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运萍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犹如一个向导,用语言带领学生走进智慧的迷宫,让学生去采撷智慧的花朵;用声音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的硕果。这就要求教师语言生动、形象,以声感人,以情动人。一双热情的目光,一个感人的微笑,一个温柔的手势,都能引起学生的情感的共鸣,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1语言美
教师上课时的语言应简洁、明快、新鲜、活泼、风趣,以利于学生尽快入情入境。我在教《桂林山水》时这样导入:“桂林的奇峰,桂林的怪石,像屏障,像骆驼,像大象,像卧虎……漓江的水那么清,那么静……这么美的山,这么美的水,使人心旷神怡。”这段导语,语言形象生动,描绘出桂林山水的多姿多彩。如此优美的语言,再配上老师抑扬顿挫、充满赞美的语调,学生听起来如沐春风。
2情感美
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拨动学生的心弦。《十里长街送总理》主要记叙了周总理灵车经过十里长安街,首都群众沉痛向敬爱的周总理遗体告别的感人情景。教师要带着崇敬、悲痛、怀念之情范读,用有感染力的声调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进入角色,犹如身临其境,好像自己正和首都群众一样,站在那里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等候灵车,继而沉痛地望着灵车,最后呼喊着追赶灵车的动人情景,从而使学生把课文内容牢牢记住在心中。
3意境美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主要靠教师用好的教学方法来调动。要根据课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的表情,加上教师适当的语言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课文中的意境。如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邱少云英勇献身的情景--烈火烧身图。教师把邱少云烈士在烈火烧身、双手抓住泥土之时那种难受的心情用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表情动作体现出来,让学生随着教师的表情变化而加深对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从而崇敬英雄,学习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
4形象美
课堂上,可运用电教媒体或挂图,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形象,声画同步,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在《月光曲》一文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三幅幻灯片,缩短学生想象的空间,减少想象的难度。这三幅画面是:月亮升空———月光照耀海面———海面从微波粼粼到波涛汹涌。这些画面鲜明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5趣味美
谜语能激发起儿童积极思维,在课堂上起到调节剂的作用。根据授课内容,巧设词韵,编一条谜语导入,新颖、别致。谜面:“又圆又亮,左右成双,脚蹬双耳,腰跨鼻梁。”谜底:眼镜。在讲骆宾王《咏鹅》一课时,让学生猜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红掌拨清波,曲项向天歌。”同学们一看谜面,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猜,渴求知识的欲望大增。这些谜语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久久回荡在学生的心海上空。
6结构美
授课要有科学性和逻辑性,讲究结构美。如讲授《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先在黑板上写个“岛”字。“你们知道什么叫岛吗?岛就是海洋里被水围着的小块陆地。”老师又在“岛”字前面加个“群”字,“聚在一起的许多小岛,就叫‘群岛’,今天我们学的‘西沙群岛’。”又顺手在“群岛”前面加上“西沙”。简述西沙群岛的位置之后,接着说:“西沙群岛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地方。”又在“西沙群岛”前写上“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底有多么富饶,有多么可爱,就让我们去朗读课文吧。”这段层层剥笋式的教学语言,真是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
7画面美
教材中有许多图画,介绍了祖国的名胜古迹,山光水色,以及大自然瑰丽多彩的景色。如看《杭州西湖》画面时,教师用语言描绘画面:“湖面宽阔平静,碧波粼粼,一条条桃枝盛开着鲜艳的桃花伸展在湖面的上空,映红了湖面,映红了山峰。两只游船正在湖中荡漾。船中的游客看了美丽的湖光山色,舍不得离开。”这样绘身绘色地描述,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精彩的授课艺术,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要因材施教,突出情感美、意境美、形象美、语言美,促进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长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