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F_1及BC_1代育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玉茹[1](2021)在《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特性及DNA指纹分析》文中指出采用田间观测、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交新品系Y33和P13的农艺特性及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杂交新品系的遗传性状稳定,生产性能和落粒性有所改善。新品系Y33和P13的物候期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遗传;生长节律也与野大麦基本一致;落粒率均低于亲本野大麦。Y33和P13两年的平均鲜草总产量均高于双亲,P13两年的平均干草总产量最高。亲本与杂交新品系在每小穗小花数、叶长、小穗长这三种性状上有较大差异。(2)新品系Y33和P13的干物质含量都较高在95%左右;粗蛋白含量等级为上等(分别为17.21%、17.36%);粗脂肪含量均比披碱草高分别为6.06%、5.88%;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低于披碱草;钙磷比较两个亲本平衡;营养价值得到了改善,饲用价值较高。(3)杂交新品系Y33和P13的耐盐性均强于披碱草;抗旱性均强于野大麦;抗旱性与耐盐性均得到了改善。(4)经ISSR、SSR标记分析,杂交新品系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遗传;两种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都能客观真实地检测出亲本与杂交后代间的遗传差异,可用于禾草远缘杂种鉴定。
王文学[2](2018)在《秋水仙碱处理野大麦×披碱草F1倍性鉴定》文中研究表明披碱草染色体数目为2n=42,野大麦染色体数目为2n=28,将二者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种F1染色体数目为35且高度不育,利用秋水仙碱对杂交种F1分蘖幼苗进行处理得到可育结实株。本实验对得到的结实材料进行染色体鉴定,并对其部分形态特征与杂交种F1进行对比,结果如下:1.材料F1-1、F1-2、F1-3、F1-4、F1-5染色体数均为36,材料F1-6、F1-7、F1-11、F1-12均是染色体数为28、36、42的混倍体植物。当秋水仙碱浓度为0.1%处理时间为36h时可诱导成功。2.当代结实材料与杂交种F1以及披碱草在株高上差异性不明显,材料F1-11、F1-12明显高于其他材料。3.结实材料的叶长、叶宽以及叶厚整体要超过杂交种F1,且叶片颜色加深。其中叶厚的差别最为明显。4.结实材料的气孔器长、气孔器宽以及保卫细胞宽平均要超过杂交种F1,以气孔器长22μm可以区分杂交种F1与染色体数目为36的材料,但是由于混倍体的存在其气孔器长与两种材料均有交集,区分效果降低。杂交种F1与染色体36的材料气孔密度约为2:1。5.杂交种F1花粉育性低仅为1.14%,结实材料中除了材料F1-7的花粉育性为10.56%,其他材料均高于30%6.杂交种F1结实率为0,高度不育,结实材料中仅有F1-7为21.26%,其他材料均要超过50%。花粉育性会影响结实率。
赵青,李造哲,马青枝,李鹏,王文学,云玲格[3](2017)在《披碱草×野大麦F1代愈伤组织诱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披碱草×野大麦杂种F1幼穗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获得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并选用长度不同的幼穗为外植体,确定出较为合适的外植体长度。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后,细胞生长缓慢,通过更换培养基使其恢复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以长为2-3cm幼穗为外植体,MS+3mg/L2,4-D为诱导培养基。MS+2,4-D 3mg/L+KT 0.5mg/L+CH 300mg/L与MS+2,4-D 4mg/L均可改善经过长期继代生长质量较差的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李小雷,鲍红春,于卓[4](2016)在《老芒麦和紫芒披碱草及其杂种F1代与BC1代的ISSR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ISSR技术对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和紫芒披碱草(Elymus purpuraristatus C.P)及其杂种F1代与BC1代的遗传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9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8个适宜引物,共扩增出71个ISSR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36.6%。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230 80.659 1,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的遗传距离较大(0.712 2),以GD值0.50为基准,分为两类,母本老芒麦、正交F1代、L-BC1、Z-BC1为一类。父本紫芒披碱草、反交F1代为一类,BC1代偏向轮回亲本老芒麦遗传。
樊海燕[5](2012)在《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BC1F3代抗旱耐盐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对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BC1F3代苗期和萌发期的抗旱性与耐盐性分别进行了研究。测定了8种供试材料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分析了苗期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各供试材料苗期和萌发期的抗旱耐盐性分别进行了综合评定,并对苗期所测指标与各供试材料抗旱耐盐性的关联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8种供试材料在苗期抗旱能力强弱顺序为:披碱草>YF3-3>YF3-31>YF3-2>YF3-53>YF3-74>野大麦>YF3-76;在萌发期抗旱能力强弱顺序为:YF3-53>披碱草>YF3-74>野大麦>YF3-76>YF3-3>YF3-2>YF3-31。各供试材料在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抗旱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披碱草和YF3-53在苗期和萌发期均具有较强的抗旱性。(2)8种供试材料在苗期耐盐能力强弱顺序为:野大麦>YF3-2>YF3-3>YF3-53>YF3-31>Y-F3-76>YF3-74>披碱草;在萌发期耐盐能力强弱顺序为:YF3-53>YF3-76>YF3-3>YF3-31>YF3-74>野大麦>YF3-2>披碱草。YF3-53和YF3-3在苗期和萌发期均具有较强的耐盐性。(3)相对生长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与各供试材料的抗旱性关联度较大,且各指标间相关性较小,可以作为评价牧草抗旱性的重要指标选择;相对生长率、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含水量与各供试材料的耐盐性关联度较大,但叶绿素含量与其他各指标间相关性均较大,具可被替代性,在耐盐性综合评价中予以剔除。
李强,李造哲,云锦凤,于卓[6](2010)在《披碱草与野大麦杂交种BC1F2代的同工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对披碱草、野大麦及其杂种BC1F2代分蘖期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BC1F2代的POD、EST同工酶谱表现为双亲的互补类型;杂种BC1F2代的POD和EST同工酶谱中亲本的个别酶带有丢失现象,在EST同工酶谱中产生了1条杂种带(Rf=0.11);BC1F2代POD同工酶谱的酶带基本相同,EST酶带特征差异较大,出现双亲互补带和杂种带;BC1F2代的POD和EST同工酶谱明显地受轮回亲本野大麦的影响,说明回交使野大麦的某些性状在BC1F2代进一步加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Y1F2-5(7号)与P1F2-1(12号)及Y1F2-3(5号)与Y1F2-4(6号)有极其近的遗传关系,野大麦与BC1F2代多数株系有较近的遗传关系;POD与EST同工酶具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鉴定和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赵慧[7](2008)在《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BC1F2代农艺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采用生物学、细胞学、同工酶电泳等方法或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BC1F2代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BC1F2代的生育期、生长动态、再生性表现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但较野大麦的生长速度慢。②个别株系分蘖能力、产草量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③BC1F2代的育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提高。④BC1F2代的抗旱性为双亲的中间型。⑤BC1F2代染色体数目均为28条,与轮回亲本野大麦的相同。⑥BC1F2的同工酶谱表现为双亲的互补类型或有杂种特征带,亦有酶带的丢失现象。BC1F2代POD和EST同工酶谱明显地受轮回亲本野大麦的影响。
李小雷[8](2008)在《几种披碱草种间杂种F1遗传特性及冰草分子图谱构建研究》文中认为披碱草属和冰草属均为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植物,它们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等特性,是禾草及麦类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这两个属的多数种既是优良的人工栽培饲草,又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为创造能结合双亲优良特性的禾草新种质(新品种),我们将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加拿大披碱草与肥披碱草、蒙古冰草与航道冰草相组配进行远缘杂交,成功获得了种间杂种F1代,并对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杂种F1套袋自交得到了F2群体。本试验对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正、反交杂种F1、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杂种F1的生育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AFLP、RAPD标记技术构建冰草分子遗传图谱,同时对株高、分蘖数、单株鲜重等10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正交F1生长速度明显超过双亲,反交F1生长速度介于双亲之间;正交F1株高143.2cm,反交F1株高129.7cm,正、反交F1的穗型均呈双亲中间型,花粉高度不育;正、反交F1均为五倍体(2n=5x=35),正交F1染色体构型为6.90Ⅰ+14.02Ⅱ,反交F1染色体构型为7.82Ⅰ+13.59Ⅱ,染色体配对行为不规则是造成杂种F1高度不育的细胞遗传学原因。亲本老芒麦、紫芒披碱草和其正、反交杂种F1代分蘖期幼叶的EST酶谱表型差异明显,是蛋白质水平鉴定杂种的重要依据。2.加拿大披碱草与肥披碱草种间杂种F1植株生长势强,生长速度明显超过其双亲,平均株高146.07cm;F1株型倾向其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穗型呈双亲的中间型,杂种F1植株完全不育;染色体数目为35条(2n=5x=35),其PMC MⅠ平均染色体构型为5.79Ⅰ+14.31Ⅱ+0.17Ⅲ,染色体联会较松弛、单价体和多价体频率高是导致杂种F1不育的原因。试验筛选出适宜于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F1及其双亲的RAPD扩增引物16个,共扩增出215个位点,多态性位点占72.1%;亲本加拿大披碱草和肥披碱草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7122,杂种F1与加拿大披碱草的遗传距离为0.6643,而与肥披碱草的遗传距离为0.2329,杂种F1偏父本遗传。试验建立了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F1幼穗外植体组培再生体系,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mg /L 2,4-D,最适幼苗分化培养基为MS+ 2.0mg/L 6-BA + 0.4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 IBA。该组培再生体系成功建立,为秋水仙碱诱导杂种F1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提供了必要条件。3.对蒙古冰草、航道冰草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检测,筛选出AFLP适宜引物16对、RAPD适宜引物19个,用这些引物对F2群体扩增得到24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AFLP多态性位点211个,RAPD多态性位点37个。对F2群体AFLP、RAPD标记分离分析发现,来源于两个亲本的标记位点分离比例接近1:1,在P<0.05的条件下,248个标记中有49个偏离3:1的孟德尔分离比例,占标记位点总数的19.8%,说明该F2群体适于遗传作图。4.利用二倍体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杂种F2分离群体首次构建了冰草分子遗传图谱,它包含7个连锁群、175个分子标记,其中AFLP标记152个,RAPD标记23个,图谱全长416cM,平均图距2.47cM。5.对二倍体冰草10个重要农艺性状共检测到13个QTL,其加性效应各不相同,各位点的遗传贡献率介于10.1%~33.9%,13个QTL分布于6个连锁群上。控制株高的QTL1个,控制叶长的QTL1个,控制单株鲜重的QTL1个,控制单株干重的QTL2个,控制叶宽的QTL1个,控制分蘖数的QTL1个,控制茎粗的QTL 2个,控制叶片数的QTL 1个,控制茎叶比的QTL 2个,控制穗长的QTL 1个。
吴尼尔,李造哲,赵慧,李微微[9](2007)在《披碱草与野大麦及其杂种F1、BC1F1同工酶分析》文中指出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对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及其杂种F1、BC1F1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代POD同工酶谱表现为双亲的互补类型,正、反交F1的酶谱基本相同,杂种F1的EST同工酶谱亦主要表现为双亲的互补类型。杂种F1代POD和EST同工酶谱中亲本的个别酶带有丢失现象,又各产生了2条杂种带。BC1F1代POD同工酶谱的酶谱基本相同,EST酶带特征差异较大,出现双亲互补带和杂种带,并且有酶带的丢失现象。BC1代的POD和EST同工酶谱明显地受轮回亲本野大麦的影响,说明回交使野大麦的某些性状在BC1代进一步加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株系P1F1-2与Y1F1-2及P1F1-6与P1F1-7有极其近的遗传关系,野大麦与BC1F1代各株系较披碱草有较近的遗传关系。POD与EST同工酶具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鉴定和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吴尼尔[10](2007)在《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回交一代遗传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形态学、生物学、细胞学、同工酶电泳等方法或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回交1代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披碱草和野大杂种F1外部形态特征偏向亲本披碱草,BC1代外部形态明显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不同株系在形态上有较大变异。②杂种F1代的生育日数、生长动态、产草量、分蘖能力为双亲的中间型,形态学特性、生长天数、再生性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正交F1代生育期、产草量、再生速度、分蘖能力强于反交F1代。杂种F1花粉高度不育。③BC1代的生长发育节律从拔节期开始较F1代提早。正反交BC1代的生长动态曲线基本一致,多数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但较野大麦的生长速度慢。BC1代产草量较F1有所降低,BC1代的育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提高,BC1代的生物学及农艺特性在不同株系间有较大的变异。④正、反交杂种F1染色体数均为35。BC1代染色体发生了数目上的变异,变异范围为28—33。⑤杂种F1代POD和EST同工酶谱为双亲的互补型或有杂种特征带,亦有酶带的丢失现象。BC1代POD和EST同工酶谱明显地受轮回亲本野大麦的影响。
二、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F_1及BC_1代育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F_1及BC_1代育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特性及DNA指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披碱草和野大麦的生物学特性 |
1.2 披碱草属和大麦属农艺与品质性状的研究现状 |
1.2.1 披碱草属的研究现状 |
1.2.2 大麦属的研究现状 |
1.3 披碱草属和大麦属抗性的研究现状 |
1.3.1 披碱草属的研究现状 |
1.3.2 大麦属的研究现状 |
1.4 分子标记技术及应用 |
1.4.1 SSR标记原理及应用 |
1.4.2 ISSR标记原理及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农艺特性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小区设计 |
2.2.3 田间管理 |
2.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耐盐、抗旱性研究方法 |
2.3.1 幼苗培养 |
2.3.2 胁迫处理 |
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DNA分子标记研究方法 |
2.4.1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2.4.2 PCR扩增及电泳 |
2.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农艺特性 |
3.1.1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物候期 |
3.1.2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生长速度 |
3.1.3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落粒率 |
3.1.4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育性、结实性 |
3.1.5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产草量 |
3.1.6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 |
3.1.7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营养成分分析 |
3.2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耐盐性评价 |
3.2.1 盐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2 盐胁迫对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3 盐胁迫对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2.4 盐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5 盐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6 耐盐性综合评价 |
3.2.7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3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抗旱性评价 |
3.3.1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2 干旱胁迫对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3.3 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3.4 干旱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3.5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6 抗旱性综合评价 |
3.3.7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4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DNA指纹分析 |
3.4.1 基因组DNA的纯度检测 |
3.4.2 ISSR标记多态信息 |
3.4.3 ISSR标记遗传系数及聚类图 |
3.4.4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ISSR标记指纹图谱 |
3.4.5 SSR标记多态信息 |
3.4.6 SSR标记遗传系数及聚类图 |
3.4.7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SSR标记指纹图谱 |
4 讨论 |
4.1 农艺特性的综合评价 |
4.2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 PEG胁迫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4.4 DNA指纹图谱的应用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秋水仙碱处理野大麦×披碱草F1倍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披碱草以及披碱草属的研究进展 |
2.2 野大麦以及大麦属的研究进展 |
2.3 披碱草属与野大麦属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2.4 植物倍性鉴定方法 |
2.4.1 植株形态学鉴定 |
2.4.2 染色体计数法鉴定 |
2.4.3 保卫细胞鉴定 |
2.4.4 花粉形态学鉴定 |
2.4.5 流式细胞仪法鉴定 |
3 技术路线图 |
4 材料与方法 |
4.1 材料 |
4.2 实验器材与药品 |
4.3 研究方法 |
4.3.1 秋水仙碱处理 |
4.3.2 植株形态测定 |
4.3.3 气孔保卫细胞测定 |
4.3.4 染色体数目测定 |
4.3.5 花粉育性测定 |
4.3.6 结实率测定 |
5 结果与分析 |
5.1 秋水仙碱处理后得到结实材料 |
5.2 染色体数目的对比 |
5.3 植株外部形态的对比 |
5.3.1 株高的对比 |
5.3.2 株高稳定性的对比 |
5.3.3 叶长、叶宽、叶厚的对比 |
5.3.4 叶色的对比 |
5.4 细胞的对比 |
5.4.1 气孔器长、宽以及保卫细胞宽的对比 |
5.4.2 气孔密度比较 |
5.5 花粉育性与结实性对比 |
5.5.1 花粉育性对比 |
5.5.2 结实性对比 |
6 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披碱草×野大麦F1代愈伤组织诱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培养条件 |
1.1.3 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1.1.4 幼穗长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1.1.5 结果观测与统计方法 |
2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优化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2 幼穗长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3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优化研究 |
4 讨论 |
4.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4.2 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
5 结论: |
(4)老芒麦和紫芒披碱草及其杂种F1代与BC1代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DNA提取与检测 |
1.2.2 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 |
1.2.3 引物筛选 |
1.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 ISSR扩增结果 |
2.3 材料间亲缘关系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5)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BC1F3代抗旱耐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旱性研究进展 |
1.2.1.1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 |
1.2.1.2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
1.2.2 耐盐性研究进展 |
1.2.2.1 盐害对植物的影响 |
1.2.2.2 植物的耐盐机制研究 |
1.2.3 披碱草与野大麦研究现状 |
2 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BC_1F_3代抗旱性研究 |
2.1 苗期抗旱性研究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试验地概况 |
2.1.1.2 材料介绍 |
2.1.1.3 幼苗培育 |
2.1.1.4 干旱处理 |
2.1.1.5 指标测定 |
2.1.1.6 数据处理 |
2.1.2 结果分析 |
2.1.2.1 干旱胁迫下幼苗相对含水量变化 |
2.1.2.2 干旱胁迫下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 |
2.1.2.3 干旱胁迫下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 |
2.1.2.4 干旱胁迫下丙二醛含量变化 |
2.1.2.5 干旱胁迫下幼苗叶绿素含量变化 |
2.1.2.6 干旱胁迫下表观生长状况 |
2.1.2.7 干旱胁迫下幼苗相对生长率 |
2.1.2.8 相关性分析 |
2.1.2.9 抗旱性综合评价 |
2.1.2.10 灰色关联度分析 |
2.2 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
2.2.1 试验方法 |
2.2.2 数据处理 |
2.2.3 结果分析 |
2.2.3.1 干旱胁迫下种子相对发芽率变化 |
2.2.3.2 干旱胁迫下种子相对发芽势变化 |
2.2.3.3 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的变化 |
2.2.3.4 干旱胁迫下种子根芽比变化 |
2.2.3.5 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2.3 小结 |
3 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BC_1F_3代耐盐性研究 |
3.1 苗期耐盐性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幼苗培育 |
3.1.1.2 盐胁迫处理 |
3.1.1.3 指标测定 |
3.1.1.4 数据处理 |
3.1.2 结果分析 |
3.1.2.1 盐胁迫下幼苗相对含水量变化 |
3.1.2.2 盐胁迫下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 |
3.1.2.3 盐胁迫下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 |
3.1.2.4 盐胁迫下幼苗丙二醛含量变化 |
3.1.2.5 盐胁迫下幼苗叶绿素含量变化 |
3.1.2.6 盐胁迫下幼苗相对生长率变化 |
3.1.2.7 盐胁迫下幼苗表观生长状况 |
3.1.2.8 相关性分析 |
3.1.2.9 耐盐性综合评价 |
3.1.2.10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 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
3.2.1 试验方法 |
3.2.2 数据处理 |
3.2.3 结果分析 |
3.2.3.1 盐胁迫下种子相对发芽率变化 |
3.2.3.2 盐胁迫下对种子相对发芽势变化 |
3.2.3.3 盐胁迫对种子相对发芽指数变化 |
3.2.3.4 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
3.3 小结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干旱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1.2 盐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3 牧草抗旱耐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4.1.4 牧草抗旱耐盐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披碱草与野大麦杂交种BC1F2代的同工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样品制备 |
1.2.2 电泳 |
1.2.3 染色 |
1.2.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OD同工酶酶谱特征 |
2.2 EST酶同功酶酶谱特征 |
2.3 聚类分析 |
3 小结 |
(7)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BC1F2代农艺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亲本披碱草、野大麦的研究利用现状 |
1.2 披碱草与野大麦远缘杂交研究利用现状 |
1.3 抗旱研究现状 |
1.4 细胞遗传学和同工酶技术在饲草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2 材料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物候期 |
3.2 生长速度 |
3.3 生产性能和再生速度 |
3.4 分蘖能力 |
3.5 花粉育性和结实性 |
3.6 抗旱性鉴定 |
3.7 体细胞染色体计数 |
3.8 同工酶分析 |
4 讨论 |
4.1 相对含水量与抗旱性的关系 |
4.2 游离脯氨酸与抗旱性的关系 |
4.3 同工酶与植物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8)几种披碱草种间杂种F1遗传特性及冰草分子图谱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饲草新品种开发的必要性 |
2 小麦族多年生饲草及其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
3 遗传标记的发展概况 |
3.1 形态标记 |
3.2 细胞学标记 |
3.3 生化标记 |
3.4 DNA 分子标记 |
3.4.1 基于DNA-DNA 杂交的DNA 标记 |
3.4.2 基于PCR 技术的DNA 标记 |
3.4.3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 的DNA 标记 |
3.4.4 基于单个核苷酸多态性的DNA 标记 |
4 作物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4.1 DNA 标记的选择 |
4.2 作图群体的建立 |
4.2.1 亲本的选配 |
4.2.2 分离群体类型的选择 |
4.2.3 作图群体大小 |
4.2.4 遗传连锁群的构建 |
4.2.5 与遗传作图有关的计算机软件 |
4.3 遗传图谱的研究意义 |
4.3.1 QTL 分析 |
4.3.2 标记辅助育种 |
4.3.3 图位克隆 |
4.4 饲草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一章 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杂种F1生育及细胞遗传学等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生长发育及形态观测 |
1.2.2 花粉育性和结实性 |
1.2.3 染色体观察 |
1.2.4 EST 同工酶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生长及形态 |
2.2 花粉育性与结实性 |
2.3 细胞染色体特征 |
2.3.1 RTC 染色体 |
2.3.2 PMC MⅠ染色体 |
2.4 亲本及其正、反交杂种F1 同工酶酶谱特征 |
2.4.1 EST 同工酶酶谱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加拿大披碱草与肥披碱草杂种F1 的生育及细胞学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生长速度、株型、穗型比较 |
2.2 花粉育性和结实性观察结果 |
2.3 细胞染色体特征 |
2.3.1 RTC 染色体 |
2.3.2 PMC MⅠ染色体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及其杂种F1的RAPD 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基因组DNA 的提取及纯度检测 |
1.2.2 RAPD 试验流程 |
1.2.3 DNA 谱带的统计 |
1.3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 |
1.3.1 多态性位点百分率 |
1.3.2 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 的纯度 |
2.2 RAPD 扩增结果 |
2.3 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杂种F1幼穗组培再生体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培养基设置 |
1.2.2 外植体处理及培养过程 |
1.2.3 炼苗与移栽 |
1.2.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种F1 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1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 |
2.1.2 愈伤组织的分化 |
2.1.3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冰草遗传图谱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田间取样 |
1.2.2 DNA 提取与检测 |
1.3 AFLP、RAPD 引物 |
1.3.1 AFLP 引物及其来源 |
1.3.2 RAPD 引物及其来源 |
1.3.3 AFLP 分子标记试验流程 |
1.3.4 RAPD 试验流程 |
1.3.5 数据的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材料DNA 纯度检测 |
2.2 AFLP 预扩增检测 |
2.3 AFLP 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2.4 RAPD 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2.5 F_2 群体AFLP、RAPD 标记的分离 |
2.6 利用冰草F_2 群体构建的AFLP、RAPD 分子遗传图谱及其基本特征 |
3 讨论与小结 |
3.1 关于亲本的选配及群体构建 |
3.2 关于AFLP 标记的作图效率 |
3.3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及偏分离产生的机制 |
第六章 冰草重要农艺性状的QTL 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农艺性状观测 |
1.2.2 数据统计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性状在双亲间的差异及在F_2 群体的分离 |
2.2 F_2 群体中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
2.3 冰草重要农艺性状的定位与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9)披碱草与野大麦及其杂种F1、BC1F1同工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1.2.1 酶液制备 |
1.2.2 电泳 |
1.2.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2.2 酯酶同工酶 |
2.3 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10)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回交一代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麦族多年生禾草在牧草种质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 杂种优势及远缘杂交育种 |
1.3 小麦族多年生禾草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4 细胞遗传学和同功酶技术在饲草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5 披碱草和野大麦分布及其一般特性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2 材料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形态学特征 |
2.3.2 生物学及农艺特性 |
2.3.3 体细胞(RTC)染色体观察 |
2.3.4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形态特征 |
3.1.1 营养体的形态特征 |
3.1.2 穗部形态特征 |
3.2 物候期观察结果 |
3.3 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 F_1 与BC_1代及其亲本的生长速度 |
3.4 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 F_1 与BC_1代及其亲本的生产性能 |
3.5 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 F_1 与BC_1代及其亲本的分蘖能力 |
3.6 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 F_1 与BC_1代及其亲本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 |
3.7 杂种 F_1 与BC_1代及其亲本的体细胞染色体计数 |
3.8 杂种 F_1 与BC_1代及其亲本的同工酶分析 |
3.8.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
3.8.2 酯酶同工酶 |
4 讨论 |
4.1 形态学特征的遗传变异 |
4.2 生物学及农艺特性的遗传变异 |
4.3 体细胞(RTC)染色体的遗传变异 |
4.4 同工酶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F_1及BC_1代育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特性及DNA指纹分析[D]. 吕玉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秋水仙碱处理野大麦×披碱草F1倍性鉴定[D]. 王文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3]披碱草×野大麦F1代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赵青,李造哲,马青枝,李鹏,王文学,云玲格. 草原与草业, 2017(01)
- [4]老芒麦和紫芒披碱草及其杂种F1代与BC1代的ISSR分析[J]. 李小雷,鲍红春,于卓. 种子, 2016(12)
- [5]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BC1F3代抗旱耐盐性研究[D]. 樊海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6]披碱草与野大麦杂交种BC1F2代的同工酶分析[J]. 李强,李造哲,云锦凤,于卓. 中国草地学报, 2010(04)
- [7]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BC1F2代农艺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D]. 赵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8]几种披碱草种间杂种F1遗传特性及冰草分子图谱构建研究[D]. 李小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2)
- [9]披碱草与野大麦及其杂种F1、BC1F1同工酶分析[J]. 吴尼尔,李造哲,赵慧,李微微. 中国草地学报, 2007(03)
- [10]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回交一代遗传变异研究[D]. 吴尼尔.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