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围绕目前两类抗蚜转基因小麦策略(即抗生性和驱避性),以麦长管蚜为对象,开展了转凝集素基因小麦和转反式-β-法呢烯(EβF)合成酶基因小麦的抗蚜性评价研究;并通过饲喂凝集素研究对蚜虫抗生性及剂量;利用人工合成的EβF的释放研究对蚜虫驱避作用及剂量,得到主要结果以下:利用PCR检测转基因小麦株系的目标基因;选取阳性转基因小麦苗,利用Giga-8DC-EPG监测蚜虫取食行为,同时采用多目标综合判别法进行抗蚜性鉴定,明确了转凝集素基因(天南星凝集素AHA或半夏凝集素PTA)小麦对蚜虫取食行为的影响:株系117、48、54、278和406的韧皮部取食波E波的历期比例显著短于转基因受体小麦KN199。以各取食波的平均持续时间为指标进行聚类,10个小麦品种(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抗虫类型:JP①和转AHA基因株系278、54、48、406;第二类中间类型:转PTA基因小麦117株系;第三类感虫类型:西农2595、北京837、KN199、151株系(转AHA基因)。第一、二类的np波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第三类;E2波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第三类。抗蚜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麦除151株系为低感之外,株系117、48、54、278和406均为低抗,麦长管蚜世代历期明显缩短,繁殖力也明显下降。EPG参数聚类的结果与多目标综合判别法抗蚜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利用波型参数鉴定小麦抗蚜性标准为:E2>10min的历期比例在13%以下,E波历期比例在23%以下为抗蚜品种,其余为感蚜品种。建立了麦长管蚜在转基因小麦上的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转凝集素基因小麦上蚜虫净增值率减小,平均世代周期缩短,内禀增长率变小,周限增长率变小和种群加倍时间延长。基于上述5个参数综合评价,406株系和278株系对蚜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转EβF合成酶基因小麦使蚜虫种群净生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减小,种群加倍时间延长,总体表现为蚜虫种群增长受到抑制。寄主选择实验发现麦长管蚜对不同转EβF合成酶基因小麦品系存在选择偏好性差异,总体表现为转EβF合成酶基因小麦对麦长管蚜具有驱避作用,W1、W2、W3、W4、W8、W9、W10、W12、W17作用明显。通过Y型嗅觉仪观察株系中的W1、W2、W3、W8、W9、W10、W12、W17同中4无芒一样对蚜虫均表现明显驱拒作用。测定两种糖特异性结合的凝集素对麦长管蚜的影响,结果显示,甘露糖结合特异性的伴刀豆凝集素(ConA)对蚜虫半致死浓度为LC50(48h)=1.45mg/mL。半乳糖结合特异性红肾豆凝集素(PHA)对蚜虫半致死浓度为LC50(48h)=1.88mg/mL。这两种凝集素对蚜虫致死浓度为2mg/mL,ConA饲喂第五天蚜虫全部死亡,PHA饲喂第六天蚜虫全部死亡;对蚜虫的发育、蜕皮、产仔均有抑制作用。EPG监测ConA对蚜虫取食行为结果表明,各浓度ConA处理使E2波跟随E1波的持续时间显著缩短,0.5mg/mL及其以上浓度E2波跟随E1波出现的次数显著减少。浓度1mg/mL以上的完全抑制了E2波的出现。浓度1.0mg/mL以上E1波在整个E波中历期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浓度的EβF对蚜虫的短距离作用的逃逸行为、远距离的嗅觉行为、有翅蚜形成和种群扩增的影响表明,EβF浓度200ng/μL以上处理蚜虫的逃离数明显多于对照。浓度400ng/μL以上极明显抑制了蚜虫的种群数量。通过Y型嗅觉仪观察蚜虫嗅觉行为,与对照相比600ng/μL以上浓度的EβF对麦长管蚜有明显的排斥作用,且诱导了有翅蚜的产生,导致有翅蚜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蚜虫种群数量、行为和翅型比例的结果,初步推断EβF600ng/μL为麦长管蚜驱避作用的阈值浓度。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专利视角下的中国转基因小麦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J]. 科技和产业 2019(01)
- [2].英国批准新型转基因小麦种植试验[J]. 种业导刊 2017(02)
- [3].抗旱转基因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杂草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1)
- [4].视角[J]. 科学家 2017(03)
- [5].过量表达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增强转基因小麦的耐旱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8)
- [6].美国首次在农田中发现未获批准转基因小麦震动全球[J]. 今日科苑 2013(19)
- [7].中国转基因小麦的专利保护状况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2)
- [8].我国抗旱转基因小麦研发取得显著进展[J]. 北京农业 2011(26)
- [9].美国正抓紧时间推广转基因小麦[J]. 北京农业 2009(32)
- [10].美国行业人士称支持转基因小麦[J]. 农药市场信息 2009(23)
- [11].美国加强转基因小麦田间试验监管[J]. 农药市场信息 2016(01)
- [12].抗旱转基因小麦“快步走”[J]. 农药市场信息 2011(19)
- [13].我国科学家培育出抗旱转基因小麦[J].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4(15)
- [14].科学家培育出抗旱转基因小麦[J]. 种业导刊 2014(08)
- [15].美国“转基因小麦”震动全球 如何生长成谜[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20)
- [16].外源基因1Dx5在转基因小麦后代中的表达[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7].转基因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 2011(03)
- [18].茎尖转化法转基因小麦后代的遗传特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8(07)
- [19].转基因小麦插入突变蛋白的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3)
- [20].转基因小麦后代外源目的基因的遗传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08(06)
- [21].英国:研究机构计划开展转基因小麦种植试验[J]. 中国食品 2016(22)
- [22].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出抗旱节水转基因小麦新品种[J]. 农药市场信息 2014(19)
- [23].关于转基因小麦的应用前景[J]. 吉林农业 2013(03)
- [24].担心含非法转基因 日取消美小麦订单[J]. 农业机械 2013(17)
- [25].巢式PCR检测转基因小麦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9)
- [26].环球[J]. 种业导刊 2016(01)
- [27].孟山度和BASF公司将研发转基因小麦[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0(04)
- [28].转ZmPPDK基因小麦新品系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9(08)
- [29].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准确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6)
- [30].美国呼吁加强转基因作物试验管理[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4(03)
标签:麦长管蚜论文; 凝集素论文; 多目标综合判别法论文; 嗅觉反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