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文人画理想 ——论松江画派

重构文人画理想 ——论松江画派

论文摘要

松江画派虽见诸晚明、清代以及20世纪一些画学文献及美术史著述中,但对于这一画派的起讫时限、代表人物、派系构成乃至艺术特征,都未曾得到明确界定和深入研究。论文首次对画史著述中曾出现过的华亭、云间、苏松和松江各种派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钩沉清理;对文献中涉及到的画家,及他们的师承关系和艺术特征做出深入分析。论文明确提出:松江画派的构成,以董其昌为开派之首,以莫是龙、陈继儒为中坚,以顾正谊、宋旭、赵左、宋懋晋、沈士充、蒋蔼为依托。论文对松江画派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深入研讨。松江画派兴起于吴浙两派末流恶习泛滥的晚明,其艺术特征及变革作用体现在对浙派硬、板、秃、拙恶俗习气的肃清和对吴门末流细弱、繁琐、甜腻画风的改造上,从而重新确立了文人画的师承路径和创新机制。开派画家董其昌将元四家中黄、倪的画法和董、巨的画法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古雅秀润天真幽淡的艺术风貌。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就是他们在笔墨渊源上均以元四家为宗,并上溯董巨,但又各具面目。松江画派的兴盛,并不仅仅在于艺术实践上的另辟蹊径,也不仅仅在于艺术风格上的独特风貌,而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画派的开创者与骨干画家们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画派中,松江画派所提出和探究的理论课题是深入而亘古未有的。这构成了松江画派注重理论建树的重要特征。论文指出,南北宗论是松江画派在中国画学史上提出的最具有思辨色彩的画学理论。南北宗论虽然是以禅喻画、论从史出,但实际上是对唐宋以来形成的文人画进行的一次理论升华和理想重构。论文指出,南北宗论重构的文人画理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顿悟式的文人画创作心理结构,赋予了文人画家以敏锐的艺术直觉和独特的禅宗式的审美启悟。这是文人画理想重构的核心。二是强调“以画为寄”“以画为乐”的创作目的和态度,凸显了绘画所独有的审美愉悦作用和绘画本体的审美价值。三是强调“以淡为宗”的审美意趣,淡既出于自然性情,也离不开人文陶练。论文认为,南北宗论对于文人画理想的重构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王维、苏轼等文人画家提出文人画理念的继承与重建,但其重构性主要体现在对文人画史的重新认识与重新梳理上。因而,这种重构是对文人画理念外延的调整,是对文人画理念的对象化,是对文人画史的重组,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性。它一方面在晚明肃清了浙派末习的影响,使北宗一系画家在南北宗论提出之后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另一方面则重新确立了南宗系统在画史中的地位,并通过对文人画师承路径的清理和疏导,使吴门画派末流不再囿于文、沈二家而能上追古人,开阔视野,从而揭开画坛新气象。但松江画派对于文人画史的重组,只是一种理念化的文人画史,而不是真正的史实。论文对松江画派重构文人画理想中史从论出的史实失误进行了剖析,指出了这种文人画理想的重构对于清代画坛产生的影响和流弊。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松江画派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松江画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画家构成
  • 第一节 松江画派的命名与画家构成
  • 一、明清文献中的松江、华亭、云间、苏松派别名称
  • 二、松江、华亭、云间、苏松派别文献中涉及的画家
  • 第二节 时代氛围与背景
  • 一、文人画家队伍的扩充
  • 二、创作心态与审美品格的转向
  • 三、掩藏在画派背后的巨大经济驱动力
  • 四、禅学和心学相契合的主观唯心论哲学思想的渗入
  • 第三节 浙派、吴门在晚明的式微
  • 一、由盛而衰的浙派
  • 二、吴门山水的兴盛与式微
  • 第二章 骨干画家的艺术创造
  • 第一节 古雅秀润的董其昌
  • 一、宦海沉浮与隐居修为
  • 二、识见才学卓尔不群
  • 三、古雅秀润的开派画风
  • 第二节 轻烟远霭的莫是龙
  • 一、董其昌的同门师兄
  • 二、陈继儒之师友
  • 三、诗学、禅学对董其昌的影响
  • 第三节 丰腴跌宕的陈继儒
  • 一、结茅佘山
  • 二、董其昌的书画贽友
  • 三、丰腴跌宕的艺术风貌
  • 第三章 文人画理想的重构
  • 第一节 重构文人画理念——南北宗论的提出与著述权
  • 第二节 重组文人画史——"南北宗论"的根据与内涵
  • 一、以禅为喻的文人画
  • 二、与北宗互为对比的文人画艺术特征及文人画人选
  • 三、文人画家的出身地位与创作态度的关系
  • 第三节 重建文人画的审美理想
  • 一、顿悟的禅学方式是重建文人画理想的核心
  • 二、"以画为寄,以画为乐",凸显绘画本体的审美价值
  • 三、"以淡为宗",自然性情与人文陶练的审美意趣
  • 第四节 重构文人画理想的史实失误—关于南北宗论的批评
  • 一、杜撰的分宗史实
  • 二、人选的失实
  • 三、"著色"与"水墨"、"寄乐于画"与"为造物役"、"顿悟"与"渐悟"的内在统一性
  • 四、评价南宋院画的失误
  • 第五节 南北宗论重构文人画理想的价值和影响
  • 一、南北宗论作为一次重构文人画理想的审美思潮对程朱理学的反叛性
  • 二、南北宗论发现了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艺术风格及审美观念
  • 三、南北宗论重构文人画理想对于艺术主体精神的张扬
  • 第四章 松江画派对于重构文人画理想的艺术实践及在明末清初的变革作用
  • 第一节 松江画派的艺术特征及在晚明的变革作用
  • 第二节 松江画派对清代画坛正统的确立
  • 第三节 松江画派产生的流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世纪“南北宗”研究方法论的精神研究[J]. 文艺争鸣 2019(12)
    • [2].南北宗论的史学转向——西学东渐与问题虚构[J]. 艺术探索 2020(01)
    • [3].董其昌“南北宗论”浅议[J]. 美与时代(下) 2015(11)
    • [4].董其昌“南北宗论”缘起的成因探析[J]. 大观(论坛) 2019(12)
    • [5].建议发行“董其昌作品选”邮票[J]. 集邮博览 2017(01)
    • [6].浅析从董其昌的山水画中探究文人画的笔墨美[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4)
    • [7].南北宗理论的建构与绘画鉴藏语境考略[J]. 艺术品鉴 2017(04)
    • [8].浅析从董其昌的山水画中探究文人画的笔墨美[J]. 商业故事 2016(33)
    • [9].其画[J].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7(09)
    • [10].“南北宗论”视域下宋元山水画风格比较[J]. 艺术品鉴 2015(04)
    • [11].南北宗论对文人画发展的积极意义[J]. 当代艺术 2009(01)
    • [12].重返南北宗——试以南北宗论观照当下画坛[J].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9(03)
    • [13].南北宗论与明代的宗派标榜之风[J]. 中国书法 2019(08)
    • [14].浅谈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发展[J]. 美与时代(中) 2015(11)
    • [15].滕固对“南北宗”论的创造性转换[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6].董其昌“南北宗”画论的理论价值及其影响[J]. 宿州学院学报 2015(03)
    • [17].山水画南北宗论刍议[J]. 美术界 2012(10)
    • [18].东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南北宗”之辩[J]. 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2013(08)
    • [19].山水画“南北宗”论解析[J]. 中国画画刊 2010(06)
    • [20].浅谈中国画南北宗论的时代性[J]. 美术界 2011(09)
    • [21].民国时期日本学界“南北宗”研究状况分析[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4(01)
    • [22].明朝“南北宗论”对中国画派的影响[J]. 兰台世界 2014(12)
    • [23].中国山水画南北宗论[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06)
    • [24].京城再论“南北宗”[J]. 东方艺术 2013(15)
    • [25].“文人画”与“南北宗论”的美学思想在设计中的价值[J]. 名作欣赏 2012(24)
    • [26].浅谈董其昌“南北宗”论[J]. 大舞台 2011(10)
    • [27].浅析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的社会背景[J]. 大众文艺 2010(16)
    • [28].南北宗论提出者研究[J]. 美术大观 2009(06)
    • [29].明清印学的南北宗问题[J]. 文艺研究 2009(09)
    • [30].艺术史学范畴的“南北宗论”刍议[J]. 美术向导 2009(04)

    标签:;  ;  ;  ;  ;  

    重构文人画理想 ——论松江画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