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三峡水库消落带被认为是长江沿线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带,区别于任何现有消落带或人工湿地。在综合三峡库区消落带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文基于2008年秋三峡水库首次蓄水至172.5米的契机,以三峡库区消落带首次逆季节干湿交替为线索,以沿江13个典型新生消落带为对象,结合水库“蓄清排浊”完整调蓄周期,研究得到了首次干湿交替消落带表层土壤/沉积物中内源磷的赋存形态、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磷在水-土壤/沉积物界面的源汇转化规律,及吸附、释放、转化、累积机理,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逐步形成演化过程中持续研究消落带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积累背景参考数据,为库区新生消落带内源磷控制提供理论数据参考,为三峡库区库岸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三峡库区消落带上覆水总磷含量11月<5月<8月,覆水水位越高,库区上下游总磷含量波动越小,趋于平稳,出露期消落带上覆水总磷沿程分布呈现上游(滩涝至万州段)至下游(云阳至秭归段)含量逐渐降低,沿程波动逐渐减小的趋势。成库初期消落带逆季节干湿交替特征对上覆水总磷季节变化影响不明显。②消落带出露期沉积物总磷呈现以下规律,5月沉积物总磷(716.40mg/kg)>8月沉积物总磷(658.65mg/kg),且覆水沉积物总磷>落干沉积物总磷,表明夏季水库开闸放水排沙,且消落带夏季出露期降雨资源丰富,致使出露消落带表层沉积物被冲刷排除,反映出三峡水库逆季节干湿交替调蓄模式有利于消落带表层沉积物内源磷素的排出,相对于本底土壤(TP 1006.26mg/kg)来说,从总磷水平上降低了沉积物再次覆水时潜在释磷风险,对控制消落带沉积物内源磷释放和防治库岸水体富营养化起到促进作用。③消落带逆季节干湿交替有利于相对稳定的闭蓄态磷、钙磷排出,有利于沉积物中活性较高的活性磷、有机磷累积,且累积量接近本底土壤中活性磷、有机磷含量水平,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消落带再次覆水沉积物潜在释磷风险。④消落带本底土壤在2008年秋首次蓄水时,表现为以释放磷为主,覆水至11月则表现为吸附磷为主,表明成库初期,土壤主要呈现出由源到汇的转变。⑤原始沉积物、去除轻组有机质沉积物以及沉积物矿物质最大磷吸附量(Qm)随着有机质的逐步去除,逐渐降低,且干湿交替沉积物矿物质及本底土壤矿物质的Qm值(338.81mg/kg)基本处于一致水平,表明沉积物有机质特别是轻组有机质,控制着磷在表层沉积物上的释放。覆水沉积物、落干沉积物及本底土壤,除去轻组有机质后,Qm一致呈现出降低,且沉积物表现更为明显,表明干湿交替消落带表层沉积物固磷能力较本底土壤相比受轻组有机质影响更大,易解吸磷(RDP)随轻组有机质去除均呈现出升高的态势,表明沉积物轻组有机质去除对磷释放起促进作用。⑥模拟实验发现由于干湿交替过程中落干期有机磷、活性磷的累积,导致再次覆水时磷释放现象更为明显,且本底土壤较沉积物释放量更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胜利水电站库区消落带泥质砂岩区环氧树脂干预材料研究[J]. 陕西水利 2020(03)
- [2].三峡库区消落带观赏植物应用调查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6)
- [3].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5)
- [4].三峡库区消落带立柳(Salix matsudana)生长及营养元素分配特征[J]. 生态学报 2019(14)
- [5].三峡库区消落带存在的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9)
- [6].丹江口库区消落带淹水期沉积物氮素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7].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金属污染特征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9(02)
- [8].基于耕地非市场价值的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休耕补偿标准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2)
- [9].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02)
- [10].三峡库区消落带旅游景观演变及其治理[J]. 四川林勘设计 2012(02)
- [11].三峡库区消落带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2].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的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
- [13].狗牙根根系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紫色土崩解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J]. 土壤通报 2019(05)
- [14].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的研究现状[J].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2(04)
- [15].三峡库区消落带磷素源-汇转换机理研究述评[J]. 甘肃科技 2010(15)
- [16].三峡库区消落带饲料桑耐淹种植试验初报[J]. 林业实用技术 2010(10)
- [17].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探讨[J]. 人民长江 2009(13)
- [18].三峡库区消落带重建植被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特征[J]. 生态学报 2017(23)
- [19].三峡库区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淹水后汞的释放特征[J]. 环境科学 2017(03)
- [20].三峡库区消落带云阳段土壤理化性质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9)
- [21].水分胁迫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2(12)
- [22].恢复生态学在隔河岩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23].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 生态学报 2010(24)
- [24].邻苯二甲酸酯在三峡库区消落带非淹水期土壤中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J]. 环境科学 2017(10)
- [25].天然库区消落带综述[J]. 山西建筑 2015(10)
- [26].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形态分布与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 2014(03)
- [27].三峡库区消落带淹水后土壤性质变化的动态模拟[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0)
- [28].三峡库区消落带分区固土护岸模式[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4(06)
- [29].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微生物在周期蓄水影响下的多样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6)
- [30].三峡库区消落带初期土壤养分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