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合成工艺的各个步骤,对交联、水解、干燥及后处理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性能与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生物降解性、稳定性及保水性能和固沙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开发了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合成的二段交联工艺,在有溶剂和分散剂存在的条件下,以聚琥珀酰亚胺(PSI)为原料,经过交联、水解后可以得到具有很好连续性及一定密度梯度、多级多孔网络结构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这种树脂具有较合理的基团配比及分布,在吸水性能、凝胶强度和产品收率等方面均优于现有工艺所获得的产品。采用一定分子量的PSI生产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优化交联工艺条件为:己二胺和丁二胺为交联剂用量0.07~0.076g.g~1PSI,水为分散剂8-10m1·g1PSI,交联温度40℃,反应时间1h,溶剂用量28~32m1·g1PSI,搅拌转速为750rpm;所得到的树脂吸水率最高达1250g··g-1,在0.9%的NaCl溶液中吸水率达到147g·g1,凝胶强度可以达到15.02s。在水解过程中,反应体系的pH值、分散剂用量、水解温度及水解度的大小,均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产品的吸水性能和凝胶强度有重要影响。优化的水解条件是,采用碱液滴加的方式进行水解,以等体积比的水/乙醇为分散剂,分散剂的用量与反应液等体积。在较大的搅拌转速及40℃条件下,慢速滴加27wt%的碱液,终点pH值为12。在研究过程中,建立了红外分析监控交联聚琥珀酰亚胺水解终点和水解度的方法。研究了鼓风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及微波干燥等不同的干燥方式。发现高温干燥、喷雾干燥及微波干燥均可造成聚天门冬氨酸树脂侧链和主链的严重破坏,影响产品吸水性能和凝胶强度。冷冻干燥会导致断链,但具有很好的成孔作用,并能提高结晶度。真空干燥具有很好的成孔性,并可避免热降解,所得产品性能优良。优化的干燥方式及干燥条件为:40℃高、真空度条件下快速脱水干燥。对凝胶进行后处理可改善凝胶的性能。陈化处理可促使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发生物理交联,强化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网络的骨架结构、增强网络连续性、提高结晶度和凝胶强度。但过度陈化会导致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吸水能力降低。低温冷冻处理利于结晶,但同时导致聚天门冬氨酸树脂断链。冻融循环会导致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发生物理交联,有利于提高结晶度和凝胶强度。生物降解实验表明,-段交联反应制备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BOD生物降解度为25.996,而其BOD/COD值为0.561,说明一段交联聚天门冬氨酸树脂易于生物降解;二段交联聚天门冬氨酸树脂BOD生物降解度为13.296,BOD/COD值为0.315,说明二段交联聚天门冬氨酸树脂既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又具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吸水性能受原料、合成工艺、产品形态、结构及吸水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采用新开发的二段交联工艺所得到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产品综合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抗离子性能和pH值缓冲性能。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吸水动力学行为比较复杂,交联度较低,结构疏松,并具有较小的规整度和结晶度的一段交联树脂,易发生溶胀比大于平衡溶胀比的“超越现象”。二段交联树脂或交联度较大、结构紧密的一段交联树脂在20℃条件下的吸水动力学行为符合Fick定律,凝胶的吸水速度主要表现为扩散控制。高温条件下吸水发生热缩现象,说明是一种热缩性凝胶。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进行了初步应用实验。保水性能实验表明,二段交联制备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与土壤混合后,可有效提高保水性,保水时间可达到22天,优于一段交联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保水性能。固沙实验表明,聚天门冬氨酸树脂有很好的固沙能力,二段交联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固沙能力大于一段交联产品。对交联过程及水解过程的研究还发现,PSI与胺类交联剂的交联反应,及交联聚琥珀酰亚胺水解反应均属于亲核取代反应。紫外光照射可以导致聚天门冬氨酸和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发生自由基交联。
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摘要ABSTRACT目录符号说明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前言1.2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合成1.2.1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的合成1.2.2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或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沉淀、洗涤、分离纯化和干燥1.2.3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水解制取聚天门冬氨酸树脂1.2.4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合成过程的影响因素1.2.4.1 原料及合成路线的影响1.2.4.2 交联反应时间的影响1.2.4.3 交联剂及其用量的影响1.2.4.4 水解过程反应体系的pH的影响1.3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性能及其分析1.3.1 聚天门冬氨酸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1.3.2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吸水能力及其测定方法1.3.2.1 吸水率的测定1.3.2.2 吸水速率的测定1.3.3 外部环境对树脂吸水能力的影响1.3.4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凝胶强度的测定1.3.5 保水性能1.3.6 树脂的稳定性1.3.7 生物可降解性1.3.8 树脂的应用性能评价1.4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用途1.5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1.6 结束语1.7 研究计划1.7.1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1.7.1.1 论文选题的立论1.7.1.2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1.7.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3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技术措施)1.7.3.1 技术路线1.7.3.2 技术措施参考文献第二章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合成工艺的研究2.1 前言2.2 实验部分2.2.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2.2.2 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2.2.2.1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制备工艺2.2.2.2 试验原料的制备2.2.2.3 一段交联法制备聚琥珀酰亚胺2.2.2.4 多段交联法制备交联聚琥珀酰亚胺及聚天门冬氨酸树脂2.2.2.5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水解制取聚天门冬氨酸树脂2.2.2.6 交联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2.2.3 分析方法2.3 结果与讨论2.3.1 原料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率和凝胶强度的影响2.3.2 搅拌速度、交联时间和交联温度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性能的影响2.3.3 溶剂用量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率和凝胶强度的影响2.3.4 交联剂用量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率和凝胶强度的影响2.3.5 分散剂种类和用量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率、凝胶强度的影响2.3.6 多段交联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凝胶强度及产品结构的影响2.3.7 交联反应工艺条件的评价2.3.8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2.3.9 聚琥珀酰亚胺交联反应过程的讨论2.3.9.1 PSI及交联聚琥珀酰亚胺的红外谱图2.3.9.2 聚琥珀酰亚胺交联反应过程的讨论2.4 小结参考文献第三章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水解过程的研究3.1 前言3.2 实验部分3.2.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见2.2.1)3.2.2 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见2.2.2)3.2.2.1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的制备3.2.2.2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干燥前水解制备聚天门冬氨酸树脂3.2.2.3 干燥交联聚琥珀酰亚胺水解制备聚天门冬氨酸树脂3.2.3 分析方法3.3 结果与讨论3.3.1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干燥前水解3.3.1.1 水解方式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3.3.1.2 分散剂种类、用量及配比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3.3.1.3 水解温度和终点pH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结构和吸水性能的影响3.3.2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干燥后水解3.3.2.1 分散剂量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和凝胶强度的影响3.3.3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的水解反应过程讨论3.4 小结参考文献第四章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干燥过程的研究4.1 前言4.2 材料与方法4.2.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4.2.2 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4.2.2.1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制备4.2.2.2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干燥4.2.3 分析方法4.3 结果与讨论4.3.1 干燥过程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结构及吸水性能的影响4.3.1.1 干燥温度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率和凝胶强度的影响4.3.1.2 脱水速度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4.3.1.3 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制备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红外谱图4.3.1.4 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制备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微观结构4.3.2 干燥方法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和凝胶强度的影响4.3.2.1 干燥方法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和凝胶强度的影响4.3.2.2 不同干燥方法制备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红外谱图4.3.2.3 不同干燥方法制备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表面结构4.3.3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干燥过程讨论4.3.3.1 干燥过程对凝胶表面结构的影响4.3.3.2 干燥过程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4.3.3.3 干燥过程中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降解4.4 小结参考文献第五章 聚天门冬氨酸吸水树脂后处理过程的研究5.1 前言5.2 材料与方法5.2.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5.2.2 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5.2.2.1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及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制备5.2.2.2 陈化处理制备聚天门冬氨酸树脂5.2.2.3 冻融循环制备聚天门冬氨酸树脂5.2.2.4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干燥5.2.3 分析方法5.3 结果与讨论5.3.1 沉淀剂及陈化处理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5.3.2 低温处理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性能的影响5.4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陈化及冻融循环过程讨论5.4.1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陈化过程5.4.2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冷冻干燥过程5.4.3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冻融循环过程5.5 小结参考文献第六章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性能结构的研究6.1 前言6.2 实验部分6.2.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6.2.2 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6.2.2.1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制备6.2.2.2 不同形态、结构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6.2.2.3 环境因素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吸水性能6.2.3 分析方法6.3 结果与讨论6.3.1 形态和结构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6.3.1.1 不同形态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和表面结构6.3.1.2 一段及两段交联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吸水性能和微观结构6.3.1.3 形态及粒径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6.3.2 环境因素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吸水性能6.3.2.1 溶剂量对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率的影响6.3.2.2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对不同液体的吸收能力6.3.2.3 溶剂中离子的种类和强度对树脂吸水性的影响6.3.2.4 溶剂pH值对树脂吸水性的影响6.3.2.5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吸水性能6.3.3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机理及吸水动力学行为6.3.3.1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机理6.3.3.2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吸水动力学行为初探6.4 小结参考文献第七章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性能稳定性及应用性能的研究7.1 前言7.2 实验部分7.7.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7.2.2 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7.2.2.1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制备(见6.2.2.1)7.2.2.2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稳定性7.2.2.3 聚天门冬氨树脂的保水性7.2.2.4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固沙性能7.2.3 分析方法7.3 结果与讨论7.3.1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树脂的热稳定性7.3.2 树脂对光的稳定性7.3.3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耐寒稳定性7.3.4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生物可降解性7.3.5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保水性能7.3.5.1 自然环境条件下保水性7.3.5.2 加热条件下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保水性7.3.6 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的固沙能力7.3.6.1 固结层热稳定性7.3.6.2 固结层光稳定性7.3.6.3 固结层耐寒性7.4 两段交联工艺制备的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结构、性能及用途的评价7.5 小结参考文献第八章 结论论文创新点论文存在问题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附录1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外L-天门冬氨酸产品标准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9(03)
- [2].聚天门冬氨酸对玉米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4)
- [3].施用不同水平聚天门冬氨酸对油菜生长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12)
- [4].土壤肥料增效剂—聚天门冬氨酸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04)
- [5].聚天门冬氨酸螯合锌的合成与表征[J]. 磷肥与复肥 2015(01)
- [6].聚天门冬氨酸同源多肽对西红柿生长发育和抗病性的影响[J]. 热带农业科学 2012(05)
- [7].农用聚天门冬氨酸同源多肽研究进展[J]. 热带作物学报 2011(12)
- [8].聚天门冬氨酸的合成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9].四角蛤蜊壳制备L-天门冬氨酸螯合钙工艺及表征研究[J]. 中国海洋药物 2017(04)
- [10].有机酸和氨基酸行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思考与实践——富马酸和L-天门冬氨酸清洁生产[J]. 生物产业技术 2011(03)
- [11].血清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早期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21)
- [12].L-天门冬氨酸-β-苄酯的制备研究[J]. 应用化工 2013(01)
- [13].儿童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症1例[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8)
- [14].天门冬氨酸镁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09(14)
- [15].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S2)
- [16].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S4)
- [17].聚天门冬氨酸/盐对水稻田面水氮素变化及养分利用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08)
- [18].多肽尿素中微量聚天门冬氨酸检测方法探讨[J]. 大氮肥 2016(01)
- [19].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缺血性损伤和运动训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03)
- [20].聚天门冬氨酸包裹尿素对冬小麦增产效果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04)
- [21].儿童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12例临床及脑电图特点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02)
- [22].聚天门冬氨酸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J]. 磷肥与复肥 2017(03)
- [23].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伴精神症状1例[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03)
- [24].聚天门冬氨酸同源多肽的水稻产量效应和磷素营养吸收效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8)
- [25].根施聚天门冬氨酸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J]. 中国蔬菜 2018(01)
- [26].多肽尿素中微量聚天门冬氨酸检测方法探讨[J]. 泸天化科技 2015(01)
- [27].聚天门冬氨酸的发展与应用前景[J]. 化学与粘合 2010(04)
- [28].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35)
- [29].儿童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症1例及文献复习[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2)
- [30].N-乙酰天门冬氨酸测定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16)
标签:聚天门冬氨酸树脂论文; 交联聚琥珀酰亚胺论文; 交联论文; 凝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