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多通道磁弹性传感器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ARM的多通道磁弹性传感器检测仪的研制

论文摘要

磁弹性传感器基于铁磁材料的磁致伸缩原理设计,它在外加交变磁场中受磁场激发产生磁矩,沿长度方向会产生伸缩振动。由于传感器采用磁致伸缩材料制成,其伸缩振动反过来也会产生一个磁场,并可以被线圈检测到。当外加磁场频率与磁弹性传感器的机械共振频率相等时,传感器振动幅度最大。传感器共振频率与其表面负载、外界温度、粘度等因素有关,通过检测传感器共振频率的变化就能反映被测信号量的变化。磁弹性传感器的激励和响应信号都是通过磁场传递,它与测量电路之间没有任何物理连接,磁弹性传感器无线、无源的优势使其在无损检测、活体、在体分析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以ARM为代表的嵌入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于单片机而言,ARM的主频高、速度快、功耗低、外围资源丰富,而且可以进行操作系统的移植,可以非常方便地增加或裁剪相应的功能。嵌入式Linux具有运行稳定,代码开源,强大的多任务管理功能等特点,已成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课题针对磁弹性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化学测量领域,设计了一种基于ARM-Linux的多通道磁弹性传感器检测仪。本文首先阐述了项目的研究背景以及目前国内外的应用研究现状,介绍了磁弹性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原理讨论并分析了几种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在方案设计阶段,确定了多通道磁弹性传感器检测仪的性能指标和整体功能需求,采用基于ARM9硬件平台的系统设计方案。在硬件设计部分根据系统方案设计了总体的电路图,并详细分析了各硬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原理。软件设计则采用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嵌入式Linux作为系统管理平台,同时介绍了U-Boot、Linux内核以及根文件系统的移植过程,深入研究了Linux内核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最后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了图形用户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Qt/Embedded为系统提供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框架和窗口系统,并介绍了课题所研制的仪器用于α-淀粉酶浓度检测分析的实验过程。课题所研制的多通道磁弹性传感器检测仪运行稳定可靠,可对四个通道的传感器进行测量,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与用户交互方便快捷,能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快速、准确地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可将测量数据保存为文本文件并通过网络接口传送至PC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1.1 磁致伸缩效应
  • 1.1.2 无线磁弹性传感器
  • 1.1.3 嵌入式系统概述
  • 1.1.4 嵌入式Linux 的优势
  • 1.2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1.2.1 磁致伸缩材料发展历程
  • 1.2.2 磁弹性传感器应用研究现状
  • 1.3 项目来源与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项目来源与研究目标
  • 1.3.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磁弹性传感器基本原理
  • 2.1 磁弹性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1 磁弹性传感器理论
  • 2.1.2 质量负载对传感器共振频率的影响
  • 2.1.3 液体粘度和密度对传感器的影响
  • 2.1.4 其它因素对磁弹性传感器的影响
  • 2.2 磁弹性传感器测量原理
  • 2.2.1 频谱分析法
  • 2.2.2 过零计数法
  • 2.2.3 阻抗分析法
  • 2.2.4 扫频检测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仪器性能指标要求
  • 3.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3.2.1 系统概述
  • 3.2.2 ARM 简介
  • 3.2.3 S3C2440A 简介
  • 3.2.4 系统框图
  • 3.3 硬件电路设计
  • 3.3.1 电源管理单元
  • 3.3.2 主控系统单元
  • 3.3.3 测量电路单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Linux 系统环境搭建
  • 4.1 嵌入式Linux 系统软件结构
  • 4.2 U-Boot 分析与移植
  • 4.2.1 U-Boot 简介
  • 4.2.2 U-Boot 源码分析
  • 4.2.3 U-Boot 移植
  • 4.3 Linux 内核分析与移植
  • 4.3.1 Linux 内核简介
  • 4.3.2 Linux 内核启动过程概述
  • 4.3.3 Linux 内核移植
  • 4.4 根文件系统移植
  • 4.4.1 Linux 文件系统概述
  • 4.4.2 使用Busybox 构建根文件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图形用户应用程序设计
  • 5.1 嵌入式图形界面概述
  • 5.1.1 图形用户界面简介
  • 5.1.2 嵌入式图形库的选择
  • 5.1.3 Qt 简介
  • 5.2 应用程序设计
  • 5.2.1 功能需求分析
  • 5.2.2 软件流程图
  • 5.2.3 程序编程实现
  • 5.3 仪器测试效果
  • 5.3.1 实验概述
  • 5.3.2 实验步骤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3.4 仪器重复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AD9832 驱动程序)
  • 附录 C(系统硬件原理图)
  • 附录 D(系统硬件实物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磁弹性无线微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 化学传感器 2011(01)
    • [2].磁弹性法无损测试转向架残余应力分布的试验研究[J]. 铁道车辆 2009(02)
    • [3].基于磁弹性体的仿生运动机器人[J]. 西部皮革 2020(06)
    • [4].无线磁弹性免疫传感法测定水中痕量镉[J]. 应用化学 2013(07)
    • [5].压电-压磁弹性复合材料的研究[J]. 价值工程 2012(11)
    • [6].基于MSP430的磁弹性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02)
    • [7].磁弹性传感器芯片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初步研究[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09)
    • [8].基于阻抗原理的磁弹性传感器测试仪设计[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3(12)
    • [9].磁场中旋转圆环板的气磁弹性动力稳定性[J]. 工程力学 2017(11)
    • [10].光化学还原偶合沉淀反应无线磁弹性传感器法测定铀(Ⅵ)[J]. 应用化工 2011(04)
    • [11].基于STM32的多通道磁弹性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J]. 传感技术学报 2020(04)
    • [12].ΔE效应对磁弹性传感器的影响与分析[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2(10)
    • [13].用于非圆切削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耦合磁弹性模型[J]. 中国机械工程 2009(18)
    • [14].基于STM32的便携式磁弹性传感器检测仪[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0(04)
    • [15].载流梁的热磁弹性3次超谐共振[J]. 电子器件 2014(05)
    • [16].周边夹支旋转运动圆板磁弹性谐波共振分析[J]. 应用力学学报 2018(04)
    • [17].透射式磁弹性带钢应力无损检测[J]. 工程科学学报 2015(S1)
    • [18].磁弹性传感器检测芯片在凝血检测中的应用[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3(12)
    • [19].基于阻抗响应的磁弹性传感器共振频率测量系统[J]. 光学精密工程 2014(11)
    • [20].载流梁的热磁弹性振动分析[J]. 唐山学院学报 2012(03)
    • [21].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耦合磁弹性模型与振动特性分析[J]. 固体力学学报 2011(04)
    • [22].基于磁弹性传感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机理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18(11)
    • [23].磁弹性无线传感器检测不同液体介质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J]. 分析化学 2010(01)
    • [24].载流线圈非均匀感应磁场中圆板的磁弹性固有振动[J]. 应用力学学报 2019(05)
    • [25].铁磁材料磁弹性传感器的有限元仿真研究[J]. 煤矿机械 2016(03)
    • [26].磁场中导电旋转圆板的磁弹性非线性共振[J]. 振动与冲击 2016(12)
    • [27].旋转运动导电圆板的磁弹性参数振动分析[J]. 力学季刊 2016(02)
    • [28].矩形夹层板的非线性磁弹性随机振动[J]. 应用力学学报 2015(03)
    • [29].基于带状单元法的电磁弹性多层板复频散特性分析[J]. 固体力学学报 2009(02)
    • [30].轴向运动导电板磁弹性非线性动力学及分岔特性[J]. 计算力学学报 2014(02)

    标签:;  ;  ;  

    基于ARM的多通道磁弹性传感器检测仪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