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ISSR分子指纹分析

茄子黄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ISSR分子指纹分析

论文题目: 茄子黄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ISSR分子指纹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蔬菜学

作者: 李海莲

导师: 侯喜林

关键词: 茄子,大丽轮枝菌菌,形态,致病力,酶活,光合特性

文献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14个茄子黄萎病菌进行了形态、致病力、致病机制的研究及ISSR的指纹分析。 1 茄子黄萎病菌的收集及形态学鉴定:对采集到的5个茄子黄萎病植株进行分离纯化后的病原菌,经鉴定表明均为大丽轮枝菌。生长温度的测定表明,大丽轮枝菌在PDA培养基上,25℃菌落生长最好,在30℃仍可生长,但在33℃时,均不能生长。采用黄萎病菌双层盘法接种,对来自不同的寄主分离来的5个大丽轮枝菌在茄子、番茄、辣椒和棉花几种作物致病力的结果,发现在不同作物上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对来源不同的14个黄萎病菌进行形态观察发现:根据其性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丝核型、疏核型和菌核型三种类型;分生孢子和微菌核的大小存在差异(p<0.0001),此外,微菌核的大小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存在差异分化(p<0.0001)。 2 茄子黄萎病菌致病力的鉴定:采用孢子悬浮液接种与毒素接种对14个菌株进行致病力的鉴定,结果表明二者的鉴定结果高度吻合。并根据致病力的不同将14个菌株分为强、中、弱三个类型,且三个类型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进一步对致病力、病原菌的形态类型、地理来源、落叶与否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病原菌的形态类型与气生菌丝、微菌核形态之间;气生菌丝的生长的状况与分生孢子的长;分生孢子的长和宽、微菌核的长和宽;落叶与否与菌落颜色、微菌核形态及形态类型等均达到了显著的相关;尽管3个有强致病力的菌株均属于落叶型,但数据未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致病类型与形态类型、地理来源之间均未表现出相关性。 3 黄萎病菌粗毒素接种对感病和抗病茄子品种的一些酶类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黄萎病菌粗毒素接种不同茄子品种的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而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则表现相对稳定。同时,接种茄子黄萎病菌粗毒素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在茄子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细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幅度大,但二者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在72h后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4 茄子黄萎病菌基因组ISSR指纹图谱分析:对茄子大丽轮枝菌基因组的DNA提取、适合于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中的几个问题、ISSR多态性的扩增及其与不同的地理来源、形态类型、致病力和落叶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改进的CTAB法提取的DNA的质量较高;建立了适应茄子大丽轮枝菌的ISSR反应体系:20μL的PCR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植物黄萎病菌研究进展

1.生物学特性

2.生理分化

3.致病机理的研究

4.植物感病后的生理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5.黄萎病菌鉴定研究现状

5.1 形态学鉴定

5.2 营养亲和性鉴定

5.3 同工酶鉴定

5.4 免疫鉴定技术

5.5 RFLP鉴定

5.6 PCR鉴定

5.7 RAPD鉴定

5.8 ITS鉴定

6.ISSR技术的诞生及其应用

6.1 ISSR标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6.2 DNA指纹库的建立

6.3 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6.4 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一章 茄子黄萎病菌的收集及形态学鉴定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及来源

1.2 分离纯化

1.3 单孢分离

1.4 菌落形态观察

1.5 生长温度测定

1.6 不同寄主致萎力的接种试验

1.7 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

1.8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2.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鉴定

2.1.1 病原菌菌落形态观察结果

2.1.2 温度试验与培养性状观察

2.1.3 不同寄主致萎力接种试验

2.2 培养性状和形态

2.2.1 菌株的性状差异的观察

2.2.2 对14个菌株的形态的差异的观察

3.讨论

第二章 茄子黄萎病菌致病力的鉴定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1.2 植物材料

1.3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和接种

1.3.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1.3.2 供试植株准备

1.3.3 接种方法

1.4 粗毒素制备和接种

1.4.1 粗毒数制备

1.4.2 粗毒素含量测定

1.4.3 供试植株的准备

1.4.4 粗毒素接种方法

1.5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孢子悬浮液接种结果

2.2 毒素接种结果

2.3 茄子黄萎病菌的致病力与地理来源、形态、落叶与否的相关性

3 讨论

第三章 黄萎病菌粗毒素接种对感病和抗病茄子品种的一些酶类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的准备

1.2 粗毒素的制备与接种

1.2.1 粗毒素的制备

1.2.2 粗毒素接种

1.3 酶活的测定

1.3.1 SOD与POD酶液提取

1.3.2 PPO酶液提取

1.3.3 PAL酶液提取

1.3.4 酶活测定

1.4 净光合速率、细胞内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 粗毒素接种对茄子抗感品种的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2.1.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

2.1.2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2.1.3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

2.1.4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2 粗毒素接种对茄子抗感品种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2.1 叶片蒸腾速率的变化

2.2.2 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

2.2.3 气孔导度的变化

2.2.4 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3.讨论

第四章 茄子黄萎病菌基因组ISSR指纹图谱分析

1.试验材料

1.1 供试材料

1.2 供试试剂

1.3 试验仪器

2.方法

2.1 菌丝体的培养

2.2 大丽轮枝菌DNA的提取

2.3 引物的配制

2.4 大丽轮枝菌ISSR-PCR最佳体系的建立

2.4.1 PCR反应体系的正交试验

2.4.2 模板DNA浓度的筛选

2.4.3 退火温度和反应循环次数的筛选

2.5 大丽轮枝菌基因组DNA的ISSR-PCR扩增

2.6 ISS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2.6.1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2.6.2 DNA的ISSR扩增结果检测

2.7 电泳结果的计算公式和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茄子黄萎病菌的DNA提取

3.2 茄子大丽轮枝菌的ISSR-PCR最佳体系的建立

3.2.1 I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直观分析

3.2.2 模板DNA浓度对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

3.2.3 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对扩增结果的影响

3.3 茄子大丽轮枝菌的ISSR分析

3.1.1 ISSR引物的筛选及对黄萎病菌的指纹扩增结果

3.3.2 ISSR扩增的位点与鉴别率的分析

3.3.3 茄子黄萎病菌基于I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4 茄子大丽轮枝菌基于ISSR的多态性和地理来源、形态类型、落叶型、致病力之间的相关性

4.讨论

4.1 茄子大丽轮枝菌的基因组DNA提取

4.2 ISSR的稳定性与可行性

4.3 ISSR多态性与表型分类的相关性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土壤日光辐射对保护地茄子黄萎病防治效果的研究[D]. 雷玉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2].四川西部雅安山区茄子黄萎病菌种群结构研究[D]. 朱军.四川农业大学2006
  • [3].氰氨类肥料防治茄子黄萎病的生物学和微生态机制[D]. 胡庆发.安徽农业大学2012
  • [4].野生茄子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 殷玥.南京农业大学2005
  • [5].基于SSR和ISSR梁子湖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董琳.江西财经大学2018
  • [6].福禄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 黄涛.江西农业大学2014
  • [7].珠芽魔芋的核型研究及其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D]. 张风洁.西南大学2014
  • [8].安徽野生狗牙根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学与ISSR标记研究[D]. 刘杰.安徽农业大学2013
  • [9].乌塌菜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D]. 赵颖.安徽农业大学2013
  • [10].紫斑牡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 杨美玲.甘肃农业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不同地区苜蓿假盘菌培养性状研究和ISSR分子指纹分析[D]. 张君艳.甘肃农业大学2006
  • [2].野生茄子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 殷玥.南京农业大学2005
  • [3].四川西部雅安山区茄子黄萎病菌种群结构研究[D]. 朱军.四川农业大学2006
  • [4].茄子黄萎病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的初步研究[D]. 李宁.四川农业大学2006
  • [5].茄子抗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突变体的离体筛选[D]. 刘君绍.西南农业大学2002
  • [6].棉花黄萎病菌基因组ISSR分子指纹分析[D]. 姜占发.河北农业大学2002
  • [7].茄子抗黄萎病突变体离体筛选及抗病生理的研究[D]. 赵明敏.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
  • [8].茄子青枯病抗性鉴定和抗性基因的RAPD标记研究[D]. 朱华武.湖南农业大学2003
  • [9].茄子黄萎病系统诱导抗性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 唐保宏.沈阳农业大学2003
  • [10].茄子抗黄萎病突变体再生植株诱导及抗病性鉴定[D]. 孙桂英.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  ;  ;  

茄子黄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ISSR分子指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