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预测论文-王占明

洪峰预测论文-王占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洪峰预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城市,大洪水,GM(1,1)模型,预测分析

洪峰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占明[1](2019)在《海城市水文站大洪峰流量灰色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分析海城水文站195—2017年65年的洪水资料,运用灰色模型对未来发生大于等于1 000m3/s和2 000 m3/s的大洪水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M(1,1)模型满足降雨产生地表径流的灰色特性,模型的适用性好,预测精度等级高,结果可靠,很适合在水利行业广泛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1期)

王占明[2](2019)在《海城水文站大洪峰流量灰色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分析海城水文站1953—2017年65年的洪水资料,运用灰色模型对未来发生不小于1 000 m3/s和2 000 m3/s的大洪水进行预测分析,提出了一种较适合于海城河海城水文站大洪峰流量的中长期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满足降雨产生地表径流的灰色特性,其所需数据量较少,计算简便,适用性好,预测具有一定精度,结果可靠,具有在水利等行业部门推广使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1期)

聂学富[3](2017)在《浙江瓯江上游来水的年洪峰流量分析及其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1960~2004年瓯江上游主要来水的年洪峰流量资料,对瓯江干流及其支流楠溪江的年洪峰流量进行了频率分析和洪峰的遭遇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洪灾发生年份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并对下一次洪灾的时间进行了预测。(本文来源于《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王文川,刘惠敏,雷冠军,刘宽,邱林[4](2017)在《年最大洪峰流量群居蜘蛛优化投影寻踪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年最大洪峰流量预测,受较多的复杂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强,用常规统计方法做出准确预报具有较大困难。从水文序列本身出发,提出将投影回归模型应用于年最大洪峰流量预测,为了更好获得投影寻踪模型参数和预测精度,提出了运用延迟相关系数法确定回归预测因子、群居蜘蛛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模型最佳投影方向参数a、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多项式的权系数c、岭函数个数M的群居蜘蛛优化投影寻踪年最大洪峰流量预测模型,结合长江宜昌站(1882年-2004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进行实例预测,训练阶段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8.61%,预测阶段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10.51%,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模型结果稳定,可有效应用于年最大洪峰流量预测。(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唐英敏,闫强[5](2015)在《小波-ANFIS模型在年最大洪峰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洪水的非线性变化特征使其预测结果在防汛指挥中难以让决策者实时有效利用,基于此,提出两种小波-ANFIS模型,将其应用于张家庄水库的年最大洪峰流量预测中,从而选出预测效果较好者。首先拟合1973—2002年的原始数据S,利用不同小波分解函数db5和sym8,分别对S信号进行尺度为4的分解,得到两组系列的低、高频信号;然后利用各低、高频信号对ANFIS模型进行训练,调试得到最佳模型并用来预测各低、高频信号在2003—2007年的信息;最后将各系列低、高频预测信号进行重构,即生成由sym8-ANFIS和db5-ANFIS模型预测的两个序列。经比较分析,sym8-ANFIS模型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且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5年10期)

高丽媛,董甲[6](2015)在《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洪峰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BP神经网络擅长对数据模型进行预测,通过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引入,对原始BP网络进行改进,对比分析两种算法的流程及效率,同时在洪峰预测模型上进行试验,观察两者的数据结果,并分析误差和效率,发现改进BP网络优于原始BP网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秦文安,黄国洲[7](2012)在《灰色理论GM(1,1)模型在水文预测中的应用——以清江河城区洪峰流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灰色理论在处理和预测时间序列过程中可以有效重构时间序列的规律性.从长期预测角度出发,GM(1,1)模型对时间序列的预测可以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通过近20年恩施城区洪峰流量的观察,清江河流洪峰流量变化存在一定的周期性,通过对GM(1,1)模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一阶微分方程本身的指数函数规律,并不能很好反映周期性波动的洪峰流量变化规律,同时表明单因素流量预测存在很大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郭锐,陈思宇[8](2010)在《基于灾变预测在黑河站洪峰长期预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建模原理,利用黑龙江黑河水位站珊溪水库雨量站60 a的实测洪峰水位资料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干洪灾进行预测,经残差、关联度检验等分析,模型精度较高,并对实测资料进行检验,效果较理想。为黑河站长期预报、当地政府防洪减灾提供必要的预测信息。(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0年06期)

陆德选[9](2010)在《我市投入110万加固拉萨河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陆德选)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昨日告诉,我市从5月15日至9月30日进入汛期。据水文部门预测,今年7至8月通过拉萨河的最大洪峰可能达到2200立方米/秒,市水利部门已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加固、维修了拉萨河的病险地段。(本文来源于《拉萨晚报》期刊2010-05-25)

王兵邦,齐平先[10](2010)在《浅析西营河洪峰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西营河水库的防洪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在水库上游流域建立的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积累降水量和流量资料,采用推理公式法确定了洪峰流量计算的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成果能够用于指导该域防汛和灌溉工作。(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0年03期)

洪峰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统计分析海城水文站1953—2017年65年的洪水资料,运用灰色模型对未来发生不小于1 000 m3/s和2 000 m3/s的大洪水进行预测分析,提出了一种较适合于海城河海城水文站大洪峰流量的中长期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满足降雨产生地表径流的灰色特性,其所需数据量较少,计算简便,适用性好,预测具有一定精度,结果可靠,具有在水利等行业部门推广使用的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洪峰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占明.海城市水文站大洪峰流量灰色预测分析[J].地下水.2019

[2].王占明.海城水文站大洪峰流量灰色预测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9

[3].聂学富.浙江瓯江上游来水的年洪峰流量分析及其预测[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王文川,刘惠敏,雷冠军,刘宽,邱林.年最大洪峰流量群居蜘蛛优化投影寻踪预测模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

[5].唐英敏,闫强.小波-ANFIS模型在年最大洪峰预测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15

[6].高丽媛,董甲.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洪峰预测模型[J].电子科技.2015

[7].秦文安,黄国洲.灰色理论GM(1,1)模型在水文预测中的应用——以清江河城区洪峰流量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郭锐,陈思宇.基于灾变预测在黑河站洪峰长期预报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

[9].陆德选.我市投入110万加固拉萨河堤[N].拉萨晚报.2010

[10].王兵邦,齐平先.浅析西营河洪峰预测方法[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

标签:;  ;  ;  ;  ;  

洪峰预测论文-王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