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

论文摘要

电信产业的垄断、竞争与规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业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电信产业改革的目标是电信业的良性发展,而促进电信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竞争。目前中国电信产业在一些业务范围内已经有竞争,但本地电话、移动电话等领域仍处于双寡头垄断状态。在解决自然垄断附生问题的方式中,中国选择了国有化。国家经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被部分集团占有的问题,但同时滋生了无监管、低效率和官僚传统。事实上,由政府同时担任垄断者和管制者的角色,易导致价格无管制、服务欠质量的结果。在中国电信业规模不断增长、内部产业组织结构不断变化的总体背景下,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业规制政策趋向也日益明朗,那就是顺应全球电信业发展大势,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培育有效竞争市场为主要政策取向,这也意味着我国电信市场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后进入者,后进入者与在位者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这种竞争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制定有效的规制政策,以培育一个有效的竞争市场,使后进入者有能力与在位者展开竞争。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对中国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具有重要意义的后进入者,从中观的层面上分析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产业进入路径、规制影响和竞争效果。力求通过这种研究达到如下目的:(1)从产业进入和电信行业特征两个角度,揭示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在与在位主导运营商竞争中的独特博弈轨迹,探究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2)从产权制度与有效竞争相互影响的角度,解释竞争主体的形成依赖于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揭示我国电信市场竞争失效、竞争无序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国家资本“一股独大”等产权因素的影响;(3)通过对我国电信规制改革与开放竞争实践的考察,对规制理论和政策在促进后进入者有效竞争实践中的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寻求规制理论政策与实践的结合点,为深化后进入者竞争与规制理论的研究及规制政策的改革提供基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文运用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综合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电信经济学和有关垄断竞争理论,运用理论推理与经验证据相结合、构建模型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与结论:1.探讨了我国电信市场培育后进入者的产业进入方式,即在引入新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同时,拆分重组在位主导运营商,以这两种方式共同培育新的竞争主体。对于世界上其他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国家而言,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除非企业违反了反垄断法,否则政府没有权利去拆分一个有着私有产权的电信企业,而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中国电信企业的国有性质,反而使这种对企业的拆分成本相对较低,这也为世界电信业的改革提供了一个特例。2.提出了必要的重复建设是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重要措施。电信产业中重复建设是指传输能力和网络容量增长不能被用户有效吸纳的情况。即使是多家电信运营商同时投资某种网络和服务于某一市场,只要传输能力和网络容量的增长能被增长的用户有效吸纳,对市场而言,仍是有效竞争,这种建设就不能简单认定为重复建设。必要的重复建设可以使后进入者快速健全网络设施,实现基于设施的竞争。3.从系统的和历史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梳理和剖析了电信市场有效竞争演变的机理。边缘性进入便成为能够平衡各方面的选择。也就是说我国电信业规制放松具有“边缘性进入”的独特性。而这一特征与电信业仍然存在的网络经济效应结合起来,使中国电信业至今尚未建立起真正的有效竞争体制而处于一种“闭锁状态”:部门垄断基础上的市场垄断和合谋。4.提出了第三次重组后的三大全业务运营的电信集团之固网和移动网在同一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内)应采取母子公司的运营体制,而不能采取事业部制的体制。在事业部体制下,移动业务与固网业务混合核算,将在客观上限制了后进入者的投资,特别是在引入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的过程中,抬高了后进入者的成本。5.根据我国电信体制变迁的历史轨迹研究和探讨了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及特征,提出了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选择,必须基于自身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适当的产业重组,作出相应的产权安排,并辅以合理的适度准入、全业务经营等规制政策,推进数网融合等。在分析了多个重组版本后,认为中国电信业的症结是国营化与独家垄断(分地区或分业务垄断),没有新的市场主体的参与。国有国营化使得国家并不希望这几个国有企业激烈竞争,而损害“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营化使得所有方案都在讲均衡,寻找节约国家资源的办法,难以破除行政垄断。关键是新的竞争主体数量太少,必须引进电信市场后进入者。6.把电信市场规制理论和政策的研究与我国电信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分析了垄断制度改革对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实现有效竞争的影响问题。认为规制制度的改革重点在于为规制机构建立一套有效的规制治理制度,而规制机构的独立化又是规制治理的中心内容。提出了深化我国电信规制体制改革、促进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回顾
  • 1.2.1 自然垄断产业特征的相关研究
  • 1.2.2 产业进入方式及其进入障碍的研究
  • 1.2.3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研究
  • 1.2.4 有效竞争理论和电信市场竞争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 1.2.5 电信规制的相关研究
  • 1.2.6 民营(私人)资本进入电信业的相关研究
  • 1.2.7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理论基础
  • 2.1 有效竞争理论的内涵
  • 2.1.1 国外理论基础
  • 2.1.2 国内理论基础
  • 2.2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与先进入者比较
  • 2.2.1 市场先入者与先发优势的一般理论
  • 2.2.2 电信市场先进入者优势
  • 2.2.3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优势
  • 2.3 电信市场进入壁垒与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 2.3.1 电信市场进入壁垒
  • 2.3.2 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 2.4 电信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 2.4.1 有效竞争的一般衡量标准
  • 2.4.2 电信有效竞争的具体度量
  • 2.5 运营商有效竞争的数量优化数学模型
  • 2.6 双寡头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
  • 2.6.1 博弈论视角的分析与解释
  • 2.6.2 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产业特征与有效竞争
  • 3.1 电信产业的特征对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影响
  • 3.2 电信市场引入竞争的原因
  • 3.3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边界
  • 3.3.1 电信市场有效竞争边界的动态性
  • 3.3.2 决定电信市场垄断和竞争边界的主要因素
  • 3.3.3 电信市场垄断——竞争边界分析框架
  • 3.4 电信网络的互联互通与有效竞争
  • 3.4.1 网间互联的历史渊源和概念界定
  • 3.4.2 网间互联是实现有效竞争的基础
  • 3.4.3 电信网间互联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 3.4.4 对在位主导运营商的规制激励
  • 3.5 瓶颈设施与有效竞争
  • 3.5.1 电信运营商的“瓶颈”垄断
  • 3.5.2 在位主导运营商的市场影响力
  • 3.5.3 瓶颈垄断、市场势力与网间互联规制
  • 3.6 重复建设、转换成本与有效竞争
  • 3.6.1 电信产业重复建设与有效竞争
  • 3.6.2 电信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与有效竞争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与规制研究
  • 4.1 政府规制对电信市场后进入者行为的影响
  • 4.1.1 竞争条件下电信市场的政府规制成因
  • 4.1.2 政府规制对后进入者行为的影响
  • 4.2 电话号码可携带与有效竞争的规制
  • 4.2.1 电话号码可携带的概念与类型
  • 4.2.2 号码携带与后进入者有效竞争
  • 4.2.3 对号码携带的规制
  • 4.3 软预算约束与进入阻止
  • 4.3.1 软预算约束问题概述
  • 4.3.2 模型设定
  • 4.3.3 博弈均衡分析
  • 4.4 规制放松与边缘性进入
  • 4.4.1 规制放松的理论分析
  • 4.4.2 边缘性进入
  • 1、MCI的边缘性进入过程
  • 2、边缘性进入分析
  • 4.5 路径依赖与“闭锁状态”
  • 4.5.1 电信规制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契合
  • 4.5.2 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下的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路径选择
  • 5.1 适度准入与我国电信产业竞争模式
  • 5.1.1 电信市场准入中数量控制的理论依据
  • 5.1.2 电信市场集中度
  • 5.1.3 中国基础电信业务的市场准入
  • 5.2 所有制改革与产权制度安排
  • 5.2.1 产权界定和治理效率
  • 5.2.2 产权体制与有效竞争的关系
  • 5.2.3 中国电信企业产权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4 我国电信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
  • 5.3 产业重组
  • 5.3.1 电信产业重组的目的与模式
  • 5.3.2 中国电信产业重组方案选择
  • 5.3.3 重组路径选择:政府引导、市场选择
  • 5.4 全业务经营
  • 5.4.1 基于消费者微观决策的电信市场分业经营模型
  • 5.4.2 全业务经营模式的实现
  • 5.4.3 国外四个全业务运营商的样本分析
  • 5.4.4 中国电信业第三次重组后全业务经营的模式研究
  • 5.5 网络融合与数网竞争
  • 5.5.1 数网融合及其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
  • 5.5.2 三网的现状
  • 5.5.3 数网融合与有效竞争
  • 5.6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
  • 5.6.1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核心竞争力体现为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 5.6.2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产业链竞争模式
  • 5.6.3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产业链整合路径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实证研究
  • 6.1 我国电信产业改革和重组的总体分析
  • 6.1.1 我国电信产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与政策变迁
  • 6.1.2 我国电信产业重组特征
  • 6.1.3 我国电信产业改革效果及其背后的制度问题
  • 6.2 中国联通进入移动电话市场分析
  • 6.2.1 中国联通的进入
  • 6.2.2 不对称的双寡头垄断对中国联通成长的障碍分析
  • 6.2.3 非对称规制与中国联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 6.3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相互进入分析
  • 6.3.1 电信网通相互进入后的竞争效果分析
  • 6.3.2 电信、网通两大集团《合作协议》后果分析
  • 6.4 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市场分析
  • 6.4.1 泰龙模式分析
  • 6.4.2 我国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产业壁垒的形成机制
  • 6.4.3 拆除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产业壁垒的制度选择
  • 6.5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有效竞争的对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工作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我国电信市场后进入者的有效竞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