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论文题目: 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世界经济

作者: 安红军

导师: 陈建安

关键词: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委托代理,项目评估,契约设计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风险投资是一种由投资者向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辅之以管理参与的投资行为,是一项系统化、完整化的投资过程,需要专业化的机构、人员和具备相当规模资金的支持。风险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而更多的是股权运作、资本运作的经验,了解其他同类企业的管理和行业特征。投资银行具有强大的行业和企业的研究能力,通过对国内外各大行业以及尖端企业的分析,可以为风险企业提供诸如行业信息、企业管理、财务咨询、资本运作等全方位的服务,可以采取金融手段实现完整的技术、人才、股权等要素的合理整合,有效地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本论文对风险投资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根据我国投资银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投资银行发展风险投资业务的理论分析和具体思路。 论文通过对合伙制组织模式的特点和目前我国投资银行采用合伙制风险投资模式的现实障碍的分析认为,在风险投资基金的试点和初期发展阶段,应该以公司制为主、合伙制为辅设立和运作。在风险投资基金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经济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风险投资公司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可以逐步向公司制与合伙制并重、甚至主要以合伙制方式设立和运作方向发展。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风险投资追求的是资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得由于承担了投资风险所带来的高收益。如何评价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基本上各个投资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偏好和评价标准。我们从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估的特征出发,设置5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构成投资银行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式,以解决风险投资公司在面临一个新风险项目时选择与否的问题。 论文通过分别建立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和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并加以分析,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降低和控制代理风险,建立实践中较为可行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控制制度。论文还讨论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之间具体的风险投资契约体系设计,通过建立一个风险投资企业控制权转移模型提出投资银行风险企业治理的建议,并具体探讨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基本方式和风险投资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风险投资发展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风险投资兴起的经济解释

一、技术创新与技术风险规避

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风险控制

三、风险投资业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应对

第二节 风险投资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二、英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历史

三、德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简要回顾

四、日本风险投资发展的简要历程

五、台湾风险资本发展

第三节 风险投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风险资本的组织结构与管理

二、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三、投资阶段和投资的行业结构

四、退出机制

第三章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关于制度的若干理论

一、制度的含义及特征

二、制度的作用

三、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风险投资的制度起源

一、风险投资制度的起源

二、风险投资业在我国的发展

三、中国风险投资起源的制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风险投资的制度变迁

一、中国技术市场与风险投资的发展

二、科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风险投资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中国风险投资制度变迁的类型

二、中国风险投资制度的路径依赖

三、中国风险投资的特殊性

第四章 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第一节 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投资银行的参与

一、我国风险投资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投资银行

第二节 我国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必要性

一、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需求

二、我国投资银行自身的经营面临巨大挑战

第三节 我国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可行性

一、投资银行推进风险投资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投资银行更具有开展风险投资的条件

三、中小企业的成长为投资银行发展风险投资业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必将形成

第五章 我国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

第一节 风险投资组织模式发展的经济解释

第二节 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一、国外风险投资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

二、各国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比较

第三节 我国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选择

一、风险投资的合伙制组织模式

二、我国投资银行采用合伙制风险投资模式的现实障碍

三、投资银行发展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

第六章 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风险控制

第一节 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面临的代理问题

一、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代理问题

二、风险投资中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第二节 风险投资代理问题模型

一、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代理问题分析

二、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分析

第三节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中应设立的风险控制制度

一、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者与运作者之间的风险控制制度

二、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创业者之间的风险控制制度

第七章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

第一节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过程

一、风险投资公司项目投资原则

二、项目初选

三、项目审慎调查

四、项目综合评价

第二节 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式

一、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二、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价模式

第三节 风险投资项目定价方法

一、期末价值贴现法

二、贴现现金流法

三、期权定价法

四、三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一、投资银行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侧重点

二、风险企业的管理者素质

三、成长型项目的财务状况

四、项目交易价格的合理确定

第八章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交易设计与投资管理

第一节 风险投资工具的选择

一、普通股

二、普通债券

三、优先股

四、可转换债券

五、可认购股票债券

第二节 风险投资契约设计

一、风险投资契约的基本内容

二、风险投资契约体系设计

第三节 风险企业的治理结构安排

一、风险投资企业权利的非对称性

二、风险投资企业的控制权转移模型

三、投资银行风险企业治理机制建议

第四节 投资后管理

一、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

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基本方式

三、参与风险投资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退出

第一节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一、退出机制在风险投资中的意义

二、风险投资的退出战略选择

第二节 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途径

一、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

二、风险企业并购

三、风险企业回购

四、风险企业清算

第三节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环境分析

一、经济体制环境

二、产权制度环境

三、资本市场环境

四、政策法规环境

五、中介服务环境

第四节 风险投资的退出决策

一、退出方式和时机的决策

二、风险投资退出程度的决策

三、退出控制权的决策

第五节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退出战略设计

一、投资前协议阶段的退出战略设计

二、投资后跟踪管理阶段的战略设计

三、退出实施阶段的战略设计

四、明确自身定位,灵活运用多种退出方式

第十章 结束语

一、投资银行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模式

二、投资银行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风险控制

三、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

四、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交易设计与投资管理

五、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退出

附录 国内风险投资公司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风险投资预警管理研究[D]. 高蓉.武汉理工大学2007
  • [2].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康伟.东北林业大学2003
  • [3].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行为研究:公司制度与创业者的影响[D]. 杨建东.电子科技大学2011
  • [4].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隋振婥.辽宁大学2012

标签:;  ;  ;  ;  ;  

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