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向列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面变换特性及其应用

扭曲向列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面变换特性及其应用

论文题目: 扭曲向列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面变换特性及其应用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光学

作者: 任秀云

导师: 国承山

关键词: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面变换,计算全息术,相移,光学涡旋

文献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ion)作为可编程衍射光学元件,以及用于实时显示计算全息图建立动态波前变换系统,在精密测量、三维成像、显微、光学微操纵和微加工、原子光学、量子信息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扭曲向列液晶空间光调制器(TN-LCSLM, Twisted Nematic LCSLM)的波前变换特性及其应用,为这一动态波前变换技术在光学微操纵、软物质自组织过程的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一.从扭曲向列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出发,研究了TN-LCSLM 的调制机理;应用琼 斯矩阵理论,详细分析了偏振光在扭曲向列液晶盒(TN-LCC, 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 Cell)中的传播过程,理论推导了TN-LCSLM 的复振幅调制特 性;把TN-LCC 等价为一个旋转器和波片系统,研究了使入射线偏振光保持为线 偏振光出射的条件。这些研究为后面的实验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实验测定了扭曲向列液晶板LCX029 的扭曲角,固有双折射参量和输入面指向 矢取向等物理参量;用一种新的共路剪切干涉法测定了各种输入输出偏振器取 向配置情况下TN-LCSLM 的输出复振幅与控制信号灰度值的定量关系,给出了 TN-LCSLM 的强度和相位调制幅度的三维描述;根据输出复振幅与控制信号灰度 值的定量关系,进一步研究了TN-LCSLM 的最佳振幅调制状态,最佳位相调制状 态,以及最佳衍射效率和最佳信噪比调制状态对应的偏振器取向配置。这些测 量结果为我们深入了解TN-LCSLM 的相干光学调制特性,选择和设计适用于不同 波前变换实验的TN-LCSLM 及其取向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三.把基于TN-LCSLM 的动态波前变换系统看作一个相干光学成像系统,分析并推 导了该系统的点扩展函数,进而研究了LCSLM 像素结构所引起的固有切趾和展 宽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考察了LCSLM 开口率和衍射距离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 给出了满足抽样定理所要求的系统的最小衍射距离。最后提出了一种消除LCSLM 像素结构影响的物波频谱预处理方法。四.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CSLM 和计算全息的相移法,称为液晶光调制计算全息相 移法,通过适当变换显示到LCSLM 上的计算全息图的编码实现了所需要的定量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列表

第一章 综述

1.1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 计算全息波前变换技术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

第二章 TN-LCSLM 调制波前的基本理论

2.1 液晶材料

2.1.1 液晶的类型及结构

2.1.2 向列液晶的弹性形变

2.1.3 向列液晶的折射率

2.1.4 向列液晶的电光效应

2.2 扭曲向列液晶空间光调制器(TN-LCSLM)

2.2.1 TN-LCSLM 的结构及调制原理

2.2.2 TN-LCSLM 的主要性能

2.3 TN-LCSLM 的复振幅调制特性

2.3.1 TN-LCC 中液晶指向矢的空间分布

2.3.2 TN-LCC 的琼斯矩阵

2.3.2.1 无外加电压时 TN-LCC 的琼斯矩阵

2.3.2.2 有外加电压时 TN-LCC 的琼斯矩阵

2.3.3 TN-LCSLM 的复振幅透射特性

2.3.3.1 无外加电压时 TN-LCSLM 的复振幅透射率

2.3.3.2 有外加电压时 TN-LCSLM 的复振幅透过率

2.4 小结

第三章 实验测定TN-LCSLM 的调制特性

3.1 TN-LCSLM 的基本性能和参数

3.2 TN-LCSLM 固有参数的测定

3.3 TN-LCSLM 的复振幅调制特性的测定

3.3.1 横向剪切干涉法测量TN-LCSLM 的位相调制特性

3.3.2 TN-LCSLM 的光强调制特性的测量

3.4 衍射谱最小能量法精确测定相移量

3.5 TN-LCSLM 的最佳调制状态

3.5.1 TN-LCSLM 的最佳振幅调制状态和最佳位相调制状态

3.5.2 TN-LCSLM 的最佳衍射效率调制状态

3.5.3 TN-LCSLM 的最佳信噪比调制状态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计算全息和TN-LCSLM 的动态波前变换系统

4.1 计算全息动态波前变换系统

4.2 计算全息动态波前变换系统的点扩展函数

4.3 计算机模拟及讨论

4.4 消除像素结构影响的预处理方法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LCSLM 的相移数字全息

5.1 液晶光调制计算全息相移法

5.1.1 液晶光调制计算全息相移法的原理

5.1.2 液晶光调制计算全息相移器的实现

5.1.3 液晶光调制计算全息相移器的相移量稳定性测量实验

5.2 OVPS 法

5.2.1 OVPS 法的原理

5.2.2 OVPS 数字全息实验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拟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发布时间: 2005-09-26

参考文献

  • [1].扭曲向列型液晶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D]. 刘静.大连理工大学2008
  • [2].基于液晶的非偏振依赖可调光学滤波器件研究[D]. 孙晴.浙江师范大学2013
  • [3].三维菲涅耳计算全息图的再现研究[D]. 侯洁.长春工业大学2012
  • [4].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的波前可控技术研究[D]. 陈栋.南京理工大学2011
  • [5].波前编码红外成像技术研究[D]. 陈迪.北京理工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研究[D]. 李冰.大连理工大学2007
  • [2].扭曲向列型液晶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D]. 刘静.大连理工大学2008
  • [3].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特性研究及其应用[D]. 王启明.浙江大学2008
  • [4].数字全息成像及其自动聚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张燕.山东师范大学2007
  • [5].铁电薄膜空间光调制器驱动电路的研究[D]. 罗菊华.电子科技大学2007
  • [6].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光调制特性测量及其在光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徐鹏.山东大学2005
  • [7].反射式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研究[D]. 孔迪.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8].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干光学特性及其在数字衍射光学中的应用[D]. 程欣.山东师范大学2006
  • [9].基于LCD的实时计算全息波面变换系统的研究[D]. 荣振宇.山东师范大学2004
  • [10].利用循环式径向剪切干涉术研究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位相调制特性[D]. 赵晓凤.四川大学2002

标签:;  ;  ;  ;  ;  

扭曲向列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面变换特性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