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咏史诗研究

宋代咏史诗研究

论文摘要

咏史诗是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经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的萌芽与发展后,咏史诗到隋唐已相当成熟。宋代诗人在充分继承前朝咏史诗创作的基础上,求新求变,翻案出奇,使咏史诗日臻完善。研究宋代咏史诗,对于理清咏史诗发展脉络,探讨咏史诗与文学、历史的关系,以及分析诗人的创作风格变化、思想变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宋代咏史诗为研究对象,侧重探讨其发展进程、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探讨宋前咏史诗的渊源与发展。首先明确咏史诗的概念。通过对咏史与怀古、览古、咏古等在中国诗歌及评论史上一直混淆不清的概念的辨析,提出以诗歌内容和主题为标准判定咏史诗的方法,即只要内容或主题主要是描述或讨论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诗歌均为咏史诗。大部分咏史诗是直接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吟咏对象,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某种议论或见解的诗歌作品。其次论述了宋前咏史诗的渊源与发展历程。先秦《诗经》、《楚辞》中因有咏史因素而堪称咏史诗之萌芽,其初成则源于汉代班固《咏史》的出现,魏晋南北朝左思、陶渊明等的努力使咏史诗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朝陈子昂、李白、杜甫、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的创作则使咏史诗趋于成熟。 第二章宋代咏史诗概观。将宋代咏史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并结合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对咏史诗进行综合论述。北宋前期为承袭期,此时以西昆派作家为代表,也有梅尧臣、欧阳修、张方平、李觏等自成面目的作家。北宋中后期乃自立期,以王安石、苏轼、张耒、黄庭坚等为代表。南宋前期是宋代咏史诗的深化期,以李纲等为代表。到南宋中、后期,咏史诗极其繁盛,分别以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和文天祥、林景熙、郑思肖等为代表。 第三章宋代咏史诗艺术论。从题材、体式、形式技巧等方面,通过与前代尤其是唐代咏史诗的比较,总结出宋代咏史诗的艺术特质。题材方面,分为历史人物吟咏、历史事件吟咏和杂咏三类,其中历史人物以历代帝王、嫔妃妇女、英雄将相、骚人墨客及隐士高人为重点,历史事件以楚汉之争、三国战争、山阴访戴

论文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状况
  • 三 本文旨趣
  • 第一章 宋前咏史诗的渊源与发展
  • 第一节 咏史诗的界定
  • 一 “咏史”的渊源及概念厘定
  • 二 “咏史”与“怀古”
  • 三 “咏史”与“览古”
  • 四 “咏史”与“咏古”
  • 第二节 咏史诗的萌芽与形成期——先秦
  • 一 先秦——咏史诗的萌芽期
  • 二 汉代——咏史诗的初成期
  • 第三节 咏史诗的发展期——魏晋六朝
  • 一 魏晋时期的咏史诗
  • 二 南北朝时期的咏史诗
  • 第四节 咏史诗的成熟期——隋唐时期
  • 一 初盛唐时期的咏史诗
  • 二 中唐时期的咏史诗
  • 三 晚唐时期的咏史诗
  • 第二章 宋代咏史诗概观
  • 第一节 承袭——北宋前期的咏史诗
  • 一 西昆派的咏史诗
  • 二 宋初其他诗人的咏史诗
  • 第二节 自立——北宋中后期的咏史诗
  • 一 北宋中期的咏史诗
  • 二 北宋后期的咏史诗
  • 第三节 深化——南宋前期的咏史诗
  • 一 政治家的咏史诗
  • 二 南宋初学者及其他诗人的咏史诗
  • 第四节 繁盛——南宋中后期的咏史诗
  • 一 隆兴和议到开禧北伐失败的四十余年
  • 二 开禧北伐失败到宋亡前的八十余年
  • 三 宋亡前后
  • 第三章 宋代咏史诗艺术论
  • 第一节 宋代咏史诗的题材特征
  • 一 历史人物
  • 二 历史事件
  • 三 杂咏
  • 第二节 宋代咏史诗的体式特征
  • 一 古体
  • 二 近体
  • 第三节 宋代咏史诗的艺术技巧
  • 一 好为翻案法
  • 二 重构时空
  • 三 议论纵横
  • 四 烘托对比
  • 第四章 宋代咏史诗人论
  • 第一节 王安石的咏史诗
  • 一 咏史——寄托个人抱负
  • 二 论史——发表新见特识
  • 三 评史——反映变法思想
  • 第二节 苏轼的咏史诗
  • 一 借古讽今,指斥现实
  • 二 追慕前贤,发表新见
  • 三 和陶咏史,融以己意
  • 第三节 陆游的咏史诗
  • 一 援引先贤为同调,叹人复叹己
  • 二 总结历史之教训,咏古兼讽今
  • 第四节 宋代女诗人的咏史诗
  • 一 李清照
  • 二 朱淑真
  • 三 张玉娘
  • 第五节 宋代理学家的咏史诗
  • 一 邵雍
  • 二 刘子翚
  • 第六节 宋代僧人的咏史诗
  • 一 释智圆
  • 二 释居简
  • 三 释文珦
  • 四 释行海
  • 第五章 宋代政治思想文化与宋代咏史诗
  • 第一节 宋代政治环境与宋代咏史诗
  • 一 北宋内忧外患的现实状况与宋代咏史诗
  • 二 南宋偏安江南的政治格局与宋代咏史诗
  • 第二节 宋代学风与宋代咏史诗
  • 一 疑古思潮与宋代咏史诗
  • 二 议论风气与宋代咏史诗
  • 第三节 宋代咏史词、史论散文与宋代咏史诗
  • 一 宋代咏史词与宋代咏史诗
  • 二 宋代史论散文与宋代咏史诗
  • 第四节 宋代绘画与宋代咏史诗
  • 一 宋代绘画与宋代诗歌
  • 二 宋代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画与宋代咏史诗
  • 三 宋代题画咏史诗佳制——郑思肖《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虚构空间建构在咏史诗中的语用分析[J]. 文艺争鸣 2020(05)
    • [2].诗与史的互文:咏史诗事境的生成[J]. 文艺研究 2018(12)
    • [3].元代咏史诗研究综述[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 [4].中国古代咏史诗中的比较思维[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5].长沙窑瓷上的咏史诗[J]. 东方收藏 2018(04)
    • [6].论宋代咏史诗繁荣的政治文化背景[J]. 百色学院学报 2017(02)
    • [7].论宋代咏史诗中所体现的历史风云气[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8].唐宋咏史诗在历史小说文本中的叙事构建[J]. 社会科学论坛 2015(05)
    • [9].论胡曾《咏史诗》的蒙学教育价值[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5(02)
    • [10].论李纲的咏史诗词[J]. 大观(论坛) 2020(06)
    • [11].王安石咏史诗对前代的继承、新变与影响[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06)
    • [12].怀古咏史诗的内涵鉴赏[J]. 学周刊 2011(26)
    • [13].元代咏史诗研究述评[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11)
    • [14].论许浑怀古咏史诗的艺术特色[J]. 语文学刊 2011(11)
    • [15].“新咏史诗”:诗歌与历史的新融合——读《卸妆落红的朝代(历史篇)》[J]. 星星(上旬刊) 2014(11)
    • [16].咏史诗思想内容例析[J].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 2014(07)
    • [17].怀古述今——唐宋咏史诗赏析[J].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 2014(10)
    • [18].南朝咏史诗创作题材浅论[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5)
    • [19].古代咏史诗佳作运思艺术管窥[J]. 阅读与写作 2009(10)
    • [20].把准咏史诗的赏析方法[J]. 高中生 2010(09)
    • [21].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J]. 时代文学 2010(04)
    • [22].怀古咏史诗的识、情、意[J]. 中学语文 2010(32)
    • [23].论许浑怀古咏史诗的忧患意识[J]. 西安社会科学 2011(01)
    • [24].宋代咏史诗的翻案法[J]. 文史知识 2008(04)
    • [25].咏史诗的内容及表达技巧探微[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28)
    • [26].咏史诗[J]. 文史月刊 2019(08)
    • [27].论魏源咏史诗的艺术风格[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9)
    • [28].咏史诗话[J]. 北京观察 2015(05)
    • [29].大历史观视阈下的唐代咏史诗[J]. 中国研究生 2015(11)
    • [30].论中唐咏史诗的现实关怀及艺术表现[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标签:;  ;  ;  ;  ;  

    宋代咏史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