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原生质体分离及电融合的研究

枣树原生质体分离及电融合的研究

论文题目: 枣树原生质体分离及电融合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果树学

作者: 赵维峰

导师: 孙光明

关键词: 毛叶枣,冬枣,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电融合

文献来源: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又名台湾青枣,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被誉为果中佳品。但是,毛叶枣也有一些缺陷如果实甜度较低,果肉中含糖仅为12%-14%,抗寒性不强等等。而北方枣恰好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北方枣的含糖量一般为30%以上,抗寒性要比毛叶枣强很多,因此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育成的新品种,不仅种植面积可以扩大而且在品质上将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目前,枣树育种工作多采用选优的方法进行,未形成种质创新。本研究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期通过电融合诱导枣树不同种间产生融合杂种,增加杂交后代遗传组成的多样性,通过培育再生植株,结合常规育种方法,选出优良的新品种。 本研究探讨了毛叶枣及冬枣的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条件,毛叶枣与冬枣融合的最适电融合参数,为以后应用体细胞融合这一技术创造优异的毛叶枣体细胞杂种材料提供可用的技术路线。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取组培苗叶片和悬浮培养物作为分离原生质体研究对象,比较了二者的分离效果,结果反映出:叶片分离出的原生质体活性显著高于悬浮培养物,但是产量上又低于悬浮培养物分离出的原生质体。 2.获得了分离枣原生质体酶液的最佳浓度:毛叶枣酶解所需酶液最佳浓度为纤维素酶10g/L+离析酶4g/L+甘露醇0.7mol/L;冬枣酶解所需酶液最佳浓度为纤维素酶15g/L+离析酶4g/L+甘露醇0.7mol/L。 3.对毛叶枣和冬枣分离原生质体所需的离析酶浓度进行了研究。当离析酶浓度为5g/L时,毛叶枣分离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而冬枣为4g/L;当离析酶浓度为4g/L时,毛叶枣和冬枣分离的原生质体活性都达到最高。综合考虑产量和活性两个方面,离析酶浓度都可以取4g/L。 4.毛叶枣和冬枣两个参试品种,都在14-16小时达到最佳酶解效果。 5.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交变电场强度为100 V/cm,交变电场作用时间50 s,直流脉冲强度1000 V/cm,直流脉冲时间50μs,枣树原生质体融合效果较好。 6.冬枣与毛叶枣的融合比例为1:2,融合密度为0.5×10~5个/ml,可以使融合率达到18%。

论文目录:

1 前言

1.1 枣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1.1 茎段、茎尖培养

1.1.2 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

1.1.3 花药培养

1.1.4 胚培养

1.1.5 毛叶枣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2 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研究进展

1.2.1 原生质体的分离

1.2.1.1 酶的种类与用量

1.2.1.2 酶解时间

1.2.1.3 酶液的渗透势

1.2.1.4 酶液的酸碱度

1.2.2 原生质体的培养

1.2.2.1 培养密度

1.2.2.2 培养基的种类与成份

1.2.2.3 基因型

1.2.2.4 环境因素

1.3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1.3.1 融合方法

1.3.1.1 NaNO_3法

1.3.1.2 PEG诱导融合法

1.3.1.3 电融合法

1.3.1.3.1 电融合的主要参数

1.3.1.3.1.1 原生质体密度

1.3.1.3.1.2 交流电场强和作用时间

1.3.1.3.1.3 直流脉冲的电场强度和作用时间

1.3.2 融合方式

1.3.2.1 对称融合

1.3.2.2 供体-受体式细胞融合

1.3.3 融合子的检出与鉴定

1.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的来源与繁殖

2.1.1 毛叶枣悬浮物的培养

2.2 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2.2.1 悬浮系原生质体的分离

2.2.2 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

2.2.3 原生质体的纯化

2.2.4 原生质体活性检查

2.2.5 原生质体产量的测定

2.3 实验设计

2.4 培养条件及有关溶液的配方

2.5 原生质体融合

2.6 杂种细胞的筛选与培养

3 结果与分析

3.1 原生质体的分离

3.1.1 纤维素酶浓度效应分析

3.1.1.1 纤维素酶浓度对枣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3.1.1.2 纤维素酶浓度对枣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

3.1.2 离析酶浓度效应分析

3.1.2.1 离析酶浓度对枣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3.1.2.2 离析酶浓度对枣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

3.1.3 酶解时间的效应分析

3.1.3.1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3.1.3.2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

3.1.4 甘露醇浓度的效应分析

3.2 原生质体的融合

3.2.1 交流电场对原生质体成串的效应分析

3.2.1.1 给定交变电场强度下,原生质体的密度和成串时间对成串的影响

3.2.1.2 给定成串时间和密度的条件下,成串电压对原生质体成串的效应分析

3.2.2 直流脉冲DC与脉冲时间对融合率的效应分析

3.2.2.1 不同直流脉冲强度对融合率的影响

3.2.2.2 不同直流脉冲作用时间对融合率的影响

3.2.3 两亲本不同比率对融合的效应分析

4 讨论

4.1 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材料

4.2 纤维素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影响的分析

4.3 离析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影响的分析

4.4 选择最佳的酶解时间

4.5 电融合的关键技术

4.6 原生质体融合的层次性

4.7 异体融合密度与比例

4.8 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1 图版说明

附录2 SAS主要运算结果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7

参考文献

  • [1].百合原生质体分离及培养的研究[D]. 柳玉晶.东北农业大学2006
  • [2].草地早熟禾原生质体的培养及影响其分裂生长的生理因素分析[D]. 白生军.甘肃农业大学2011
  • [3].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hreb.)胚性悬浮系的建立及原生质体分离研究[D]. 杨帆.北京林业大学2009
  • [4].木耳属遗传多样性及原生质体育种的研究[D]. 孙露.吉林农业大学2012
  • [5].罗汉果原生质体培养[D]. 莫小强.广西师范大学2005
  • [6].侧耳属不同品种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D]. 李光环.河北工程大学2018
  • [7].荔枝转基因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高频率再生[D]. 黄枝英.福建农林大学2006
  • [8].PEG介导的苹果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原生质体转化体系的研究[D]. 韩小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 [9].姬菇原生质体技术的研究[D]. 李元文.湖南农业大学2006
  • [10].草地早熟禾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D]. 赵小强.甘肃农业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枣的幼胚培养[D]. 张存智.甘肃农业大学2007
  • [2].棉花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D]. 王令刚.华中农业大学2007
  • [3].百合原生质体分离及培养的研究[D]. 柳玉晶.东北农业大学2006
  • [4].唐菖蒲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及培养的研究[D]. 张颖.东北农业大学2006
  • [5].机械应力加载装置的研制与紫锥菊原生质体分离初探[D]. 朱蠡庆.重庆大学2005
  • [6].柑橘同步化悬浮系建立及微原生质体分离[D]. 张庆华.华中农业大学2005
  • [7].黑果腺肋花楸离体叶片再生体系建立与原生质体分离培养研究[D]. 张春雨.吉林农业大学2005
  • [8].越橘原生质体分离纯化研究[D]. 卢明艳.吉林农业大学2006
  • [9].苹果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及培养技术研究[D]. 肖建会.河北农业大学2002
  • [10].杨树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与原生质体融合研究[D]. 谢华永.南京林业大学2004

标签:;  ;  ;  ;  

枣树原生质体分离及电融合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