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霜冻在我国发生区域广,危害的植物种类多,是一种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本文以南方主栽树种枇杷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期定量分离的方法,检测INA细菌在枇杷果实形成过程中的数量分布,并研究同一生长环境下不同枇杷品种之间INA细菌消长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果园环境下(对应温度、降雨量、结露、紫外线照射强度、海拔高度和微生物种类等不同因素),对INA细菌消长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互动互作关系,以期查明INA细菌在枇杷上的消长动态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查明了福建枇杷树上INA细菌种类从福建地区枇杷树上分离到24株INA细菌,经细菌学鉴定,初步确定为凤梨欧文氏菌。2、初步明确了枇杷树上INA细菌消长动态规律大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INA细菌分布广泛。在枇杷花期就已经有INA细菌的存在,并且INA细菌在枇杷不同部位上的分布存在差异,差异明显: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差异不明显。采用定性定量和定期取样分离方法,对福建莆田地区早钟6号进行了INA细菌消长动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INA细菌密度在田间枇杷树上有2个高峰期:花序分化期(9月中旬至11月初),果实膨大期(12月初至3月中旬):其他季节(炎热的夏季)数量少,甚至难以分离到。INA细菌分布数量与枇杷品种、地理位置及生态条件有关,在幼果上易分离到INA细菌,其最高密度为1.13×10~7cfu/g鲜重,表明在幼果期INA细菌分布数量多,易遭受霜冻危害,故为除INA细菌防御霜冻提供了科学依据。3、验证了INA细菌能够诱发和加重枇杷幼果冻害人工气候室及田间试验结果都表明,接种处理的枇杷幼果冻害严重度比同一温度下未接种INA细菌的高,加重了枇杷幼果霜冻,再次证明INA细菌是诱发和加重枇杷幼果霜冻害的重要因素。
论文目录
缩略语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 霜冻的含义及其分类1.1 霜冻的含义1.2 霜冻的类型2 霜冻对果树的影响3 果树冻害的机理研究4 果树抗寒性:器官组织结构与霜冻的关系5 冰核细菌的研究进展5.1 我国冰核细菌的种类和分布5.2 冰核细菌结冰活性及其影响因素5.3 冰核细菌与霜冻害的关系研究5.4 冰核细菌在细菌学上的分类地位5.5 冰核细菌的分子生物学5.5.1 冰核基因5.5.2 成冰核蛋白5.5.3 与成冰核作用有关的其它组份5.5.4 成冰核活性的细胞学定位5.6 冰核细菌的应用5.6.1 冰核细菌在防霜技术上的研究应用5.6.1.1 药剂防治5.6.1.2 微生物防霜技术5.6.2 冰核活性细菌与促冻杀虫5.6.3 冰核活性细菌与食品行业5.6.4 冰核活性细菌与喷雾制冰技术5.6.5 冰核活性细菌与报告基因5.7 冰核活性细菌的应用前景展望6 果树霜冻害的防治6.1 常规防霜冻措施6.1.1 培育杭霜品种6.1.2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推迟花期避霜法6.1.3 其他措施6.2 药剂和生防菌防御霜冻6.2.1 药剂防御霜冻6.2.2 生物方法防御霜冻(1) 拮抗菌防御霜冻(2) 噬菌体防御霜冻(3) 基因工程防御霜冻第二章 福建省枇杷上冰核细菌种类及分布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枇杷菌株及模式菌株1.2 培养基1.3 试验方法1.3.1 INA细菌的分离及冰核活性的测定1.3.2 冰核细菌的鉴定1.3.3 培养特征观察1.3.4 生理生化试验2 结果与分析2.1 TNA细菌与非INA细菌培养性状的差异2.2 福建省枇杷INA细菌种类鉴定2.3 欧文氏菌属、种的鉴定3 结论与讨论3.1 结论3.2 讨论第三章 INA细菌田间消长动态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2 试验方法1.2.1 培养基成份1.2.2 冰核细菌的分离1.2.3 冰核活性的测定1.2.4 冰核率计算与冰核活性等级划分方法1.2.5 测试表面的制作方法1.2.6 INA细菌在枇杷园中的年消长动态1.2.7 INA细菌在枇杷不同部位的分布1.2.8 不同海拔高度枇杷幼果中INA细菌的分布情况1.2.9 福建省不同地区枇杷在不同发育期中INA细菌的分布情况2 结果与分析2.1 INA细菌在枇杷园中的年消长动态2.2 INA细菌在枇杷不同部位的分布2.3 不同海拔高度枇杷幼果中INA细菌的分布情况2.4 福建不同地区枇杷在不同发育期中INA细菌的分布情况3 讨论第四章 INA细菌与枇杷霜冻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人工模拟霜冻的试验材料1.1.2 田间接种的试验材料1.2 方法1.2.1 人工模拟霜冻的试验1.2.2 田间接种试验1.2.3 INA细菌4号和INA细菌15号菌液的培养方法1.2.4 冻害等级划分标准1.2.5 幼果冻害严重度计算公式1.2.6 数据分析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2 结果与分析2.1 人工模拟霜冻的试验2.2 田间接种试验结果3 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细菌论文; 枇杷幼果论文; 冰核活性论文; 霜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