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995年10月18日,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的诞生宣告着金融界新时代的到来。网络银行作为伴随网络进步而新生的事物,以其独有的,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迅速得到了广大客户和银行界的认同,在全球发展起来。其中发展最迅速的当数美国和欧洲。虽然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开展得较晚,但其发展速度也不容小窥。以1999年招商银行首家推出网络银行业务为起点,全国各大商业银行都先后开展了网络银行业务,甚至普及到了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据统计,到2005年年底,在国内正式建立网站的商业银行达到了41家,网络银行的企业客户己超过10万户,个人客户也超过4000万户。2005年全年,网络银行业务的交易笔数近6000万笔,国内网络银行的总交易额接近40万亿元,网络银行己经成为商业银行为高端客户提供服务的重要方式。然而,在网络银行业务不断深入人们生活的同时,它所暴现的风险问题尤其是操作风险再次对风险监督和管理者敲响了警钟。美国每年仅因网络安全触发的操作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75亿美元,仅2001年,万事达信用卡就遭受了7.03亿美元的损失,维萨信用卡因欺诈而损失的金额,也高达12亿美元,电脑黑客侵袭,网络金融犯罪率,都在逐年提高。而我国网络犯罪案件也频繁见报,不仅造成客户巨大的经济损失,让人们质疑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性,也给银行在经济上和声誉上造成不小损失,严重影响了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解决网络银行操作风险问题已经到了紧迫的地步。本文一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导论中,作者首先整理了前人对网络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状况。作者认为,网络银行中的操作风险与一般意义上,早期研究的操作风险在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网络银行中的操作风险只是把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和其来源具体到网络银行业务的环境中去研究。所以,对网络银行的操作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与对操作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没有严格进行区别。这部分主要分为国外和国内的研究状况。相比而言,国外在定量方面的研究领先于国内的研究。然后又对网络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样分为国内与国外的研究两部分。由于国外经济体制与本国的经济体制不一样,在金融的监管体制上本国实施的是分业监管,不同于国外的混业监管格局,而且国外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电子银行方面,没有对网络银行的具体研究,所以在研究国外状况的部分,只对法律的建立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国内部分的研究,得出我国监管落后的结论,也即是本文产生的原因。第二章是对网络银行的概述。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网络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主要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其生成的支撑力、激烈的银行竞争对其生成的外在压力、银行自身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因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个外在推动力。然后又对网络银行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将其定义分为三个层次,并指出我国现在正处于分支型网络银行的层次。随后对其特点进行了描述,最后是对其与传统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包括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高了服务水平,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改变了获取利益的方式以及货币的形式。本章的重点在于第三节。通过比较突出改变的地方,显现网络银行的不同特性,为下面介绍网络银行中兹生的操作风险作了铺垫。第三章是对网络银行操作风险的介绍。第一节里主要介绍了网络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与分类。将其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指出广义的定义渐渐取代狭义定义的趋势。分类主要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将其分为七类,给出了每种的含义并举例进行了说明。在第二节将网络银行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分来八类:系统被非法入侵、伪造电子货币、源于服务供应商的风险、银行系统内部职员的欺诈、系统失效、职员技能和管理技能落后、因客户操作欠缺安全措施以及疏忽造成的风险、由于银行客户的误操作所引发的风险事故。在这一节里所论述的操作风险表现形式与一般意义中的操作风险表现形式既有共点,也相互区别。它被一般意义的操作风险表现形式涵盖其中,但是又具体化于网络银行这个环境中,是网络银行中的操作风险表现形式,区别于前人一般意义上的研究。而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中,对网络银行操作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区别于前一节“本”的是,本节阐述的网络银行中操作风险产生的“源”。主要从内部、外部和技术三个方面进行描述。由于我国网络银行属于分支型网络银行,它是用网络技术构架于商业银行之上的,所以其内部原因则需要从商业银行来寻找,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内控制度。而外部的原因则是指国家为其建构的法律屏障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体制。技术方面顾名思义则指的是网络技术的安全问题。第四章是建立我国网络银行有效的监管系统的阐述。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现状,然后提出了网络银行给传统监管体制带来的挑战,最后对我国网络银行建立有效的监管系统提出了建议。建议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国际层面、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围绕网络银行这个主体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其中详细地阐述了行业层面监管系统建立的方法,包括理念的更新、沟通的加强、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的规范、设立专门网络银行监管部门、监管体系现代化和人才建设。本文所讨论的网络银行操作风险问题主要是从监管者的角度对网络银行操作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然而,要做到真正的防范网络银行操作风险,我们不仅需要对网络技术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也需要对网络银行业务日益复杂的形式采取更为有效的预防手段,更需要监管部门跟上不断变化的形势,迎接网络银行新时代的到来。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内控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研究[J]. 纳税 2020(05)
- [2].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思考[J]. 商讯 2020(05)
- [3].内控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J]. 财会学习 2020(06)
- [4].浅谈银行操作风险及防范措施[J]. 管理观察 2016(36)
- [5].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测度[J]. 统计与决策 2017(14)
- [6].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检查以及防范对策的探讨[J]. 经贸实践 2015(09)
- [7].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基于内、外部损失数据与专家意见[J].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0(02)
- [8].物联网技术背景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基于超越阈值模型[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02)
- [9].距离因素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影响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03)
- [10].我国网上银行操作风险剖析与对策[J]. 对外经贸 2018(08)
- [11].会计内控视角下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30)
- [12].基于损失分布法度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以A银行为例[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9)
- [13].基于收入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实证研究[J]. 财务与金融 2015(03)
- [14].网络银行操作风险及其监管浅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16)
- [15].有效控制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确保网上银行系统安全[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18)
- [16].浅谈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与防范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15)
- [17].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性分析的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14)
- [18].试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J]. 上海金融 2012(02)
- [19].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 科技信息 2012(21)
- [20].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浅析[J]. 商品与质量 2011(S1)
- [21].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及管理的思路[J]. 商场现代化 2011(04)
- [22].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银行操作风险研究[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 [2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J]. 中国商界 2010(02)
- [24].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成因及控制[J]. 金融论坛 2010(05)
- [25].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监管建议[J]. 华南金融电脑 2010(12)
- [26].浅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 金融会计 2009(03)
- [27].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探析[J].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4)
- [28].基于防范银行操作风险的几点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8)
- [29].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J]. 黑龙江金融 2009(09)
- [30].论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能力[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