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作者: 马惠玲
导师: 李熙宗
关键词: 语表意义,语内意义,双重意义,认知范式,生成与接受,文化阐释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于言语交际,以汉语中具有语表意义和语内意义双重意义的这一特殊的语言修辞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运用汉语修辞学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语境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其结构特征、意义关系、运作过程、形成背景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阐释。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对该论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内容与结构、思路与方法、目的与意义等进行了概略的勾勒,相当于全文的一个提纲。第一到第五章是论文的正文和主体,按照各章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了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双重意义修辞界说”。这一章中,运用现代语言理论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范围、分布、类型等加以界定并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区分。确立了该研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语表意义、语内意义、双重意义等,分别辨析了其与字面意义、含意、言外之意、歧义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为“双重意义修辞的内部构造和意义联系”,从构造形式和意义联系等方面对双重意义修辞进行了静态的剖析,指出了双重意义修辞话语的可分离性特征,并揭示了符号-结构-意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从意义的视角划分出了双重意义修辞的三大类别:多义类、同义类和反义类,从思维、认知的角度出发,寻绎出了双重意义修辞跨越不同认知义域的多种范式,借鉴认知语言学的典型理论构拟了由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类聚而成的双重意义修辞系统。第三章“双重意义修辞的建构和接受过程”,主要从言语施为者和接受者两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双重意义修辞的动态运作过程,和第二章的静态描写、剖析相得益彰。该章首先研究了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的生成过程,从其意图指向中关注重心的确立开始,依次对其修辞策略的选择,相关话语材料的提取和介入、形式和意义关系的安排等生成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此过程中,对其与一般话语形式不同的特点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通过对大量的双重意义话语中由一种意义向另一种意义的映射方式的分析,归纳出双重意义修辞的主要意义映射类型和主体思维在不同类型中呈现出的特点。然后又从接受者的角度,从接受顺序、接受类型、接受程度及结果三个方面揭示了双重意义修辞的接受特征。以“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为主要依据,对双重意义修辞的判断和认定,对其语内意义的还原和认知等呈现的规律性进行了归纳,并具体地展现了接受者对于多义类、同义类和反义类双重意义修辞的意义推理过程。第四、五两章为一个部分,主要讨论双重意义修辞建构和接受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其中第四章“语境与双重意义修辞”在国内外语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多种角度探讨了语境与双重意义修辞的关系,并主要以韩礼德的语境理论为基础,从场景、方式和交际者三个方面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其与双重意义话语的关系。第五章“双重意义修辞的文化阐释”则从文化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阐释。首先探讨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辩证思维方法在双重意义修辞建构中的作用,然后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双重意义修辞现象进行阐释,重点论析了中和心理、趋吉避凶心理以及崇智心理对于双重意义修辞建构的重要作用和具体表现方式。“结语”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总结。总之,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崭新的视角,构拟了双重意义修辞组构和阐释的研究框架。不仅揭示了新的修辞规律,丰富了修辞学的理论体系,而且对言语交际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引言:历史与现状
一、萌芽发展时期:古代的双重意义修辞研究
二、修辞格本位研究时期:20世纪初到80年代
三、转型变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后
第二节 内容与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和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和意义
第一章 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界说
第一节 双重意义修辞
一、意义和双重意义
二、语表意义和字面意义
三、语内意义和含意
四、语内意义和语表意义的关系
第二节 双重意义修辞与歧义
一、双重意义修辞和歧义的区别
二、双重意义修辞对歧义的利用
第三节 双重意义修辞和传统辞格
一、辞格研究及其局限
二、从传统辞格研究到双重意义修辞研究
三、双重意义修辞与传统辞格的关系
四、双重意义修辞与传统辞格的不同研究理路
第二章 双重意义修辞的内部结构与意义联系
第一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形式构成特征
一、可分离性
二、符号-结构-意义的错综关系
三、形式与意义的系联方式
第二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意义关联类别
一、多义类
二、同义类
三、反义类
第三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认知范式
一、双重意义具有跨域性
二、双重意义修辞的基本认知范式
第四节 从典型理论看双重意义修辞系统
一、典型理论和递差原则
二、双重意义修辞类聚系统
第三章 双重意义修辞建构与接受过程
第一节 双重意义的建构
一、超常的话语启动力
二、多重关注的意图指向
三、修辞策略与意图指向的关系
四、相关话语材料的提取、介入
五、关联的建立和意义关系的安排
六、认知结果的物化形式和关联点的凸显
第二节 双重意义修辞构建的思维映射类型
一、具象式映射
二、类比式映射
三、离析整合式映射
四、旋转式映射
第三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接受和推理过程
一、双重意义修辞接受的特征
二、双重意义修辞的接受推理
三、双重意义修辞推理过程的类例分析
第四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跨文化接受
一、受简化语域的制约
二、超越汉语系统的新组合
第四章 语境与双重意义修辞
第一节 国内外语言学界关于语境问题的研究
一、国内外主要的语境理论流派
二、不同的研究角度
第二节 场景、方式与双重意义修辞
一、场景
二、方式
第三节 双重意义修辞中的交际者
一、言说者与双重意义修辞
二、言说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与双重意义修辞
第五章 双重意义修辞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传统思维方式与双重意义修辞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和双重意义修辞
二、辩证思维方式和双重意义修辞
第二节 民族心理和双重意义修辞
一、中和心理
二、趋吉避凶心理
三、崇智心理和追新求异的表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7-06-28
参考文献
- [1].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 王彬.四川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 王文忠.黑龙江大学2003
- [2].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D]. 张春泉.复旦大学2003
- [3].汉语方言的语音差异对修辞的影响[D]. 汪如东.复旦大学2003
- [4].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 雷淑娟.复旦大学2003
- [5].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 王勤玲.复旦大学2005
- [6].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 马晓红.复旦大学2005
- [7].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 林大津.福建师范大学2006
- [8].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D]. 陈科芳.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 [9].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 李镜儿.复旦大学2006
- [10].先秦儒家修辞研究[D]. 丁秀菊.山东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