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恶二唑啉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1,3,4-恶二唑啉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一、1,3,4-恶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2-杂芳基-4-苯氧基吡(嘧)啶类c-Met/VEGF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指出c-Met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高亲和力受体,异常表达的c-Met信号在人类肿瘤的形成、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R-2作为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效应因子。因此抑制c-Met和VEGFR的传导途径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本论文介绍了近年来靶向c-Met/VEGFR的研究进展,并在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本论文以Foretinib为对照化合物,保留Class Ⅱ类c-Met抑制剂的结构特征,引入VEGFR抑制剂活性药效团,在五原子片段引入甲基噻唑、吡唑和吡唑酮进行修饰,以期得到c-Met/VEGFR双靶点抑制剂。设计合成了6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谱图确证,部分化合物结构经13C NMR确证。采用MTT法,选择A549、MCF-7、HeLa、HepG2和Ovcar-3细胞为测试细胞株。以Foretinib和Sorafenib作为对照化合物,来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ZQ-6、ZQ-11和ZQ-59等18个化合物对A549细胞具有良好的活性,化合物ZQ-4等15个化合物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优于对照化合物或与其相当。化合物ZQ-18等14个化合物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较好。化合物ZQ-6等7个化合物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优于Sorafenib,但弱于Foretinib。化合物ZQ-16等20个化合物对Ovcar-3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尤其是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较其他两个系列化合物对HeLa和Ovcar-3细胞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化合物ZQ-6和ZQ-42等9个化合物对VEGFR-2激酶的抑制活性优于对c-Met激酶的。而化合物ZQ-11和ZQ-18对c-Met和VEGFR-2激酶的抑制活性相当。通过体外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ZQ-18和ZQ-42等化合物均呈浓度依赖性诱导细胞晚期凋亡,且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c-Met和VEGFR-2基因的表达在G0/G1期阻滞肿瘤细胞生长。溶血试验发现化合物ZQ-18等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溶血毒性,满足静脉注射的要求。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氨基酸残基MET-1160和PHE-1223或GLU-885和ASP-1046在相互作用中占主导地位,是关键残基。综上,发现化合物的五原子片段为吡唑酮或甲基吡唑基,末端基团为苯环、取代苯环或2-吡啶基取代时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课题为双靶点c-Met/VEGFR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改造思路,也为后期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于丽杰[2](2021)在《新型含五元杂环结构单元的SHP1/SHP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动态平衡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几乎涉及所有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对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运动和凋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一旦调控磷酸化过程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与调控去磷酸化过程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之间的生物学功能平衡出现细微的失衡,将会导致例如糖尿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含Src同源2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和含Src同源2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在细胞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结构上,两者均由一个位于C末端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两个位于N末端的SH2结构域和一个磷酸化结构域组成;功能上,两者均是连接多个细胞内致癌信号通路(例如Jak/STAT、PI3K/AKT、RAS/Raf/MAPK和PD-1/PD-L1通路)的重要枢纽。SHP1和SHP2的功能失调,均会导致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SHP2抑制剂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发现第一个野生型SHP2(SHP2WT)变构抑制剂SHP099之后,出现了一些基于SHP099结构改造的变构抑制剂,其中TNO155、RMC-4630以及JAB-3068等抑制剂处于临床研究。遗憾的是,现有文献报道的SHP1抑制剂只有NSC-87877、?-溴-4’-羟基苯乙酮(PI-1)葡萄糖酸锑钠(SSG)、氧钒络合物、铜络合物和发光Tb(III)络合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多样性上,SHP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远远落后于SHP2抑制剂的研究。发现新型SHP1抑制剂也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的迫切需求。我们课题组前期以化合物a为起点,设计合成了化合物库a-e,在化合物库d中我们发现SMI-6b具有良好的SHP2抑制活性。以SMI-6b阳性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化合物库1(含1,2,4-噻二唑结构单元,包含35个化合物)、化合物库2(含异恶唑结构单元,包含13个化合物)以及化合物库3(含1,3,4-恶二唑结构单元,包含20个化合物)等一系列新型含五元杂环结构单元的抑制剂。酶水平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化合物对SHP2表现了一定的抑制活性。有意思的是,化合物32(SHP2 IC50=2.99±0.36μM)对SHP1(IC50=1.33±0.16μM)表现更强的抑制活性,对SHP2表现了2.5倍的选择性,对TCPTP、PTP1B没有抑制活性。进一步在SHP1蛋白上进行的酶促动力学研究表明,32是SHP1非特异性抑制剂,为新型SHP1抑制剂研究领域提供全新的分子骨架。总之,我们设计了聚焦化合物库1-3,合成了68个化合物,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得到了一些初步的构效关系信息,发现了具有全新骨架的SHP1混合型抑制剂和SHP2抑制剂。

孟祥东[3](2021)在《含恶二唑结构单元的SHP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一起协同作用许多细胞活动,包括增殖、分化、存活、代谢和免疫反应等。目前已有多种靶向PTKs的小分子抑制剂被FDA批准上市,同时许多小分子抑制剂正处于临床阶段。但作为和PTKs家族关系最为密切一起协同作用的PTPs家族蛋白目前尚未有靶向抑制剂成功上市。PTPs家族中SHP2由PTPN11编码,广泛表达于人体各个器官中,参与多个细胞内致癌信号传导级联反应。研究表明,在几种人类疾病中已经发现SHP2的异常(包括已识别的突变,过度表达和下调)会导致底物以及结合伴侣的催化活性和结合亲和力发生变化。SHP2的失调会导致各种人类疾病,包括Noonan综合征(NS)、Leopard综合征(LS)、白血病和实体瘤等。对于血液瘤疾病的治疗药物尤其是对青少年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等罕见病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目前已被证实在白血病中的SHP2可作为肿瘤启动子。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小分子SHP2抑制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PTPs家族催化域的高度同源性使开发SHP2抑制剂存在巨大挑战,同时目前小分子抑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也阻碍了SHP2抑制剂的发展和应用。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具有高SHP2选择性和结构新颖的小分子抑制剂。恶二唑环作为酯键和酰胺键的生物电子等排体,是一种备受关注的药学支架,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分子设计研究中。目前已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尚未有靶向抑制SHP2的恶二唑类化合物,因此本论文将恶二唑杂环应用于小分子SHP2抑制剂的设计,并对其进行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本课题组前期以含2,3-二氢萘嵌间二氮杂苯结构单元的阳性化合物为研究基础,设计并合成了靶向PTPs家族多个化合物库,本论文基于已有的结构效关系进行骨架跃迁得到了一系列恶二唑化合物。首先以1,2,4-恶二唑为母核,针对结构中在1,2,4-恶二唑的3位苯环替换各种杂环和引入不同取代基,合成得到一系列1,2,4-恶二唑类化合衍生物。其对SHP2蛋白抑制生物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连接基团为硝基苯时得到化合物10,对SHP2蛋白表现出对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10.44±0.37μM)。紧接着我们进一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硝基的取代化合物,发现活性化合物19(IC50=7.94±0.71μM)。我们进一步衍生化,得到了抑制活性更优异的化合物35(IC50=42.12±3.11μM)和化合物37(IC50=9.94±0.17μM)。根据1,2,4-恶二唑的抑制活性,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1,3,4-恶二唑化合物,得到了有较好SHP2抑制活性的化合物63(IC50=8.00±0.85μM),化合物66(IC50=2.73±0.20μM)、化合物68(IC50=11.35±0.68μM)、化合物70(IC50=12.92±1.23μM)和化合物77(IC50=24.60±0.40μM)。总结1,2,4-恶二唑类化合物和1,3,4-恶二唑类化合物对SHP2蛋白抑制活性评价结果,发现4-甲氨基-3-硝基苯基和3-(呋喃-2-甲酰胺基)-苯基基团对该类抑制剂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细胞实验说明,化合物66在TF-1细胞中具有较好的抗增殖能力(IC50=6.67±0.58μM)并且下调了TF-1细胞中的p-ERK水平。该研究为后续新型SHP2蛋白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鲁蒙蒙[4](2021)在《新型末端具有含肼芳杂环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二芳乙基烯(二芳烯)逐渐成为良好的光致变色材料之一。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优良的耐疲劳性、快速的响应时间和高的量子产率等优点,所以二芳基乙烯类分子在功能材料和光电分子器件、光子存储介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二芳烯中引入含肼芳杂环后,在紫外线和可见光照射下,二芳基乙烯具有光致变色特性。因此,凭借二芳基乙烯的优势,它被进一步开发用于比色和荧光检测。鉴于此,利用苯甲酰肼、苯并异噻唑、苯并噻唑啉酮这些基团分别与二芳烯分子以席夫碱的方式进行连接,生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二芳烯化合物。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系统的介绍了二芳烯的概念、性质、应用以及研究进展。其次,介绍了含肼芳杂环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第二章设计并合成了以中间体苯甲酰肼修饰二芳烯结构的DT-1o,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化合物DT-1o在四氢呋喃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光致变色同时DT-1o对Zn2+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并且在环境系统中,该化合物DT-1o对Zn2+的检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三章设计并合成了以中间体苯并异噻唑修饰二芳烯结构的DT-2o,化合物DT-2o在甲醇溶液中有优良的光致变色和荧光开关的性质。化合物DT-2o能够通过紫外和荧光两种方法双通道识别CO32-,同时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性。并且化合物DT-2o在水样和试纸上对CO32-的检测有一定的实际的应用价值。第四章设计并合成了以中间体苯并噻唑啉酮修饰二芳烯结构的DT-3o,对化合物DT-3o在DMSO溶液中的光致变色和荧光开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DT-3o不仅在闭环状态下能够专一性比色识别Arg,而且在开环状态下能够荧光识别Cu2+。另外,化合物DT-3o能够制成试纸条,并且还可以检测实际水样中Cu2+。第五章结论。

谢云鹏[5](2021)在《咔唑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由于目前使用的药物在抗感染治疗方面越来越有限,因此需要开发具有新结构、新抗菌机制的抗菌药物。咔唑具有三环芳香杂原子骨架,广泛存在于多种具有药物活性天然物质中。咔唑的大共轭体系和强分子内电子转移能力使其在氢键的生成、静电相互作用等弱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同时也使咔唑类化合物在靶向包括DNA在内的多种酶或受体时具有高亲和力。此外,咔唑环易于被引入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官能团或药物片段来进行结构修饰,这使得咔唑类化合物在医药和有机合成领域的潜力被深入地挖掘。唑类抗微生物药物为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提供了重要保护。其中,恶二唑片段作为一类富电子芳香杂环化合物易于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与生物体内的酶和受体相结合,显示出丰富的生物活性和巨大的药用价值。鉴于此,本论文基于咔唑类化合物在国内外抗菌领域的研究现状,设计合成了3个系列咔唑类新抗菌化合物,研究了其抗细菌能力,探讨了构效关系,进一步研究了高活性化合物的成药性潜力,并初步探索了高活性分子的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咔唑类新抗菌化合物的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a)咔唑-恶二唑类新抗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9H-咔唑为起始原料,先与溴乙酸乙酯反应,再与水合肼反应得到咔唑酰肼中间体,最后在与氢氧化钾和二硫化碳反应,经酸化后得到所需的咔唑-恶二唑化合物。最后,通过引入烷基链、苄基卤化物、不饱和键和羰基片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修饰。(b)咔唑-恶二唑醚类新抗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1)以4-羟基咔唑为起始原料,先进行羟基的烷基化反应后,在按照前述步骤进行咔唑-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制备;(2)以4-羟基咔唑为起始原料,先在低温条件下与溴乙酸乙酯进行羟基烷基化反应,随后在咔唑的9-位进行烷基化反应,最后经前述步骤制备得到咔唑-恶二唑类化合物;(3)以4-羟基咔唑为起始原料,与氯乙腈进行氧烷基化反应,再进行N烷基化反应,最后与叠氮化钠和五水硫酸铜反应制备得到咔唑-四唑类化合物;(4)以靛红为起始原料,与氨基硫脲反应制备得到咔唑类似物5H-[1,2,4]三嗪[5,6-b]吲哚,在经过巯基烷基化/N烷基化反应,随后按照前述步骤制备得到5H-[1,2,4]三嗪[5,6-b]吲哚-恶二唑化合物。(c)咔唑-甲硝唑类新抗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4-羟基咔唑为起始原料,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得到关键中间体4-(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9H-咔唑,然后与唑类化合物进行开环反应制备得到咔唑-唑醇类化合物。2.所有新制备的化合物使用1H NMR、13C NMR和HRMS的等现代波谱手段进行结构确证。3.咔唑类新化合物的抗细菌能力研究(a)在咔唑-恶二唑类新化合物中,部分新化合物对测试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咔唑-恶二唑类化合物Ⅱ-13a–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优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b)在咔唑-恶二唑醚类新化合物中,部分新化合物对测试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咔唑-恶二唑Ⅲ-5g、Ⅲ-5i–k、Ⅲ-16a–c和咔唑-四唑化合物Ⅲ-23b–c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c)在咔唑-甲硝唑类新化合物中的,部分化合物对测试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体,尤其是2-甲基-5-硝基咪唑醇衍生物Ⅳ-3c对MRSA、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活性优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4.咔唑类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对于咔唑-恶二唑类化合物,其抗菌活性与巯基的存在紧密相关,即当巯基不被取代时,该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否则其活性便会丧失;在保持巯基存在的情况下,对咔唑环进行结构修饰是改善其抗菌活性的有效途径;咔唑骨架在该类化合物中的地位是不可被替代的。5.高活性化合物的成药性研究(a)在咔唑-恶二唑类新化合物系列Ⅱ中,咔唑-恶二唑Ⅲ-13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耐药诱导趋势低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并具有快速杀菌的作用,对正常细胞和血红细胞具有低的细胞毒性和溶血毒性。(b)咔唑-恶二唑醚类新化合物系列Ⅲ中,咔唑-恶二唑化合物Ⅲ-5i–k和Ⅲ-16b–c在对MRSA的细菌敏感性评估中优于万古霉素和新生霉素,丙烯基修饰的咔唑-恶二唑化合物Ⅲ-5g和咔唑-四唑化合物Ⅲ-23b–c对正常细胞和血红细胞具有低的细胞毒性。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行为研究表明,咔唑-恶二唑化合物Ⅲ-5g、Ⅲ-5i、Ⅲ-5k咔唑-四唑化合物Ⅲ-23c除对MRSA具有抑制能力外,还具有杀菌能力。(c)在咔唑-甲硝唑类新化合物系列Ⅳ中,咔唑-硝基咪唑醇化合物Ⅳ-3c对粪肠球菌的耐药诱导能力低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并且高活性化合物Ⅳ-3c显示出基于人类肠道吸收和胃肠道肠道吸收的可变渗透率,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也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相当。6.初步探讨了高活性化合物的抗菌机制:(a)在咔唑-恶二唑类新化合物中,咔唑-恶二唑化合物II-13a可有效透过细胞膜,并可以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C 29213的生物膜形成,嵌入DNA,还可以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DNA促旋酶进行相互作用。(b)在咔唑-恶二唑醚类新化合物中,化合物Ⅲ-13b和Ⅲ-23b–c具有穿过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的结构优势。(c)在咔唑-甲硝唑类新化合物中,咔唑-硝基咪唑醇化合物Ⅳ-3c可与小牛胸腺DNA的发生相互作用,并具有嵌入DNA的结构优势。本论文累计共合成化合物183个,其中新化合物177个,包括新的中间体化合物102个,新目标化合物75个。发现了23个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的新化合物,其中高活性化合物显示出低的耐药诱导趋势,并对正常细胞具有低毒性,进一步的抗菌机制探究表明,高活性化合物可以有效地穿过细胞膜,破坏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还可以与DNA发生相互作用,显示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因此,该项研究说明的咔唑类新化合物可望作为临床抗菌候选药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廖思丞[6](2020)在《基于恶二唑骨架的新型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新型含能化合物是目前含能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众多研究者为设计并合成出同时具有高能量和低感度特征的含能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是该领域目前最大的挑战。近年来,氮杂环骨架衍生出的含能化合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是一类新兴的含能材料,其普遍具有高正生成焓和高热稳定性的特点,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本论文在深入调研前期的研究工作后,设计合成了多个基于恶二唑杂环骨架的新型含能化合物,完成了其结构表征和纯度测试,并对其主要的能量与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恶二唑联环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以氰基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不对称恶二唑双环的新型含能化合物,5-(5-(硝胺基)-1,3,4-恶二唑-2-基)-1,2,4-恶二唑-3-基)硝酰胺(87)。新合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借助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试手段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对热性质进行了表征,热分解温度为176℃。采用EXPLO 5软件对爆轰性能进行评估,计算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888 m·s-1和34.1 GPa。采用BAM法对机械感度进行了测试,其撞击和摩擦感度分别为10 J和108 N。2)四联恶二唑环骨架含能化合物及其离子盐的合成选取两种恶二唑异构体为母体骨架,以乙二肟为初始原料,经五步反应合成了 3,3’-双(2-硝胺基-1,3,4-恶二唑-4-基)-5,5’-联-1,2,4-恶二唑(BNOBO)。进一步地,利用硝胺基团的酸性,合成了三种相应的含能离子盐。对所有获得的含能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BNOBO热分解温度为215℃,理论能量水平和实测机械感度均与RDX相当。三种含能离子盐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及能量水平。3)恶二唑内盐的研究以商业化试剂丙二酸单甲酯钾盐为初始原料,三步反应后在分子内先后引入偕二硝基和氨基,巧妙地将阴阳离子整合于同一分子中,得到了一种基于恶二唑单环骨架的新型内鎓盐,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通过与传统离子盐进行对比发现,含能内鎓盐具有更好的晶体堆积效率和晶体密度,从而表现出更高的能量水平,同时保持了传统离子盐的低感度特点,是一种发展新型低感高能含能化合物的有效策略。

张健洪[7](2020)在《含酰腙和双亚砜结构的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植物致病性细菌为研究对象,根据活性拼接原理,在苯并噻唑C-2位引入酰腙和双亚砜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24个含酰腙和双亚砜结构的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采用浑浊度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ac))的离体抑菌活性。另外,通过活体盆栽实验测试化合物4b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活体防效,并对其进行初步抑菌作用机制研究。具体工作总结如下:1.以取代2-氨基苯并噻唑为起始原料,将酰腙和亚砜活性基团引入苯并噻唑先导母体,设计合成了24个含酰腙和双亚砜结构的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核磁共振氟谱(19F NMR)以及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此外,化合物3b的晶体结构通过单晶衍射仪表征。2.以叶枯唑和噻菌铜为对照药剂,水稻白叶枯细菌和柑橘溃疡病菌为活性对象,采用浑浊度法测试目标化合物抗Xoo和Xac活性,结果表明:在100μg/m L浓度下,化合物4b,4f,4h,4k,4l和3e对Xoo的离体抑制活性分别为83.7%,74.2%,67.6%,77.2%,66.5%和63.7%,明显优于市售杀菌剂叶枯唑(62.3%)和噻菌铜(49.3%)。其中化合物4b对水稻白叶枯细菌活性最好(EC50=11.4μg/m L)。进一步的活体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00μg/m L时,化合物4b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其治疗和保护活性分别为42.9%和46.9%,略高于对照药叶枯唑和噻菌铜。3.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50μg/m L时,所有化合物对三种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活性最好的化合物4b对三种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1.7%,71.3%,64.4%,超过商品药恶霉灵,其抑制率分别为53.8%,64.4%,63.7%。4.化合物4b对Xoo的初步抑菌机制研究。采用摇瓶发酵法测试化合物4b对Xoo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在浓度为12.5、25、50μg/m L时,化合物4b对Xoo胞外多糖的抑制率分别为63.0%、38.8%和7.2%,表明化合物4b可以抑制Xoo胞外多糖的产生并降低Xoo的致病能力。此外,用不同浓度的化合物4b处理Xoo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Xoo细胞表面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和皱褶,并且浓度越高,变化越明显。这表明化合物4b可以破坏Xoo的生物膜结构并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而抑制Xoo细胞的正常分裂分化。

石军[8](2020)在《基于喹唑啉基哌啶甲酰肼的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小分子中,在医药和农药创制中该类化合物具有很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而农药作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主要药剂,在农业经济增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喹唑啉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对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修饰是有机和药物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1,3,4-恶二唑/噻二唑、1,2,4-三唑类化合物都是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展现出优异的抗菌、抗病毒、杀虫和抗癌等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以喹唑啉基哌啶甲酰肼为原料,基于药效基团杂化的方法将活性小分子片段构建在同一分子中,设计合成了A、B、C等三个系列的喹唑啉类化合物,对其测试了体外抗细菌和抗真菌的活性研究,并进行了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现将本论文工作总结如下:1、设计合成了A1-A26、B1-B51和C1-C20等三个系列的喹唑啉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HRMS或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三个系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单晶培养,确认了化合物A4、B9、B50和C8的晶体结构;2、采用浊度法,以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和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为测试对象,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细菌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A1、A7、A21、A22、C1、C2、C3、C5、C6、C10、C13、C15、C19和C20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表现出优良的抑制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30.4、30.6、27.5、26.0、28.6、30.2、23.6、28.0、18.8、23.4、27.1、27.9、28.5和24.3μg/m L,均显着优于对照药剂叶枯唑,化合物A21和A22对柑橘溃疡病菌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其EC50值为68.8和60.3μg/m L,另外,化合物A7、A8、A14和A21对烟草青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50.8、36.5、50.2和39.4μg/m L。其中,化合物C6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最好,其EC50值为18.8μg/m L,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发现化合物C6的加入使部分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细胞膜出现褶皱或破裂,这一结果初步证实了所设计的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3、利用剪叶法,对化合物C6进行了水稻活体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00μg/m L时,化合物C6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其防效分别为56.23%和52.30%,均高于商业化对照药剂叶枯唑(保护:43.45%;治疗:46.80%)和噻菌铜(保护:45.34%;治疗:42.43%);4、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苹果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fructigenum)、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ndshurica)、油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测试对象,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抗真菌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在50μg/m L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某些受试真菌表现出较明显的抗菌效果,如化合物A1、A3、A4、A7、A8、A13、A14、A17、A26、B2、B4、B9、B20、B22、B24和B48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5.7%、51.9%、61.6%、56.7%、56.2%、59.5%、53.3%、56.5%、55.1%、57.8%、58.3%、51.9%、55.3%、62.8%、60.0%和53.7%,均优于商业化对照药恶霉灵(51.4%),另外,化合物A1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率为65.8%,化合物A8、A21和A26对茄子黄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6.4%、73.7%和79.1%,化合物A8和B22对油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68.7%和71.5%,化合物B22和B48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为71.2%和64.1%。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A1、A3、A7、A8、A13、A14、A26、B2、B4、B20、B22、B27和B48对受试真菌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活性。

王磊[9](2020)在《含磺酸酯/羧酸酯结构的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乙醇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肼解,闭环,类Williamson醚化,以及酰化反应,得到含磺酸酯结构的1,3,4-恶二唑类衍生物4和含羧酸酯结构的1,3,4-恶二唑类衍生物5。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19F NMR和ESI-HRMS技术表征。本论文测试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的生物体外抗菌活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10个化合物4a-4d和4k-4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有着很好的抗菌活性,它们的EC50值在50.1-112.5μM范围内,要好于对照药叶枯唑的253.5μM和噻菌铜的467.4μM。同时化合物4a,4b,4c和4d对柑橘溃疡病菌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活性,EC50值在95.8-155.2μM范围内,好于对照药叶枯唑和噻菌铜的274.3μM和406.3μM。还进一步测试了化合物4a,4b,4c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水稻活体盆栽实验。化合物4b和4c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活体盆栽的保护防控效果分别为68.6%和62.3%,优于对照药叶枯唑的49.6%和噻菌铜的42.2%。测试的目标化合物4a、4b和4c对水稻盆栽的治疗防控效果分别为44.6、62.3%和56.0%,优于对照药叶枯唑的42.9%和噻菌铜的36.1%。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在不同浓度化合物4b的抗菌作用下,观察到水稻白叶枯病菌细胞发生了褶皱破裂的形态变化,证实了化合物4b起到了抗菌作用。我们还测试了部分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杀线虫活性。在10μg/m L的浓度下,与对照药阿维菌素100%致死率相比较,化合物杀线虫致死率没有超过8%。

王航[10](2020)在《基于腈氧化物参与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苯乙酮、亚硝酸叔丁酯原位产生的腈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合成三个系列结构新颖、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一、腈氧化物与马来酰亚胺[3+2]环加成反应合成吡咯并[3,4-d]异恶唑啉化合物的研究。首先利用苯乙酮、亚硝酸叔丁酯与马来酰亚胺的模型反应,进行溶剂的筛选、温度的筛选、各反应物投料比的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后,然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通过替换不同结构的苯乙酮与马来酰亚胺,考察底物的普适性,合成了30个不同结构类型的异恶唑并吡咯二酮类化合物,最高产率达87%。通过核磁,质谱,单晶衍射等检测方法确定了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并对[3+2]环加成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推测。二、腈氧化物与磺内酯以及磷杂双烯的[3+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氧杂硫代[3,4-d]异恶唑和四氢膦基[2,3-d]异恶唑类化合物。我们利用苯乙酮、亚硝酸叔丁酯和磺内酯、磷杂烯的模型反应,探究各种因素(溶剂、温度、各反应物的投料比)对环加成反应的影响,建立最优反应体系。在最优反应体系下,合成12个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氧杂硫代[3,4-d]异恶唑类化合物和15个四氢膦基[2,3-d]异恶唑类化合物,并推测了[3+2]环加成反应的反应机制。

二、1,3,4-恶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3,4-恶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2-杂芳基-4-苯氧基吡(嘧)啶类c-Met/VEGF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c-Met/V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简介
        1.1.1 c-Met概述
        1.1.2 VEGFR概述
        1.1.3 c-Met/VEGFR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关系
    1.2 c-Met/VEGFR抑制剂研究进展
        1.2.1 c-Met抑制剂
        1.2.2 VEGFR抑制剂
        1.2.3 c-Met/VEGFR双靶点抑制剂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1 对照化合物Foretinib及 VEGFR-2 抑制剂Sorafenib的构效关系分析
    2.2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的设计
    2.3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2.4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第3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3.1.1 关键中间体5c~5h的制备
        3.1.2 目标化合物ZQ-1~ZQ-16 的制备
    3.2 含三氮唑结构的4-苯氧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
        3.2.1 中间体5a~5b的制备
        3.2.2 关键中间体8a~8b的制备
        3.2.3 目标化合物ZQ-17~ZQ-32 的制备
    3.3 含恶二唑结构的4-苯氧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
        3.3.1 关键中间体7a~7d的制备
        3.3.2 目标化合物ZQ-33~ZQ-64 的制备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4.1 细胞株选择
    4.2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4.2.1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数据
        4.2.2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2.3 化合物ZQ-11 的AO染色试验
        4.2.4 化合物ZQ-11 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4.2.5 化合物ZQ-11 抑制A549 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研究
        4.2.6 化合物ZQ-11对A549 细胞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2.7 化合物ZQ-6 和ZQ-11 的溶血试验
        4.2.8 化合物ZQ-11 的分子对接模拟
        4.2.9 化合物ZQ-11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10 小结
    4.3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4.3.1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
        4.3.2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3.3 化合物ZQ-18 的AO染色试验
        4.3.4 化合物ZQ-18 和ZQ-29 的细胞凋亡研究
        4.3.5 化合物ZQ-18 抑制MCF-7 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研究
        4.3.6 化合物ZQ-29对A549 细胞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3.7 化合物ZQ-18 和ZQ-29 的溶血试验
        4.3.8 化合物ZQ-18 的分子对接模拟
        4.3.9 小结
    4.4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研究
        4.4.1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4.4.2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4.3 化合物ZQ-42 的AO染色试验
        4.4.4 部分化合物的细胞凋亡研究
        4.4.5 部分化合物的细胞周期研究
        4.4.6 化合物ZQ-35和ZQ-42 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4.4.7 化合物ZQ-42、ZQ-53和ZQ-60 的溶血试验
        4.4.8 化合物ZQ-42 的分子对接研究
        4.4.9 化合物ZQ-42 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4.10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5.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5.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
    5.3 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5.4 本课题创新点
    5.5 不足之处及其展望
        5.5.1 不足之处
        5.5.2 展望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含脲结构的4-苯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6.1.1 关键中间体5c~5h的合成
        6.1.2 目标化合物ZQ-1~ZQ-16 的合成
    6.2 三氮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6.2.1 关键中间体5a~5b的合成
        6.2.2 关键中间体8a~8b的合成
        6.2.3 目标化合物ZQ-17~ZQ-32 的合成
    6.3 恶二唑联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6.3.1 关键中间体5a~5b的合成
        6.3.2 关键中间体7a~7d的合成
        6.3.3 目标化合物ZQ-33~ZQ-64 的合成
    6.4 体外抗肿瘤实验
        6.4.1 细胞的复苏、传代和培养
        6.4.2 MTT法测化合物细胞毒活性
        6.4.3 AO染色
    6.5 酶活性评价
        6.5.1 实验仪器及材料
        6.5.2 激酶实验
    6.6 Axinnex V-FITC细胞凋亡实验
    6.7 细胞周期
    6.8 荧光定量PCR分析
        6.8.1 总RNA的提取
        6.8.2 cDNA合成
        6.8.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6.9 细胞溶血试验
    6.10 分子模拟
        6.10.1 分子对接
        6.10.2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2)新型含五元杂环结构单元的SHP1/SHP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2 SHP1和SHP2 简介
    1.3 SHP2 抑制剂研究进展
    1.4 SHP1 抑制剂研究进展
    1.5 1,3,4-塞二唑、异恶唑和1,2,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6 课题的立题意义
    1.7 前期工作
    1.8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8.1 含1,3,4-噻二唑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库设计
        1.8.2 含1,2-异恶唑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库设计
        1.8.3 含1,2,4-恶二唑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库设计
        1.8.4 化合物的结构确认及生物活性评价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化合物库1-3 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2.2.2 酶动力学性质研究
        2.2.3 目标化合物的分子对接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聚焦化合物库1 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3.1.1 聚焦化合物库1 的合成与表征
        3.1.1.1 化合物1-23 的合成与表征
        3.1.1.2 化合物24-27 的合成与表征
        3.1.1.3 化合物29 的合成与表征
        3.1.1.4 化合物31-33 的合成与表征
        3.1.1.5 化合物34-35 的合成与表征
        3.1.2 聚焦化合物库1 的生物活性评价
    3.2 聚焦化合物库2 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3.2.1 聚焦化合物库2 的合成与表征
        3.2.2 聚焦化合物库2 的生物活性评价
    3.3 聚焦化合物库3 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
        3.3.1 聚焦化合物库3 的合成与表征
        3.3.1.1 化合物49-62 的合成与表征
        3.3.1.2 化合物63-68 的合成与表征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产物核磁质谱图

(3)含恶二唑结构单元的SHP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2 SHP2抑制剂研究进展
        1.2.1 SHP2的正构抑制剂
        1.2.2 SHP2的变构抑制剂
        1.2.3 SHP2的PROTAC降解剂
    1.3 恶二唑化合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1.3.1 1,2,4-恶二唑的生物学研究
        1.3.2 1,3,4-恶二唑的生物学研究
    1.4 课题的立题意义
    1.5 前期工作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1 含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设计
        1.6.2 含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合成及其表征
        1.6.3 含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生物活性评价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学评价方法
        2.3.1 抑制剂在分子水平下对SHP2的抑制率
        2.3.2 抑制剂对SHP2的IC_(50)测试
        2.3.3 抑制剂对细胞的抑制生长实验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含1,2,4-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3.1.1 含1,2,4-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设计
        3.1.2 含1,2,4-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合成与表征
        3.1.3 含1,2,4-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生物活性评价
    3.2 含1,3,4-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3.2.1 含1,3,4-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设计
        3.2.2 含1,3,4-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合成与表征
        3.2.3 含1,3,4-恶二唑结构单元抑制剂的生物活性评价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产物核磁图谱

(4)新型末端具有含肼芳杂环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1.2 二芳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性质的概述
        1.2.1 二芳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2 二芳烯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1.3 二芳烯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1.3.1 高密度光信息存储
        1.3.2 分子开关
        1.3.3 细胞成像
        1.3.4 化学传感器
        1.3.5 氨基酸传感器
    1.4 含肼芳杂环的简介
        1.4.1 含酰肼芳杂环的合成及性质
        1.4.2 含肼芳杂环的合成及性质
    1.5 本论文的设计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含苯甲酰肼二芳烯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苯甲酰肼-二芳烯化合物DT-1o的合成步骤及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T-1o的紫外可见光谱
        2.3.2 DT-1o对各种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
        2.3.3 DT-1o对 Zn~(2+)的荧光响应
        2.3.4 DT-1o对 Zn~(2+)络合的机理
        2.3.5 DT-1o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苯并异噻唑二芳烯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二芳烯化合物DT-2o的合成步骤及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T-2o的光致变色和荧光开关性质
        3.3.2 DT-2o对阴离子的比色响应
        3.3.3 DT-2o对 CO_3~(2-)的荧光识别
        3.3.4 DT-2o在试纸和实际水样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苯并噻唑啉酮二芳烯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二芳烯化合物DT-3o的合成步骤及结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T-3o的光致变色和荧光开关性质
        4.3.2 DT-3c对 Arg的比色响应
        4.3.3 DT-3o对 Cu~(2+)的荧光响应
        4.3.4 DT-3o在试纸实验和实际水样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谱图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咔唑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咔唑类化合物药物化学研究新进展及论文选题
    1.1 引言
    1.2 咔唑类化合物作为抗细菌药物的研究
    1.3 咔唑类化合物作为抗真菌药物的研究
    1.4 咔唑类化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
    1.5 咔唑类化合物作为其他药物
    1.6 本章小结
    1.7 论文选题思想
第2章 咔唑-恶二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设计思想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3 抗细菌活性研究
        2.3.4 细菌敏感性评估
        2.3.5 杀菌动力学实验
        2.3.6 溶血毒性实验
        2.3.7 细胞毒性实验
        2.3.8 生物膜破坏实验
        2.3.9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2.3.10 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实验
        2.3.11 化合物与DNA促旋酶的对接模拟
        2.3.12 量子化学计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合成方法
        2.4.2 抗细菌活性研究
        2.4.3 细菌敏感性评估
        2.4.4 杀菌动力学实验
        2.4.5 溶血毒性实验
        2.4.6 细胞毒性实验
        2.4.7 生物膜破坏实验
        2.4.8 高活性化合物Ⅱ-13a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2.4.9 高活性化合物Ⅱ-13a与DNA促旋酶的对接模拟
        2.4.10 量子化学计算
        2.4.11 咔唑-恶二唑类新抗菌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咔唑-恶二唑醚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菌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设计思想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3 对MRSA的抑制行为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合成方法
        3.4.2 抗细菌活性研究
        3.4.3 细菌敏感性评估
        3.4.4 对MRSA的抑制行为研究
        3.4.5 毒性评估
        3.4.6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的对接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咔唑-甲硝唑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设计思想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3.3 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合成方法
        4.4.2 抗细菌活性研究
        4.4.3 细菌敏感性评估
        4.4.4 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4.4.5 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
        4.4.6 化合物与DNA的对接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总结
        5.1.1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1.2 咔唑类新化合物的抗细菌活性研究
        5.1.3 咔唑类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5.1.4 咔唑类新化合物的成药性研究
        5.1.5 咔唑类新化合物的抗菌机制研究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的波谱
基金支持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6)基于恶二唑骨架的新型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恶二唑的研究背景
        1.2.1 单恶二唑环骨架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2.2 双环联恶二唑骨架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2.3 多恶二唑环骨架类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选题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恶二唑联环含能化合物合成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合成路线
        2.1.3 合成过程
        2.1.4 化合物的晶体培养和测试
    2.2 结果和讨论
        2.2.1 化合物87的晶体结构分析
        2.2.2 热性能分析
        2.2.3 感度性质
        2.2.4 生成焓和爆轰性能的理论计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联恶二唑环骨架含能化合物及其离子盐的合成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与仪器
        3.1.2 合成路线
        3.1.3 合成过程
        3.1.4 化合物的晶体培养和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铵盐(93)的晶体结构分析
        3.2.2 热性能分析
        3.2.3 感度性质
        3.2.4 生成焓和爆轰性能的理论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恶二唑内盐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合成路线
        4.1.3 合成过程
        4.1.4 化合物的晶体培养和测试
    4.2 结果和讨论
        4.2.1 钾盐99的晶体结构分析
        4.2.2 两性化合物100的晶体结构分析
        4.2.3 化合物101的晶体结构分析
        4.2.4 铵盐102的晶体结构分析
        4.2.5 物理化学性质和爆轰性能的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和个人荣誉
附录B 合成化合物核磁谱图

(7)含酰腙和双亚砜结构的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 酰腙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3 硫醚和亚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4 本章总结
第二章 论文选题依据和设计思想
    2.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2 本课题设计思路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仪器和试剂
    3.2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2.1 中间体苯基(4-甲基苯并噻唑-2-基)氨基甲酸酯(1)的合成
        3.2.2 中间体N-(4-甲基苯并噻唑-2-基)肼甲酰胺(2)的合成
        3.2.3 中间体(4-甲基苯并噻唑-2-基)氨基甲酰腙二硫甲酯(3)的合成
        3.2.4 目标化合物2-(双(甲基亚磺酰基)亚甲基)-N-(4-甲基苯并噻唑-2-基)-1-氨基甲酰腙(4)的合成
    3.3 中间体3a~3l和目标化合物4a~4l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3.4 化合物3b晶体结构解析
    3.5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3.5.1 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细菌和柑橘溃疡细菌的离体抑菌活性测试
        3.5.2 目标化合物4a~4l离体抗真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活性测试
        3.5.3 目标化合物4b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活体治疗和保护活性测试
    3.6 目标化合物4b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机理初步研究
        3.6.1 化合物4b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胞外多糖(EPS)产量的影响
        3.6.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化合物4b处理后水稻白叶枯病菌细胞形态的变化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化学合成
        4.1.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筛选及优化
        4.1.3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4.2 波普数据
        4.2.1 化合物的1HNMR谱图解析
        4.2.2 化合物的13CNMR谱图解析
        4.2.3 化合物的19FNMR谱图解析
        4.2.4 化合物的HRMS谱图解析
    4.3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4.3.1 中间体3a~3l和目标化合物4a~l抗细菌生物活性
        4.3.2 化合物4b在体内对水稻细菌性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4.3.3 抗真菌活性测试
    4.4 化合物4b抗水稻白叶枯细菌的初步抑菌机理
        4.4.1 化合物4b对 Xoo EPS产量的影响
        4.4.2 扫描电镜观察化合物4b对Xoo细胞形态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实验结果
    5.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课题来源
    (二)论文发表情况
    (三)附图

(8)基于喹唑啉基哌啶甲酰肼的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喹唑啉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抗菌活性
        1.2.2 抗病毒活性
        1.2.3 抗肿瘤活性
        1.2.4 其他生物活性
    1.3 1,3,4-恶二唑/噻二唑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 1,2,4-三唑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及目标分子的研究内容
    2.1 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2.2 课题设计思路
    2.3 研究内容
        2.3.1 第一系列含1,3,4-恶二唑硫醚的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2.3.2 第二系列含1,3,4-恶二唑/噻二唑的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2.3.3 第三系列含1,2,4-三唑曼尼希碱的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2.3.4 测试A、B、C三个系列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第三章 第一系列含1,3,4-恶二唑硫醚的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1 仪器及试剂
    3.2 中间体的合成
        3.2.1 中间体6-氟-喹唑啉-4(3H)-酮(1)的合成
        3.2.2 中间体6-氟-4-氯喹唑啉(2)的合成
        3.2.3 中间体1-(6-氟喹唑啉-4-基)哌啶-4-甲酸酯(3)的合成
        3.2.4 中间体1-(6氟喹唑啉-4-基)哌啶-4-碳酰肼(4)的合成
        3.2.5 中间体5-(1-(6氟喹唑啉-4-基)哌啶-4-基)-1,3,4-恶二唑-2-巯基(5)的合成
    3.3 第一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3.1 目标化合物A_1-A_(26)的合成
        3.3.2 目标化合物A_1-A_(26)的波谱数据解析
        3.3.3 目标化合物A_4的晶体结构及解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二系列含1,3,4-恶二唑/噻二唑的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1 仪器及试剂
    4.2 中间体的合成
        4.2.1 中间体1-(6氟喹唑啉-4-基)哌啶-4-酰腙(6a-6z)的合成
        4.2.2 中间体1-(6氟喹唑啉-4-基)哌啶-4-双酰肼(7a-7y)的合成
    4.3 第二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3.1 目标化合物B_1-B_(26)的合成
        4.3.2 目标化合物B_(27)-B_(51)的合成
        4.3.3 中间体化合物7a-7y的波谱数据解析
        4.3.4 目标化合物B_1-B_(51)的波谱数据解析
        4.3.5 目标化合物B_9的晶体结构及解析
        4.3.6 目标化合物B_(50)的晶体结构及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三系列含1,2,4-三唑曼尼希碱的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5.1 仪器及试剂
    5.2 中间体的合成
        5.2.1 中间体2-(1-(6-氟喹唑啉-4-基)哌啶-4-羰基)-N-苯基硫代酰胺脲(8)的合成
        5.2.2 中间体3-(1-(6-氟喹唑啉-4-基)哌啶-4-基)-4-苯基-1H-1,2,4-三唑-5(4H)-硫酮(9)的合成
        5.2.3 中间体2-(1-(6-氟喹唑啉-4-基)哌啶-4-羰基)-N-(4-(三氟甲基)苯基)硫代酰胺脲(10)的合成
        5.2.4 中间体3-(1-(6-氟喹唑啉-4-基)哌啶-4-基)-4-(4-(三氟甲基)苯基)-1H-1,2,4-三唑-5(4H)-硫酮(11)的合成
    5.3 第三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3.1 目标化合物C_1-C_(20)的合成
        5.3.2 目标化合物C_1-C_(20)的波谱数据解析
        5.3.3 目标化合物C_8的晶体结构及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6.1 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6.1.1 体外抗细菌活性测试方法
        6.1.2 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方法
        6.1.3 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oo)的SEM测试方法
        6.1.4 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活体盆栽保护防效测试方法
        6.1.5 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活体盆栽治疗防效测试方法
    6.2 第一系列目标化合物抗菌活性
        6.2.1 目标化合物A_1-A_(26)的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6.2.2 目标化合物A_1-A_(26)的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6.3 第二系列目标化合物抗菌活性
        6.3.1 目标化合物B_1-B_(51)的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6.3.2 目标化合物B_1-B_(51)的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6.4 第三系列目标化合物抗菌活性
        6.4.1 目标化合物C_1-C_(20)的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6.4.2 目标化合物C_1-C_(20)的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6.5 目标化合物C_6 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oo)细胞膜的影响(SEM)和活体盆栽保护及治疗防效试验
        6.5.1 化合物C_6 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oo)细胞膜的影响(SEM)
        6.5.2 化合物C_6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活体盆栽保护防效
        6.5.3 化合物C_6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活体盆栽治疗防效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果与创新
        7.1.1 主要实验结果
        7.1.2 创新点
    7.2 不足之处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A
附图B
附图C

(9)含磺酸酯/羧酸酯结构的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含1,3,4-恶二唑基团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1.2 含1,3,4-恶二唑基团化合物的杀虫活性的研究进展
    1.3 含磺酸酯或羧酸酯基团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二章 实验设计思想及研究意义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实验设计思路
    2.3 研究内容
        2.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3.2 生物活性研究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3.2 目标化合物4/5的合成
        3.2.1 中间体1的合成
        3.2.2 中间体2的合成
        3.2.3 中间体3的合成
        3.2.4 中间体3的波普数据
        3.2.5 目标化合物4的合成
        3.2.6 目标化合物5的合成
        3.2.7 目标化合物4/5理化及波谱数据
    3.3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试验方法
        3.3.1 细菌离体试验方法
        3.3.2 细菌活体试验方法-盆栽试验法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
        3.3.4 杀线虫试验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4.1.1 目标化合物4b的1HNMR数据分析
        4.1.2 目标化合物4b的13CNMR数据分析
        4.1.3 目标化合物4b的单晶数据分析
    4.2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4.2.1 目标化合物的抗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的体外活性
        4.2.2 目标化合物的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体内活性
        4.2.3 目标化合物4b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扫描电镜研究
        4.2.4 目标化合物毒杀南方根结线虫生物活性研究
        4.2.5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成果
    5.2 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10)基于腈氧化物参与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1,3偶极环加成的简介
    1.2 腈氧化物简介
    1.3 腈氧化物参与的环加成反应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苯乙酮、亚硝酸叔丁酯和马来酰亚胺[3+2]环加成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苯乙酮、亚硝酸叔丁酯和杂环烯类化合物的[3+2]环加成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一
    3.3 实验部分二
    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附录
    4.1 化合物吡咯并[3,4-d]异恶唑核磁图
    4.2 化合物(5a-l)的核磁图
    4.3 化合物(6a-o)的核磁 Scheme
第五章 重氮化合物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参与的环加成反应
    5.1 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5.2 异喹啉及其合成衍生品的合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1,3,4-恶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 [1]2-杂芳基-4-苯氧基吡(嘧)啶类c-Met/VEGFR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张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型含五元杂环结构单元的SHP1/SHP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D]. 于丽杰. 江南大学, 2021(01)
  • [3]含恶二唑结构单元的SHP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D]. 孟祥东. 江南大学, 2021(01)
  • [4]新型末端具有含肼芳杂环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鲁蒙蒙.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5]咔唑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D]. 谢云鹏. 西南大学, 2021
  • [6]基于恶二唑骨架的新型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廖思丞.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7]含酰腙和双亚砜结构的新型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 张健洪. 贵州大学, 2020(06)
  • [8]基于喹唑啉基哌啶甲酰肼的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石军. 贵州大学, 2020
  • [9]含磺酸酯/羧酸酯结构的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王磊. 贵州大学, 2020(04)
  • [10]基于腈氧化物参与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D]. 王航. 湖北科技学院, 2020(07)

标签:;  ;  

1,3,4-恶二唑啉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