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结肠靶向片剂的研制

大黄结肠靶向片剂的研制

论文摘要

口服结肠靶向定位给药系统是通过药物传递技术,使药物口服后在上消化道不释放,将药物运送到人体回盲部后开始崩解或蚀解并释放出来,从而使药物在人体结肠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释药剂型。本课题利用对结肠炎疗效显著的中药大黄为目标药物,并根据人体胃肠道pH值变化的生理特点,目的为将其制成具有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的pH依赖型靶向制剂。实验共分提取有效成分和靶向制剂的制备两部分进行。提取部分: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实验采用水解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大黄蒽醌为主要有效成分,确定了水解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15%硫酸:氯仿(体积比):1:5;56℃。并通过碱溶酸沉法进行分离,所得大黄提取物中大黄素含量为40.01%,较原全药大黄素含量0.20%提高200倍。片剂制备部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片剂的体外释放度和含量,色谱条件为:Alltech ODS C8柱;流动相:甲醇:0.05%磷酸(85:15);λ:254nm;流速:1.0mL/min。在人工胃液、人工小肠液和人工结肠液介质中,大黄素在2.6~15.6μg/mL范围内药物浓度和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经方法学验证,利用该方法所得的数据准确、重现性好。所得片芯的最佳处方:100片用量:大黄提取物:2.5g淀粉:6g聚乙二醇4000:3g乳糖:8.1g硬脂酸镁:Q.S羧甲基淀粉钠:Q.S水:Q.S所得包衣液的最佳处方:乙醇:400mL丙烯酸树脂Ⅲ号:24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8g吐温-80:Q.S蓖麻油:Q.S包衣膜的最佳增重:20%结论:所制备的结肠靶向片剂外观性状、鉴别、片重差异、含量、释放度、稳定性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结肠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1.1 结肠的生理与药物的吸收
  • 1.1.2 临床意义和作用
  • 1.1.2.1 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 1.1.2.2 方便临床给药,提高顺应性
  • 1.1.2.3 使对胃酸不稳定药物的口服给药成为可能
  • 1.1.2.4 开发24小时缓控释制剂
  • 1.1.3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设计原理
  • 1.1.3.1 时滞型释药系统
  • 1.1.3.2 pH依赖型释药系统
  • 1.1.3.3 酶触发型释药系统
  • 1.1.3.4 脉冲式的结肠靶向系统
  • 1.1.3.5 压力依赖型释药系统
  • 1.1.3.6 直接靶向于结肠巨嗜细胞和M细胞的定位系统
  • 1.1.4 结肠定位给药的制剂工艺
  • 1.1.4.1 包衣
  • 1.1.4.2 制备骨架片
  • 1.1.4.3 前体药物技术
  • 1.1.5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评价方法
  • 1.1.5.1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外评价方法
  • 1.1.5.2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体内评价方法
  • 1.1.6 中药的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 1.2 包衣技术在药剂中的应用
  • 1.2.1 包衣的目的
  • 1.2.2 包衣的基本类型
  • 1.2.2.1 包糖衣
  • 1.2.2.2 装胶囊
  • 1.2.2.3 压制包衣
  • 1.2.2.4 薄膜包衣
  • 1.2.3 薄膜包衣原理及方法
  • 1.2.3.1 包衣膜的形成机理
  • 1.2.3.2 包衣的方法
  • 1.3 大黄素的研究进展
  • 1.3.1 大黄素的结构及性质
  • 1.3.1.1 结构
  • 1.3.1.2 物理性质
  • 1.3.1.3 酸性
  • 1.3.1.4 颜色反应
  • 1.3.2 提取方法
  • 1.3.2.1 高速逆流色谱
  • 1.3.2.2 渗漉提取法
  • 1.3.2.3 煎煮提取法
  • 1.3.2.4 碱提酸沉法
  • 1.3.3 分离方法
  • 1.3.3.1 pH梯度萃取法
  • 1.3.3.2 色谱分离法
  • 1.3.3.3 硅胶色谱法
  • 1.3.3.4 聚酰胺色谱法
  • 1.3.3.5 聚酰胺和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 1.3.4 大黄素的药理作用
  • 1.3.4.1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1.3.4.2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 1.3.4.3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1.3.4.4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 1.3.4.5 抗肿瘤作用
  • 1.3.4.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3.4.7 抗炎作用
  • 1.3.4.8 其它作用
  • 2.大黄提取及分离工艺的研究
  • 2.1 试验原料和仪器
  • 2.1.1 试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提取工艺的研究
  • 2.2.1 提取方法的选择
  • 2.2.2 大黄葸醌含量测定检测体系的建立
  • 2.2.2.1 显色剂的选择与配制
  • 2.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4 精密度实验
  • 2.2.2.5 稳定性实验
  • 2.2.2.6 重现性实验
  • 2.2.2.7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2.8 样品中蒽醌含量的测定
  • 2.2.3 提取工艺优化
  • 2.2.3.1 提取工艺
  • 2.2.3.2 影响提取因素的确定
  • 2.2.3.3 单因素实验
  • 2.2.3.4 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
  • 2.2.3.5 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
  • 2.2.3.6 重现性实验
  • 2.3 分离工艺的研究
  • 2.3.1 大黄素含量测定检测体系的建立
  • 2.3.1.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2.3.1.2 色谱条件
  • 2.3.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1.4 大黄素标准品的色谱图
  • 2.3.1.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1.6 精密度实验
  • 2.3.1.7 稳定性实验
  • 2.3.1.8 重现性实验
  • 2.3.2 实验方法
  • 2.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4 含量测定及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大黄结肠靶向片剂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2 大黄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1 色谱条件
  • 3.2.2 标准贮备液的配制
  • 3.2.3 溶剂选择
  • 3.2.3.1 人工胃液(0.1mol/L的盐酸溶液)的配制
  • 3.2.3.2 人工小肠液(pH6.8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 3.2.3.3 人工结肠液(pH7.4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 3.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4.1 以人工胃液作溶剂的标准曲线
  • 3.2.4.2 以人工小肠液作溶剂的标准曲线
  • 3.2.4.3 以人工结肠液作溶剂的标准曲线
  • 3.2.5 方法回收率
  • 3.2.6 方法精密度
  • 3.2.7 重复性
  • 3.3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3.3.1 片芯释放度方法的建立
  • 3.3.1.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3.1.2 累计释放度的测定
  • 3.2.1.3 体外释放度测定条件的选择
  • 3.3.2 大黄结肠靶向片剂释放度方法的建立
  • 3.3.2.1 释放介质的选择
  • 3.3.2.2 各个释放介质内溶出时间的选择
  • 3.3.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3.2.4 累计释放度的测定
  • 3.4 大黄结肠靶向片剂主药含量测定方法
  • 3.4.1 色谱条件
  • 3.4.2 样品溶液的配制
  • 3.4.3 大黄素含量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4.大黄结肠靶向片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试剂
  • 4.1.2 仪器
  • 4.2 片剂剂量的确定
  • 4.3 大黄结肠靶向片剂片芯制备工艺的研究
  • 4.3.1 片芯制备工艺
  • 4.3.2 辅料的选择
  • 4.3.2.1 填充剂的选择
  • 4.3.2.2 淀粉和乳糖比例的初步筛选
  • 4.3.2.3 助溶剂和用量的选择
  • 4.3.2.4 粘合剂的选择
  • 4.3.2.5 崩解剂用量的选择
  • 4.3.3 最佳处方工艺的优化
  • 4.3.3.1 因素水平的选择
  • 4.3.3.2 实验方案和结果
  • 4.3.4 片芯的最佳处方确定
  • 4.3.5 重现性实验
  • 4.4 大黄结肠靶向片包衣工艺的研究
  • 4.4.1 处方前研究
  • 4.4.1.1 包衣材料的选择
  • 4.4.1.2 包衣液配制方法
  • 4.4.1.3 包衣方法
  • 4.4.2 包衣增重的选择
  • 4.4.3 包衣工艺条件的筛选
  • 4.4.3.1 包衣机转速的选择
  • 4.4.3.2 包衣锅倾角的选择
  • 4.4.3.3 喷液流速的选择
  • 4.4.3.4 进风温度
  • 4.4.3.5 最佳包衣工艺的确定
  • 4.4.4 包衣液处方的优化
  • 4.4.4.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 4.4.4.2 正交实验方案和结果
  • 4.4.4.3 最佳包衣液处方的确定
  • 4.4.4.4 重现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大黄结肠靶向片剂稳定性研究
  • 5.1 药品、材料和仪器
  • 5.1.1 药品,试剂
  • 5.1.2 仪器
  • 5.2 影响因素试验
  • 5.2.1 高温考察试验
  • 5.2.2 强光考察试验
  • 5.2.3 高湿考察试验
  • 5.3 加速试验
  • 5.4 长期试验
  • 5.5 小结
  • 6.大黄结肠靶向片剂质量标准研究
  • 6.1 试剂与仪器
  • 6.1.1 试剂
  • 6.1.2 仪器
  • 6.2 外观检查
  • 6.3 鉴别
  • 6.3.1 理化鉴别
  • 6.3.2 薄层鉴别
  • 6.4 主药含量测定
  • 6.5 片重差异检查
  • 6.6 释放度检查
  • 6.7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全自动片剂分包机预分包系统对我院门诊药房拆零工作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13)
    • [2].住院药房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02)
    • [3].全自动单剂量片剂分包机的应用及管理探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30)
    • [4].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1)
    • [5].住院药房全自动片剂摆药机使用分析[J]. 海峡药学 2015(11)
    • [6].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医院药房的应用[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4(06)
    • [7].应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建设现代化药房[J]. 北方药学 2015(01)
    • [8].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中心药房的应用体会及与临床护理的关系[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0)
    • [9].片剂药的不同用法[J]. 长寿 2018(12)
    • [10].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工作流程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处方药 2014(01)
    • [11].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应用体会[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2(04)
    • [12].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 2012(10)
    • [13].住院药房片剂自动分包系统应用前后的效益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1(04)
    • [14].关于西药片剂与中药片剂的重量差异讨论[J].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9(09)
    • [15].我院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软件系统完善[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09)
    • [16].西药片剂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J]. 民营科技 2014(12)
    • [17].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我院住院部药房的应用[J]. 儿科药学杂志 2015(12)
    • [18].目前中药片剂生产技术概述[J]. 人人健康 2018(06)
    • [19].我院住院药房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应用体会[J]. 中国药业 2013(02)
    • [20].从我院实际应用谈引进及使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时应考虑的要素[J]. 中国药房 2012(25)
    • [21].片剂水分活度迁移规律与载荷微生物生长状况研究[J]. 中国药业 2019(22)
    • [22].浅析片剂的质量控制策略[J]. 中国高新区 2018(14)
    • [23].某中药片剂中钾含量新型检测方法的建立[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4(06)
    • [24].影响中药片剂崩解度的因素及解决方法[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S1)
    • [25].基于有限元技术的片剂质量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J]. 机电信息 2015(08)
    • [26].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工作流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 健康之路 2017(12)
    • [27].浅谈在打制中药片剂中的一点体会[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04)
    • [28].中药片剂常见问题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21)
    • [29].薄膜包衣技术在片剂制药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4)
    • [30].片剂药物着色与配色[J]. 染料与染色 2018(02)

    标签:;  ;  ;  ;  

    大黄结肠靶向片剂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