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Peer-to-Peer(P2P)以其开放的特性而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得P2P网络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安全问题困挠,确保网络的安全成为P2P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P2P网络安全的首要前提是在用户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而信任管理技术正是信任安全问题的基础。本文分别对P2P信任管理技术中的信任度量及声誉系统安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信任的度量因素分析、移动P2P环境下的信任模型构造;针对声誉系统的合谋欺骗攻击分析及防御。主要研究成果有:(1)在信任的度量因素研究中,发现信任具有双向性的特点,提出了双向评估信任模型BiTrust。该模型将信任值计算分离为服务信任值和请求信任值。前者用于防范和识别恶意节点,后者用于惩罚恶意节点,限制其在网络中活动,同时起到激励自私节点贡献资源的作用。在模型设计中,给出了量化服务信任值和请求信任值的数学表达,并且描述了BiTrust的实现算法。(2)针对移动P2P网络的高度动态性,利用节点的报文转发能力,提出了一种移动P2P环境下的信任模型MobTrust。该模型通过分布式存储机制,将路由节点转发的评价数据备份于K桶中,扩充了评价数据的存储范围,从而解决了信任模型在移动环境下评价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为了避免移动设备的计算负载过重,设计双反馈机制提高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然后以轻量级的方式计算信任值和评价可信度。(3)进一步深入研究合谋欺骗攻击及声誉系统的脆弱性所在,发现组织严谨的合谋攻击组比松散的合谋攻击形式更具有危害性。若这种攻击组被恶意节点利用,实施GoodRep攻击,产生出具有高声誉值的恶意节点,将会使P2P网络面临更为严重的威胁。对此,提出了GoodRep的攻击模型及其防御机制—RatingGuard,并给出了该机制的数学描述和模块化实现过程。RatingGuard通过分析推荐节点之间的评价行为相似度,对推荐节点进行聚类划分和异常检测,识别出存在的GoodRep攻击组节点,从而帮助声誉系统排除GoodRep攻击组的干扰。(4)评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缺乏有效保护,也能为恶意节点提供可乘之机。恶意节点可以伪装成路由节点,劫持被转发的评价数据,实施篡改。基于这种情况,发现了一种新的针对声誉系统的攻击—RepHi (Reputation Hijack) ,并提出了针对该攻击的防御机制。相比传统的恶意节点以推荐节点身份,伪造虚假评价的攻击,RepHi能以更小的成本达到同等的攻击目的。详细论述了RepHi攻击模型及制约攻击成功的因素。最后,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防御方案,基于IBC签名机制提出了RepHi攻击的防御机制,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动态信任值的访问控制方法研究[J]. 信息网络安全 2016(08)
- [2].网格任务调度中的信任值计算算法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01)
- [3].基于记忆原理的信任值更新模型[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2)
- [4].基于属性比较和信任传递的信任启动[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3(06)
- [5].基于节点信任值的安全层次路由协议[J]. 电子科技 2014(11)
- [6].网格环境中基于行为的信任模型研究与改进[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12)
- [7].基于节点信任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J]. 仪器仪表学报 2012(01)
- [8].P2P环境下信任社区的形成模型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2(06)
- [9].基于名声评价的信任模型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11)
- [10].舰船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安全策略[J]. 舰船科学技术 2020(12)
- [11].基于信任值的云存储数据确定性删除方案[J]. 计算机科学 2014(06)
- [12].电子商务中Web服务社区的动态信任启动模型[J]. 计算机工程 2012(10)
- [13].DPOS共识机制的改进方案[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0(10)
- [14].一种基于信任值的雾计算动态访问控制方法[J]. 信息网络安全 2020(04)
- [15].从评价网络提升信任启动的准确度[J]. 计算机应用 2014(08)
- [16].推荐信任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J]. 企业经济 2010(11)
- [17].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信任值计算下的安全路由问题分析[J]. 科技视界 2014(25)
- [18].基于连续行为观察的P2P网络中邻居评价模型[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0(06)
- [19].一种分布式自治信任计算模型[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03)
- [20].基于信任机制的蓝牙组播安全机制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6)
- [21].基于参数建模的分布式信任模型[J]. 通信学报 2013(04)
- [22].P2P网络中一种可信任的全局信誉模型[J]. 应用科学学报 2010(03)
- [23].云计算环境下基于属性和信任的RBAC模型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0(09)
- [24].复杂云环境下基于推荐的信任协商框架设计[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06)
- [25].融合非稀疏信任网络的时间底限变动的智能体协商模型[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9(12)
- [26].TWIT:社交网络中局部信任值的双向计算[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6(04)
- [27].P2P环境下的全局信任值分级计算方法[J]. 通信学报 2008(08)
- [28].一种支持QoS与信任值的启发式重路由机制[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7(11)
- [29].P2P网络中基于全局信任值的激励机制[J]. 系统仿真学报 2013(05)
- [30].基于信任值的P2P网络访问控制模型[J]. 航空计算技术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