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负迁移对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 ——以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语言负迁移对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 ——以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论文摘要

语言迁移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其重要性已经在英语教学领域得到普遍认可。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表现为四种形式:促进、错误、回避和过度使用,其中“促进”是语言正迁移,“错误”是语言负迁移。写作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的语言综合能力在其中得以体现。然而,由于它是最后习得的语言技能,因此也被认为是最困难的(孙,1995)。高职学院的学生虽然学了多年英语,却不能用英文熟练地写作。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语言负迁移(Negative Language Transfer)对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前人在写作方面的语言负迁移研究,阐述了语言迁移理论的发展及语言迁移产生的因素,然后针对所收集的118篇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作文,分析其中词汇、句法及语篇三个层面的错误,讨论了语言负迁移在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影响,并给出了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建议。本文主要研究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高职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类型有哪些?二、语言负迁移如何影响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三、什么原因导致了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被语言负迁移影响?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118篇高职学生英语作文及106份高职学生调查问卷,最后得出结论:一、在作者收集的118篇高职学生英语作文中,共发现错误625个,其中由于语言负迁移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有301个。语言负迁移影响产生的错误类型如下:(1)词汇层面的错误154个,错误类型有:虚词误用、实词混淆及习惯搭配错误;(2)句法层面的错误有95个,错误类型有:句子时态和语态错误及中式英语表达;(3)语篇层面的错误有52个,错误类型有:缺少段落衔接及语篇逻辑混乱。二、语言负迁移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影响体现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1)词汇层面:在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多采用逐字翻译的写作策略,从而导致虚词、实词错误及习惯搭配错误。(2)句法层面:英汉语言差异往往被学生忽视,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常套用汉语句型结构,从而导致句子时态和语态错误及中式英语表达。(3)语篇层面:受汉语圆形思维方式与含蓄表达方式的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多使用平行与重复结构,而且很少考虑段落衔接和语篇逻辑性问题。三、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就已经习得了汉语并且习惯了汉语思维方式。由于英语词汇与语法知识有限,他们在英语写作中不知如何使用已知的英语单词进行规范的英语表达。于是,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会忽略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母语的影响下采用中式思维方式,并且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习惯性地套用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导致他们的英语写作被语言负迁移影响。本文对语言负迁移如何影响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进行了研究,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能正确认识英汉语言差异性及母语负迁移因素影响,从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达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目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今后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英汉对比,使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及语篇等方面的区别,同时加强语篇连贯衔接教学,并通过听力和泛读来增加学生的英语输入,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及背诵英语文章和名言警句以培养英语语感,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写作变成一项主动积极并充满乐趣的活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language transfer (NLT) in writing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3.1 Method, participants and materials
  • 1.3.2 Procedure and data collection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language transfer
  • 2.1 Language transfer (LT)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 2.1.1 LT 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 2.1.2 LT a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 2.2 Negative language transfer (NLT) in English writing
  • 2.2.1 NLT in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thinking
  • 2.2.2 NLT in English writing at lexical level
  • 2.2.3 NLT in English writing at syntactic level
  • 2.2.4 NLT in English writing at textual level
  • Chapter 3 Influences of NLT on the lexical, syntactic and textual levels in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 3.1 Lexical errors by wrong identification with Chinese words
  • 3.1.1 Errors by misusing function words
  • 3.1.2 Errors by confusing with content words
  • 3.1.3 Making habitual errors in collocation
  • 3.2 Syntactic errors by borrowing from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improperly
  • 3.2.1 Errors by ignorance of tense and voice
  • 3.2.2 Errors as Chinglish expressions
  • 3.3 Textual errors by employing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 3.3.1 Unawareness of cohesion causes errors
  • 3.3.2 Chinese circular thinking pattern causes logical confusion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 Chapter 4 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negative language transfer in English teaching
  • Acknowledgemen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作用分析[J]. 陕西教育(高教) 2020(02)
    • [2].如此负迁移最好避开——对苏教版数学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编排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18(20)
    • [3].顺向负迁移对物理教学的影响与对策[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4(06)
    • [4].浅议数学思想对物理教学的负迁移[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22)
    • [5].浅析语言负迁移的表现及其应对策略[J]. 英语广场 2016(01)
    • [6].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7].母语句法负迁移对英语专业学生汉英翻译的影响[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8)
    • [8].文化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教学的影响探索[J]. 海外英语 2015(14)
    • [9].探析思维定式在复数解题中的“负迁移”[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06)
    • [10].例谈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负迁移的克服对策[J]. 新课程(综合版) 2018(12)
    • [11].历史教学中“负迁移”现象及其解决策略[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9(18)
    • [12].最是峰回路转时——评泰州2016中考物理第43题[J]. 物理之友 2017(02)
    • [13].从向量问题看迁移能力的培养[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7(09)
    • [14].突破定式负迁移,解法生成更自然[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7(09)
    • [15].谨防情境设置的负迁移[J]. 数学教学 2017(07)
    • [16].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迁移训练[J]. 黑河教育 2017(10)
    • [17].数学教学中“负迁移”的积极作用探究[J]. 成才之路 2018(26)
    • [18].高中生数学学习负迁移过程分析及预防措施[J].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5(18)
    • [19].从学生的“迷糊处”入手,消除经验的负迁移——由“多边形的面积”中的两道题谈起[J]. 小学教学参考 2017(14)
    • [20].小学数学教学中“负迁移”的有效运用[J]. 小学教学参考 2017(26)
    • [21].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J].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7(01)
    • [22].负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正向运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04)
    • [23].浅析数学学习负迁移的产生与防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03)
    • [24].巧借知识的“负迁移”,实现智慧“华丽转身”[J]. 学苑教育 2018(12)
    • [25].跨文化适应中的文化负迁移与超越——以宁波大学来华印度留学生为例分析[J]. 散文百家 2018(08)
    • [26].浅谈选择题中的迷惑区设置[J]. 中学生数学 2016(21)
    • [27].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23)
    • [28].浅谈初中数学学习中常见的类比负迁移[J]. 新课程导学 2017(06)
    • [29].陕西方言对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作用[J]. 校园英语 2017(06)
    • [30].高中英语教学中避免汉语文化负迁移的四种策略[J]. 广西教育 2017(10)

    标签:;  ;  ;  ;  ;  

    语言负迁移对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 ——以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