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北部湾口海域的渔业以中上层鱼类为主,在2008年-2010年北部湾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中蓝圆鲹、颌圆鲹、脂眼凹肩鲹、竹筴鱼四种鱼类总产量占中上层鱼类产量的50%以上。了解北部湾口海域的渔业资源,为日后中越划界提供基础数据,本文首次采用灯光围网作业渔船针对该四种中上层鱼类资源量进行调查,并在北部湾口海域对四种研究鱼类进行逐月采样。分析了四种中上层鱼类春秋季度的资源分布状况及资源分布与月相、水温、盐度及水深的关系;用ELEFAN软件估算了四种中上层鱼类的生长方程参数,研究了北部湾口海域四种中上层鱼类的生长、死亡及群体组成等渔业生物学特性,采用bootstrap技术计算了北部湾口海域的主要中上层鱼类蓝圆鲹生物学参数和渔业生产参数的波动区间;并通过傅立叶图形重建、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对北部湾口海域的四种中上层鱼类的耳石形态结构进行分析,为北部湾口海域的鱼类鉴别和食性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单因素方法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四种鱼类耳石外部形态的成形系数、圆形趋近率、矩形趋近率特征随体长增加而变化不显著,耳石形态较为稳定,低位的谐次在耳石总体轮廓构建中具有较大的贡献率,而随着谐次数的增加,其对整体轮廓的影响逐渐变小,而在局部轮廓层面起到较大的贡献作用。四种中上层鱼类的耳石形态结构前9个谐次数的振幅较大(-0.040﹤r﹤0.045),第9个谐次数开始振幅变化幅度不明显(-0.002﹤r﹤0.002),表明依据耳石形态进行判别分析主要来自于低位顺序的谐次数,因而各个耳石形态学变化更依赖于整体轮廓变化而不是局部形态学性状。主成分分析中第1、2、3、4主成分一起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6.125%。耳石重建的轮廓变异可视化结果表明,四种小型中上层鱼类耳石形态在耳石长轴、短轴方向、前区以及耳石基叶和翼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逐步判断分析结果显示,脂眼凹肩鲹的判别成功率为97.1%,颌圆鲹的判别成功率为83.3%,蓝圆鲹的判别成功率为70.0%,竹筴鱼的判别成功率为73.9%。2、量分布调查中蓝圆鲹分布较广,在所调查海域中春季的出现率为57%,秋季的出现率为52%;脂眼凹肩鲹春季的出现率为52%,秋季的出现率仅为26%;颌圆鲹的春季出现率为36%,秋季出现率为42%;竹筴鱼的两季度的出现率均较低,春季仅为21%,秋季为0。在春季调查中,渔获量较高的时间为农历8、9、19、28日,渔获量较低的时间为农历12、27,在此之前和之后有一个明显的产量下降和产量上升趋势。秋季调查中的渔获量明显较春季高,出现较高渔获量的时间为农历24-28日,较春季出现较高渔获量的时间有所推迟。四种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在150m水深的范围之内,且春、秋两季调查中渔获量较高站点的水深在80-100m之间,作业水深超过150m的调查站点的渔获量均相对较低。春秋季调查中,四种中上层鱼类的水温分布范围为23.5-25.5℃,盐度分布范围为33.5-33.8‰。秋季调查中,四种中上层鱼类的水温分布范围为25.5-30.5℃,盐度分布范围为32.5-33.5‰。3、北部湾口四种中上层鱼类生长模型体长、体重的表达式分别为:蓝圆鲹: Lt =305.49(1-e-0.55 (t+0.7) ),Wt=407.54(1-e -0.55(t+0.7) )2.8005 ;脂眼凹肩鲹:Lt=312.99(1-e-0.8 (t+0.78)),Wt=819.23(1-e-0.80(t+0.7))3.3201;颌圆鲹:Lt=360(1-e-0.76 (t+0.47)),Wt=612.39(1-e-0.76(t+0.47))3.3624;竹筴鱼:Lt=302.22(1-e-0.44 (t+0.59)),Wt=302.22(1-e-0.44(t+0.59))2.9418。北部湾口蓝圆鲹群体总死亡系数为1.54,捕捞死亡系数为0.84,开发率已达到0.55,脂眼凹肩鲹群体的总死亡系数为1.77,捕捞死亡系数为0.98,开发率为0.55,颌圆鲹群体的总死亡系数为2.32,捕捞死亡系数为1.63,开发率为0.71,竹筴鱼群体的总死亡系数为2.01,捕捞死亡系数为1.52,开发率为0.75。利用boostrap计算了北部湾口海域蓝圆鲹生长和死亡参数的置信区间和变异系数,运用Yield软件分析了捕捞死亡系数与平衡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单位补充量亲体生物量、单位补充量可捕生物量、单位补充量总资源量的关系,计算出Fmax、F0.1、F20%SPR、F40%SPR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3.6、0.75、0.48、0.26,Fmax、F0.1、F20%SPR、F40%SPR的概率分布所对应的产量、亲体量、可捕资源量和总资源量的管理参考值概率分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北太平洋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对气候–海洋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J]. 中国水产科学 2020(11)
- [2].日本水产厅渔业调查船——照洋丸于2月24日~3月13日在其本州东北部以东水域进行中上层鱼类的分布调查[J]. 现代渔业信息 2009(05)
- [3].考虑因全球气候变暖将对日本近海中上层鱼类渔场的影响[J]. 现代渔业信息 2008(05)
- [4].海洋中上层鱼类产品中生物胺的调查与控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8)
- [5].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小型中上层鱼类集群形态与时空分布特征[J]. 海洋渔业 2017(06)
- [6].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中上层鱼类资源结构与渔场分布[J]. 水生态学杂志 2017(06)
- [7].几种近海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隐蔽伪装色的比较[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0(02)
- [8].西北非海域小型中上层渔业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J]. 现代渔业信息 2009(12)
- [9].海钓基础知识漫谈(六)[J]. 钓鱼 2009(10)
- [10].浮钓“胖头”[J]. 钓鱼 2012(14)
- [11].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03)
- [12].毛里塔尼亚海域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J]. 现代渔业信息 2011(06)
- [13].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进展[J]. 水产学报 2014(01)
- [14].摩洛哥南部海域中上层鱼类的渔场环境及分布状况[J]. 水产科技情报 2013(04)
- [15].南非的拟沙丁鱼、鳀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在增加[J]. 现代渔业信息 2009(12)
- [16].日本鲭资源评估与管理研究现状[J].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1)
- [17].丹麦新建造的捕捞中上层鱼类的最大拖网船首航北海作业[J]. 现代渔业信息 2009(08)
- [18].主要气侯因子对东中国海主要经济鱼种生物量的影响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09)
- [19].几种常钓淡水对象鱼的习性(三)[J]. 钓鱼 2013(22)
- [20].海南省昌化江河口海域生物体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 2020(06)
- [21].兴化湾春、秋季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J]. 渔业研究 2017(05)
- [22].小型中上层海洋鱼类资源评估研究进展[J]. 海洋渔业 2019(01)
- [23].热带太平洋中上层鱼类群落结构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15(04)
- [24].科技之窗[J]. 中国水产 2012(07)
- [25].固始县鱼类资源调查[J]. 河南水产 2016(03)
- [26].青草沙水库中上层鱼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04)
- [27].基于流刺网调查的雷州湾游泳生物群落结构分析[J]. 南方水产科学 2017(03)
- [28].太湖小型鱼类资源生态调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 科学养鱼 2017(02)
- [29].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中上层鱼类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J]. 生态学杂志 2016(11)
- [30].辽宁省近岸海域的渔业资源结构[J]. 海洋渔业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