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绿脓杆菌论文-覃振斌

耐药绿脓杆菌论文-覃振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耐药绿脓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脓杆菌,耐药性,质粒,耐药基因

耐药绿脓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覃振斌[1](2018)在《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质粒介导ESBLs和AmpC酶耐药基因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脓杆菌是临床与生产上一种极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并且拥有复杂的耐药机制。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菌得以选择性地进化发展,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绿脓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渐严重,严重威胁人类与动物的健康。对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其质粒介导的ESBLs、AmpC酶基因研究,为指导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次研究是以2013~2016年从四川部分地区兽医临床及生产上分离得到的233株动物源绿脓杆菌分离菌为实验对象,测定了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受试菌株对导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极强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及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复方新诺明97.85%、头孢曲松93.99%、氨曲南93.13%、亚胺培南80.69%、头孢吡肟57.51%、头孢他啶49.36%、环丙沙星15.02%、庆大霉素12.45%、左氧氟沙星12.45%、多粘菌素B 9.87%、阿米卡星3.43%。MDP-PA占所有菌株的79.83%,受试菌株以7~9耐为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间存在着严重的交叉耐药性,头孢他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最低,交叉耐药率范围在49.36~68.66%间;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耐药性,除复方新诺明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率极高外,其余非药物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耐药率范围在3.43~20.90%间。对受试菌株产ESBLs、AmpC及MBL酶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绿脓杆菌分离菌均检测出产ESBLs及AmpC酶,未检测出MBL,采用PCR技术对所有受试菌株进行22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扩增出质粒ESBLs酶耐药基因,14株扩增出质粒AmpC酶耐药基因,未检测出MBL耐药基因。其中,所有受试菌株都携带了TEM-116基因,118株携带OXA-1型,28株携带OXA-10型,21株携带了CTX-M-15,14株携带了DHA-1型。88株受试菌株只携带了一种耐药基因(TEM),145株携带了2种级以上耐药基因,携带多耐药基因的菌株耐药性强于单耐药基因菌株。利用Eric-PCR对绿脓杆菌分离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绿脓杆菌分为30个基因型。在233株受试菌株中,成功获得41株结合子,接合率17.60%,ESBLs酶耐药基因成功转移,未检测出携带AmpC酶基因的结合子。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PCR技术对接合子进行MIC值测定和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存在质粒的ESBLs酶基因是可以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发生横向传递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随之得到转移,导致多药细菌的产生及传播。(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苏鹏[2](2017)在《泌尿系置管患者绿脓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感染绿脓杆菌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行泌尿系置管的201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患者62例。记录、分析与泌尿系置管后发生绿农杆菌感染的相关的因素,对感染发生有关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统计绿脓杆菌感染患者耐药种类及耐药率状况。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于60岁(VS小于等于60岁),OR=3.041,95%CI(1.623-5.699)、留置管时间超过1月(VS留置置管时间小于等于1月),OR=2.889,95%CI(1.380-6.048)、术前肾功能受损(VS术前无肾功能受损),OR=7.111,95%CI(3.470-14.575)、合并低蛋白血症(VS无低蛋白血症OR=5.044),95%CI(2.274-11.187))、糖尿病基础病史(VS无糖尿病基础病史)OR=4.303,95%CI(1.416-13.074)、体外置管方式(VS体内置管方式),OR=12.987,95%CI(6.667-25.000)是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留置体外置管叁种方式绿脓杆菌感染率进行整体卡方检验及分割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留置肾造瘘管(VS导尿管组,χ~2=15.26,P=0.000);(VS膀胱造瘘管,χ~2=18.41,P=0.000)发生泌尿系绿脓杆菌感染的机会更高。细菌培养+20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药物耐药情况为绿脓杆菌对头孢类中头孢唑啉(耐药率100%)、头孢呋辛钠(耐药率98%)、头孢呋辛酯(耐药率98%)、头孢曲松(耐药率98%);青霉素类中氨苄西林(耐药率100%)、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100%);其他β-内酰胺类中头孢替坦(耐药率90%);硝基呋喃类中呋喃妥因(耐药率90%);磺胺类中复方新诺明(耐药率98%)明显耐药。药物敏感情况为绿脓杆菌仅对氨基糖甙类中的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94%)、庆大霉素(敏感率71%)、妥布霉素(敏感率77%);喹诺酮类中环丙沙星(敏感率61%)、左氧氟沙星(敏感率65%);头孢类中的头孢他啶(敏感率84%)、头孢吡肟(敏感率74%);半合成青霉素类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80%)、氧哌嗪青霉素(敏感率74%)以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中美罗培能(敏感率77%)、亚胺硫霉素(泰能)(敏感率94%)敏感。结论:高龄(大于60岁)、合并肾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的患者是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行泌尿系体外置管尤其是留置肾造瘘管,且置管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几率显着增加;泌尿系置管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极其严峻,临床治疗中务必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并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7-05-01)

吴明权,魏士长,黄银秋,张璐,史志龙[3](2016)在《绿脓杆菌耐药机制及其治疗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脓杆菌为假单胞菌属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通过环境污染、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等途径传播,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中仅次于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的常见病原菌。绿脓杆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特定发病环境构成绿脓杆菌感染流行环节。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肿瘤放疗、化疗时,极易发生绿脓杆菌感染。临床上绿脓杆菌常可引起尿路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6年11期)

苏鹏,张能,付逆,苗向阳,张鹏[4](2016)在《泌尿系置管与绿脓杆菌感染及耐药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其多重耐药原因。方法统计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行泌尿系置管的1536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14例发生绿脓杆菌感染,记录与分析与感染发生有关的各种条件和药敏情况。结果 14例中12例为男性,占85.7%,体外置管、留置管时间超过1月、术前肾功能受损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药敏提示呈多重耐药菌,仅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亚胺硫霉素敏感。结论合并慢性疾病,尤其是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泌尿系外引流管超过一个月,发生耐药绿脓杆菌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荣民,雷蕾,汪昕,刘晓宇,汪洋[5](2015)在《宠物源产IMP-45型碳青霉烯酶多重耐药绿脓杆菌分子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宠物源产IMP型碳青霉烯酶绿脓杆菌的耐药特点以及分子遗传特征,为我国患病宠物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特点提供依据。【方法】对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获得的一株狗源产IMP-45碳青霉烯酶多重耐药绿脓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之后用SI-PFGE和Southern blot定位其耐药基因,再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获得bla_(NDM-1)基因的基因环境和ST分型。【结果】S1-PFGE和Southern blot显示bla_(IMP-45)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ST分型显示其为ST308,该分型的绿脓杆菌曾在法国一个病人体内检出过。测序所得共10991 bp序列全包含一段aacA4-bla_(IMP-45)-bla_(OXA-1)-catB3的耐药基因簇定位在一个一型整合子内,导致该菌株除了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还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氯霉素和多粘菌素B等药物耐药,并且该段序列和我国人源碳青霉烯耐药菌株的相应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论】目前在宠物临床是禁止使用碳青霉烯药物的,由此可见这株IMP-45基因阳性绿脓杆菌很可能由人传播给宠物,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在非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共选择性压力下与其他耐药基因共传播在临床感染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0-20)

于天良[6](2014)在《绿脓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给临床正确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分离鉴定100例患者标本中的绿脓杆菌,并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该菌对6种常用抗菌素的耐药性,计算耐药率。结果绿脓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甲羧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叁嗪、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9%、39%、24%、24%、16%和12%。结论绿脓杆菌对一线药物如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甲羧肟等均有一定耐药性。(本文来源于《职业卫生与病伤》期刊2014年02期)

邢进[7](2012)在《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耐药分析及PFGE和MLVA分型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基因型分布和菌株间的同源性,对绿脓杆菌感染进行溯源和流行病学分析,为绿脓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和菌种资源。比较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两种分型方法的优劣。为绿脓杆菌的研究提供北京地区的分型数据。进而为绿脓杆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保障实验动物质量和相关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方法:(1)收集2007年~2011年北京地区17家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的绿脓杆菌分离株,使用法国梅里埃API20E细菌鉴定试纸条生化试验及16SrRNA序列扩增和测序进行绿脓杆菌菌株的鉴定;(2)根据美国临床与实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和推荐方法,选择青霉素类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PIP)、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哌拉西林/他巴唑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 PIP-TAZ)、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Ceftazidime, CAZ)和头孢噻肟(Cefotaxime, CTX)、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Gentamicin, GEN)、喹诺酮类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碳青霉素烯类亚胺培南(Imipenem, IMP)、多肽类多粘菌素E(Colistin, Coli)7类8种抗生素,采用琼脂稀释法收集的134株绿脓杆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通过IMP-EDTA协同实验和外膜蛋白OprD编码基因的扩增测序,对耐亚胺培南菌株进行耐药机制分析;(3)采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脉冲场电泳方法(PFGE),经Spe 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的PFGE指纹图谱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处理和聚类分析;(4)采用串联重复可变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134株绿脓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经13个VNTR位点的扩增,利用Bioculator计算出各菌株的每个位点的重复序列数目,用Bionumerics软件对重复序列的多态性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和聚类分析,并与PFGE分型结果相比较;结果:(1)经过API20E生化鉴定结果软件分析,从2988只实验动物和55份饮水样品中分离的135株疑似绿脓杆菌分离株,除PA73被鉴定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外,其余所有受试菌株的生化结果共产生了21种生化谱,第一鉴定结果均为绿脓杆菌,CMCC10110的API20E生化谱为220200463。其中PA001、PA002、PA060和PA075的鉴定ID%分别为25.2%、25.2%、57.7%和36.9%,其他菌株ID%在98.9~99.9之间,T指数在0.5~1之间。鉴定确认了134株为绿脓杆菌。(2)134株实验动物绿脓杆菌分离株经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结果存在对CTX,IMP,Coli,GEN,CIP五种抗生素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CTX的耐药率为11.9%;对IMP的耐药率为1.5%;对Coli的耐药率为2.2%;对GEN的耐药率为41%;对CIP的耐药率为1.5%;对PIP、PIP-TAZ和CAZ均敏感。存在CTX-Coli-GEN-CIP(n=1)和CTX-Coli-CIP(n=1)多重耐药株和CTX-GEN(n=11)双重耐药。所有耐药菌株均分离自北京市丰台区。对2株亚胺培南耐药株的耐药机制分析表明外膜蛋白OprD编码基因的变异是导致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3)134株绿脓杆菌分离株经Spe 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的PFGE指纹图谱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处理和聚类分析,所有菌株被切出15~20条DNA片段,大小在20Kb~1200Kb之间。共被分为了22个基因簇(A~V),108个基因型,分辨力指数D=0.955。优势簇为J、M、N和U,分别占39/134(29.1%)、15/134(11.2%)、22/134(16.4%)和13/134(9.7%)。各分离地之间的绿脓杆菌大部分为散发感染,个别不同来源菌株具有较高的基因相似度。(4)MLVA所有菌株共被分为32个基因簇,51个基因型,分辨力指数D=0.763,低于PFGE方法。其中12簇的菌数最多,占到了56.7%,其次是21簇,占14.2%。基因分型结果与MLVA数据库比对,各有1株菌与利比亚的和西班牙的分离株有较高同源性。(5)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感染呈现散在分布,来源和时间不同,基因型也随之不同。PFGE与MLVA两方法对IMP、Coli、CIP和GEN耐药株的分型能力相同,PFGE对CTX耐药菌株的分型能力略优于MLVA。结论:北京地区实验动物绿脓杆菌存在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多粘菌素E的耐药菌株,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是由于外膜蛋白OprD编码基因的变异所引起。药敏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抗生素仍然较敏感,是研究绿脓杆菌耐药机制的良好资源。PFGE与MLVA方法对受试菌株均能有效分型,显示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的基因型比较丰富,感染源较多,且不同分离地存在基因高相似度的分离株。同一分离地的PA分离株随时间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基因型,表明存在不同的感染源或变异。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的产生耐药的原因主要为自身变异。两种分型方法对耐药菌株的分型效果基本相同。PFGE的分型能力优于MLVA,而MLVA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在检测基因间的相关度方面优于PFGE。(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2-05-22)

张海沙[8](2012)在《绿脓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肺结核并发绿脓杆菌高突变株感染的耐药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各类标本766份,进行细菌培养,把培养出的绿脓杆菌进行14种常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766份标本中痰及脓液535份,检出绿脓杆菌15株,检出率1.96%。尿液231份,检出绿脓杆菌5例,检出率0.65%。20株绿脓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90.0%,对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哌拉西林耐药率也在50%以上。结论:绿脓杆菌分布广泛,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全体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期刊2012年02期)

石谙丁[9](2011)在《绿脓杆菌性肺炎,联合用药少耐药》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脓杆菌性肺炎是一种严重又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以院内感染的形式出现,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治疗较困难,病死率高。作为难治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如何尽快早期诊断和进行有效的抗菌治疗?本期邀请专家,对绿脓杆菌性肺炎的抗菌治疗展开阐述。      【受访专(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11-07-04)

胡毕亿[10](2009)在《大面积烧伤并全耐药绿脓杆菌败血症和多重耐药不动杆菌肺炎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陈XX男21岁。颈、躯、四肢钢水烫伤3小时入院。诊断:颈、躯、四肢钢水烫伤56%Ⅱ-Ⅲ,其中Ⅲ创面为51%。入院时烦燥、无尿。无声嘶及喉部高调音,无呼吸困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第1、2、3天入水总量分别为7850ml、6125ml、6500ml,尿量分别为1710ml、1350ml、1430,体温38±0.5℃,心率120±10次/分。患者安静入院第4天和第6天分别行双上肢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皮覆盖和前躯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体皮覆盖术,手术切痂面积分别为12%和10%。入院第6天查白细胞数6.8×10~9/L,中性78.8%。血培养和创面分泌物培养为阴性。入院第9天患者突发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94%,体温38±0.5℃,心率130±10次/分。白细胞数18.4×10~9/L,中性90.4%.疑为肺部感染。改叁代头孢为美洛培兰3g/d,沐舒坦120mg/d,呼吸急促逐渐缓解,但常一过性发作。患者体温维持在38℃,心率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氧饱和度95%。入院第12天转出ICU。当天胸片提示双肺感染。入院第13天接入院第9天血培养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全耐药。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入院第14天、16天查白细胞数16.9×10~9/L,中性92%、白细胞数9.3×10~9/L,中性71.1%.入院第17天接第14天血培养复查结果仍为铜绿假单胞菌,全耐药,呼吸急促频繁。复查胸片阴影扩大。以亚胺培兰2g/d、万古霉素1.6g/d联合用药。行痰培养。入院第19天加用氟康唑口服预防二重感染。呼吸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22天接第18天血培养阴性,接痰培养为鲍氏不动杆菌,氯霉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中敏,其它耐药,复查胸片阴影继续扩大。停用亚胺培兰、万古霉素,以氯霉素1g/d、头孢哌酮/舒巴坦6g/d抗感染。呼吸平稳,氯霉素使用2日停用。入院29日胸片显示阴影大部分吸收。第31日停用抗生素。第33日复查胸片未见实质性病灶。期间两次复查血培养阴性。第35天行肉芽植皮术,入院第45天创面基本愈合.(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1-01)

耐药绿脓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感染绿脓杆菌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行泌尿系置管的201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患者62例。记录、分析与泌尿系置管后发生绿农杆菌感染的相关的因素,对感染发生有关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统计绿脓杆菌感染患者耐药种类及耐药率状况。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于60岁(VS小于等于60岁),OR=3.041,95%CI(1.623-5.699)、留置管时间超过1月(VS留置置管时间小于等于1月),OR=2.889,95%CI(1.380-6.048)、术前肾功能受损(VS术前无肾功能受损),OR=7.111,95%CI(3.470-14.575)、合并低蛋白血症(VS无低蛋白血症OR=5.044),95%CI(2.274-11.187))、糖尿病基础病史(VS无糖尿病基础病史)OR=4.303,95%CI(1.416-13.074)、体外置管方式(VS体内置管方式),OR=12.987,95%CI(6.667-25.000)是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留置体外置管叁种方式绿脓杆菌感染率进行整体卡方检验及分割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留置肾造瘘管(VS导尿管组,χ~2=15.26,P=0.000);(VS膀胱造瘘管,χ~2=18.41,P=0.000)发生泌尿系绿脓杆菌感染的机会更高。细菌培养+20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药物耐药情况为绿脓杆菌对头孢类中头孢唑啉(耐药率100%)、头孢呋辛钠(耐药率98%)、头孢呋辛酯(耐药率98%)、头孢曲松(耐药率98%);青霉素类中氨苄西林(耐药率100%)、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100%);其他β-内酰胺类中头孢替坦(耐药率90%);硝基呋喃类中呋喃妥因(耐药率90%);磺胺类中复方新诺明(耐药率98%)明显耐药。药物敏感情况为绿脓杆菌仅对氨基糖甙类中的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94%)、庆大霉素(敏感率71%)、妥布霉素(敏感率77%);喹诺酮类中环丙沙星(敏感率61%)、左氧氟沙星(敏感率65%);头孢类中的头孢他啶(敏感率84%)、头孢吡肟(敏感率74%);半合成青霉素类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80%)、氧哌嗪青霉素(敏感率74%)以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中美罗培能(敏感率77%)、亚胺硫霉素(泰能)(敏感率94%)敏感。结论:高龄(大于60岁)、合并肾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的患者是泌尿系置管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行泌尿系体外置管尤其是留置肾造瘘管,且置管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几率显着增加;泌尿系置管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的耐药情况极其严峻,临床治疗中务必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并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药绿脓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1].覃振斌.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质粒介导ESBLs和AmpC酶耐药基因检测[D].四川农业大学.2018

[2].苏鹏.泌尿系置管患者绿脓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的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7

[3].吴明权,魏士长,黄银秋,张璐,史志龙.绿脓杆菌耐药机制及其治疗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

[4].苏鹏,张能,付逆,苗向阳,张鹏.泌尿系置管与绿脓杆菌感染及耐药的相关性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6

[5].张荣民,雷蕾,汪昕,刘晓宇,汪洋.宠物源产IMP-45型碳青霉烯酶多重耐药绿脓杆菌分子特征的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6].于天良.绿脓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

[7].邢进.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耐药分析及PFGE和MLVA分型方法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

[8].张海沙.绿脓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9].石谙丁.绿脓杆菌性肺炎,联合用药少耐药[N].医药经济报.2011

[10].胡毕亿.大面积烧伤并全耐药绿脓杆菌败血症和多重耐药不动杆菌肺炎一例[C].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9

标签:;  ;  ;  ;  

耐药绿脓杆菌论文-覃振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