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典型有机污染物胁迫对鲈鱼生物标志物系统影响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海洋生物学
作者: 吴继法
导师: 俞志明,宋秀贤
关键词: 鲈鱼,抗氧化酶,免疫学参数,群体遗传结构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中国典型海湾胶州湾污染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了典型的有机污染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苯并芘(B[a]P)为实验胁迫化合物,并以鲈鱼为实验生物进行胁迫实验。在实验中检测的指标包括,抗氧化酶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硫转酶(GST)、乙酰胆碱脂酶(AChE)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学指标:肝体重比、脾体重比、血细胞总数、脾细胞数、前肾细胞数;热激蛋白(HSP70);群体遗传学参数:多态片断比例(P),群体平均杂合度(H)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0),遗传相似性系数(I)和遗传距离(D)。实验结果如下: 鲈鱼主要是通过抗氧化系统避免氧化损伤;在 B[a]P 胁迫下,SOD、GPx 和GSH 被诱导,GST 先被抑制后被诱导;在 SDBS 胁迫下,CAT、GPx 和 AChE被诱导,而 iNOS 被抑制,GST 先被诱导后被抑制;表面活性剂 SDBS 和 SDS在鲈鱼体内通过代谢产生的氧化压力和与酶分子的结合都能改变抗氧化酶的活性。 在实验过程中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鲈鱼在 B[a]P 和 SDBS 胁迫下体内 HSP70 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 B[a]P 胁迫下 HSP70 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SDBS 胁迫一直使 HSP70 的表达处于较高的水平;HSP70 的表达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另外,肝体重比、脾体重比、脾细胞数和前肾细胞数都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可以与其它的生物标志物一起作为环境评价指标。 用 13 条随机引物对提取的苯并芘(B[a]P)胁迫的鲈鱼幼苗肌肉 DNA 进行了 RAPD 扩增,对 RAPD 扩增图谱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参数统计分析。分析的参数包括:多态片断比例(P),群体平均杂合度(H)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0),遗传相似性系数(I)和遗传距离(D)。实验结果发现,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的变化差异大于对照组和溶剂组的差异;用 B[a]P 处理 2d 时,各指标的变化最大,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标志物
1.2 生物标志物分类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典型有机污染物胁迫对鲈鱼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典型有机污染物胁迫对鲈鱼免疫参数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典型有机污染物胁迫对鲈鱼HSP70 表达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B[a]P 胁迫对鲈鱼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初探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章的完成和发表情况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05
参考文献
- [1].典型土壤有机污染物赋存形态及影响因素[D]. 吴翔.浙江大学2018
- [2].电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典型有机污染物效能与作用机制[D]. 宋浩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 [3].The Binding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by Dissolved Humic Acid and the Impact on Organic Contaminant Degradation[D]. 王琳.昆明理工大学2017
- [4].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调控机制[D]. 杨坤.浙江大学2004
- [5].水体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和生态效应研究[D]. 董玉瑛.南京大学2000
- [6].部分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结构—活性关系[D]. 王晓栋.南京大学2002
- [7].仿生脂肪吸溶材料制备及对水体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去除的研究[D]. 宋立岩.同济大学2006
- [8].部分有机污染物构效关系的研究[D]. 崔秀君.东北师范大学2006
- [9].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 郝小龙.浙江大学2007
- [10].有机修饰疏水型纳米钛柱撑粘土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D]. 丁雪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相关论文
- [1].扇贝体内生物标志物对重金属与多环芳烃胁迫的应答[D]. 张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
- [2].有机锡化合物和烟碱类杀虫剂对牙鲆鱼鳃细胞株(系)的毒性效应与机理研究[D]. 宿烽.中国海洋大学2005
- [3].环境胁迫、中草药及基因转植对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D]. 王文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 [4].环境因子对养殖生物白斑综合症传播和分子生物标志物系统的影响研究[D]. 刘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
- [5].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的危害机制研究[D]. 谭志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
- [6].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研究[D]. 张迟.华中科技大学2006
- [7].长江口水体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其对鱼类的毒性效应[D]. 吴玲玲.同济大学2007
- [8].农药类环境激素低剂量暴露对鲫鱼内分泌干扰效应及生物标志物研究[D]. 伊雄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