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论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一结合不仅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将最终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所以,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力求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过程、经验、教训以及路径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现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一章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首先在于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实践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民族完成了“救亡图存”这一历史任务并初步实现了繁荣和富强。其次,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结合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需要。最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世界观、辩证法以及历史观等方面有大量的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国人民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第二章分五个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进行考察。在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力量还比较小,它不得不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在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4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本能的反抗,特别是中国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激烈的诋毁和攻击。与此同时,发展壮大后的马克思主义也对封建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逐渐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提出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互相吸收和融合。第四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的路线和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时期严重疏离。改革开放以来是第五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学术界也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度有机结合了起来。第三章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第一,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从根本上保证当代中国文化的性质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需要。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评判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根本标准,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第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关键是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这些真精神包括: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尊道贵德、厚德载物的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精神;阴阳互补,辩证思维的精神。第四,从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角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学说及佛教中国化的成功经验进行比较,概括外来文化中国化的一般经验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经验。第四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训。第一,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某些阶段,混淆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第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某些关系处理失当,这些关系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层面的中国化与学术层面的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第三,从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佛教及基督教中国化的失误教训进行比较,概括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共同教训。第五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一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问题。二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中国化,解决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向现代化转型的问题。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解决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问题。结束语部分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又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统一起来。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三、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
  •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实践的需要
  • 一、中西方文化都不能适应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实践的需要
  • 二、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主题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需要
  •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需要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
  • 一、共产主义与“大同社会”
  • 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天下一气”
  • 三、对立统一规律与“阴阳学说”
  • 四、唯物史观与“理势合一”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附与依附
  • 一、“西学东渐”的大潮
  • 二、马克思主义依附于传统文化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 一、中国封建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抵御
  •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封建文化的批判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相吸收与融合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式提出
  • 二、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疏离
  • 一、马克思主义被教条化与庸俗化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主义糟粕的复活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度结合
  • 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推动
  • 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
  • 第一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表现
  •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因
  • 第二节 切实贯彻批判继承的方针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是批判继承的基本根据
  • 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 三、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标准
  • 第三节 继承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 一、继承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
  • 二、继承尊道贵德、厚德载物的精神
  • 三、继承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精神
  • 四、继承阴阳互补、辩证思维的精神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学说及佛教中国化经验之比较
  • 一、西方学说中国化的经验
  • 二、佛教中国化的经验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学说及佛教中国化经验之比较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训
  • 第一节 混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 一、混淆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表现
  • 二、混淆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原因
  • 第二节 某些关系处理失当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层面的中国化与学术层面中国化的关系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佛教及基督教中国化教训之比较
  • 一、佛教中国化的教训
  • 二、太平天国运动所推行的基督教思想中国化的教训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佛教及基督教中国化教训之比较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
  • 第一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化、时代化之间的关系
  •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二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及其中国化的必要性
  •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中国化的具体路径
  • 第三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中国化的必要性
  •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的具体路径
  •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