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分析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选用合适的稳定性分析模型,本研究通过马铃薯不同级别种薯、不同生理年龄种薯和不同切块大小种薯对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研究,以误差变异系数(CEV)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为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指标,分析种薯级别、生理年龄、切块大小对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的影响,寻求使马铃薯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得到止确的评价最佳范围。同时以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2002-2009年中晚熟东北组(缺2006年)、中晚熟西北组(缺2004年)和中晚熟西南组(缺2004年)区域试验的资料,以误差变异系数(CEV)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为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指标,以产量遗传变异系数(GCV)为试点精度指标,评价各点次试验的试验精度和试点精度。利用2005-2010年国家马铃薯中晚熟西北组共6组区域试验数据资料,研究试点效应随机或固定的不同方差分析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LR模型和AMMI模型在品种稳定性分析上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级别种薯种薯对试验精确度的影响随着使用的种薯级别的下降,误差变异系数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均增大。使用原种一代种薯的处理的CEV<5%和RLSD<12%,原种二代种薯的处理的CEV<10%,RLSD>12%,说明使用原种一代和原种二代种薯的处理试验误差控制得较好,试验精确度较高。使用一级种薯的处理的CEV>10%,使用生产种作种薯的处理CEV>15%,说明一级种薯和生产种不适于作区域试验种薯。2不同生理年龄种薯对试验精确度的影响使用壮龄种薯的处理的CEV和RLSD最小,CEV<10%,说明使用壮龄种薯的处理试验误差控制得较好,试验精确度较高。使用幼龄种薯和少龄种薯的处理的10%<CEV<15%,使用老龄种薯的处理CEV>15%,说明老龄种薯极不适于作区域试验种薯。使用壮龄种薯的处理的RLSD最小,表明该试验的品种比较精确度高,使用少龄种薯的处理的RLSD次之,使用老龄种薯的处理的RLSD最大,表明该试验的品种比较精确度低。3不同切块大小种薯对试验精确度的影响使用45g切块大小的种薯的处理的CEV<5%,RLSD<12%,说明使用45g切块大小的种薯的处理试验误差控制得最好,试验精确度最高。其次是60g切块大小的种薯的处理的和15g切块大小的种薯的处理的CEV<10%,RLSD<20%,30g切块大小的种薯的处理的CEV>10%, RLSD>20%,说明使用60g切块大小的种薯的处理较30g和15g切块大小的种薯的处理试验误差控制得较好,试验精确度较高。综合产量结果,马铃薯区域试验中种薯切块大小应该控制在45g左右,试验误差控制得最好,试验精确度最高。4区域试验精度单年单点试验层次上,只有不足20%点次的CEV<5%单年多点试验层次上,所有点次试验的CEV<15.0%,但所有点次试验的CEV>5.0%。RLSD指标分析表明,单年单点层次中仅有不足8%的试验能鉴别出5%的品种产量差异,有近14%的试验只能鉴别出8.1~12.0%的产量差异,还有69.5%的试验只能鉴别出>12.0%的产量差异。在目前的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仅根据CEV一项指标对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精度进行分析是片面的,应该依据单年多点试验结果用CEV和RLSD两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5试点分辨力单年单点试验层次上,中晚熟东北组、中晚熟西北组和中晚熟西南组试验的所有试点的GCV均值>12.0%,即三组区域试验所有试点上各参试品种表现出来的产量变异大,分辨力高。中晚熟东北组的如扎兰屯、克山试点的分辨力较低,其余试点的分辨力较高;中晚熟西北组的定西、固原试点的分辨力较低,其余试点的分辨力较高;中晚熟西南组的威宁、毕节、西昌试点的分辨力较低,其余试点的分辨力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固原、威宁试点,该试点不仅分辨力较低,而且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都较低。6方差分析模型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一年多点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的方差分析模型有2种,试点效应随机和试点效应固定方差分析模型。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是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将直接影响对参试品种的评价,因此,为提高审定品种的产量潜力,降低新品种推广风险,建议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选择品种试点效应随机的方差分析模型。7稳定性分析模型的比较从LR模型分析稳定性结果看,大多数参试品种具有较好的动态稳定性,且年度间表现基本一致。AMMI模型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稳定性是有差异的,因此,AMMI模型在品种稳定性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建议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采用AMMI模型进行分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名单的通知[J]. 林业经济 2020(01)
- [2].对河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实收测产工作的探讨[J]. 中国种业 2020(03)
- [3].浅谈如何搞好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J]. 种子科技 2018(03)
- [4].临沧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8)
- [5].云南省高海拔水稻品种区域试验[J]. 中国农业信息 2016(17)
- [6].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01)
- [7].浅谈如何提高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质量[J]. 农技服务 2016(09)
- [8].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精度和稳定性分析模型研究[J]. 乡村科技 2016(11)
- [9].2018年长江上游绿色通道水稻品种区域试验黄平试验[J]. 耕作与栽培 2019(03)
- [10].浅谈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种子科技 2018(02)
- [11].做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见解[J]. 棉花科学 2016(06)
- [12].农业部专家组来我区开展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承试单位考核工作[J]. 新疆畜牧业 2011(08)
- [13].环县胡麻品种区域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20)
- [14].2016年新疆(北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 种子科技 2017(03)
- [15].内蒙古自治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进展顺利[J]. 草原与草业 2015(04)
- [16].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现状与未来[J]. 中国糖料 2011(04)
- [17].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区域试验[J]. 云南农业 2017(06)
- [18].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初探[J]. 中国稻米 2011(06)
- [19].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调查记载项目与标准[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10)
- [20].云南省豌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与评价[J]. 云南农业科技 2016(06)
- [21].搞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几点体会[J]. 种子科技 2011(02)
- [22].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J]. 中国牧业通讯 2011(10)
- [23].提高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质量的关键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2)
- [24].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进展及建议[J]. 中国种业 2009(12)
- [25].怎样做好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J]. 种子世界 2012(02)
- [26].信息集锦[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10)
- [27].山东:形成稳定的品种区域试验网络与技术力量[J]. 中国牧业通讯 2011(10)
- [28].2019年晚造国家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J]. 福建稻麦科技 2020(02)
- [29].山西省特色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鉴定研究[J]. 新农业 2019(04)
- [30].我国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进展[J]. 草地学报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