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羧酸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配合物,晶体结构,拓扑
柔性羧酸配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兆沛,Vlasenko,Volodymyr,Anatoliyovych,刘润强,杨里,刘露[1](2019)在《基于柔性双(甲基苯并咪唑)和羧酸配体的Cd(Ⅱ)/Co(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或溶剂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3个Cd(Ⅱ)/Co(Ⅱ)/Zn(Ⅱ)配位聚合物[Cd(hbmb)0.5(pta)]n(1),[Co(hbmb)(1,4-bdc)]n(2)和{[Zn2(hbmb)1.5(bptc)(H2O)]·0.5hbmb·3H2O}n(3)(hbmb=1,1′-(1,6-己烷)双-(2-甲基苯并咪唑),H2pta=邻羧基苯乙酸,1,4-H2bdc=1,4-苯二乙酸, H4bptc=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4-连接的二维平面网络,拓扑符号为(44·62)。配合物2是一个4-连接的二维褶皱网络,拓扑符号为(42·6)(42·63·8)。配合物3是一个(3,4,4)-连接的叁重穿插网络,拓扑符号为(42·62·82)(4·62)(4·64·8)。其中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0.758 32(15) nm,b=1.452 8(3) nm,c=1.911 3(5) nm,β=112.26(3)°,Z=4;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1.090 8(2) nm,b=1.873 1(4) nm,c=1.301 9(3) nm,β=91.09(3)°,Z=4;配合物3属于叁斜晶系,空间群为P1,a=1.119 6(2) nm,b=1.481 2(3) nm,c=1.926 6(4) nm,α=89.72(3)°,β=87.65(3)°,γ=68.28(3)°,Z=2。(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高红岩[2](2019)在《柔性羧酸类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配合物的结构及其独特的磁性及荧光性能使它们在生物造影、发光传感器、金属传感、临床诊断、生物抑菌、抗肿瘤等领域具有广泛且潜在的应用。本文设计合成了2-甲酰基苯氧乙酸和间苯二甲醛缩3-氨基-4甲基苯甲酸配体,与稀土离子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稀土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光学特性和生物活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水杨醛与氯乙酸钠反应合成了2-甲酰基苯氧乙酸配体L~1,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pH及溶剂的调控,与硝酸铽、硝酸铕、硝酸镝、硝酸钆、硝酸钐进行反应,合成了五个同构的稀土配合物Ln(L~1)_6(DMF){Ln=Tb(1),Eu(2),Sm(3),Dy(4),Gd(5)},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粉末衍射、单晶衍射对其进行表征,并对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对配合物进行荧光测定,得出配合物1-5的量子产率分别是(%):3.43、31、0.01、6.2、1.9;荧光寿命分别为:1.4236ms、1.3558ms、12.055us、3.636us、303.306us。单晶衍射显示它们的空间结构是属于p-1点群,叁斜晶系,是九配位的一维链状配合物。通过配合物与DNA结合实验表明配合物1-5与DNA的作用为静态猝灭,是自发进行的。(2)采用间苯二甲醛与3-氨基-4甲基苯甲酸缩合反应合成间苯二甲醛缩3-氨基-4甲基苯甲酸配体L~2,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pH及溶剂的调控,与硝酸铽、硝酸谱、硝酸钬、硝酸镧进行反应,合成了4个同构的四核单笼稀土配合物Ln(L~2)_6(DMF)_6{Ln=Tb(6),Ho(8),Pr(9),La(10)},它们的空间结构属于p-1点群,叁斜晶系,硝酸铽与L~2在pH下降时,还形成了双笼配合物Ln(L~2)_(14)(DMF)_4{Ln=Tb(7)},有望通过pH控制晶体结构。对晶体进行红外、紫外,粉末衍射、单晶衍射表征,并对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进行研究。单晶衍射显示它们的空间结构是属于p-1点群,叁斜晶系,是九配位的笼状配合物。配合物6-10与DNA的作用为嵌插作用,是自发进行的。(3)本课题组合成了一系列2-萘氧乙酸过渡金属配合物和一个2-甲酰基苯氧乙酸的铜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配合物与DNA的作用为静态猝灭,是自发进行的。(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9)
滕佳平[3](2019)在《基于环叁磷腈柔性羧酸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也称之为多孔配位聚合物)通常是由金属簇或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配位形成的。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因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往往具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者的特点,它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多孔的结构使得它在气体的选择性吸附分离与储存、荧光、药物传递、催化等领域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环叁磷腈是一种含N、P相互交替连接成环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磷原子上的两个氯非常活泼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因此可以在磷腈环的侧翼取代不同的基团,来达到有效调节合成的配合物的性能的目的。目前基于环叁磷腈的柔性羧酸配体报道很少,所以本文选择此类配体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分别使用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羟基苯甲酸甲酯、5-羟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完全取代了六氯环叁磷腈的六个氯原子,合成了3个配体,分别是H_6L1、H_6L2、H_(12)L3,对这叁个配体进行了红外、核磁表征。2、首先使用2,2'-二羟基联苯取代六氯环叁磷腈中的两个氯原子,然后通过MOFs材料前功能化的修饰策略,合成了5个配体,分别是H_4L4、H_4L5、H_4L6、H_4L7、H_8L8。对这五个配体进行了红外、核磁表征。3、采用配体H_6L1、H_6L2、H_(12)L3分别与主族金属Pb~(2+)、稀土金属Ho~(3+)等构筑了9个MOFs材料,同时对合成的MOFs材料进行了单晶结构分析、红外、热重、XRD粉末衍射、荧光等表征。4、采用配体H_4L7、H_8L8分别与主族金属Pb~(2+)以及碱土金属Sr~(2+)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2个MOFs材料,并对它们进行了单晶结构分析、红外、热重、XRD粉末衍射等表征。(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0)
张芳[4](2018)在《含叁氮唑—吡啶羧酸/柔性苯并咪唑二羧酸类配体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单元与含有多个配位点的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新型多孔晶态材料。MOFs构筑过程中受到金属离子、有机配体结构类型、温度、pH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配体的选择尤为重要。含有多个活性位点的刚性氮杂环羧酸以及苯并咪唑羧酸类配体,配位模式多样,可作为双功能有机配体构筑结构稳定且具有吸附/分离、催化、荧光传感、磁性等性质优异的MOFs。此外,为了拓展MOFs的应用前景,我们可以借助其它技术手段,如静电纺丝技术可用于开拓新型且实际应用性强的复合材料,这将成为当前MOFs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基于以上的研究策略,本论文选择有机配体2-(1,2,4-叁氮唑)-4-吡啶甲酸(HL1),5-(1,2,4-叁氮唑)-3-吡啶甲酸(HL2),1,4-二(5,6-苯并咪唑二羧酸-1-甲基)苯(H_4L3),以及第二配体均苯叁甲酸(H_3btc),对苯二甲酸(p-H_2bdc),通过水热法合成了14例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配合物,即[Cd(L1)_2(H_2O)_2]_n(1),{[Cd_2(L1)(btc)(H_2O)_2]·H_2O}_n(2),[Zn(L1)_2(H_2O)_4]_n(3),[Co(L1)_2(H_2O)_4]_n(4),[Ni(L1)_2(H_2O)_4]_n(5),[Zn(L2)_2(H_2O)_4]_n(6),[Zn_2(L2)(btc)(H_2O)_2]_n(7),{[Zn(L2)(p-bdc)_(0.5)(H_2O)]·(p-H_2bdc)_(0.5)}_n(8),[Pb(L2)(H_2O)_2(NO_3)]_n(9),[Pb(L2)_2(H_2O)]_n(10),[Cd_(1.5)(L2)_2(H_2O)(NO_3)]_n(11),[Cd(L2)_2(H_2O)_2]_n(12),{[Cd_2(L3)(NMP)(H_2O)_2]·2H_2O}_n(13)和{[Zn(L3)_(0.5)(H_2O)]·NMP·H_2O}_n(14)。全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了配位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结构及其应用前景。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基于HL1配体构筑的五例配合物的结构和基本性质,并对配合物1-3进行了荧光测试和探讨,对配合物4和5的磁性也进行了研究。第叁章介绍了以HL2为第一配体,两种不同的第二配体即均苯叁甲酸和对苯二甲酸,通过水热法与金属Zn(II)、Cd(II)、Pb(II)构筑了七例新颖配位聚合物,并对其结构与基本性质进行详细讨论。由于配合物12固态荧光性质稳定,因此对其进行了荧光传感性能的测试与研究,结果12在水溶液中对CrO_4~(2-),Cr_2O_7~(2-)和MnO_4~-离子表现出具有低检出限的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第四章介绍了利用H_4L3配体与金属Zn(II)与Cd(II)合成两例新颖配合物,并对配合物14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研究,其中14在298 K下对CO_2的吸附量可以达到2.2 mmol g~(-1)(9.5 wt%),同时,14对CO_2/CH_4(50:50)的混合物具有较好的选择分离效果。第五章介绍了用静电纺丝法制备MOF-5复合材料的过程,对获得的电纺纤维薄膜进行了SEM表征,并详细分析了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赵靖[5](2018)在《基于柔性双吡啶四唑配体和有机羧酸辅助配体的Co/Cu/Zn/Cd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选择四种双吡啶四唑配体[1,4-双(5-(3-吡啶基)-四唑基)丙烷(3-bptzp)、1,4-双(5-(4-吡啶基)-四唑基)丙烷(4-bptzp)、1,4-双(5-(3-吡啶基)-四唑基)己烷(3-bptzh)和1,4-双(5-(4-吡啶基)-四唑基)丙烷(4-bptzh)]为主配体,以不同的芳香多羧酸[1,3-间苯二甲酸(1,3-H_2BDC)、1,4-对苯二甲酸(1,4-H_2BDC)和4,4′,4″-苯-1,3,5-叁苯甲酸(1,3,5-H_3BTB)]为辅助配体,以Co(Ⅱ)/Cu(Ⅱ)/Zn(Ⅱ)/Cd(Ⅱ)为中心金属,通过水热/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得到14个配合物,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对部分配合物的荧光、电化学、光催化和染料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1.利用3-bptzp和4-bptzp配体作为主配体,以芳香羧酸1,3-H_2BDC和1,4-H_2BDC作为辅助配体,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了10个不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讨论了中心金属和溶剂比的不同对配合物合成的影响。[Cu(4-bptzp)(1,3-BDC)](1)[Cu_2(4-bptzp)_2(1,3-BDC)Cl_2](2)[Co(4-bptzp)(1,3-BDC)](3)[Zn(4-bptzp)(1,3-BDC)](4)[Cd(4-bptzp)(1,3-BDC)](5)[Co(3-bptzp)(1,3-BDC)](6)[Zn(3-bptzp)(1,3-BDC)](7)[Cd(3-bptzp)(1,3-BDC)](8)[Co(3-bptzp)(1,4-BDC)(1,4-H_2BDC)_(0.5)](9)[Cu(3-bptzp)(1,4-BDC)](10)配合物1,3,4,5,6,7,8是同构的一维阶梯状链,其中包含1D[M(1,3-BDC)]_n链和M_2(4-bptzp)_2环(M=Cu,Co,Zn,Cd)。配合物2也是一维链状结构,其中包含1D[Cu_2(BDC)Cl_2]_n线性链和Cu_2(4-bptzp)_2环。这些配合物都可以通过氢键拓展为2D结构。配合物9和配合物10都是2D层状结构。在配合物9中,二维层状结构由1,4-BDC阴离子和中性1,4-H_2BDC配体组成,3-bptzp连接相邻的两个Co(Ⅱ)形成一个[Co_2(3-bptzp)_2]环悬挂在2D层两侧。在配合物10中,1,4-BDC阴离子桥接相邻的Cu(Ⅱ),形成1D[Cu(1,4-BDC)]_n链,相邻的1D[Cu(1,4-BDC)]_n链通过3-bptzp配体进一步连接,形成一个二维层状结构。3-bptzp和4-bptzp配体含有柔性-(CH_2)_3-基团,可自由旋转易形成环状结构。此外,我们研究了配合物1-10的染料吸附性能,配合物1,2,6,9,10的电化学行为和配合物4,5,7,8的荧光性能。2.利用3-bptzh和4-bptzh配体作为主配体,以芳香羧酸1,3-H_2BDC和1,3,5-H_3BTB作为辅助配体,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合成4个中心金属为Co(Ⅱ)/Cu(Ⅱ)/Zn(Ⅱ)的配合物。探索了不同金属中心以及不同含氮位点的主配体对结构的影响。[Zn(3-bptzh)(1,3-BDC)](11)[Zn(4-bptzh)(1,3-BDC)](12)[Co_6(4-bptzh)_3(1,3,5-BTB)_6(H_2O)_2](13)[Cu_4(4-bptzh)_2(1,3,5-BTB)_4]·MeCN(14)配合物11是一个2D波浪层状结构,配合物12是包含螺旋链的2D网络。3-bptzh和4-bptzh配体都以μ_2-桥连模式连接相邻的1D[Zn_2(1,3-BDC)_2]_n链。其中,3-bptzh配体作为直线型连接器,而4-bptzh配体作为U型连接器,导致配合物11和12的最终结构不同。表结果明,吡啶四唑配体的位点不同,影响配合物的结构。在配合物13中,1,3,5-BTB阴离子采取单齿-双齿-螯合连接模式连接Co(Ⅱ)离子构筑成一个蜂巢型的二维双层[Co_6(1,3,5-BTB)_6]_n大环结构。该二维网络通过4-bptzh配体以μ_2-桥连模式连接成一个叁维框架。在配合物14中,所有1,3,5-BTB阴离子都采取双(双齿)连接模式,连接四个Cu(Ⅱ)离子构筑成一个四边型的二维层[Cu_4(1,3,5-BTB)_4]_n结构。这个二维网络中存在左/右双螺旋链状结构。该二维网络通过4-bptzh配体以μ_2-桥连模式连接成一个叁维框架。结果表明,由于中心金属是影响配合物结构的重要因素。此外,我们还研究了配合物11-14的染料吸附性能,配合物11-12的荧光性能和配合物13的磁性。(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8-06-01)
田红红[6](2018)在《基于叁嗪柔性多羧酸配体的铀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享受核能源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核废料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其中采用化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后处理和循环利用是目前非常行之有效的一套解决方案,即利用有机羧酸配体和铀酰通过配位键进行自组装合成铀酰有机框架从而达到回收再利用的效果。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含叁嗪环的柔性多羧酸配体来构筑铀酰配合物。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叁类含-NH和-S的柔性多羧酸配体,[6-(羧甲基-氨基)-4-氧代-4,5-二氢-[1,3,5]叁嗪-2-氨基]-乙酸(H2bodt),2,2',2''-[1,3,5-叁嗪-2,4,6-叁亚氨基]叁乙酸(H3TTG)和2,2',2''-[1,3,5-叁嗪-2,4,6-叁(硫代)]叁乙酸(H3TTTA)并对其进行了表征。2.通过[6-(羧甲基-氨基)-4-氧代-4,5-二氢-[1,3,5]叁嗪-2-氨基]-乙酸(H2bodt)、铀酰盐以及其它金属盐合成了六个铀酰配合物,即[UO2(bodt)]·DMA(1)、C11H15N6O17Mn2U(2)、C11H15N6O17Co2U(3)、C11H15N6O17Ni2U(4)、C11H15N6O17Cu2U(5)和C11H15N6O17Zn2U(6),其中配合物1能高效地识别Ru3+以及生物分子(DA、AA、UA和BSA)。3.通过2,2',2''-[1,3,5-叁嗪-2,4,6-叁亚氨基]叁乙酸(H3TTG)、硝酸铀酰以及第二配体(2,2'-联吡啶、4,4'-联吡啶、1,10-邻菲罗啉)合成了四个铀酰配合物,即[UO2(TTG)]·0.5DMA·2H2O(7)、C21H25.5N8.5O10.5U(8)、C21H25.5N8.5O10.5U(9)和C33H33.5N10.5O10.5U(10),配合物7能够识别吡啶和硝基苯。4.通过2,2',2''-[1,3,5-叁嗪-2,4,6-叁(硫代)]叁乙酸(H3TTTA)与硝酸铀酰和醋酸铀酰分别合成了(NH4)[UO2(TTTA)]·2H2O(11)和[(UO2(TTTA))2]·[UO2(H2O)5](12),配合物11是一维链状的拓扑结构并且其对Ru3+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配合物12是一个二维层状的拓扑结构,在该结构中,层是由配阴离子[(UO2(TTTA))2]2-形成的,层与层之间填充有配阳离子[UO2(H2O)5]2+,这种铀酰离子在同一个框架结构中存在两种状态的拓扑结构比较罕见。配合物12在识别阳离子Ru3+的同时也能识别甲苯、硝基苯以及二甲基亚砜。5.这些配合物都有一定的荧光识别性能,并且配合物在识别以后自身框架依然保持高度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3-01)
王晓璐[7](2017)在《叁角架氮配体/柔性羧酸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作为一种结合了无机和有机基团的新型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气体吸附与分离、生物药物运输、电子传感、光捕捉、磁学材料等,在催化方面、尤其是非均相催化剂方面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可裁剪性,极大的比表面积,对底物有选择性,易于回收重复利用等特点。在催化有机反应时,反应底物被吸附至配合物孔道内,随后通过金属或有机配体参与催化并由其特定的孔道结构产生特殊的尺寸和立体选择性。其次,晶态多孔配合物材料能够发挥多配位中心的协同效应,可以通过“一锅煮”实现串联反应或协同反应。所以开发更多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做催化剂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课题选用叁脚架氮配体N,N',N''-tris(3-pyridinyl)-1,3,5-benzenetricarboxamide(3-TPB)和双咔唑四羧酸配体9,9'-(propane-1,3-diyl)-bis(9H-carbazole-3,6-dicarboxylic acid)(H4pbcd)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八种配合物,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催化性能。一、利用叁脚架氮配体3-TPB和一价铜盐自组装合成了具有不同的配位模式和不同维度的5种金属有机配合物,分子式分别为[Cu I(3-TPB)]n(1),[(Cu I)2(3-TPB)]n(2),[Cu Br(3-TPB)]n(3),[Cu Br(3-TPB)]n(4),{[Cu(3-TPB)]·Cl}n(5)。配合物1、2为一维链的结构,配合物3、5是二维面结构,配合物4是叁维结构。配合物中的金属铜中心配位有不同的卤素阴离子,配合物5中的氯离子是以游离状态存在的。结合一价铜的催化能力,实验选取研究具有不同卤素阴离的配合物1、3、5对C-H芳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催化产率。从结构上讨论了1、3、5配合物对C-H芳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的差异性来源。随后实验又进一步选择催化Alkyne-Azide“Click”反应,实验得到了理想的催化产率,并且实现了非均相催化和多次循环使用。二、利用双咔唑四羧酸配体H4pbcd和过渡金属自组装合成叁种配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Co4(pbcd)2(H2O)2]·(C2H5OH)·3(H2O)}n(6),{[Zn2(pbcd)(H2O)]·(H2O)·}n(7),{[Co2(pbcd)(bpe)]·2(H2O)}n(8)。配合物6通过两个四核Co簇与有机骨架连接形成了一个叁维结构,配合物7是一个具有阶梯结构的二维面。在配合物6的基础上引入辅配1,2-Bis(4-pyridyl)ethane(bpe),得到与配合物6结构差异很大的配合物8。利用配合物6、7、8催化苯环上的酰化-Nazarov环化串联反应,得到了良好的产率,并能循环多次使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夏莉[8](2017)在《柔性叁羧酸配体与过渡/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配位聚合物在气体储存、分子筛催化剂、磁性、发光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人们高度探索多齿有机羧酸类配体与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超分子有机框架并研究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叁聚硫氰酸叁钠盐(Na3TMT)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一个柔性多羧酸配体2,2’,2’’-[1,3,5-叁嗪-2,4,6-叁巯基]叁乙酸(H3TTTA),通过引入1,10’-菲罗啉辅助配体和不同的过渡金属(Co、Mn、Gd)等离子利用水热/溶剂热法构筑了7个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催化性能。取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水热合成法,利用2,2’,2’’-[1,3,5-叁嗪-2,4,6-叁巯基]叁乙酸(H3TTTA)配体和1,10’-菲罗啉辅助配体合成了3个结构相同的过渡金属[Co(II)、Ni(II)、Zn(II)]配位聚合物Co(HTTTA)(phen)(H2O)3(1)、Ni(HTTTA)(phen)(H2O)3(2)和Zn(HTTTA)(phen)(H2O)3(3)。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粉末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并借助CCD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并解析了配合物1-3的晶体结构,同时还研究分析了配合物1-3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能以及催化性质。配合物3的荧光强度非常明显,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配合物1-3在催化苯甲醛的硅氰化反应过程中效果显着,其中配合物1在催化方面相对于2和3具有较强的优势。2、通过溶剂调整,以柔性配体H3TTTA、辅配1,10’-菲罗啉与过渡族金属Mn(II)为原料,构筑了两个异构配位聚合物[Mn2(TTTA)(OH)(phen)2]n(4)、[Mn3(TTTA)2(phen)2]n(5)。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粉末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并借助CCD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并解析了配合物4-5的晶体结构,同时还研究了配合物4-5的荧光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催化性能。配合物的荧光强度相对于配体都有减弱,且配合物4的荧光效应减弱非常明显。并且配合物4-5在催化苯甲醛及对氯苯甲醛的硅氰化反应中效果显着,其中配合物5与4相比路易斯酸性更强并且在催化醛方面效果也比较明显。3、通过改变溶剂,将柔性配体H3TTTA和稀土金属Gd(III)分别放在水溶剂和DMF溶剂中构筑了两个Gd(III)的异构配位聚合物{[Gd(TTTA)(H2O)2]2H2O}n(6)、[Gd(TTTA)DMF]n(7)。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粉末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并用CCD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并解析了配合物6-7的晶体结构,同时还研究了配合物6-7的荧光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催化性能。配合物6-7的荧光强度相比于配体明显减弱,并且6-7在催化苯甲醛及其衍生物的硅氰化反应中效果显着,有望成为苯甲醛硅氰化反应的理想催化剂。(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4-01)
薛军儒[9](2017)在《基于刚性吡嗪四羧酸和柔性吡嗪四咪唑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组装而成,作为新一代的高孔隙度的分子晶体材料在最近的二十多年中被广泛的研究与报道,这是由于它们迷人的晶体结构与各种各样的潜在应用,如气体的存储与分离、催化、磁性、荧光、化学传感等。本文通过设计合成了新的氮杂环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新的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金属-有机框架的发展背景、合成方法、影响因素、性能测试等。第二部分;设计并合成了刚性的2,3,5,6-四(4-羧基苯基)吡嗪配体,和不同的金属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六个多孔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L1)×2H_2O}n(1),{Pb_2(L1)}n(2),{La(L1)×H_2O×2.7 H_2O}n(3),{Sr_3(L1)2×6H_2O×2.6 H_2O}n(4),{Ce(L1)×4H_2O×H_2O}n(5),{Mn_2(L1)}n(6),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配合物的热重、固态紫外、固态荧光、气体吸附、电化学催化析氢等性能。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都能达到450°C左右。配合物1和4相对于L1配体展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性能,可作为潜在的荧光材料。气体吸附实验发现配合物3和6展现出非常好的N2吸附性能,并对配合物6做了H_2的吸附测试。配合物2和5展现出一定的电化学析氢性能。第叁部分;设计并合成了柔性的四齿咪唑配体,随后与不同的羧酸组装了四个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Co(L2)A}n(L2=2,3,5,6-四(4-亚甲基-1-咪唑苯基)吡嗪A=5-硝基间苯二甲酸)(7),{Co(L2)·2H_2O}n(8),{Co(L2)B}n(B=4,4`-二苯醚二甲酸)(9),{Mn_2(L2)C_2}n(C=1,4萘二甲酸)(10)。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并通过P-XRD,红外对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部分化合物的性能,配合物8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析氢性能。第四部分;全文总结。(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梁玲玲[10](2017)在《基于柔性含氮多羧酸配体的轴酰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铀酰配合物作为锕系配合物的代表,不但拥有丰富的拓扑结构和多样的堆积方式,而且在光催化、非线性光学材料、吸附分离材料、矿物学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倍受关注,特别是它在核能以及核燃料循环领域中潜在的应用已成为放射化学研究的热点。铀酰配合物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锕系元素的相关性质,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铀元素与无机或者有机配体之间的作用机理,可以为核废料后处置技术、自然界中核素的迁移规律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最终实现核燃料的循环再利用。本论文以铀作为配合物的中心金属,选择四种含氮的柔性多羧酸作为有机配体,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进行铀酰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并在体系中引入第二金属或第二配体来研究其对体系产生的影响。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选用柔性的两性离子配体1,1',1”-(3,5-叁甲基苯-2,4,6-叁取代)-叁亚甲基-叁(吡啶-4-羧酸)叁氯(H3LC13)分别与硝酸铀酰、醋酸铀酰反应,在水热的条件下得到了两个铀酰配合物[(UO2)2L(μ3-O)(Cl2]·2H2O(1)、[UO2L2]·2N03·H2O(2)。配合物1是通过四核铀中心的次级结构单元与H3LC13连接形成的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2呈现出叁维框架结构,实现了阴离子调控的铀酰配合物从二维层状到叁维网状结构的转变,并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热分析、酸碱稳定性、荧光等性质进行了测试。2.在水热的反应条件下,异氰脲酸二(2-羧乙基)酯(H3bci)分别与硝酸铀酰、醋酸铀酰反应得到两个配合物[(U02)2(H20)2(Hbci)2](3)、[(UO2)2(H2O)2(μ3-O)(Hbci)]2H2O(4),随后在体系中引入3d过渡金属得到了四个异金属铀酰配合物[Mn0.5(H2O)2(UO2)0.5(Hbci)](5)、[Co0.5(H2O)2(UO2)0.5(Hbci)]·4H2O(6)、[Ni0.5(H2O)2(UO2)0.5(Hbci)]6H2O(7)、[Zn0.5(H20)2(UO2)0.5(Hbci)]·4H2O(8)。配合物 3是一个两核的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4展示了四核铀氧簇与有机配体连接的二维层状框架结构,配合物5-8是四个同构的3d-5f异金属二维网格状空间结构。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 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荧光等表征,配合物5-8展示了叁种不同的配位模式,荧光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3、4和8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3.利用含有叁个丙酸基的柔性配体异氰脲酸叁(2-羧乙基)酯(H3tci)在水热条件下与硝酸铀酰反应,并在体系中引入3d过渡金属和小分子含氮模板剂,自组装得到了七个新颖的铀酰配合物,分别为[(U02)2(tci)2]1/2-·[Mn2O(μ2-O)(H20)8]1/2+·2H2O(9)、[(UO2)2(tci)2]1/2-[Co2(μ2-O)(H2O)8]1/2+(10)、[(UO2)2(tci)2]1/2-·[Zn2(μ2-O)(H2O)8]1/2+·2H2O(11)、[UO2(tci)]-3 ·[Ni(H2O)6]2+(H3O)+·2H2O(12)、[UO2(tci)]-·[NH(CH2CH3)3]1/3+(2H3O)1/3+(13)、[UO2(tci)]-·(C10H9N2)+·H2O(14)、[U02(tci)]-·(C5H6N)+·2H2O(15)。这七个配合物的共同点是引入的第二金属和第二配体都未参与铀中心的配位,而是游离在配合物的结构中,作为填充孔道的模板剂和补偿配合物的电荷平衡。配合物9-11是同构体,呈现出类石墨烯的层状结构;配合物12和13结构相似,以环形的结构单元不断扩展为一个四重穿插的二维空间结构。对配合物9-15中配体的配位方式及配体构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配体在配合物15中展示出与其它五个配合物碗式构型不同的椅式构型。固体荧光测试结果表明这七个配合物均具有荧光特性。4.合成了含有六个氮原子和六个羧基的叁嗪羧酸配体1,3,5-叁嗪-2,4,6-叁氨基六乙酸(H6TTHA),在水热条件下分别与醋酸铀酰和醋酸铀酰锌反应,对体系酸度进行调控,得到了 配合物[(UO2)5(H2O)3(H3O)(TTHA)(HTTHA)]·8H2O(16)和[(UO2)4(H3O)2Na(TTHA)(HTTHA)]·H20(17),这两个铀酰配合物具有复杂的叁维空间结构,提供了叁种新颖的配位构型。配合物17的骨架中存在U=O-Na连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铀酰惰性氧的配位模式和活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3-01)
柔性羧酸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稀土配合物的结构及其独特的磁性及荧光性能使它们在生物造影、发光传感器、金属传感、临床诊断、生物抑菌、抗肿瘤等领域具有广泛且潜在的应用。本文设计合成了2-甲酰基苯氧乙酸和间苯二甲醛缩3-氨基-4甲基苯甲酸配体,与稀土离子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稀土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光学特性和生物活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水杨醛与氯乙酸钠反应合成了2-甲酰基苯氧乙酸配体L~1,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pH及溶剂的调控,与硝酸铽、硝酸铕、硝酸镝、硝酸钆、硝酸钐进行反应,合成了五个同构的稀土配合物Ln(L~1)_6(DMF){Ln=Tb(1),Eu(2),Sm(3),Dy(4),Gd(5)},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粉末衍射、单晶衍射对其进行表征,并对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对配合物进行荧光测定,得出配合物1-5的量子产率分别是(%):3.43、31、0.01、6.2、1.9;荧光寿命分别为:1.4236ms、1.3558ms、12.055us、3.636us、303.306us。单晶衍射显示它们的空间结构是属于p-1点群,叁斜晶系,是九配位的一维链状配合物。通过配合物与DNA结合实验表明配合物1-5与DNA的作用为静态猝灭,是自发进行的。(2)采用间苯二甲醛与3-氨基-4甲基苯甲酸缩合反应合成间苯二甲醛缩3-氨基-4甲基苯甲酸配体L~2,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pH及溶剂的调控,与硝酸铽、硝酸谱、硝酸钬、硝酸镧进行反应,合成了4个同构的四核单笼稀土配合物Ln(L~2)_6(DMF)_6{Ln=Tb(6),Ho(8),Pr(9),La(10)},它们的空间结构属于p-1点群,叁斜晶系,硝酸铽与L~2在pH下降时,还形成了双笼配合物Ln(L~2)_(14)(DMF)_4{Ln=Tb(7)},有望通过pH控制晶体结构。对晶体进行红外、紫外,粉末衍射、单晶衍射表征,并对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进行研究。单晶衍射显示它们的空间结构是属于p-1点群,叁斜晶系,是九配位的笼状配合物。配合物6-10与DNA的作用为嵌插作用,是自发进行的。(3)本课题组合成了一系列2-萘氧乙酸过渡金属配合物和一个2-甲酰基苯氧乙酸的铜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配合物与DNA的作用为静态猝灭,是自发进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羧酸配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兆沛,Vlasenko,Volodymyr,Anatoliyovych,刘润强,杨里,刘露.基于柔性双(甲基苯并咪唑)和羧酸配体的Cd(Ⅱ)/Co(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9
[2].高红岩.柔性羧酸类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D].南昌大学.2019
[3].滕佳平.基于环叁磷腈柔性羧酸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4].张芳.含叁氮唑—吡啶羧酸/柔性苯并咪唑二羧酸类配体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8
[5].赵靖.基于柔性双吡啶四唑配体和有机羧酸辅助配体的Co/Cu/Zn/Cd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D].渤海大学.2018
[6].田红红.基于叁嗪柔性多羧酸配体的铀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8
[7].王晓璐.叁角架氮配体/柔性羧酸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
[8].夏莉.柔性叁羧酸配体与过渡/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7
[9].薛军儒.基于刚性吡嗪四羧酸和柔性吡嗪四咪唑配体的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10].梁玲玲.基于柔性含氮多羧酸配体的轴酰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