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h对板蓝根汤剂生物活性及胶体性质的影响

不同Ph对板蓝根汤剂生物活性及胶体性质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对板蓝根加工前后组分进行跟踪,发现鲜根经晒干及水煮后,其蛋白、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均显著降低,证实板蓝根热加工过程发生了美拉德反应。红细胞与板蓝根样品作用后,其光谱扫描曲线发生明显变化:红细胞在417nm处的最大特征吸收峰蓝移至406nm附近,同时544nm和578nm两处特征吸收峰消失,500nm和636nm两新峰也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说明板蓝根美拉德反应产物可结合于细胞膜表面并改变其结构和光学性质。抗病毒实验表明:碱性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MDCK细胞的保护效果优于酸性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碱性缓冲液和酸性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MDCK细胞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偏中性缓冲液煎煮得到的板蓝根;pH10.0的样品所表现出的保护、修复、保护+修复效果都是最好,由于碱性环境更有利于美拉德反应的进程,从而验证了美拉德反应产物能够加强板蓝根得抗病毒作用。板蓝根在炮制煎煮的过程中除了发生美拉德反应之外,还会发生物理反应形成一种球状聚合体(中药超分子)。它可以将汤剂中的新产生的有效成分MRPs与固有天然成分如蛋白、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自行组装成高度集合的胶体分子。本文通过TEM与激光粒度仪进行表征,发现板蓝根汤剂确实是由一系列不同粒径的胶体颗粒组合而成。板蓝根汤剂激光光散射实验研究表明,煎煮缓冲液的pH值决定了板蓝根汤剂中胶体颗粒的pH响应值,这种pH响应性,在微观上表现为超分子结构的聚集和分散。各组板蓝根在接近中性时(pH6.0-8.0),胶体超分子光散射强度最低;在酸性(pH2.0-5.0)和碱性(pH9.0-12.0)的环境下光散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见超分子颗粒变大。综上,本文首次从胶体化学的新角度对板蓝根汤剂抗病毒机理进行研究,证实板蓝根汤剂中存在着胶体颗粒,并发现在不同pH煎煮的板蓝根汤剂具有不同的胶体学性质。胶体学性质的差异和抗病毒活性之间的差异具有关联性,不同形态和成分组成的胶体颗粒因具有不同的抗病毒功能和组织特异性,从而达到不同的抗病毒功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药与中药炮制
  • 1.1.1 中药简介
  • 1.1.2 中药炮制
  • 1.2 板蓝根研究现状
  • 1.2.1 板蓝根简介
  • 1.2.2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
  • 1.2.3 板蓝根药理活性研究
  • 1.2.4 板蓝根的研究方向
  • 1.3 美拉德反应简介
  • 1.3.1 美拉德反应机理
  • 1.3.2 美拉德反应影响因素
  • 1.3.2.1 温度影响因子
  • 1.3.2.2 pH 值影响因子
  • 1.3.2.3 反应时间影响因子
  • 1.3.2.4 水分含量影响因子
  • 1.3.2.5 糖与氨基化合物影响因子
  • 1.3.3 美拉德反应研究现状
  • 1.3.4 美拉德反应与中药炮制
  • 1.4 中药汤剂的胶体性质与超分子
  • 1.4.1 中药汤剂中的胶体
  • 1.4.2 超分子体系
  • 1.4.3 超分子构造的识别与自组装
  • 1.4.4 中药炮制与超分子
  • 1.5 流感病毒简介
  • 1.5.1 流感病毒的分子结构及分类
  • 1.5.2 流感病毒的增殖
  • 1.6 红细胞的相关研究内容
  • 1.6.1 红细胞简介
  • 1.6.2 红细胞的光谱吸收性质
  • 1.7 本论文的意义与工作内容
  • 1.7.1 课题意义
  • 1.7.2 课题实验设计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主要设备、试剂和材料
  • 2.1.1 仪器设备
  • 2.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2.1.3 常用溶液及缓冲液的配制
  • 2.1.4 病毒毒株、红细胞、细胞株和动物血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板蓝根样品的制备
  • 2.2.1.1 板蓝根干制过程
  • 2.2.1.2 板蓝根抽提液的制备
  • 2.2.1.3 板蓝根汤剂的热加工
  • 2.2.2 板蓝根中氨基酸、蛋白质、还原糖组分分析
  • 2.2.2.1 板蓝根抽提液氨基酸组分的分析
  • 2.2.2.2 FoLin-酚法测定板蓝根提取液蛋白质含量
  • 2.2.2.3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测定
  • 2.2.3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 2.2.4 红细胞的光谱扫描实验部分
  • 2.2.5 抗流感病毒实验
  • 2.2.5.1 流感病毒扩培——鸡胚接种
  • 2.2.5.2 病毒凝集血细胞的原理
  • 2.2.5.3 血凝操作步骤
  • 2.2.5.4 病毒 TCID50滴度的计算
  • 2.2.6 MDCK 细胞培养法对板蓝根样品抗病毒作用
  • 2.2.6.1 MDCK 细胞培养法
  • 2.2.6.2 细胞计数与接板
  • 2.2.6.3 板蓝根提取液对流感病毒所致 MDCK 细胞病变的作用
  • 2.2.6.4 MTT 法测细胞相对数和相对活力
  • 2.2.6.5 板蓝根样品保护、修复及保护+修复的比较
  • 2.2.7 不同 PH 煎煮的板蓝根汤剂初步胶体学性质研究
  • 2.2.7.1 透射电镜观察板蓝根汤剂中胶体颗粒的形貌
  • 2.2.7.2 激光粒度仪检测板蓝根汤剂中胶粒的粒径分布
  • 2.2.7.3 板蓝根汤剂颗粒光散射强度的 pH 响应性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板蓝根中氨基酸、蛋白质和还原糖组分的分析
  • 3.2 不同 PH 缓冲液煎煮板蓝根样品的基本性质
  • 3.2.1 不同缓冲液对板蓝根煎煮过程中汤剂 PH 变化的动态监测
  • 3.2.2 板蓝根样品的可见光光谱扫描
  • 3.2.3 不同 PH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样品在 420 NM 处的吸光值
  • 3.2.4 红细胞的可见光全波长光谱
  • 3.2.4.1 pH 值对红细胞吸收光谱性质的影响
  • 3.2.4.2 正常红细胞的吸收光谱
  • 3.2.4.3 板蓝根样品对红细胞吸收光谱的影响
  • 3.3 板蓝根样品提取液对 MDCK 细胞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 3.3.1 板蓝根和甲型流感病毒导致 MDCK 细胞病变(CPE)结果
  • 3.3.2 不同 PH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样品对 MDCK 细胞保护实验
  • 3.3.2.1 pH 2.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保护实验
  • 3.3.2.2 pH 4.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保护实验
  • 3.3.2.3 pH 6.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保护实验
  • 3.3.2.4 pH 8.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保护实验
  • 3.3.2.5 pH 10.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保护实验
  • 3.3.2.6 不同 pH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样品对 MDCK 细胞保护组实验小结
  • 3.3.3 不同 PH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样品对 MDCK 细胞修复实验
  • 3.3.3.1 pH 2.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修复实验
  • 3.3.3.2 pH 4.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修复实验
  • 3.3.3.3 pH 6.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修复实验
  • 3.3.3.4 pH 8.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修复实验
  • 3.3.3.5 pH 10.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修复实验
  • 3.3.3.6 不同 pH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样品对 MDCK 细胞修复组实验小结
  • 3.3.4 不同 PH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样品对 MDCK 细胞保护+修复实验
  • 3.3.4.1 pH 2.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保护+修复实验
  • 3.3.4.2 pH 4.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保护+细胞修复实验
  • 3.3.4.3 pH 6.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保护+修复实验
  • 3.3.4.4 pH 8.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保护+修复实验
  • 3.3.4.5 pH 10.0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对 MDCK 细胞保护+修复实验
  • 3.3.4.6 不同 pH 缓冲液煎煮的板蓝根样品对 MDCK 细胞保护+修复组实验小结
  • 3.4 不同 PH 煎煮的板蓝根汤剂初步胶体学性质研究
  • 3.4.1 透射电镜观察板蓝根汤剂中胶体颗粒的形貌
  • 3.4.2 激光粒度仪检测板蓝根汤剂中胶粒的粒径分布
  • 3.4.3 煎煮 PH 值对板蓝根汤剂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3.4.4 板蓝根汤剂颗粒光散射强度的 PH 响应性
  • 3.4.5 煎煮过程中 PH 对板蓝根汤剂的影响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自制板蓝根汤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07)
    • [2].自拟薏米板蓝根汤治疗扁平疣120例[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05)

    标签:;  ;  ;  ;  ;  

    不同Ph对板蓝根汤剂生物活性及胶体性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