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在WCDMA核心网软交换的研究与应用

SIP在WCDMA核心网软交换的研究与应用

论文摘要

WCDMA标准分为R99、R4、R5和R6四个阶段。WCDMA网络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两大部分,接入网主要完成和用户连接部分。在R4,R99标准中核心网络分为两大域,CS域(Circuit Switched Domain)和数据域(Packet Switched Domain),CS域负责提供窄带语音业务。R4网络又将CS的控制和承载分离,即将原来的交换机概念从逻辑上划分成MGW(Media Gateway)和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 Server)服务器。其中MSC是一个软交换设备,它要接收信令并解释信令,然后根据信令信息控制承载和实现业务。 作为一种信令,SIP(Session Initial Protocol)协议是在R5中引入的。但是在R4核心网设备中引入SIP,可以实现核心网设备从R4向R5的平滑过渡,以提高R4核心网设备的竞争力。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目的研究了SIP在R4核心网软交换中的应用。 本文从SIP及其扩展协议、软交换设备的模块设计、23.205的基本呼叫流程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研究了SIP及其扩展协议。其次讨论了软交换设备的整体框架设计,并在此框架的信令转换和应用部分中设计并实现了SIP模块。为了解决板块负载平衡的问题,SIP模块采用了端口号重匹配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软交换设备的性能;通过中间信令的设计,可以实现各个信令之间的互通,而且互通的双方并不需要了解和它互通的是哪一种信令,这样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复用性。第三,本文详细论述了23.205的基于IP承载的呼叫流程,并实现了SIP的呼叫流程。通过引入SDP(Session Describe Protocol)协议实现了基于VoIP(Voice Over IP)特性的编解码动态协商,这样用户和网络都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语音编解码的信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WCDMA核心网
  • 1.1.2 软交换设备的概念及其与核心网设备的关系
  • 1.1.3 ISUP、BICC和SIP协议
  • 1.1.4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SIP及其扩展协议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SIP协议分析
  • 2.3.1 SIP的功能实体及其应用
  • 2.3.2 SIP的请求和响应
  • 2.3.3 SIP消息头
  • 2.3 SIP的扩展协议和其他相关协议
  • 2.3.1 SDP(Session Describe Protocol)
  • 2.3.2 ISUP的简单呼叫流程
  • 2.3.3 扩展的Offer/Answer机制
  • 2.3.4 扩展的INFO请求
  • 2.3.5 扩展的可靠的临时应答机制
  • 2.3.6 扩展的UPDATE消息
  • 2.4 呼叫保持业务的研究与实现
  • 2.4.1 互通的实体定义
  • 2.4.2 SIP和ISUP/BICC的消息映射
  • 2.4.3 呼叫保持业务的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SC及其SIP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MSC框架设计与实现
  • 3.3 基于MSC框架上的SIP模块设计与实现
  • 3.3.1 在负载平衡的基础上实现SIP信令传输
  • 3.3.2 SIP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P呼叫流程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23.205规范下的呼叫流程
  • 4.2.1 前向快速隧道方式
  • 4.2.2 后向延迟隧道方式
  • 4.3 利用SIP协议实现呼叫流程
  • 4.3.1 控制网关的基本呼叫
  • 4.3.2 不控制网关的情况下和BICC的互通
  • 4.4 动态编解码的协商
  • 4.4.1 基于VoIP的编解码类型
  • 4.4.2 基于23.205呼叫流程的动态编解码协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SiP技术弹载计算机的研究[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6(04)
    • [2].SIP在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29)
    • [3].SIP视频会议服务器信令流程分析[J]. 科技风 2015(16)
    • [4].SIP通信数据包捕获和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5(20)
    • [5].基于SIP协议的呼叫转移功能实现[J]. 电子科技 2013(12)
    • [6].无乳链球菌Si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J]. 草食家畜 2016(01)
    • [7].基于SIP的高性能可视电话方案的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4(12)
    • [8].无线自组网SIP协议可靠性机制设计[J]. 通信技术 2014(04)
    • [9].SIP协议在物联网业务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13)
    • [10].基于SIP协议下的网络会议分析[J]. 硅谷 2012(12)
    • [11].基于综合接入设备的SIP协议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14)
    • [12].3G-SIP的可视电话优点及存在的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2)
    • [13].基于3G-324M和SIP的3G可视电话互通研究[J]. 通信技术 2011(09)
    • [14].用状态机控制SIP通信中语音编解码的协商[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23)
    • [15].智能电网通信的未来——SIP协议[J]. 计算机与网络 2011(10)
    • [16].基于SIP视频会议的多点控制单元的设计[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01)
    • [17].SIP注册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32)
    • [18].SIP协议及网络电话原理应用[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9].基于SIP协议的呼叫中心服务器端的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1)
    • [20].基于SIP的远程呼叫中心的设计方案[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9(05)
    • [21].一种改进的SIP编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8(17)
    • [22].基于SIP的VoIP的移动性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03)
    • [23].可扩展SIP多媒体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8(04)
    • [24].基于SIP可视电话客户端的软件实现[J]. 软件导刊 2008(05)
    • [25].基于SIP协议的VoIP计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 [26].一种基于SIP的下一代网络监测方法[J]. 广东通信技术 2008(06)
    • [27].无乳链球菌SIP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8(03)
    • [28].基于SiP技术的单片集成数字式太阳敏感器[J]. 深空探测学报 2018(01)
    • [29].SIP模式下统一通信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信息通信 2016(11)
    • [30].基于信号/电源完整性的3D-SiP陶瓷封装设计[J]. 电子与封装 2017(01)

    标签:;  ;  ;  ;  

    SIP在WCDMA核心网软交换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