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丝绸总目录(总第94—97期)(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杨志国[2](2021)在《敦煌藏文写本《宝云经》整理与研究 ——以IOL Tib J 164为中心》文中认为《宝云经》((?))在吐蕃译经史上地位显着,但其译者、译本来源记载不一,敦煌本的发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目前已知敦煌《宝云经》写卷有藏、汉两种,经初步识读,这些写卷按今藏经所收目次分类、排序,可以形成一个总的对勘方案,还原敦煌藏文写本《宝云经》的原貌,并与汉文写卷作对勘。其中,ITJ 164尽管只是对经文的节略抄录,但正文、注疏内容整体连贯,更便于研究,是故将其全文录文、转写、汉译,并与德格版《宝云经》《大正藏》本《佛说宝雨经》做细致对勘。发现该写卷具有以下特征:从纸张来看,该写卷当抄写于敦煌地区;从其书写风格、词汇运用、语法规则来看,接近于吐蕃时期风格,当抄写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786—848其内容为《波罗蜜多十颂》,义理性较强,当为具有一定佛学素养的僧侣或居士所抄写;从与ITJ 162比对结果来看,其非正式的经文抄写,属于学习笔记一类。综上,ITJ 164应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地区一位有较高佛学修养的僧侣或居士所撰写的学习笔记。从ITJ 164与德格版《宝云经》《声明要领二卷》的对勘结果和相关史籍、经录记载、学者研究成果可知,9世纪形成了以ITJ 164为代表的《宝云经》初译本后,曲尼楚臣等人在第二次译语厘定期间又着成了以德格版《宝云经》为代表的修订本,但这一结论还有待其它证据佐证。另外,部分写卷的命名也一直存在争议。经考订,P.t.824应命名为“《二颂疏》及注释((?))”;ITJ 163应命名为“《圣宝云大乘经》((?)),杂写((?))”。至于 ITJ.VOL.29.6(105-80)、ITJ.VOL.29.6(105-92)叶写卷所载内容则并非《宝云经》,其命名显然有误,但具体内容为何,尚待考证。
黄文镐(Hawong Moon Ho)[3](2020)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关注佛教初传到十世纪之间,中国对朝鲜半岛佛教与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的素材包括寺院遗址、宗教文物和历史典籍,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考据、计量、比较等历史研究方法,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详细的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韩国佛教史和佛教建筑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使用的历史观念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坟墓壁画及考古遗址介绍了初传时期朝鲜半岛本土的建筑风貌及形式特征,并阐明了佛教初传与当时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系统盘点了朝鲜古三国在用佛教强化王权的前提下所营建的寺院和佛塔。第四章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梳理了朝鲜半岛对中国佛教建筑文化的学习和挪用。第五章讨论了统一新罗时期典型三层塔和双塔伽蓝模式的起源。第六章顺着宗派和宗谱的线索,探明了留学僧的求学轨迹,并纠正了韩国佛教界对八角塔起源的固有认识。论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佛教最初传播到朝鲜半岛并非文化的自发流动,而是出于国际政治局势的结盟需要。2、佛教传播到朝鲜半岛的路径除了经由中国大陆外,也经由中亚和蒙古高原。3、古三国时期营建的所有佛教寺院和佛教理论都是王室和贵族强化统治的手段。4、芬皇寺模砖石塔及慈恩寺塔源自天竺佛陀伽耶精舍大塔。5、古三国时期的“三堂一塔”源自北朝盛行的三尊立佛上设塔的青州形制。6、新罗曾模拟长安城+终南山的“长安模式”改造自己的王京和南山。7、华严学的兴盛催生出新罗独特的三层石塔和双塔伽蓝布局。8、新罗留学僧求禅轨迹依次为湘赣西堂·马祖和福建雪峰。9、韩国八角僧塔不是朝鲜半岛的特有形制,它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南宗,江西杨岐寺的乘广禅师塔为实证。
朱厢炜[4](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黄秋硕[5](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买小英[6](2017)在《儒释伦理共同作用背景下的敦煌家庭关系研究 ——以8至10世纪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8至10世纪的敦煌家庭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缩影,其家庭关系深受中国古代传统伦理(主要是儒家伦理)与佛教伦理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现今留存的大量敦煌史料证明,8至10世纪敦煌的家庭关系作为中国古代家庭伦理发展的个案,在中国古代家庭伦理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儒家家庭伦理与佛教家庭伦理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相互印证,体现了同一性中的差异性、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儒家伦理思想包括伦理基础、伦理核心及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佛教伦理的思想来源包涵伦理基石、伦理准则与伦理规范三个方面。儒家家庭伦理“以严正慈、以慈辅严”的慈父伦理和“以孝致敬、承教继志”的孝子伦理,与佛教伦理的“孝”及佛教亲子伦理,共同形成了8至10世纪敦煌地区家庭亲子关系的若干实践途径及儒释结合的孝道伦理特征。儒释家庭伦理中夫妻之间同甘共苦、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体现在敦煌家庭中的夫与妻在婚姻关系维系和婚姻关系解除两种不同情况下,夫妻之间彼此所遵循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儒释伦理的兄弟之间遵循着兄仁弟悌、兄友弟恭、平等互助、患难与共的手足情义,展示出在家庭伦理、经济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共同作用下,敦煌家庭兄弟之间同居共御、慈悲友悌和“胜似血亲”的伦理关系。佛教在敦煌长期流行和传播,佛教组织在敦煌长期生存和发展,形成了敦煌地区僧俗关系的变化,即家庭中僧中有俗、俗中有僧、僧俗相依的伦理关系。家庭伦理得以实现的平台、教育、制度、伦理、地位等,使中古时期敦煌家庭伦理得到落实,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敦煌家庭伦理的延续与发展。
张书彬[7](2017)在《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与信仰空间重现,是佛教美术史上一个关键的视觉命题,对于研究东亚佛教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放在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跨语境、跨文化背景下,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唐宋时期,随着天竺、西域、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朝圣者的巡礼和王权的支持,五台山文殊信仰在东亚文化圈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东亚多地实现信仰空间的异地建构。本文重点关注佛教在东亚范围内的视觉传播模式,以唐宋时期五台山信仰在东亚跨语境交流中的传播和视觉呈现作为研究主线,结合实地考察体验和相关史料、视觉材料的梳理解读,反思“五台山信仰”对阐释艺术和宗教的关系所呈现的典型意义。一方面探究五台山形象在东亚佛教传播过程中发生多层次演变的原因及“文殊—五台山”信仰的流动过程;另一方面探究如何通过国家、宗教以及民间的力量实现五台山圣地的建构及信仰空间的重现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信仰空间的不断建构及复制来确立国家与宗教的正统地位。全文共分为五章。绪论“清凉圣境:五台山信仰在东亚”,重点呈现了五台山信仰建构的大画面及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语境,并通过批判性思考提出关键视觉命题。第一章“示现与感通:圣地信仰建构的缘起”,侧重于分析五台山信仰形成与发展的外缘,关注圣地建构的理论依据、影响因素及其他可能性。第二章“巡礼与见证:五台山信仰的流动”,重点分析五台山信仰在东亚信仰体系内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因,关注圣地异地建构过程中的人为力量、政治互动等因素。第三章“五台灵石:圣地的异地建构与正当性”,重点关注圆仁如何通过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设计来完成五台山圣地在日本的异地建构,并借助皇室支持,确立比叡山的正统法脉。第四章“释迦瑞像的摹刻与渡海:奝然与日本清凉寺的建构”,主要关注奝然借助安置栴檀释迦瑞像和宋版大藏经的契机,欲在日本建立清凉寺的一系列举措、构想和宗教背景。第五章“视觉朝圣与神圣导引:敦煌五台山图的时空逻辑”,试图将《五台山图》作为“神圣舆图”,着眼于其神圣导引作用,探究该图的时空逻辑、视觉设计和朝圣之途的视觉化,并试图整理出新的敦煌壁画的观看与阐释模式。结语“像教精严:五台山与东亚佛教的跨语境传播”部分,则重新将五台山问题置于唐宋时期东亚佛教跨语境传播的大画面中进行反思。
王孟[8](2016)在《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文中研究说明佛教疑伪经是佛教研究的重要资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所以,佛教疑伪经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佛教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由於中国古代僧人出於纯洁信仰的考虑,禁绝佛教疑伪经的流通,将它们排斥在大藏经之外,以致中国绝大多数佛教疑伪经都亡佚不存。赖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我们今天可以重睹100多种久已亡佚的佛教疑伪经。虽说敦煌遗书中保存的疑伪经为佛教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料,但因敦煌遗书散藏在世界各地,且无总目录可以导航,故研究者至今很难把握其全貌以及寻觅本人研究所需的佛教疑伪经。这一现状导致敦煌学虽已百年,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缺乏总体把握的现状并无根本改观。本论文的题目为《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依托方广錩先生主持的《敦煌遗书数据库》,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敦煌藏经洞所存佛教疑伪经做一个鸟瞰式的整理,目的有两个:一是汇总、梳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所有敦煌佛教疑伪经,公布其目录资料;一是梳理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至今为止的研究史,罗列其研究编年,并努力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前(5学者教导我们,学术研究要靠资料讲话。资料有三类:原始资料、研究资料与动态资料。本论文力求为研究者提供至今为止与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相关的原始资料、研究资料的基本信息,力图为从事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本可信的工具书。本论文的导论部分,通过梳理对佛教疑伪经的诸种判别标准及其背後反映的思想倾向,认为就对佛教疑伪经的认知与研究而言,应将疑伪经的判别标准回归到中国古代僧人确立的“翻译标准”上。论文回顾了以往诸位研究者对佛教疑伪经的各种分类法,尝试以撰作目的为标准,对敦煌佛教疑伪经进行分类。力图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解决疑伪经的分类问题。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对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分别以“相关资料”、“研究编年”、“研究述评”为序进行论述。在“相关资料”部分,对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经录着录、现存状况、异本系统、经文内容等予以介绍,力图使读者把握该佛教疑伪经的原始资料。在“研究编年”部分,用“编年史”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对该佛教疑伪经的研究史进行梳理,使读者能够基本把握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研究现状。在“研究述评”部分,以问题为中心,对相关学术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力图总结以往对该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成绩和不足,以期通过总结,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对该疑伪经的研究。
刘琳琳[9](2015)在《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刻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入,尤其近十年来更是呈出现丰富多彩的可观面貌。随着相关论着的大量涌现,石刻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批论着代表着石刻文献研究的现有水平,同时也是奠定其继续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本书就对这批丰富却零散分布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各种性质的碑刻文献的研究论着作具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尽量归纳其优缺点,使整个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在学术上给读者呈现一个宏观认识。以便探析石刻文献研究的大体状况和基本脉络。这种从理论入手的写作角度也正是在石刻文献研究领域所缺乏的。高桥继男是日本石刻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过很多相关论文和着作,其中《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1949—2007)》和《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2008—2012前半)稿》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收集中国石刻研究相关的图书目录的工具书。本文就是以此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这部分借鉴日本学者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理,将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资料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料性图书、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概说·研究图书、字体(字形)相关图书和目录(索引)·地图。其中,每一类下面又分为若干小类。本文根据每一类的书目多少进行详略不等的介绍,其中,资料性图书和概说·研究类图书详写,其他选择简略介绍。从而尽量将见过读过的论着展现于文中,达到文献综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同样这部分也是按照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则分类、分地域详细列出。其中一部分参阅高桥继男先生的《中国石刻关图书目录》。目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论着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作为查阅资料的依据,更能对近十年的碑刻文献研究现状理清一个具体的脉络。目录后设勘误表,是通过查阅对《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中存在的错误或疑问进行改正和解疑,并添加一些没有收录的图书。
张长彬[10](2014)在《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敦煌遗书中保存着一批自称“曲子”或“杂曲子”的歌辞作品,这些歌辞连同那些体制相同但末标“曲子”之名的作品,共分布在53个写本之中。本文以这些写本以及写本上的曲子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由绪论及上、下二编组成.绪论从当今敦煌学的学科现状入手,分析了敦煌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以写本学的方法治理敦煌文学应是今後敦煌文学研究的大势。出於这种认识,绪论第二部分回顾并分析了写本学的发生发展状况,认为写本学是随着敦煌学的建立而自然发生的,在实践与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总体来说仍处在起步阶段。绪论第三部分介绍了本文对敦煌曲子辞写本研究的具体方法。上编以写本为单位对53个敦煌曲子辞写本进行了文献整理与分析,共分为辞集、丛钞、散钞三部分,进而按写本的物质形态分为卷子、册子、散纸三类。辞集、丛钞类写本钞有较多数量的曲子辞,相对更为重要,故以每号为一篇进行整理与分析。整理部分包括图版信息、写本形态、内容介绍以及曲子辞校录等顼,分析部分一般包括钞写顺序、时间信息、存在场所三项;部分有特殊意义之写本又另有别顼。散钞类写本共分卷子、册子、散纸三篇,各篇除对诸曲子辞予以校录以外,还对每件写本的图版、形态、背景文书、合钞文书、文书布局、书写状况、写本性质、钞写时间等项目进行了介绍或分析。敦煌写本有着刻本文献所不具备的丰富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但写本文献与刻本文献相比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它们一般不具备明确的时间和场所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写本作年代判断、功能判断便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上编通过对53个曲子辞写本的整理与分析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对每件写本的时空特徵都作了较明确的定位。由於曲子辞写本上同时钞有多种其他文书,所以这种定位不仅为敦煌曲子辞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在这重意义上,敦煌文献中的许多写本也可以用此种方式进行重新整理。除了以上的成果以外,上编遗有一些其他的收获。在资料蒐集方面,从前贤发现的敦煌歌辞写本中甄别出52件曲子辞写本,并新发现曲子辞写本一件(伯4525第18分号)、曲子辞作品一种(浙敦113号之《定西番》)。在写本修复方面,将伯2682与伯3128、伯3911与桥川时雄摄影本进行了缀合。在正、背面关系辨证方面,纠正了以往对斯2607、伯4692写本正背面关系的错误认识。在人物考证方面,发现了龙兴寺道真与金光明寺道真本是二人。在曲子辞作者辨证等方面,论证了斯2607所载六首《菩萨蛮》并非唐昭宗及其臣下所作,同时也否定了先前人们对该组辞创作时间的结论。在曲子辞创作方法分析方面,解析了《望江南》 “敦煌郡”等三辞隐括诗歌的创作手法,并推断了其写作年代与写作背景。在曲调考证方面,纠正了前人误以为《浪涛沙》乃《浣溪沙》之讹的观点。在曲子辞校录方面,在前人丰富成果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首次校录了ⅡX02147本《曲子喜秋天》,并据此本纠正了前人对此套作品的一些误校;另外,对其他曲子辞的前人旧校也有一些修正,如伯3360“五台山曲子”中的“定水潜流一日三过到”之句,前人皆校为“定水潜流,一日二回到”,句意难通,本文认为此句当以斯2985本之“定水潜流一里三回倒”最为准确,即定水在一里之内有三次倒转回流之意。对於曲子辞写本上的其他文书,我们也作了相关考证。如写於斯6537卷背的“诸杂要缘字”一语从未见於别处,也未见前人解释,本文根据其字义并结合写本实际情况,判断“缘字”一词当是指可供借鉴的书信和条据范文,另外还根据原本的钞序质疑了前人将卷背写於“诸杂要缘字”之前的诸文都视为“诸杂要缘字”的看法。又如伯3718正面钞有多种邈真赞,为了对此本的场所进行准确定位,我们将之与伯4660邈真赞集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乃钞件而後者为实用件,并根据伯4660的内容与形式信息判断出该集的制作地点在寺庙之真堂,其制作方法是将後入者贴在前件之右以卷子形态保存。下编主体部分有六章,首尾分别为引言与余论。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曲子辞”的定义,并制作了“敦煌曲子辞写本主要特徵表”第一章分4种视角介绍了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文献形态:从作品聚合形式的角度,可分为辞集、丛钞、散钞三种形态:从作品记录方式的角度,可分为钞写、默写、听录三种形态;从写本的文书构成角度,可分为既有背景文书又有合钞文书、无背景文书而有合钞文书、曲子辞独立写本三种形态;从写本的物质形态角度,可分为卷子、册子、散纸三种形态。第二章是《云谣集》写本的个案研究。该章结论如下:斯1441、伯2838的核心文书首先是斋文,其次是抄在正面的《励忠节抄》与会计文书;而《云谣集》的抄入则是一个偶然事件。在较长一段时间裹,这两个写本是作为斋文集保存的。在敦煌写本中,这种斋文集有三种形态,对应于斋仪文集形成史上的三个阶段。斯144l第二群落、伯2838、斯1441第四群落的文书分别属之。考察斋文文集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两种形式变化,其一是更加重视分类,更加有序;其二是仪式性增强,文中人称渐由实指变为虚指。与此相对应,伯2838斋文集中的第二个“小组合”抄写于曹议金为“令公”之时,即928年至935年间。《云谣集》的抄写时间亦在这一时期或稍後。由此推断,中国第一部曲子辞总集《云谣集》至晚编成於935年。第三章是对曲子辞写本亲缘材料伯3539之研究。伯3539钞有着名的二十个音乐谱字,将它与曲子辞写本建立联系後我们发现:钞於斯7 1l l的《别仙子》辞与钞於伯3539的二十谱字类名为同一人所写,二者关系密切,因而敦煌写本中的曲子辞在当时必然是入唱的.此文还考证出伯3539的钞写者为上族文人,钞写时代在881年至藏经洞封闭的这一百余年间,并由此也定位了曲子辞写本斯7111的钞写时间。另外,此文还发现了归义军时期授官勅牒的形式变化,为判定部分写本的钞写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尺度。第四章是对曲子辞写本的一种特殊用纸一一兑废经写本的专题研究,本质上是为丰富写本学而做的一种尝试。它是从曲子辞写本出发的,但又是一种延伸性研究,此顼研究在实现了对曲子辞写本斯711l、伯4692、伯4525(18)的存在场所和钞写时代的认识以外,主要还有以下结论:兑废经在敦煌遗书中具有特殊纸张形态,在英法两国共藏一千余件,它们大都是归义军时期官方写经活动的遣存。其中带有合钞文书的四十余件兑废经信息丰富,可生动地复原当时官方写经活动在都司的组织下开展的全景。这种写经活动从九世纪中叶到十一世纪初在敦煌曾多次发生,它的组织形式与蕃占期的钞经活动迥然相异。研究遗发现:都司可能位於节度使衙内;兑废经合钞文书的书写者多为中低级官吏。第五章是对敦煌曲子辞写本上的各种异於今人观念的调名或题名方式的研究,通过研究,有如下认识:敦煌写本中存在着九首《浪涛沙》辞,这些作品被大多数学者判定为《浣溪沙》,并取得了越来越一致的认可。通过敦煌写本中的许多材料可以得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敦煌本《浪涛沙》曲子辞与唐代《浪涛沙》声诗关系密切,或为同曲之演化。伯3821《感皇恩》题下有两种句法的曲子辞各二首,後二首与《苏莫遮》格律一致,但它们也是《感皇恩》辞,它们的存在为《唐会要》所记录的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的历史事实提供了实证依据。敦煌曲子辞写本中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同前”辞,这种现象背後所隐藏的信息应引起注意。第六章是对以表演为主要传播方式的那部分曲子辞的文体研究。该章分析指出敦煌曲子辞写本上保存着的若干种被曲学研究者忽视了的演故事类表演底本,它们之中有代言类故事曲辞,有演故事之舞曲,有体制近同鼓子词的故事讲唱辞,有略具唱赚体制的故事类套辞,还有多宫调套曲之辞。这些体制不同的曲子辞作品可以弥合戏曲发展史上从唐曲子到宋元戏曲之间的一断“暗流”,证实了任半塘先生所预测的後世的曲体乃起源於唐曲子一说。另外,那些演故事性的套曲辞的某些篇章遗曾以只曲或组曲的方式流传,这一现象要求我们对敦煌曲子辞的文体构成乃至曲体的早期发展史都要进行重新的思考。余论部分遗就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流行时间、敦煌曲子辞的风格分类、敦煌曲子辞在文本化过程中的文体独立意识等问题以及本文在写本研究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作了简要说明.由於敦煌写本的构成因素复杂,对其进行写本学研究需要各学科通力合作,也需要以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考查.真正的写本研究还没有大规模开展,本文仅是自觉地以写本学方法对敦煌写本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一次初步尝试,故论题较为分散,仅希望能为更广阔的写本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二、四川丝绸总目录(总第94—97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丝绸总目录(总第94—97期)(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敦煌藏文写本《宝云经》整理与研究 ——以IOL Tib J 164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符号表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第三节 思路与不足 |
上编 |
第一章 诸本《宝云经》的调查 |
第一节 梵文本《宝云经》的调查 |
第二节 藏译本《宝云经》的调查 |
第三节 汉译本《宝云经》的调查 |
第二章 敦煌遗书中《宝云经》藏、汉文写卷初步整理 |
凡例 |
第一节 法藏敦煌本《宝云经》写卷初步整理 |
第二节 英藏敦煌本《宝云经》写卷初步整理 |
第三节 敦煌汉文《宝云经》写卷整理 |
第四节 对勘方案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ITJ164 号写卷概况 |
一、选题说明 |
二、写卷形制 |
第二节 ITJ164 写本的研究 |
一、ITJ164 的写本学研究 |
二、ITJ164 的古文字学研究 |
三、ITJ164 的正字法研究 |
四、ITJ164 的写本学特征及断代 |
第三节 ITJ164 内容的研究 |
一、对勘注记与文本关系 |
二、《波罗蜜多十颂》的还原 |
三、ITJ164 写作意图与写作者身份初探 |
四、 《宝云经》译者初探 |
第四节 对存疑写卷的考察 |
一、P.t.824 号写卷定名刍议 |
二、ITJ163 号写卷定名刍议 |
三、对ITJ.VOL.29.6(105-80)、ITJ.VOL.29.6(105-92)叶写卷的考察 |
下编 ITJ164 译注、对勘 |
说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相关藏文写卷图版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佛教艺术之建筑 |
1.1.1 “艺术”、“美”之考 |
1.1.2 样式、tectonic、以及物质文化 |
1.2 再考韩国佛教史文献 |
1.2.1 《三国史记》考 |
1.2.2 《三国遗史》考 |
1.3 韩国佛教史学与佛教建筑史学的历程、以及时代区分 |
1.3.1 韩国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
1.3.2 韩国佛教建筑史 |
1.4 关于宗派以及来华求法僧的先行研究小考 |
1.4.1 宗派 |
1.4.2 求法僧人的研究 |
1.5 佛教复兴时期的历史观-从Benjamin的《Theses 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中学习 |
1.6 金堂考 |
1.6.1 现代韩国建筑史界的常用词 |
1.6.2 韩日古文献中金堂以及起源 |
1.6.3 关于金堂之初步结论: |
1.7 着手前言 |
1.7.1 佛教建筑史研究的难点 |
1.7.2 Bilingualism |
第2章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2.1 原始建筑至乐浪建筑 |
2.1.1 原始建筑 |
2.1.2 乐浪文化及建筑的影响 |
2.2 高句丽坟墓壁画与考古遗址 |
2.2.1 高句丽古坟及壁画中的建筑 |
2.2.2 内外层双槽平面 |
2.3 初传与各国公认( 4、5 世纪) |
2.3.1 高句丽 |
2.3.2 百济 |
2.3.3 新罗 |
第3章 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3.1 转轮王小考 |
3.1.1 韩国古三国“全轮圣王”之概念的流通与实现 |
3.2 高句丽七宝行事图与八角佛塔 |
3.2.1 5 世纪高句丽古坟壁画与七宝行事图 |
3.2.2 高句丽八角塔与北凉石塔 |
3.3 百济大通寺、王兴寺及弥勒寺 |
3.3.1 早期百济佛教思想及建筑 |
3.3.2 大通寺考 |
3.3.3 王兴寺 |
3.3.4 弥勒寺 |
3.4 新罗芬皇寺和皇龙寺 |
3.4.1 古新罗中期出现的佛教式王名 |
3.4.2 善德女王和慈藏 |
3.4.3 芬皇寺及皇龙寺塔 |
第4章 法水东流—大乘佛教物质文化的东渐 |
4.1 关于佛教信仰空间的诞生 |
4.1.1 大月氏·贵霜起立的佛教造型 |
4.1.2 寺与伽蓝 |
4.1.3 塔与窣堵波 |
4.2 伽蓝配置 |
4.2.1 东亚佛寺遗址中所见的伽蓝布局的变化 |
4.2.2 品字形塔堂配置的背景考 |
4.3 立刹及九层佛塔 |
4.3.1 舍利信仰与造塔 |
4.3.2 方形塔 |
4.3.3 7 世纪在海东流行的九层木塔 |
4.3.4 高层砖塔的出现-芬皇寺石塔 |
4.4 以瓦解释 |
4.4.1 在朝鲜半岛屋瓦的出现与普及 |
4.4.2 中国南朝“瓦作”的受容及传播-大通寺式瓦 |
4.4.3 南朝梁之影响 |
4.5 佛国时期的理想城市“长安” |
4.5.1 新罗人的“长安” |
4.5.2 室罗伐-佛教传入及王京的变化 |
4.5.3 6-8 世纪“长安模式”的东亚都城 |
第5章 莲花满开—统一新罗时期的佛教艺术 |
5.1 留学僧与教学发展 |
5.1.1 7、8 世纪“华严Avata?saka”的流行及影响 |
5.1.2 元晓和新罗华严学的成熟 |
5.1.3 法华在新罗 |
5.1.4 华严十刹考以及初期华严寺院 |
5.2 石塔之国 |
5.2.1 木塔转变石塔 |
5.2.2 百济定林寺石塔 |
5.2.3 统一新罗石塔的典型化 |
5.2.4 三层塔的造塔依所经考 |
5.3 双塔形制 |
5.3.1 对于双塔式伽蓝的先行研究 |
5.3.2 新罗双塔式伽蓝遗址的现况与分布 |
5.3.3 7、8 世纪在东亚流行的双塔形制及新罗的特点 |
5.3.4 统一新罗双塔形制起源说考 |
5.4 佛国寺与石佛寺 |
5.4.1 关于佛国寺与石窟寺的先学研究成就 |
5.4.2 统一新罗时期的佛国寺 |
5.4.3 由朝鲜时期至今的佛国寺 |
5.4.4 解读佛国寺设计概念 |
5.4.5 石窟寺石室设计 |
5.5 释迦塔及多宝塔 |
5.5.1 韩国庆州多宝塔形象起源小考 |
5.5.2 西石塔及无垢净光塔 |
第6章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6.1 宗派化的禅宗历史与其物质文化 |
6.1.1 派别 |
6.1.2 宗谱与“立塔树碑”僧塔的出现 |
6.2 在唐僧塔形制的演变 |
6.2.1 长安地区的早期僧塔 |
6.2.2 中国式葬礼传统与单层禅宗墓塔 |
6.2.3 神会以后-湘赣地区的僧塔 |
6.3 .罗末丽初八角亭形僧塔史的再考 |
6.3.1 来华求禅灯的新罗僧侣 |
6.3.2 迦智山宝林寺-正统禅灯在朝鲜半岛 |
6.3.3 八角亭式僧塔的形制与分布 |
6.3.4 乘广禅师塔及塔碑 |
6.3.5 考辨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
6.4 新教理的新式佛寺 |
6.4.1 古佛与露柱 |
6.4.2 新罗末禅寺与湘赣禅寺 |
6.5 五代传灯中心雪峰山 |
6.5.1 唐末五代时期东亚佛教中心—雪峰山门 |
6.5.2 《祖堂集》和南宗禅雪峰系 |
6.5.3 高丽国初期法眼宗的兴起及其寺址 |
6.5.4 雪峰寺之古貌 |
6.6 中国南方建筑文化对韩国古建筑的影响 |
6.6.1 韩国古建筑中可见的中国南方建筑因素 |
6.6.2 航海时代的中韩文化交流线 |
6.7 小结:传灯的物质证据 |
第7章 结论 |
7.1 韩国佛教史及金堂 |
7.2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建筑 |
7.3 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7.4 法水东流 |
7.5 莲花满开 |
7.6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7.7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1.绪论 |
2.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3.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4.法水东流 |
5.莲花满开 |
6.“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图片目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6)儒释伦理共同作用背景下的敦煌家庭关系研究 ——以8至10世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古家庭伦理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源 |
第一节 儒家伦理的理论基础 |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伦理基础 |
二、“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长幼尊卑”的伦理核心 |
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 |
第二节 佛教伦理的思想来源 |
一、以人生论、果报论、心性论为伦理基石 |
二、以“平等慈悲”为根本的伦理准则 |
三、以“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为基准的伦理规范 |
第三节 儒释伦理的融变与合璧 |
一、儒释伦理之间的差异 |
二、儒释伦理的融变与合璧 |
第二章 敦煌家庭的亲子关系 |
第一节 儒释伦理的亲子关系 |
一、儒家伦理的亲子关系 |
二、佛教伦理的亲子关系 |
第二节 敦煌家庭亲子关系的实践途径 |
一、写经发愿:祈福追荐 |
二、设斋祭祀:施愿祈祷 |
三、布施放生:忏念追福 |
四、建窟造像:颂德供奉 |
五、绘制经变画:感念宣扬父母恩 |
第三节 敦煌家庭亲子关系的孝道特征 |
一、一世感恩的亲子关系 |
二、实质孝行的亲子关系 |
三、由局部孝心的亲子关系扩展至全面孝行 |
小结 |
第三章 敦煌家庭的夫妻关系 |
第一节 儒释伦理的夫妻关系 |
一、儒家伦理的夫妻关系 |
二、佛教伦理的夫妻关系 |
第二节 敦煌家庭夫妻婚姻关系的维系 |
一、缔结良缘之际 |
二、病痛患难之时 |
三、逝者亡故之后 |
第三节 敦煌家庭夫妻婚姻关系的解除 |
一、“三纲五常”的伦理原则 |
二、“孝、贞、和”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 |
三、价值定位 |
小结 |
第四章 敦煌家庭的兄弟关系 |
第一节 儒释伦理的兄弟关系 |
一、儒家伦理中的兄弟关系 |
二、佛教伦理的兄弟关系 |
第二节 敦煌文书中所反映的兄弟伦理关系 |
一、同居共御的兄弟之义 |
二、慈悲友悌的兄弟之爱 |
三、“胜似血亲”的兄弟之情 |
小结 |
第五章 敦煌家庭的僧俗关系 |
第一节 佛教的僧俗关系 |
一、印度佛教的僧俗关系 |
二、中国化佛教的僧俗关系 |
第二节 敦煌家庭中的僧俗关系及其特征 |
一、僧中有俗 |
二、俗中有僧 |
三、僧俗相依 |
小结 |
后论:有关中古时期敦煌家庭伦理得以落实的若干问题 |
一、平台问题——以核心小家庭为主 |
二、教育问题——寺院教育取代官办教育 |
三、制度问题——法律与宗教的双重维护 |
四、伦理问题——三教合一,倡导“忠君孝亲” |
五、地位问题——以儒家价值体系为主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敦煌文书编号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清凉圣境:五台山信仰在东亚 |
第一节 五台山信仰的建构与传播语境 |
第二节 学术史上的五台山 |
第三节 五台山研究的视觉命题 |
第一章 示现与感通:圣地信仰的建构缘起 |
第一节 示现的佛教史源 |
第二节 文殊示现与五台圣迹 |
第三节 行化东瀛为行基 |
第四节 秘传新罗:慈藏入唐及五台想象 |
第二章 巡礼与见证:五台山信仰的流动 |
第一节 西域梵僧: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的流行 |
第二节 求法巡礼:圆仁眼中的五台胜景 |
第三节 法难遗珠:正统法脉的“刻意转移” |
第四节 皇权与佛法:五台山的政治互动 |
第三章 五台灵石:日本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 |
第一节 弘法与营造:日本延历寺文殊楼的缘起 |
第二节 求法巡礼所见的唐代佛寺建筑 |
第三节 圆仁遗戒:文殊楼的兴建 |
第四节 圆仁对不空三藏的“效仿” |
第五节 圆仁与日本的文殊造像传统 |
第六节 大圣五智:土石为基的宗教意义 |
第四章 释迦瑞像的摹刻与渡海:奝然与日本清凉寺的建构 |
第一节 海上闻梵声:奝然的渡海巡礼之行 |
第二节 释迦瑞像的摹刻 |
第三节 造像的圣化术 |
第四节 圣像与宗派竞争 |
第五节 “清凉寺式”与摹刻系统 |
第六节 像教思维 |
第五章 视觉朝圣与神圣导引:敦煌五台山图的时空逻辑 |
第一节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 |
第二节 文本和图像的想象空间 |
第三节 视觉朝圣与修行实践 |
第四节 神圣舆图 |
结语 像教精严:五台山与东亚佛教的跨语境传播 |
附录一 敦煌石窟《五台山图》一览表 |
附录二 圆仁入唐所见建筑样式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8)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佛教“疑伪经”及其判别标准 |
(一)佛教“疑伪经” |
(二)佛教疑伪经的判别标准 |
二、佛教疑伪经的分类概说 |
三、佛教疑伪经研究史及其评价 |
(一)佛教疑伪经研究史 |
(二)佛教疑伪经研究评价 |
四、敦煌佛教疑伪经 |
参考文献 |
说明 |
一、反映、指导和规范佛教僧俗生活 |
《般泥洹後诸比丘经》 |
《宝车经》 |
《出家功德经(出贤愚经)》 |
《慈教经》 |
《大乘莲华马头罗刹经》 |
《华严十恶经》 |
《大威仪请问经》 |
《犯戒罪报轻重经》 |
《金刚经纂》 |
《敬福经》 |
《决定罪福经》 |
《善恶因果经》 |
《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 |
《五辛经》 |
《像法决疑经》 |
《遗教法律三昧经》 |
《讃僧功德经》 |
《斋法清净经》 |
二、宣扬特定的佛教教义、实践和信仰 |
(一)三阶教典籍 |
《大乘无尽藏法》 |
《佛性观修善法》 |
《七阶佛名经》 |
《人集录明诸经中对根浅深发菩提心法》 |
《人集录依诸大乘经中略发愿法》 |
《人集录於十二部经修多罗内验出对根起行法》 |
《三阶佛法》 |
《三阶佛法密记》 |
《瑜伽法镜经》 |
《要行舍身经》 |
(二)具有揭帖性质的谶记类疑伪经 |
《大慈如来告疏》 |
《定光佛菩萨救诸衆生》(拟) |
《佛图澄所化经》 |
《救诸众生苦难经》 |
《劝善经》 |
《太平年志公谶记伪经》(拟) |
《新菩萨经》 |
(三)禅系疑伪经 |
《禅门经》 |
《大辩邪正经》 |
《法句经》(伪经) |
《法句经疏》 |
《法王经》 |
《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 |
《金刚三昧经》 |
(四)与菩萨信仰有关 |
《地藏菩萨经》 |
《地藏菩萨十斋日》 |
《佛为善男子说地狱报应经》(拟) |
《救苦观世音经》 |
《普贤菩萨说此证明经》 |
《僧伽和尚欲入涅盘说六度经》 |
《水月观音经》 |
《四门经》 |
《天公经》 |
《证香火本因经》 |
(五)与禅定有关 |
《阿弥陀佛觉诸大众观身经》 |
《观经》 |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
《十想经》 |
《相好经》 |
《最妙胜定经》 |
(六)与佛名忏法有关 |
《观世音佛名》 |
(七)反映中国人对佛教宇宙论的理解 |
《二十八宿次位经和三家星经》 |
《二十八天并四天下地狱已上下经》 |
《楼炭经略》 |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
(八)反映中国人对佛教思想和历史的理解 |
《佛性海藏经》 |
《究竟大悲经》 |
《如来成道经》 |
《太子成道经》 |
《五百梵志经》 |
《照明菩萨经》 |
三、调和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 |
《佛母经》 |
《净土盂兰盆经》 |
《须弥四域经》 |
四、以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解决人们现实苦难为目的 |
《安宅神咒经》 |
《佛顶心陀罗尼经》 |
《解百生怨家陀罗尼经》 |
《护身命经》 |
《救疾经》 |
《龙种上尊王佛印法经》 |
《摩利支天经》 |
《七千佛神符经》 |
《三厨经》 |
《消灾除横灌顶延命真言经》 |
《续命经》 |
《延寿经》 |
《呪魅经》 |
五、其他 |
(一)伪经不伪 |
《小法灭尽经》 |
《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
《现报当受经》 |
(二)情况不详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
《说五佛八菩萨坛经(拟)》 |
《四谛法门经》 |
《天皇梵摩经》 |
索引 |
经名首字笔画检字并索引 |
经名音序首字检字并索引 |
经名索引(附卷号) |
卷号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9)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 |
一、资料性图书 |
(一)综合性大型图书 |
(二)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三)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四)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一)总述·通论 |
(二)以南北朝以前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三)以唐五代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四)以宋以后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五)题跋(叙录)·碑帖·碑学相关图书 |
四、字体·字形相关图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相关图书 |
下编 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 |
一、资料性图书 |
A 综合性大型图书 |
附录1 碑帖书法相关图书 |
附录2 石窟造像(雕塑)相关图书 |
附录3 佛寺志道观志祠墓志关系丛书 |
B 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山西省 |
3、江苏省·浙江省 |
4、山东省 |
5、河南省 |
6、四川省·甘肃省 |
7、辽宁 |
附录3 岩画相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 |
附录5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 唐代书名家个人全集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吉林省·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 |
9、安徽省 |
10、福建省 |
11、江西省 |
12、山东省 |
13、河南省 |
14、湖北省·湖南省 |
15、广东省·海南省 |
16、广西壮族自治区 |
17、重庆市·四川省 |
18、贵州省 |
19、云南省 |
20、陕西省 |
21、甘肃省 |
22、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23、台湾 |
(B~D)附录 1 碑帖·书道(书法)相关图书 |
(B~D)附录 2 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 |
3、河北省·河南省 |
4、山西省 |
5、辽宁省·黑龙江省 |
6、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湖南省 |
12、重庆市·四川省 |
13、云南省·广东省 |
14、陕西省 |
15、甘肃省 |
16、西藏自治区 |
17、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8、台湾 |
(B~D)附录 3 石窟志石窟内容总录 |
(B~D) 附录 4 寺庙祠志 |
1、北京市 |
2、山西省 |
3、上海市·江苏省 |
4、浙江省 |
5、福建省 |
6、山东省·河南省 |
7、湖南省·四川省 |
8、广东省·云南省 |
9、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
10、香港 |
11、台湾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1、北京市 |
2、山西省·河北省 |
3、辽宁省 |
4、吉林省 |
5、黑龙江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安徽省 |
8、福建省·江西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 |
12、广东省 |
13、重庆市·四川省 |
14、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
15、陕西省 |
16、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17、其他 |
附录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图书(2007 年 4 月~2011 年 12 月) |
1、全国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黑龙江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南省·湖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重庆市·四川省 |
15、贵州省 |
16、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 |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附录 2 展览会图录目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A 总述·通论 |
B 以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附录3 岩画有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有关图书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
6、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北省·湖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
15、重庆市·四川省 |
16、贵州省·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19、香港·澳门 |
20、台湾 |
(A~D)附录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辽宁省·湖北省 |
5、江苏省 |
6、浙江省·安徽省 |
7、山东省 |
8、河南省 |
9、海南省 |
10、重庆市·四川省 |
11、云南省 |
12、陕西省 |
13、甘肃省 |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15、其他 |
E 题跋(叙录)碑帖碑学有关图书 |
附录1 碑学相关图书 |
附录2 书道(书法)有关图书 |
附录3 金石家(清后期以降)有关图书 |
F 校点校注校补图书 |
G 石刻碑帖书道(书法)有关邦译图书 |
H 传拓有关图书其他 |
四、字体(字形)有关图书 |
A 石刻文字·异体字(俗字·别字)相关图书 |
B 其他字典字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 |
A 石刻·刻工目录 |
附录 石刻(墓志)相关索引 |
B 机关(个人)所藏石刻拓本目录(图录) |
1、中国 |
2、台湾 |
C 石刻文献目录地图 |
附录 考古学有关文献目录年鉴地图 |
勘误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10)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上编: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分析 |
凡例 |
一、辞集 |
(一) 卷子类 |
斯一四四一+斯五七六三:云谣集杂曲子十八首 |
伯二八三八:云谣集杂曲子十四首 |
斯二六○七+斯九九三一二十九首 |
斯二六八二+伯三一二八十五首 |
津艺一三四十三首 |
伯二八○九八首+三首 |
斯六五三七八种共二十首 |
伯三二七一七种共十三首 |
(二) 册子类 |
伯三九一一+桥川时雄摄影本十二首 |
伯三八三六、伯三一三七缀合本十首 |
伯三八二一十五首 |
二、丛钞 |
(一) 散纸类 |
伯三三六○:大唐五台曲子五首寄在苏莫遮六首十一首 |
斯二○八○+斯四○一二:[五台山曲子苏莫遮]六首 |
斯四六七:五台山曲子六首六首 |
斯二九八五:[五台山曲子藕莫遮]三首 |
伯三二五一六首 |
伯三三三三三首 |
伯四六九 |
斯四三三二三首 |
斯四五七八:泳月婆罗门曲子四首 |
斯七一一一三首 |
Дx二一四七五首 |
某《心经》写本五首 |
(二) 卷子类 |
伯二五○六五首 |
伯二七四八三首 |
伯三○九三三首 |
伯三六三○+伯三七一八六首 |
斯一四九七五首 |
罗振玉藏《春秋後语》写卷三首 |
(三) 册子类 |
伯三九九四五首 |
斯五五五六三首 |
斯五六四三四首 |
三、散钞 |
(一) 卷子类 |
伯二六四一一首 |
伯二七○二二首 |
伯三一五五二首 |
伯三三一九一首 |
伯三七○六一首 |
斯三二九+斯三六一四首 |
斯一五八九二首 |
斯二一○四一首 |
斯四三五九二首 |
Дx一三六八、Дx二八四二+Дx二七五二、Дx六○五九+Дx六○一九+Дx二一五三+Φ二四七+Дx二一九七一首 |
(二) 散纸颊 |
伯三一二三一首 |
伯三一五六P1一首 |
伯四五二五(十八)一首 |
斯四五○八一首 |
斯五八五二曲子一本(存一首) |
Дx一四六八一首 |
浙敦一一三一首 |
历博五四一首 |
(三) 册子类 |
伯三九○六二首 |
伯四○一七二首 |
斯五五四○一首 |
下编:敦煌曲子辞写本研究 |
引言 |
第一章 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文献形态 |
一、敦煌曲子辞的聚合形态 |
二、敦煌曲子辞的记录形态 |
三、敦煌曲子辞写本的文书构成 |
四、敦煌曲子辞写本的物质形态 |
第二章 《霎谣集》写本斯1441、伯2838研究 |
一、写本内容及文书关系 |
二、三种形态的齐文文集 |
三、《云谣集》写本的钞写年代 |
第三章 曲子辞写本的重要亲缘材料——敦煌二十谱字写本伯3539研究 |
一、伯3539写本内容及文书关系 |
二、二十谱字的钞写者 |
三、二十谱字的钞写年代 |
四、伯3539、斯7111关系考 |
第四章 曲子辞写本的一种特殊用纸——兑废经写本之研究 |
一、英法藏兑废经文献综述 |
二、兑废经合钞文书分析 |
三、从兑废经写本看敦煌官方写经活动的人员与地点 |
四、从兑废经写本看敦煌官方写经活动的历史面貌 |
结语 |
第五章 敦煌曲子辞调名辨正 |
一、《浪涛沙》、《浣溪沙》之辨 |
二、《感皇恩》、《苏莫遮》之辨 |
三、令人困惑的“同前”辞 |
结语 |
第六章 敦煌曲子辞文体研究 |
一、《菩萨蛮》七首:代言类演故事曲辞 |
二、斯7111《别仙子》:演故事之舞曲 |
三、孟姜女故事《捣练子》:体制近同鼓子词 |
四、津艺134之辞:已具唱赚辞之体制 |
五、斯2607卷首之“同前”残辞初露端倪的多宫调套曲 |
结语 |
馀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四川丝绸总目录(总第94—97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2]敦煌藏文写本《宝云经》整理与研究 ——以IOL Tib J 164为中心[D]. 杨志国. 兰州大学, 2021
- [3]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D]. 黄文镐(Hawong Moon Ho). 清华大学, 2020(01)
-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儒释伦理共同作用背景下的敦煌家庭关系研究 ——以8至10世纪为中心[D]. 买小英. 兰州大学, 2017(03)
- [7]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D]. 张书彬.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5)
- [8]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D]. 王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D]. 刘琳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10]敦煌曲子辞写本整理与研究[D]. 张长彬. 扬州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