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增大,人类心脏健康所面临的威胁也日渐增大。全世界每年因心脏疾病死亡的人口数量约占全年因病死亡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心脏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心脏疾病的起源、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心外膜电位标测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电生理研究方法,适用于房颤等复杂心律失常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心脏标测技术及心外膜电位标测系统的结构,总结概括了现有128道心外膜电位标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的需要,提出了基于FPGA的心外膜电位标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了硬件系统及FPGA的设计。首先完成了多路复用器、模数转换电路等硬件电路的设计及PCB电路板的制作与调试;然后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了FPGA数字逻辑的设计,完成了多通道心外膜电信号的采集;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及DSP Builder进行了通带为3~600 Hz的FIR滤波器的设计及仿真验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转子导管标测技术[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06)
- [2].北京地铁十五号线工程铺轨加密基标测量[J]. 建材与装饰 2020(08)
- [3].简化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7)
- [4].三维电标测指导下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2)
- [5].高精密度标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03)
- [6].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基于异常电位的基质标测及消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08)
- [7].转子的光学标测技术及进展[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06)
- [8].三维标测引导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效果及其优势的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 2020(01)
- [9].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指导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原理及临床应用[J]. 山东医药 2014(17)
- [10].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及非接触球囊标测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34)
- [11].心脏电标测技术在心房颤动电生理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7(07)
- [12].三维激动顺序标测图诊断折返机制(86)[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4(05)
- [13].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基质标测策略[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4)
- [14].三维标测指导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03)
- [15].拖带标测在房颤消融后房速中的应用[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0(03)
- [16].单极和双极标测法对显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后心肌炭化的影响[J]. 巴楚医学 2019(02)
- [17].Carto XP/Carto3与常规标测指导下消融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比较[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7(03)
- [18].多极导管标测指导下的希氏束起搏一例[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04)
- [19].简化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治疗老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8)
- [20].心内非接触式与接触式标测对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导管消融的安全性[J]. 广东医学 2010(23)
- [21].两种标测方法指导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的比较[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04)
- [22].超高密度标测系统对周长交替变化的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机制的探讨[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5)
- [23].三维引导下多极高密度标测在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中的应用[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6(01)
- [24].体表三维标测:心电学的又一里程碑[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4(03)
- [25].单极标测射频消融显性房室旁道对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31)
- [26].常规电生理标测法射频消融治疗房性早搏[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01)
- [27].心电标测系统中激动时刻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5(03)
- [28].采用单极标测对显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08(08)
- [29].若干种常用的电生理标测方法[J]. 心电学杂志 2008(03)
- [30].国产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