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五个突变位点对大片段Taq DNA聚合酶聚合功能影响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作者: 程玉鹏
导师: 王同昌,李文滨
关键词: 聚合酶,定点回复突变,蛋白表达系统,蛋白纯化,加热纯化蛋白
文献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Taq DNA聚合酶是1976年从嗜热菌Thermus aquaticus中分离的耐热聚合酶。约10年后,随着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的发明与应用,Taq DNA聚合酶成了家喻户晓的分子生物学的工具。Taq DNA聚合酶结构上属于Ⅰ型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Ⅰ)或A族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的聚合酶区与所有的DNA聚合酶都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其形状就像人的右手一样,由拇指区,掌心区和手指区组成。掌心区的功能是催化磷酰基转移反应,手指区的功能则是促进三磷酸核苷酸与模板配对。拇指区控制双链DNA的位置移动和子链延伸。TaqDNA聚合酶与其他A族DNA聚合酶一样具有N端的5’核酸外切酶区,位于C端聚合区与N端5’核酸外切酶区之间的3’核酸外切酶区。但由于Taq DNA聚合酶的3’核酸外切酶区结构上的变化和多位点氨基酸替换而丧火了3’-5’的外切校正功能,只保留了5’核酸外切酶功能。因此,Taq DNA聚合酶在聚合过程中有错误延伸倾向。去掉了N端5’-3’核酸外切酶区的大片段Taq酶(Large Fragment of Thermus aquaticus polymerase Ⅰ),恢复了3’-5’的外切酶活性,复制的准确率是Taq全酶的2倍。在应用方面,大片段Taq酶的耐热性提高,因而更适宜扩增GC含量高和含有二级结构的模板,其变性温度可达到98℃。这种耐热性和较弱的3’-5’外切功能使其具备了长链扩增的能力,可扩增35kb以上的模板。 为了研究决定酶活性的特殊位点以改善突变酶的聚合功能,对无活性的大片段Taq DNA聚合酶-LFTM5进行回复突变和蛋白表达的研究。 研究的材料LFTM5,长度为1682bp,表达蛋白约62kDa,最初被克隆在pPCR-Script质粒上,由于在构建载体时,pPCR-Script上Lac启动子区被破坏,故该载体不能在E coli DH5 α中表达。在重新选择表达载体的同时,测序载体兼突变载体也重新选择。测序兼突变载体为pliv-SelectⅡ,该载体大小为2.8 kb,多克隆位点含有HpaⅠ平端限制酶酶切位点,适合由pfu PCR扩增的平末端产物连接。多克隆位点两侧有通用测序引物,测序方便。pliv-SelectⅡ/LFTM5全长4.4 kb为理想的突变模板。测序利用LI-COR 4200 DNA测序系统进行,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经与野生型Taq DNA聚合酶相同区域比较后发现无活性的大片段聚合酶LFTM5共有五个突变点:K230N、A383T、F389Y、R399H、F491L。由于这5个突变位点的存在导致了LFTM5的聚合活性丧失。为了进一步研究个突变位点的功能,利用回复突变创造了29个回复突变子。对有聚合酶活性的同复突变子进行分析发现:Y389F的出现频率为100%,说明F389为酶活性的关键位点。N230K和H399R在有活性突变子中出现的频率相同都为66%,T383A和L491LF的出现频率相同都为50%,说明K230与R399对酶活性的影响力要高于A383和F491。通过在结构上与其它DNA聚合酶功能位点比较发现,F389位于手指区0-螺旋区,属于保守位点,是聚合酶结构闭合催化反应必需的位点,该位点突变导致酶对盐分敏感,因此,该位点的功能是稳定聚合前体-“酶-DNA-核苷酸”三元复合物。F389突变破坏了三元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导致聚合反应无法完成。K230位于拇指区的H1和H2螺旋之间,属于相对保守位点,是开放结构和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Taq DNA聚合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1.1.1 Taq DNA聚合酶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1.1.2 Taq DNA聚合酶性能的改进的研究进展
1.2 大片段DNA聚合酶的研究进展
1.3 Taq DNA聚合酶在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1.3.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
1.3.2 已标记序列扩增带技术(SCAR)
1.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
1.3.4 简单序列重复技术(SSR)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选题背景和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携带大片段Taq DNA聚合酶的质粒
2.1.2 菌株和质粒
2.1.3 酶
2.1.4 主要反应试剂和试剂盒
2.1.5 实验仪器和分析软件
2.2 方法
2.2.1 克隆载体的构建
2.2.2 基因突变
2.2.3 LFTM5回复突变子的蛋白表达
3 结果与分析
3.1 LFTM5的DNA和氨基酸序列
3.2 基因回复突变
3.3 蛋白表达
3.4 突变子的聚合功能测定
3.5 酶蛋白活性测定
4 讨论
4.1 基因突变
4.2 蛋白表达与纯化
4.3 各突变位点对酶活性的影响评价
4.3.1 K230N,A383T,R399H和F492L对酶活性的影响
4.3.2 F389Y对酶活性的影响
4.3.3 不同突变位点对复制忠实性的影响
4.4 酶蛋白纯度和浓度对PCR的影响
4.4.1 蛋白纯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4.2 酶蛋白纯度和浓度对PCR的影响
5 结论
5.1 LFTM5具有聚合酶的结构特征但无聚合酶活性
5.2 各突变位点对酶的聚合活性具有的不同影响力
5.3 F389为聚合酶结构上关键功能位点
5.4 酶蛋白的纯度和浓度对PCR的影响
5.5酶蛋白的纯度和浓度对pcR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10-31
参考文献
- [1].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功能域结合蛋白和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D]. 陈国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2].连续PCR扩增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发生机理研究[D]. 罗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
- [3].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新功能区的发现和意义研究[D]. 王勇翔.复旦大学2007
- [4].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RNA聚合酶的移位和选择机理[D]. 王展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
- [5].狂犬病病毒M基因功能探索及L基因聚合酶活性部位的多态性分析[D]. 陆专灵.广西大学2013
- [6].丙型肝炎病毒NS5B RNA聚合酶抑制性多肽筛选[D]. 王春峰.郑州大学2014
- [7].人类DNA聚合酶η结构与催化机制的研究[D]. 赵烨.浙江大学2012
- [8].SR蛋白介导的转录调控机制[D]. 季雄.武汉大学2013
- [9].DNA聚合酶kappa参与跨损伤DNA合成的调控机制及其新功能研究[D]. 吕翎娜.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4
- [10].流感病毒聚合酶陷阱系统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的研究[D]. 卢天宇.中国农业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人类DNA聚合酶η结构与催化机制的研究[D]. 赵烨.浙江大学2012
- [2].Y家族DNA聚合酶对化学致癌物MNNG应答的转录调控研究[D]. 朱慧芳.浙江大学2009
- [3].新型DNA聚合酶的基因工程改造及应用研究[D]. 盛彦敏.吉林大学2005
- [4].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分子改造,高效表达研究及应用[D]. 黄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5
- [5].木酮糖激酶对酿酒酵母代谢工程菌木糖利用的影响及木糖异构酶基因的胞外表达[D]. 沈煜.山东大学2005
- [6].计算生物学中的组合优化问题的研究[D]. 王骁力.山东大学2005
- [7].前列腺癌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表达及其调控研究[D]. 王明臣.郑州大学2006
- [8].SPR生物传感器用于DNA聚合酶与DNA结合的研究[D]. 吴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
- [9].DNA聚合酶β、GST-π基因表达的调控对食管癌细胞耐药性的作用[D]. 李敏.郑州大学2007
- [10].DNA聚合酶β在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 王志举.郑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