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选取预产期、年龄、胎次、平均奶产量接近,并处于围产期前期,体况健康的3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单因素随机分组分为5组,每组7头。试验从预产期前10天开始到产后6周结束。试验日粮基础为玉米-棉粕型,粗饲料为玉米青贮和优质苜蓿草,各组基础日粮相同,胆碱添加量不同,5组处理分别是对照组(未添加胆碱)、5g/d胆碱组、10g/d胆碱组、10g/d RPC(Rumen-Protected Choline Choloride)组、20g/d RPC组,其中5g/d胆碱组和10g/d RPC组,10g/d胆碱组和20g/d RPC组分别含相同剂量的胆碱。目的是评价饲喂瘤胃保护氯化胆碱对分娩后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DIM25天始(产后开始泌乳的第25天),10g/dRPC、20g/dRPC组的奶产量和4%FCM(Fat Corrected Milk)相对其他三组具有增加的趋势,在DIM第35天时,10g/d RPC组的4%FCM比10g/d胆碱组提高了16.7%,差异显著(p<0.05);在DIM第35天时,20g/d RPC组的4%FCM比对照组、5g/d胆碱组、10g/d胆碱组分别高4.58、3.99、4.91千克/头·日,差异显著(p<0.05)。添加20g/d RPC能明显提高乳蛋白及总乳蛋白产量,尤其在DIM25天时,此种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达显著水平(p<0.05)。添加10g/d或20g/d RPC具有降低血液中D-3-羟丁酸含量的趋势,数据经方差分析,饲喂20g/dRPC组在产后24h、产后1周、2周、3周、4周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g/d胆碱组和10g/d胆碱组(p<0.01)。与此相一致的结果是,20g/d RPC组与对照组、5g/d胆碱组、10g/d胆碱组和10g/d RPC组相比,同时具有提高血糖的效应,说明胆碱能改善奶牛体内能量代谢状况,预防产后奶牛泌乳高峰期酮病的发生。饲喂20g/d RPC组的奶牛在整个试验期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低于其他各组(p>0.05);胆碱以及胆碱的添加量对牛奶中的乳糖、灰分、非脂固形物、含水量、比重、乳冰点以及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无显著影响;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在本次试验研究的条件之下,饲喂20g/d RPC组最好,其次为添加5g/d胆碱组。本试验表明,在围产期及泌乳初期给奶牛饲喂氯化胆碱,瘤胃保护比不保护的效果好,瘤胃保护氯化胆碱饲喂量以20g/d每头较好。饲喂瘤胃保护氯化胆碱能有效提高奶牛分娩后一周内的血糖水平,极显著降低降低D-3-羟丁酸的含量,改善能量代谢,从而提高产后第一个月内的产奶量、乳蛋白及总乳蛋白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