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10kV配网运行事故的原因及相关应对措施

探究10kV配网运行事故的原因及相关应对措施

(广东电网汕头潮南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汕头515135)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10kV配电运行中的事故也越来越多,本文在对0kV配电网常见运行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网运行事故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应对措施

1引言

近年来,电力需求量不断增长,全国范围内的配网工程也越来越多。10kV配网对保证配网运行安全、电力输送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10kV配网在运行维护方面的研究,从中总结出10kV配网运行维护的处理措施,是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210kV配电网常见运行事故和原因分析

2.1配网自身的内在原因

主要是指因线路设备自身缺陷而引起的事故,再加上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供电网络的改造进程相对较慢,导致某些10kV馈线不得不重载运行。第一,线路设备老化严重,配电线路线径长,分支多,线路未改造,导线断线故障以及施工工艺不标准,造成引流断或烧断导线故障;第二,变压器不安装避雷器,或者安装以后损坏的,造成线路接地停运或雷雨天引起雷电过电压故障;第三,部分线路因建设初期,未考虑线线路档距过大,大风时易混线,造成相间短路故障。第四,保护定值不能及时调整、重新校核而引起事故。

2.2自然灾害原因

主要是指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引起的线路故障,不如雷击、暴雨等恶劣天气对配网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引发事故。

一方面,大风容易造成10kV架空线路(非绝缘导线)之间短路放电或绝缘子闪烙将导线烧断,引起线路事故掉闸。雷击配电线路的主要原因有一,配电设备没有按照规定安装防雷设置,或者防雷设备的设计没有考虑到防雷措施的安全运行,以及没有根据地区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雷措施;二,一些线路的铁塔、开关等接地线被盗,防雷设备失去保护,而且被盗的接地线不能在第一时间和雷击线路连接起来;三,避雷器和弱点设备与地级共用,导致防雷的质量很差;四,10KV线路使用的针式绝缘子主要在线路档距跨度大以及抵御一些恶劣环境例如台风、雷电方面使用,效果要比瓷横担好,但是针式绝缘子发生内部击穿时,故障不容易被发现,而且现在使用的大多是耐压35KV绝缘子,因为本身耐压比较高,即使是发生强雷电被击穿时,还有可能继续工作,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发现问题。五,10KV线路一般上方都有多出的110KV以上的线路交叉跨越,而10KV线路本身的防雷设计要比要电压线路等级的低,高电压线路从远处带来雷电,10KV线路因为本身的先天不足,当同处于多雷区的时候,其防御雷电的能力就比较脆弱;六,避雷器质量差或者长期经受雷电冲击而失效,避雷器就成了形同虚设的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七,线路杆塔、开关、配变地网安装不符合规范,测试接地电阻方法也不符合规范,仪器设备等不准确导致误判等等。

2.3人为外力破坏造成线路事故

主要包括私自操作设备造成事故;偷盗线路设备,盗割导线等造成线路停运;交通事故引起的车辆撞断电杆引起线路停运;窃电造成相间短路故障跳闸等等。

2.4管理方面的原因

在运行管理中,配网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运维人员巡视不到位、设备消缺不及时等方面。主要是人员技能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导线在运行中磨损、断股等缺陷以及设备缺陷等未能及时发现。员工业务技术水平不足,运行经验不够丰富,在日常的巡视和维护当中抓不住主要环节,查不出线路缺陷和事故隐患。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设置有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给予保证,对于一般缺陷要及时消除,避免长时间的隐患运行以至扩大为紧急缺陷。

310kV配网运行事故相关应对措施

3.1加强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

针对人为的外力破坏而引起的配电网事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线路杆塔上悬挂警告标识牌、书写宣传标语等,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教育大家爱护电力设施。加强外力破坏或盗窃严重区的防范工作;加大对违章建筑、外力破坏特别是盗窃者的打击力度;对存在缺陷的设备及时处理和检修,对违章建筑物进行清理整顿。

3.2加强10kV配网防雷保护

10kV配网的防雷保护主要有三方面的保护措施。

(1)降低塔体接地电阻

这是现阶段配电线路防雷主要采取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平原地区以及土壤电阻率比较低的地区实施起来更加容易,效果也更好。

(2)安装避雷器

在电缆、配变开关等设备的高压侧安装避雷器作为一种新的防雷技术已经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一般的配电变压器没有在低压侧安装低压避雷器,这样不仅会发生低压侧的损坏也会发生高压侧的损坏。当雷直击高压线路或者高压线路遭受感应雷时,避雷器会发挥作用在接地电阻上产生电压降,这种电压降是作用在配变低压侧的中性接地点上,相当于配变压低压侧经导线波阻接地,因此配电的接地线上会产生高电位,而且大部分都加在配变低压侧出线上,会损坏配变。

(3)提高线路绝缘能力

将针式绝缘子更换为支柱式绝缘子或者瓷横担,针式绝缘子的质量和性能一般没有支柱式绝缘子或者瓷横担的好,这也是雷击后发生事故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质量合格的绝缘子或者瓷横担能够保障供电的稳定性。选用连接性能较好的安普线夹代替并沟线夹。对10KV线路的接地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整改,以保证接地电阻阻值小于10Ω,接地装置若和1KV一下设备共用,其接地电阻阻值应该小于4Ω。

3.3强化运行管理。

运行方面的管理防范措施主要从巡视维护和隐患排查处理工作两方面为主。运行人员按运规要求,按时巡视设备,从根本出发,明确责任,确保巡视工作准确到位。及时、准确提供设备缺陷,为检修试验提供依据,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检修,从而降低线路故障率。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处理问题,确保电路运行安全可靠。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对一些现代的新的防雷设备做好预防性试验工作,及时掌握设备的实时运行情况。定期对防雷地网、工作地网进行巡视检查,做好遥测工作,稳定电阻。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按严重程度进行归类,开展评估分析,危急缺陷立即安排处理。制定合适的配网管理制度,从而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律性,有效预防10kV配网运行事故。

3.4加强检修力度

加强春秋两检的检修力度,及时消除缺陷,降低线路故障率。加大10kV配网的巡查力度,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巡查周期,认真检查10kV配网周围的环境状况,确保地面处于正常的状态,无挖方、垃圾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堆放,确保路面的完整性及清洁度,地面暴露的电缆及时的进行处理,时刻检查钢管有无锈蚀、位移和松动情况,确保外露部分不遭到破坏。检查好建筑物内外电缆、接线盒和终端头,避免造成闪络及破坏现象,确保接线盒内没有积水、空隙以及建筑物终端不会发生漏油情况。对电缆沟做到定期巡查,确保电缆沟的安全,如果电缆沟存在积水,要及时处理积水,并做好每一次检查的详细记录,以供日后参考。

3.5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加强检查人员的责任意识

在配网运行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好配网线路的核查及测量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悬空线路、交叉叠加线路以及弱电线路要做好安全有效的检查,另外还要加强配网线路核查的力度,安全准确核查配网线路接地的质量,高度重视测量工作,日常运行维护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健全运行维护制度,监督好在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制度的落实工作,加强检查人员的责任意识,仔细的对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

4结束语

配电线路是电力输送的终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0kV配电线路事故成因复杂,线路故障率较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使之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指标,增加供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君成.浅谈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广东科技,2017,21(02):73~76.

[2]姚祥超.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124-128.

标签:;  ;  ;  

探究10kV配网运行事故的原因及相关应对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