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

中国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

论文题目: 中国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作者: 周阳

导师: 张改生,何中虎

关键词: 普通小麦,产量潜力,产量构成因素,矮秆基因,易位系,氮肥利用效率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提高产量潜力一直是国内外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麦生产的发展必须以提高单产为主,而品种产量潜力的遗传改良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01-2004 年连续三个年度对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产量潜力及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生化和分子标记对主要矮秆基因和1Bl-1RS 易位染色体进行了检测。供试材料主要包括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1970 年以来各个时期大面积推广的代表性品种共84 个,基本反映了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品种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试验分别在北京、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和四川省进行,除陕西和四川点试验在高氮和低氮两种环境下进行外,其余各点均在高氮环境下进行,采取严格的防病、防倒伏措施。主要结果如下: 1、产量潜力的遗传改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品种产量潜力随品种育成年份呈显著递增趋势,年遗传进展平均为0.70%或43.43 公斤/公顷。北方冬麦区品种产量潜力年遗传进展为0.80%或51.47 公斤/公顷,其中,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1.2%、0.54%、0.48%、1.05%和0.72%或64.63 公斤/公顷、35.40 公斤/公顷、32.09 公斤/公顷、72.11公斤/公顷和53.13 公斤/公顷。南方冬麦区品种产量潜力年遗传进展平均为0.47%或23.32 公斤/公顷,其中,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为0.31%或14.20 公斤/公顷,西南冬麦区为0.62%或32.44 公斤/公顷。品种产量潜力遗传进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产量潜力提高幅度较大的时期与半矮秆品种育成时期相吻合,多数地区发生在七十年代末或八十年代初,这一时期也是北方冬麦区第一批1BL-1RS 品种育成的时期,八十年代后产量潜力遗传改良进入徘徊或缓慢增长阶段,品种改良进展主要表现在抗病、抗逆能力的提高和品质改善等方面。本研究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获得了有关我国冬小麦品种产量潜力遗传改良整体状况的重要基础数据。2、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穗粒数增加和千粒重提高是北方冬麦区品种产量潜力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南方冬麦区千粒重的增加对品种产量潜力提高的贡献最大,穗粒数则变化很小。两个麦区八

论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产量潜力与改良

1.2 产量构成因素的改良

1.3 产量潜力的生物学基础

1.4 矮化育种与矮秆基因的利用

1.5 株型及其改良

1.6 1BL-1RS易位系的利用

1.7 氮肥利用效率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北方冬麦区产量潜力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2.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方差分析

2.2.2 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变化趋势

2.2.3 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南方冬麦区产量潜力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3.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差分析

3.2.2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化趋势

3.2.3 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矮秆基因在我国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矮秆基因的鉴定

4.2.2 矮秆基因的利用与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株高演变关系的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1BL-1RS易位系在我国冬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6.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6.1.3 分析测定与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方差分析

6.2.2 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潜力的变化趋势

6.2.3 氮肥利用效率与产量性状的相关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12-22

参考文献

  • [1].中国不同区域冬小麦产量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孙爽.中国农业大学2018
  • [2].中国小麦籽粒硬度的生化和分子标记研究[D]. 郭世华.山东农业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改良特征及生理基础[D]. 田中伟.南京农业大学2012
  • [2].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 杨建仓.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 [3].大麦与小麦杂交及其杂种后代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研究[D]. 陈新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4].五十年来我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及西北春麦区核心种质的构建[D]. 郝晨阳.甘肃农业大学2004
  • [5].小麦抽穗期及其它农艺性状的QTL分析[D]. 宋彦霞.四川农业大学2005
  • [6].小麦籽粒PPO活性分子标记及面粉黄色素相关基因研究[D]. 孙道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7].小麦(T.aestivum)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特性的研究[D]. 高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8].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产量因素、株型和冠层结构特征的研究[D]. 傅兆麟.中国农业大学2001
  • [9].小麦速效育种模式研究[D]. 王成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10].陕西小麦品种性状演变及其营养特性研究[D]. 樊虎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标签:;  ;  ;  ;  ;  ;  

中国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