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它具有环境激素作用,可在极低的浓度下干扰人类和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目前已被多个国家列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近年来,由于DBP的广泛应用,土壤、河流、湖泊、海洋底质、饮用水、垃圾场,甚至食品中都检测到了DBP的存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DBP在环境中的水解、光解速度非常缓慢,属于难降解物质。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自然环境中DBP完全矿化的主要过程,大量降解菌从各类环境中分离得到。本研究从全国四个不同地点的河流或池塘底泥样品中各筛选到一株以DBP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细菌。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试,分子生物学鉴定,这四株DBP降解菌(JDC2、JDC13、JDC26、JDC33)初步鉴定为Gordonia属。同时,利用一对简并引物在这四株菌中成功扩增出编码邻苯二甲酸3,4双加氧酶的基因片段,这也是首次在Gordonia中成功扩增出邻苯二甲酸3,4双加氧酶的基因片段。通过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ordonia中该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而与其它属的细菌的邻苯二甲酸3,4双加氧酶基因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该基因序列具有属特异性。以DBP作为降解对象,利用高校液相色谱测试了四株菌对DBP的最佳降解条件,结果显示JDC2、JDC13、JDC26、JDC33降解DBP的最适条件均为:温度30℃,pH 7.0,转速175-250r/min。在最适条件下进行了DBP降解能力的研究和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四株菌中JDC2的降解速度最快,在18h内降解了400 mg/L DBP中的96%。JDC13和JDC26分别在30h和48h内降解了98%以上。而JDC33的降解速度较慢,在48h内降解了78%。动力学分析表明四株菌对DBP的降解曲线能够很好的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JDC29.24h、JDC139.89h、JDC2627.61h、JDC3331.12h。同时对这四株菌的底物广谱性行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侧链较短的邻苯二甲酸酯比侧链较长的邻苯二甲酸酯更容易被降解菌利用。而这四株菌中JDC2和JDC13能更好的利用侧链较长的邻苯二甲酸酯。生物强化是接种具有特定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来增强环境中的生物活性,以达到修复污染环境的目的。本文以加入DBP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利用DBP高效降解菌JDC13进行生物强化修复的效果,对DBP在土壤中的降解情况和土壤中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接种外源降解菌JDC13有利于土壤中DBP的降解,与直接用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降解DBP相比,其完全降解的时间提前了5天。土壤中加入DBP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会抑制土著微生物的生长,接种外源降解菌可以有效减少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接种JDC13对DBP污染土壤进行生物强化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本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PCR-DGGE对生物强化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监测,为生物强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只加入DBP与同时加入DBP和外源降解菌JDC13都会显著影响土壤中细菌群落构成,且二者细菌群落变化也有明显的差异。由于DBP对土壤中能够耐受和降解DBP细菌的富集作种用,JDC13以及放线菌、p变形菌等在DBP土壤降解过程中成为优势种群,其中大部分优势细菌测序结果与已报道PAEs降解菌序列相似。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英那河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球等鞭金藻三级培养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 核农学报 2020(03)
- [3].宁夏不同地区盐碱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生态学报 2020(04)
- [4].福建特色茶叶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20(01)
- [5].浮萍叶面细菌群落对砷的氧化及该过程受抗生素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04)
- [6].不同工厂豇豆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J]. 中国酿造 2020(09)
- [7].辣椒疫病罹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6)
- [8].长期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 2015(10)
- [9].养鱼先养水[J]. 当代工人 2017(11)
- [10].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生物安全学报 2013(03)
- [11].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J]. 水产学报 2020(01)
- [12].不同季节使用微生态制剂后养殖海水细菌群落特征[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2)
- [13].西藏不同产区曲拉细菌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6)
- [14].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中学校园细菌群落的特征组成[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8)
- [15].东北丘陵区林地转型耕地对土壤编码碱性磷酸酶基因的细菌群落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 2020(10)
- [16].有机垃圾热解炭对紫色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2)
- [17].宁波象山海域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季节性分布特征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7(06)
- [18].耕作和施肥对不同深度黑土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 2010(01)
- [19].海水鱼类共附生细菌群落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0(10)
- [20].长期三水平磷肥施用梯度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9(06)
- [21].不同作物间作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4)
- [22].二郎山亚高山公路边坡土壤氮素与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性研究[J]. 土壤通报 2020(03)
- [23].渭河流域水体细菌群落的环境响应及生态功能预测[J]. 环境科学 2019(08)
- [24].城市河流细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鄱阳湖流域赣江南昌段为例[J]. 湖泊科学 2018(03)
- [25].中条山铜尾矿坝面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特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3)
- [26].不同发酵时期酸马奶细菌群落结构[J]. 食品科学 2016(11)
- [27].天津独流老醋醋酸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05)
- [28].南方大口鲇消化道细菌群落结构与其胃肠分化的关系[J].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4)
- [29].饵料对蚯蚓粪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12)
- [30].新鲜曲拉与干燥曲拉细菌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