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

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

论文摘要

产业的选择和升级,作为后发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实践。笔者2003年以来参与了多个涉及地区产业选择和升级的研究课题。从实践情况看,以产业整体为选择对象的现有产业选择和升级理论面临着难以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选择绩效低于预期、产业选择结果缺乏操作性、无法选择前瞻性产业、企业背离政府产业选择结果等问题。一般而言,受制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选择主体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使得在某个特定时期可供选择主体选择和升级的主导产业或前瞻性产业不会太多,因此以产业整体为选择对象较为容易得到选择结果。但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即使选择了目标产业,一国或地区仍然面临现实中如何选择具体的切入点来发展该产业的问题,因为产业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任何一国或地区都不可能在某一特定产业的所有环节和细分领域上都具备进入条件或相对优势。全球纵向分工深入发展造成的普遍的产业内部环节跨国或地区分布现象也证明了此点。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对产业内部各个环节和主要细分领域的选择。一旦将产业选择和升级的视角深入到产业内部,则如何分析产业内部结构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和产品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存在复杂的依存和竞争关系,理论界通常把产业内部多个环节和产品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状态称为链。本文接受这一观点,则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分析构成“链”的各个环节和细分领域的主要特征。为了确保选择结果的微观基础,本文从微观的企业行为入手,分析了企业实施产业选择行为时遵循的基本逻辑和考察的若干变量,并由此推导出一国或地区实施产业选择和升级时应当遵循的基本逻辑和考察的主要变量,其中用于描述产业状况的变量可以归纳为产业特征、技术特征和价值水平三个方面。如果视产业内部的基本结构为“链”状,则产业特征、技术特征和价值特征可以通过拓展为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来描述产业内部各个环节和细分领域的基本经济技术特征。产业链分析描述了某一给定产业内部的各个细分领域及其产业特征,实质上指出了一国或地区在某一给定产业内的可选领域及每个领域的需求状况、要素投入结构、市场结构、政策法律四个方面的特征;技术链分析反映了对应于产业链上的每个细分领域的技术(束)及技术束内部的关系;价值链的分析指出了产业创造的总体价值在产业链上每个细分领域的分布状况。通过“三链”的分析,可以得到某一给定产业内部每个环节和细分领域的产业特征、技术特征和价值水平三个方面的信息,从而了解到一国或地区对应于不同细分领域的进入成本(由要素壁垒、市场结构壁垒、政策法律壁垒、技术壁垒四个变量综合给出)和预期回报水平(由需求状况和附加价值两个变量给出)。由此,可以建立判断基准体系来权衡进入成本和预期回报水平以得到选择不同备选对象的吸引力程度,并对权衡的结果进行排序。但是,仅此仍不足以得到最终的选择结果,相对竞争力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吸引力高的备选对象不一定是选择主体拥有相对竞争力的领域,而选择主体拥有相对竞争力的领域可能吸引力不高。因此,最终的选择结果仍有赖于对选择主体在不同备选对象的相对竞争力和该对象的吸引力程度的权衡。由此,本文建立了适宜于一国或地区针对某一给定产业内部的不同环节和细分领域进行选择和升级的“三链一力”方法论。为了实践运用的便利,本文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路建立了“三链一力”的量化模型,并以上海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重点领域选择为案例,实证检验了该方法的实践有效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本文的写作渊源
  • 1.1.2 产业选择和升级问题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方向
  • 1.1.3 现有产业选择和升级理论在实践当中暴露出来局限性
  • 1.1.4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和研究方法
  • 1.2.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2.2 论文的结构
  • 1.2.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2 产业选择和升级理论回顾
  • 2.1 比较优势理论
  • 2.1.1 绝对优势理论
  • 2.1.2 比较优势理论
  • 2.1.3 新古典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 2.1.4 超边际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 2.1.5 比较优势与产业选择及升级
  • 2.2 “理想标准产业”理论
  • 2.2.1 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2.2.2 “理想标准”产业选择理论
  • 2.3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2.3.1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 2.3.2 雁行发展模式
  • 2.3.3 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 2.3.4 工序型产业转移模式
  • 2.3.5 国际产业转移与一国的产业选择和升级
  • 2.4 竞争优势理论
  • 2.4.1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4.2 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关系
  • 2.5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5.1 何谓全球价值链
  • 2.5.2 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升级
  • 2.6 现有产业选择和升级理论的评述和总结
  • 2.6.1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述
  • 2.6.2 对“理想标准”产业理论的评述
  • 2.6.3 对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评述
  • 2.6.4 对竞争优势理论的评述
  • 2.6.5 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评述
  • 2.6.6 小结
  • 3 本文研究产业选择的基本思路和逻辑
  • 3.1 现有产业选择理论的基本思路和缺陷
  • 3.1.1 理想标准产业理论关于产业选择的思路、方法和缺陷
  • 3.1.2 比较优势理论关于产业选择的思路、方法和缺陷
  • 3.1.3 竞争优势理论关于产业选择的思路、方法和缺陷
  • 3.2 本文研究产业选择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逻辑
  • 3.2.1 本文研究产业选择问题的基点
  • 3.2.2 本文研究产业选择问题的基本思路
  • 3.2.3 企业产业选择行为的基本逻辑和主要考察变量
  • 3.2.4 一国或地区的产业选择行为的逻辑
  • 3.3 本文研究产业选择问题的分析基点的内涵
  • 3.3.1 产业基本技术经济状况的内涵
  • 3.3.2 竞争力的内涵
  • 4 产业“三链”分析框架
  • 4.1 从产业链状特征出发研究产业选择的意义
  • 4.1.1 精确聚焦的要求
  • 4.1.2 避免重复建设的要求
  • 4.1.3 产业升级的要求
  • 4.2 产业链的相关理论
  • 4.2.1 交易成本理论
  • 4.2.2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纵向关系
  • 4.2.3 波特的价值链和价值体系
  • 4.2.4 供应链理论
  • 4.2.5 产业网络理论
  • 4.2.6 全球价值链理论
  • 4.3 产业的纵向三维
  • 4.4 产业链的定义和特征
  • 4.4.1 产业链的定义
  • 4.4.2 产业链的构成环节的识别
  • 4.4.3 产业链特征分析
  • 4.4.4 产业环节特征分析
  • 4.5 技术链的定义和特征
  • 4.5.1 技术链的定义和特点
  • 4.5.2 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对应关系
  • 4.5.3 研究技术链的目的
  • 4.6 价值链的定义和类型
  • 4.6.1 价值链的定义
  • 4.6.2 价值链的类型
  • 4.7 “三链”的相互关系
  • 4.8 产业“三链”的完整分析框架
  • 5 竞争力内涵和“三链一力”产业选择模型
  • 5.1 竞争力的内涵
  • 5.1.1 波特的产业竞争力内涵
  • 5.1.2 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竞争力内涵
  • 5.1.3 综合性的产业竞争力内涵
  • 5.1.4 本文所指的产业竞争力内涵
  • 5.2 “三链一力”产业选择模型
  • 5.2.1 “三链”的分析
  • 5.2.2 相对竞争力比较
  • 5.2.3 “三链一力”的内在联系和选择逻辑
  • 5.2.4 “三链一力”产业选择理论模型
  • 5.3 “三链一力”产业选择模型的量化方法
  • 5.3.1 层次分析法的介绍
  • 5.5.2 “三链一力”产业选择量化模型
  • 6 上海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产业选择分析
  • 6.1 发达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概况
  • 6.1.1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定义和内涵
  • 6.1.2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 6.1.3 发达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七大特征
  • 6.1.4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6.1.5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四大发展趋势
  • 6.2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现状及竞争态势
  • 6.2.1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总量规模和增长趋势
  • 6.2.2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竞争态势
  • 6.3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三链一力”分析
  • 6.3.1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产业链
  • 6.3.2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技术链
  • 6.3.3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价值链
  • 6.3.4 上海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相对竞争力
  • 6.4 “三链一力”的量化分析与最终选择领域
  • 6.4.1 “三链分析”与备选对象吸引力评估
  • 6.4.2 备选对象相对竞争力评估
  • 6.4.3 最终选择结果
  • 6.4.4 对选择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6.5 上海针对选择领域扶持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
  • 6.5.1 上海加速 BME产业发展的六大战略思路
  • 6.5.2 推动上海 BME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 7 总结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河北省产业选择研究[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2].论乡村振兴产业革命之产业选择——以贵州为例[J].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9(01)
    • [3].延安市优势产业选择研究[J]. 学理论 2016(12)
    • [4].山西省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路径分析[J]. 北方经贸 2020(02)
    • [5].中国大运河经济带的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J].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19(02)
    • [6].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9)
    • [7].产业选择应慎之又慎[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4(10)
    • [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分析[J]. 经济师 2010(04)
    • [9].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 生产力研究 2009(06)
    • [10].论东北地区产业选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J]. 社会科学文摘 2018(03)
    • [11].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资源基础条件研究[J]. 求索 2017(04)
    • [12].新常态下辽宁经济转型升级的接替产业选择[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6(02)
    • [13].文山州承接产业选择研究[J]. 对外经贸 2015(04)
    • [14].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选择问题研究[J]. 经济论坛 2012(04)
    • [15].哲学视角下的产业选择[J]. 实事求是 2011(01)
    • [16].“两型”约束下区域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J]. 学习与实践 2011(05)
    • [17].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庆优势产业选择研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 [18].沈阳知识服务业产业选择及对策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14)
    • [19].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05)
    • [20].桂商中小企业产业选择评价体系研究[J]. 当代经济 2018(10)
    • [21].厦门潜力产业选择及与台湾产业对接问题研究[J]. 海峡科学 2017(05)
    • [22].四川藏区优势产业选择与脱贫帮扶路径研究[J]. 经贸实践 2017(08)
    • [23].山东省海洋优势产业选择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4(13)
    • [24].广西中小企业产业选择的评价体系和模型研究[J]. 经济师 2009(01)
    • [25].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研究[J]. 今日财富 2019(12)
    • [26].浅析海南临空经济区的产业选择[J]. 商场现代化 2014(27)
    • [27].云南省服务业重点产业选择研究[J]. 知识经济 2012(11)
    • [28].自主创新与优势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工业行业为例[J]. 改革与战略 2010(04)
    • [29].多元化经营中目标产业选择问题研究——双良在化工领域失败成因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2)
    • [30].论东北地区产业选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的沿革与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01)

    标签:;  ;  ;  ;  ;  ;  ;  ;  

    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