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3α和14-3-3σ抑制乳腺肿瘤生长的体内实验研究

p73α和14-3-3σ抑制乳腺肿瘤生长的体内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140万妇女患乳腺癌,约有50万患者死于该病。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步骤、多基因作用的结果。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对其易感基因、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学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发现,作为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14-3-3σ在人类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下降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已经证实,p53是14-3-3σ活化的主要调控因子。p73α是p73基因的剪切变异体,之前的体外实验已经证实,当p53基因缺失或突变时,p73α可以替代p53调节下游基因14-3-3σ,提高其抗肿瘤作用。但是至今,关于p73α和14-3-3σ抑制乳腺癌生长的体内实验研究尚未深入开展。本研究应用细胞外源基因转染和免疫缺陷鼠乳腺癌移植模型方法,进一步探讨了活体内p73α和14-3-3σ对乳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确认14-3-3σ的作用机制以及p73α基因对14-3-3σ的调节作用,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和靶点。方法:1细胞培养和基因转染:将p53缺失型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置于含10 %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当细胞生长至约70 %融合时,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转染pcDNA3-p53,pcDNA3-73α和pcDNA3-14-3-3σ质粒,按实验分组:对照组、p53组、p73α组、14-3-3σ组、p53+14-3-3σ组和p73α+14-3-3σ组,分别导入p53突变型人类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以pcDNA3空质粒组为对照组。2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选取BALB/C-null 3周龄雌性裸鼠12只,在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环境下饲养。分组同前,每组2只,其中标记鼠为a鼠,未标记鼠为b鼠。饲料喂养、2天,待裸鼠状态稳定后,按照分组,于a、b两裸鼠腋下分别接种MDA-MB-231, 2μg p53, 2μg p73α, 2μg 14-3-3σ, 2μg p53+2μg 14-3-3σ和2μg p73α+2μg 14-3-3σ(相当于4×106个细胞)。接种后48 h,b鼠尾静脉内按15 mg/Kg缓慢静注表阿霉素( adriamycin,ADR )[2],观察8周后脱颈椎处死裸鼠,计数腋下肿块数量、形态及大小,解剖乳腺组织取材,标本常规固定,石蜡包埋,4μm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1 MDA-MB-231乳腺癌细胞生长良好。2细胞外源性基因转染成功。将转染后的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检测p53、p73α、14-3-3σ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结果表明,( 1 ) p53和p73α均可在转录水平上诱导14-3-3σ的表达,且14-3-3σ可反作用于p53,两者相互诱导;而14-3-3σ对p73α则无此作用。( 2 ) p53可能参与了p73α对14-3-3σ的调节。3 12只裸鼠在实验全过程中无死亡。在裸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第30天,发现对照组a鼠(未静注ADR者)皮下接种处可触及5 mm×5 mm肿物,质硬,表面不平,活动差;第40天发现14-3-3σ组a鼠皮下接种处可触及5 mm×3 mm肿物,质硬,活动可。至55天脱颈椎处死裸鼠,对照组a鼠肿瘤长至12 mm×7.2 mm,14-3-3σ组a鼠肿瘤长至7.2 mm×6.2 mm,所有组b鼠和其他组a鼠均未发现肿瘤生长。对裸鼠肿瘤进行形态学观察,肉眼观察:包膜多不完整,解剖肿瘤时有砂粒感,切面为黄白色。镜下观察:癌细胞呈实性团索,无腺腔样结构,细胞体积较小,呈条索状,周围有纤维化的癌性间质围绕,细胞异型性多见,常可见核分裂相,诊断为乳腺癌。结论:1在活体内,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14-3-3σ存在活化和非活化两种状态,活化状态下的14-3-3σ可以发挥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而非活化状态的14-3-3σ无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2 p53基因和p73α基因都是14-3-3σ主要的上游调控基因,当细胞DNA受到损伤时,他们不但可上调14-3-3σ的表达,而且可使其由非活化状态转为活化状态,发挥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3作为抑癌基因,p53基因和p73α基因可以多途径抑制裸鼠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p73α和14-3-3σ抑制乳腺肿瘤生长的体内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裸鼠模型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及p7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06)
    • [2].甲状腺肿瘤组织中P73蛋白与VEGF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01)
    • [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73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的研究[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1)
    • [4].p73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01)
    • [5].胃癌组织中p73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0(03)
    • [6].p7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09)
    • [7].p73基因在核型正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2)
    • [8].p73及PCNA在腮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5)
    • [9].肾母细胞瘤患儿p73基因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08)
    • [10].成人急性白血病中p7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24)
    • [11].P73基因在骨髓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10)
    • [12].p73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J]. 临床儿科杂志 2010(05)
    • [13].p73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J]. 中国肿瘤临床 2012(21)
    • [14].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p73基因印迹状态及甲基化[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 [15].P7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04)
    • [16].VEGF和p73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广东医学 2011(22)
    • [17].p73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的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02)
    • [18].p73基因在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及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J]. 癌变.畸变.突变 2010(02)
    • [19].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外伤后脑积水患者血清碱性蛋白、S100β及p73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医学报 2017(03)
    • [20].构建携带p73α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及检测其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35)
    • [21].大肠癌中P73、S100A4蛋白的表达及意义[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06)
    • [22].p53 p63及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河北医学 2016(08)
    • [23].WWOX及P73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美容医学 2015(11)
    • [24].p21ras、p73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10)
    • [25].P73、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01)
    • [26].口腔鳞癌组织中p73、p15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14(47)
    • [27].胃癌组织中NF-κB、P73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04)
    • [28].p63和p73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J]. 广东牙病防治 2013(08)
    • [29].乳腺癌组织中MAGE-A4和P7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3(05)
    • [30].CyclinD1和P73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化疗前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2(03)

    标签:;  ;  ;  

    p73α和14-3-3σ抑制乳腺肿瘤生长的体内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