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识别率论文-兰兰,邵莲美,熊芬,谢林怡,于澜

言语识别率论文-兰兰,邵莲美,熊芬,谢林怡,于澜

导读:本文包含了言语识别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听神经瘤,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觉时域间隔感知能力阈值测试

言语识别率论文文献综述

兰兰,邵莲美,熊芬,谢林怡,于澜[1](2019)在《听神经瘤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时域间隔感知能力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与正常听力者、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之间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的差异性,为听神经瘤临床研究提供诊断参考。方法:选取来临床听力诊断中心已确诊的听神经瘤组患者22例,正常听力组30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16例,分别为各组受试者进行听觉时域间隔感知阈值测试(TGDT)。结果:听力正常组平均TGDT阈值为(3.56±0.82) ms,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的TGDT阈值为(3.91±1.46) ms,听神经瘤组健侧TGDT阈值为(4.01±1.86) ms;听神经瘤组患侧TGDT阈值为(9.48±9.46) ms。经统计学分析,最大言语识别率和时域间隔察觉阈测试除外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与正常听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听神经瘤组患侧与其他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DT阈值与PBmax不存在线性相关(P>0.05)。正常组TGDT阈值在性别、耳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听神经瘤患者健侧耳的时间间隙响应阈未受影响,较正常人无明显改变。TGDT与最大言语识别率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听神经瘤患者患侧耳的时间间隔响应能力较正常人显着减弱,言语识别率联合TGDT有助于蜗后病变的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左建,邵薏汀,陈艾婷,冀飞[2](2019)在《基于真耳分析的助听器配戴者言语可懂度指数与言语识别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助听器使用者基于真耳分析的言语可懂度指数(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dex,SII)与言语识别率的关系,探索SII在助听器验配效果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对27例感音神经性聋的助听器使用者依据真耳分析测试结果进行调试,调试前后分别通过真耳分析得到不同输入级下的SII值,并分别进行安静条件下单音节识别率和噪声条件下句子识别率测试。根据两种言语识别测试结果,将患者分为助听最佳组(仅单音节有此分组)、助听佳组、助听一般组和助听差组,分析各组助听SII值与言语识别率得分的相关性。结果调试后,受试者的SII值和言语识别率均得到提高。助听佳组的安静下单音节识别率与SII值的相关性最高(R2=0.74,P<0.05),助听差组的噪声下句子识别率与SII值的相关性最高(R2=0.60,P<0.05)。结论通过真耳分析调试后,助听器佩戴者的SII值与言语识别率相关性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孙渊渊,郭洋,夏俍,冯艳梅[3](2017)在《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言语识别率恢复的因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突发性聋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多依赖纯音测听,中国《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和美国《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2012)》都建议将言语识别率纳入到突聋治疗的疗效评估中。本文就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言语识别率恢复的因素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王琦,苗艳,王艳霄,陈益青,李原[4](2016)在《FM系统对不同信噪比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识别率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FM听觉辅助装置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佩戴效果。方法对25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中分别进行佩戴FM和不佩戴FM两种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测试,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①FM辅助和信噪比均存在的条件下,两者对言语识别率测试均产生明显的主效应;②相同信噪比条件下,佩戴FM辅助设备的听障儿童言语识别率明显高于未配戴者。结论建议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使用FM辅助装置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融合教育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符秋养,梁勇,邹岸,王涛,张学辉[5](2016)在《健康青年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与最大言语识别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与最大言语识别率(phonetically balanced maximum,PB_(max))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测试健康青年41耳的PB_(max)及其对应强度的s-ABR,分析s-ABR主波潜伏期和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F_0)幅值、第一共振峰(first formant,F_1)幅值与PB_(max)的关系。结果以PB_(max1)=100%、100%<PB_(max2)<90%及PB_(max3)≤90%分为3个组,结果显示3组PB_(max)及其s-ABR F_0、F_1幅值和各主波潜伏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ABR的主波潜伏期和F_0、F_1幅值与PB_(max)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ABR电生理特性与PB_(max)均表现出显着相关性(P<0.05),各主波潜伏期与PB_(max)负相关,而F_0幅值和F_1幅值分别与PB_(max)正相关。结论s-ABR的电生理特性和言语识别功能关联紧密,这些电生理特性有望成为评价言语识别功能的客观指标,并可能联合或者单独应用于言语识别功能的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6年04期)

江珊,陈平,吴正规,徐扬龙,邹彬[6](2015)在《言语识别率测试在地中海贫血患者早期听损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言语识别率测试时于监测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中早期听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76耳)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常规频率+扩展高频)及言语识别率测试,观察治疗前后的听力改变情况。结果 38例(76耳)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分别为(17.9±12.2)d BHL和(18.2±13.4)d BHL,言语识别率分别为(93.6±5.9)%和(91.5±8.0)%;治疗前后地贫患者的常频纯音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言语识别率较治疗前轻度下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扩展高频阈值较治疗前有升高,以10k Hz、12.5 k Hz、18 k Hz、19 k Hz、20 k Hz最为显着,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言语识别率及扩展高频相互结合对地贫患者早期听损伤监测可能更有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彭璐,余水莲,陈睿春,景艳,梁建平[7](2015)在《老年性聋言语识别率与脑皮层弥散张量成像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老年性聋言语识别能力与气导平均听阈、下丘、额上回及颞横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5例老年性聋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及单音节词最大言语识别率测试,并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测下丘、额上回及颞横回各向异性分数值(FA)。比较左右两侧下丘、额上回及颞横回的FA值的差异性,并将气导平均听阈(PTA)、下丘FA值、额上回FA值及颞横回FA值的测试结果与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双侧下丘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侧额上回及左侧颞横回的FA值明显高于右侧(P<0.05)。言语识别率与PTA呈负相关(P<0.01),与颞横回FA值呈正相关(P<0.05),与额上回FA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老年人言语识别率不仅与外周听觉功能有关,而且与中枢听觉和认知功能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18期)

兰兰,谢林怡,史伟,丁海娜,李娜[8](2015)在《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主客观听力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并分析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其他客观测听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最大言语识别率在诊断听神经病中的意义。方法 106例(212耳)听神经病患者均进行最大言语识别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耳蜗电图、40Hz事件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测试,分析主客观听力测试与最大言语识别率测试的关系。应用PASW Statistic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较好组与较差组中轻度到重度听力损失均有出现,PBmax程度在总体水平上与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类型相关;PBmax程度与镫骨肌反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引出或部分引出声反射耳总体水平好于未引出声反射耳;ABR检查212耳中,仅有12耳能引出重复性不佳的ABR波,引出波形比例为5.7%(12/212),阈值均≥80d Bn HL,ABR可记录到波形组的PBmax程度显着好于ABR无反应组(P<0.05);-SP/AP比值在PBmax不同组别之间,其PBmax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SP/AP<0.5组及比值介于0.5-1.0组的患耳PBmax程度最好,-SP/AP比值>1时程度较差。PBmax与40Hz事件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阈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主客观听力学特征密切相关,PBmax的测试水平是听觉通路上不同病变部位功能障碍或缺失的综合反映,间接体现了AN患者从周边到中枢一系列非同步化反应的变化。PBmax联合主客观听力测试对分析听神经病病变部位,判断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梁思玉,郑芸,李刚[9](2015)在《言语识别率对突聋疗效评估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用于评估突聋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进行比较。结果 11例(11耳)突聋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平均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值分别为62.27±15.36和60.23±14.32dB HL,言语识别率平均值分别为42.91%±30.83%和72.73%±26.72%;治疗前后各例患者的纯音听阈及言语识别率测试声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言语识别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部分突聋患者治疗后虽然纯音听阈无改善,但言语识别率可有所提高;言语识别率可辅助纯音听阈评估突聋疗效。(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徐建乐,王恺,郑芸[10](2011)在《言语识别率测试在桥小脑角肿瘤诊断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ch recognition score test,SRS)在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9例(20耳)疑为CPA占位性病变者行SRS测试和MRI检查,并以MRI为诊断CPA的标准评估SRS对CPA肿瘤的诊断意义。结果 19例(20耳)最大言语识别率分别是0%(8耳)、4%(2耳)、8%(2耳)、12%(1耳)、20%(1耳)、40%(1耳)、44%(1耳)、56%(1耳)、68%(1耳)8、0%(2耳)。SRS测试中出现回跌现象者7耳,回跌指数(rollover index,RI)分别是0.26、0.36、0.40、0.80、0.88、1、1。头部增强MRI示CPA占位性病变者16例(16耳)(16/20,80%),最大言语识别率诊断CPA肿瘤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25%;回跌指数诊断CPA肿瘤的敏感性为37.50%,特异性为75%。接受CPA肿瘤切除术者15例(15耳),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神经鞘瘤(听神经瘤)10例(10/15,66.67%)、脑膜瘤3例(3/15,20%)、表皮样囊肿1例(1/15,6.67%)、脉络丛乳头瘤1例(1/15,6.67%)。结论 SRS测试有助于诊断桥小脑角占位病变。(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言语识别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助听器使用者基于真耳分析的言语可懂度指数(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dex,SII)与言语识别率的关系,探索SII在助听器验配效果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对27例感音神经性聋的助听器使用者依据真耳分析测试结果进行调试,调试前后分别通过真耳分析得到不同输入级下的SII值,并分别进行安静条件下单音节识别率和噪声条件下句子识别率测试。根据两种言语识别测试结果,将患者分为助听最佳组(仅单音节有此分组)、助听佳组、助听一般组和助听差组,分析各组助听SII值与言语识别率得分的相关性。结果调试后,受试者的SII值和言语识别率均得到提高。助听佳组的安静下单音节识别率与SII值的相关性最高(R2=0.74,P<0.05),助听差组的噪声下句子识别率与SII值的相关性最高(R2=0.60,P<0.05)。结论通过真耳分析调试后,助听器佩戴者的SII值与言语识别率相关性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言语识别率论文参考文献

[1].兰兰,邵莲美,熊芬,谢林怡,于澜.听神经瘤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时域间隔感知能力的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

[2].左建,邵薏汀,陈艾婷,冀飞.基于真耳分析的助听器配戴者言语可懂度指数与言语识别率的关系[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9

[3].孙渊渊,郭洋,夏俍,冯艳梅.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言语识别率恢复的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

[4].王琦,苗艳,王艳霄,陈益青,李原.FM系统对不同信噪比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识别率的作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

[5].符秋养,梁勇,邹岸,王涛,张学辉.健康青年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与最大言语识别率的关系[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

[6].江珊,陈平,吴正规,徐扬龙,邹彬.言语识别率测试在地中海贫血患者早期听损伤中的应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

[7].彭璐,余水莲,陈睿春,景艳,梁建平.老年性聋言语识别率与脑皮层弥散张量成像相关性[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

[8].兰兰,谢林怡,史伟,丁海娜,李娜.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主客观听力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

[9].梁思玉,郑芸,李刚.言语识别率对突聋疗效评估的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

[10].徐建乐,王恺,郑芸.言语识别率测试在桥小脑角肿瘤诊断中的作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

标签:;  ;  ;  

言语识别率论文-兰兰,邵莲美,熊芬,谢林怡,于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