例,维族BE9例,分别占BE患者的81.3%和18.7%,汉族人群中BE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维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58,P=0.000)。

3讨论

GERD包括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和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本研究对吐鲁番市107例不同民族糜烂性GERD的发生情况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汉族还是维族,男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但无民族之间无差别。我们的研究表明,糜烂性GERD主要发病年龄段在30岁至60岁之间,本文>30岁者占反流组的90.0%,说明反流更易发生于年龄较大者,与国内外的研究一致。同时我们发现,汉族人群中30-50岁患者较多,而维族患者多集中在50-60岁年龄段,汉族的发病年龄高峰较维族提前,目前意义不明。糜烂性GERD胃镜下主要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本研究发现汉族患者中BE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维族,传统认为糜烂性GERD的发展过程是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到EE,然后演变到BE与食管腺癌,但最近这一观点已有所动摇,有学者认为糜烂性GERD演变过程相互独立,因此,汉族患者BE比例明显高于维族是否意味着两者有不同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本研究结果的出现可能与维族患者对胃镜接受度少于汉族患者有关,部分症状较重的维族患者由于没有接受胃镜检查可能遗漏BE病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72-374.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委员会胃肠动力学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共识意见(2007,西安).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0):689-690.

标签:;  ;  ;  

140例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分布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