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研究中的分形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茜雅[1](2021)在《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戈壁是我国干旱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也是东亚主要沙尘源。风沙运动是干旱区地表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在长期风沙作用下,戈壁地表景观在宏观上表现为均质的表面,但其地表沉积物组分、砾石盖度及分布形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使得戈壁地表风沙运动呈现时间上“间歇性”和空间上“不连续”等特征。地表异质性制约戈壁风沙运动过程,同时风沙运动又显着影响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的空间分布,能否定量化表达这种地表异质性并深入探究风沙运动对其的影响是目前研究较少且较具科学意义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全粒径分布模型及分形理论方法分析了狼山以西戈壁像元尺度及区域尺度戈壁地表沉积物的组分特征及参数空间异质性规律并对不同地表进行风沙活动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戈壁地表沉积物粒度分布呈“双峰”形式,以粒径为0.063~0.125 mm、0.125~0.315 mm组分为主,且沉积物组分具有时空变异性。全粒径分布参数与分形维数参数特征较为明显:戈壁地表沉积物全粒径分布参数C、μ、Dc分布范围分别为0~1000、-0.5~0.4、0.04~32,当μ<0.11时为沙质类地表,μ>0.11时为砾质类地表,特征粒径Dc也随着沉积物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戈壁地表沉积物分形维数值分布范围为2.2~2.9,该类地表分形维数值域范围大于沙漠地表。(2)观测期内不同戈壁地表风沙运动特征差异明显,低风速背景下(7.5m/s~7.91 m/s),沙质类地表(细沙砾质地表、粗沙砾质地表)平均输沙率、平均风蚀强度、平均沙尘释放强度分别为砾质类地表(细砾质地表、中砾质地表)的2.33~2.75倍、3.77~4.26倍、8.5~171.82倍。在地表异质性影响下戈壁地表风蚀强度变异特征较为明显,表现为粗沙砾质地表变异程度最高,中砾质地表变异程度最低。(3)全粒径分布参数与分形维数分别在量化像元尺度和区域尺度地表异质性中具有指示意义。像元尺度地表异质性主要受沉积物组分的影响,沙质类地表C、μ变异程度高于砾质类地表,Dc变异程度低于砾质类地表,变异性随着特征粒径Dc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区域尺度地表异质性主要受长期的风沙作用影响,在主导风路径下不同类型戈壁地表分形维数空间差异显着。
杨芷[2](2021)在《泾河流域产水量空间演变与径流尺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泾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中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该流域水文参量的空间变化及空间尺度效应研究数量不多。本文主要采用SWAT模型模拟,结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地理探测器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泾河流域产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了产水量空间变化的驱动因素,初步阐明了该流域径流系数的多空间尺度效应。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借助泾河流域内三个水文站(庆阳、杨家坪、张家山)的流量观测数据,采用SWAT模型对流域水文参数进行单/多站点的逐一和联合校准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校准方式下,全流域出口站径流模拟精度差异不大,纳什效率系数(NSE)、决定系数(R2)多维持在0.8、0.6左右,偏差百分比(PBIAS)多控制在15%以内;但流域内子集水区的单站点逐一校准模拟效果明显优于多站点联合校准,其中杨家坪站在与其他两站点组合中模拟精度均在0.5以上,而庆阳站在与张家山站联合模拟中效果下降最为明显,NSE和R2甚至下降到0.5以下。参数敏感性在两种校准方式下差异显着,单站点逐一校准中参数敏感性主要受局部集水区的水文特征影响,而多站点联合校准中,覆盖更大空间范围的下游站点的参数敏感性与上游站点参数敏感性保持较高的一致性。(2)泾河流域年产水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多年平均年产水量在空间整体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各个子流域的产水量成显着正相关关系,但正相关关系从1980-2010年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1980-2010年流域产水量经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解,流域产水量易形成“全区一致型”、“南北型”和“以中北部为中心型”3种空间模态,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7.68%、12.92%和6.67%;同时,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析,可以将流域产水量划分为南北两端区、中部区、东部区和西部区四个区域,四种区域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6.2%、32.35%、23.42%和7.58%。(3)对泾河流域SWAT模型输出结果119个子流域产水量与其影响因素地理探测:气象因子(蒸发量、潜在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土地利用所占比例因子(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对于产水量的空间变化具有程度不同的风险性。其中,降水量显着性统计数占到了统计总数的70%以上,其对于产水量空间分布具有高度风险性。表征对产水量空间变化解释能力的q值在降水量因子处达0.561,其对产水量变化的贡献最大,是产水量空间变化的驱动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蒸发量对产水量变化的影响呈显着的差异性。气象因子之间存在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作用,土地利用因子和气象因子之间只存在非线性增强作用。因此,气象因子在产水量变化中起主要作用,当土地利用因子和气象因子共同作用时,土地利用因子会增强气象因子对产水量变化的影响。(4)研究区内,年、月径流系数均随汇水面积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除2-4月的月径流系数与面积为幂函数递减关系外,其他均为指数函数关系递减;枯水季径流系数大于丰水季,流域冬季较强的地下水补充能力,使得枯水季的降水转化为径流的效率相对较高;由于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以及地形地貌、植被的差异性导致在小尺度上的径流系数差异更大。较大尺度的流域对径流的敏感性因子较少,主要是受气候因子的影响,而植被和土地利用因子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中小流域。
秦文静[3](2020)在《黄土水力运动参数经验模型参数的传递函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241个田间原状黄土土样低吸力阶段(<101KPa)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和非饱和土壤导水率试验、土壤常规理化参数系列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以原状黄土土壤理化参数为自变量的土壤水力运动参数模型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包括非饱和土壤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土壤导水率获取的基础上,建立了原状黄土土壤水分扩散率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探讨了温度对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要因素。相较于全阶段的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低吸力阶段呈现出更大的变异性。通过单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模型参数、三参数幂函数模型参数、二参数幂函数模型参数与土壤粘粒含量、粉粒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的单因素函数关系;确定了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与土壤粘粒含量、粉粒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的单因素函数关系。(2)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和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进行预报是可行的。两种土壤传递函数对训练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203、0.0151,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170、0.00937,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476、0.161;对验证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182、0.0139,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210、0.0161,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517、0.394。在模型比选的基础上,推荐使用二参数指数函数与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土壤传递函数相结合作为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最优预报模型。采用对该方法训练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值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413、0.0381、0.394,对训练样本具有较强的训练能力;对验证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值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425、0.0400、0.429,对验证样本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3)采用非线性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进行预报是可行的。采用三种土壤传递函数对训练样本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118、0.0111、0.000525,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965、0.0401、0.0249,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1.436、0.0558、0.0619;对验证样本预测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902、0.0147、0.00691,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809、0.0343、0.00325,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781、0.0417、0.0146。在模型比选的基础上,推荐使用Frelund-Xing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土壤传递函数相结合作为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最优预报模型。采用该方法对训练样本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预测所得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001、0.0091、0.0357,对训练样本具有较强的训练能力;对验证样本黄土土壤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预测所得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01、0.0035、0.0059,对验证样本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4)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原状黄土土壤扩散率指数函数模型参数进行预报是可行的。采用两种土壤传递函数对训练样本预测所得原状黄土土壤扩散率二参数指数函数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751、0.0415、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614、0.0409、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3.094、2.016;对验证样本预测黄土土壤扩散率模型参数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233、0.0317,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642、0.0573,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1.442、0.0511。推荐使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土壤传递函数作为原状黄土土壤扩散率的最优预报模型。(5)温度对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显着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同一吸力条件下,温度越高,土壤非饱和导水率越大,土壤的含水率越小;同一含水率条件下,温度越高,土壤吸力越小。通过单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温度与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和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的单因素函数关系;确定了温度与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的单因素函数关系。在模型比选的基础上,推荐使用二参数指数函数作为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最优拟合模型,推荐使用Frelund-Xing模型作为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最优拟合模型。
王新涛[4](2020)在《基于空-天遥感数据尺度转换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制约灌溉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准确快速获取土壤盐渍化信息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遥感技术因其无损、高效等特点,可以对土壤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已成为现代农业精准化的重要手段。其中,卫星遥感因其具有大范围监测的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人机遥感作为新型遥感平台,可通过设置飞行高度获得多时相、多尺度的高时空分辨率遥感影像,但无人机在大范围监测土壤盐渍化方面存在着缺陷,如何将无人机遥感的高空间分辨率与卫星遥感的大范围监测相结合,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另外,随着技术的提升和空间传感器的多样化,给农业遥感带来了大量的数据,为土壤盐渍化的监测提供了丰富数据支持,但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带来大量的信息冗余,监测精度未必提高。所以,在多源数据下,如何选择适宜的尺度进行目标监测,对于从无人机到卫星空间分辨率的合理转换研究,以及对土壤盐渍化的精准监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而目前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以河套灌区沙壕渠灌域5月份(裸土期)和7月份(植被覆盖)两种情况下不同盐渍化程度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无人机和卫星不同传感器观测土壤和植被光谱特征,分析光谱反射率与实测土壤盐分的相关性,利用数学建模方法构建无人机数据和GF-1卫星遥感数据源下的土壤盐渍化反演模型,在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对比不同模型对土壤盐分的估测精度。并利用尺度转换方法进行无人机数据的升尺度研究和多源数据下土壤盐分监测的最优尺度选择,探究尺度转换前后模型对土壤盐分的反演精度。研究结果以期为提高遥感监测盐渍化精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并希望对遥感尺度问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得到的结果主要如下:(1)构建了不同光谱波段和光谱指数下的土壤盐分反演模型。通过对无人机和GF-1卫星数据光谱波段反射率的分析,发现其与土壤盐分的相关系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无人机数据源下构建的模型精度均高于GF-1卫星数据,两种数据源下选取的光谱波段构建的最优反演模型均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最优模型的建模集和验证集R2分别为0.372和0.39,RMSE为0.197。当光谱波段结合光谱指数共同组成反演土壤盐分模型的光谱因子时,GF-1卫星数据下的最优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无人机数据下的最优模型为逐步回归模型,其最优模型的建模集和验证集R2可达0.454和0.479,RMSE为0.195,可见加入光谱指数后的模型效果优于单独光谱波段的模型效果。(2)点扩散函数法优于传统的重采样法。通过平均值和标准差等尺度效应的分析,发现经点扩散函数法升尺度后的影像与原始影像最接近,最邻近法升尺度后的影像与原始影像相差较大。经过不同尺度转换方法对反演土壤盐渍化精度的高低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尺度转换方法下,有着不同的最优监测模型,最终确定裸土期条件下监测土壤盐渍化的最优转换方法及最优模型。总体来说,点扩散函数转换方法下的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效果最好,其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2均在0.53以上,RMSE小于0.15。(3)基于Ts HARP的升尺度方法可提高GF-1卫星遥感反演土壤盐分的模型精度。在两种遥感数据的光谱波段和盐分指数中,蓝波段B1、近红外波段B5、盐分指数SI、盐分指数S5和改进的光谱指数NDVI-S1与表层土壤盐分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均在0.35以上;基于这5个变量因子,分别建立了无人机多数据和GF-1数据的土壤盐分反演模型,对比分析,无人机反演表层土壤盐分的最优模型分别是逐步回归模型,其建模集和验证集R2分别为0.452和0.473,GF-1卫星数据反演表层土壤盐是多元线性模型,其建模集和验证集R2分别为0.383和0.347。通过Ts HARP的升尺度方法,将无人机数据与实测盐分数据建立的趋势面应用到GF-1数据中,经过转换残差校正,升尺度后模型的建模集和验证集R2可达到0.72和0.71。可见,基于Ts HARP的升尺度方法可提高GF-1卫星遥感反演土壤盐分的模型精度。(4)基于分形理论选取了无人机影像分辨率与GF-1卫星影像分辨率之间的最优尺度(空间分辨率),并建立了最优尺度下的土壤盐分反演模型。利用常见的植被指数NDVI确定了适用范围为0.1m—16m的空间尺度转换模型:log2NDVI=0.012238Scale-3.1485,且表明在这个范围内的NDVI总体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并确定了最优空间分辨率为2m。最优分辨率下建立的反演模型,与0.1m分辨率无人机数据源直接建立的模型相比,建模集和验证集R2至少可以提高0.1,RMSE可以降低0.07左右;与分辨率16m的GF-1卫星数据相比,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2至少提高0.16,RMSE和Bias也显着降低。
白直旭[5](2020)在《基于分形理论的水文过程分析与模拟》文中提出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水文循环加剧,极端水文事件频发。同时,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带动地形和水文过程复杂的西藏地区,使西藏地区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加。因此,深入研究西藏地区的水文过程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然而,西藏地区地貌高差大,伴随冻土、冰川和雪盖等水文过程。复杂的地形和水文过程对西藏地区的水文数据分析和水文模拟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形理论在水文领域中的应用是有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一种研究思路。分形特征是水文序列的内在性质,但基于分形理论的研究方法在水文分析和模拟中的应用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本文以西藏地区典型小流域董古沟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了多个水文、气象、土壤监测点,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构建了董古沟流域的水文模型,进一步研究董古沟流域的水文过程。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用径流指标分析、相关分析和联合多重分形谱(JMS)对董古沟流域的水文、气象、土壤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由径流指标分析结果发现,在董古沟流域,雪盖和冻土的形成和消融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土壤湿度-土壤温度-降雨(SM-ST-P)时间序列的联合多重分形谱(JMS)分析很好地揭示了SM-ST-P时间序列的关系。SM-ST-P时间序列JMS季节分析结果还表明,JMS能够有效区分出有冻土过程的区域和时期。JMS分析在应对复杂水文要素关系时,能够进行深入而有效的分析。(2)建立了董古沟流域的DHSVM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多目标率定,使用的目标函数包括纳什效率系数E和它的两种变体(相对形式Erel和倒数形式Ein)。总体结果表明,DHSVM在董古沟流域的模拟效果整体良好,枯水期欠佳。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对Ein敏感的参数主要包括温度递减率和土壤蓄水相关参数等;对E和Erel敏感的参数主要包括降雨截流叶面积加倍因子和蒸散发相关参数等。多目标率定结果表明,Ein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DHSVM在枯水期的模拟效果。(3)结合基于分形理论的新指标维数比(RD)与纳什效率系数(E),本文提出了E-RD多目标率定策略,并使用E-RD多目标率定策略对董古沟、兰江、湘江三个流域的HBV模型进行了多目标率定。结果表明E-RD多目标率定策略在三个案例中均能够显着提高HBV模型对各径流成分(快速流和基流)的模拟效果。此外,因为引入RD不对E的值产生过多负面影响,因而提出的E-RD多目标率定策略能够兼收两个指标的优点。(4)使用联合多重分形谱(JMS)分析了董古沟、兰江、湘江三个案例中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对6组构造数据和10组实际模拟结果的分析说明,JMS分析能够兼顾时间序列的各个部分,并且JMS分析能够直观地展现各部分的模拟效果,精准定位出模拟效果较差的部分。JMS分析的结果还表明,虽然DHSVM分布式模型和HBV集总式模型的模拟结果整体纳什效率系数相近,但DHSVM的细节模拟更为准确,更能适应地形复杂的山区小流域的应用。
刘占宁[6](2019)在《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文中认为储量估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贯穿于矿山规划、开发直至闭坑的整个生命周期,对采矿工程师进行资源评估、采矿设计及计划编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利用已有地质数据实现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的基础上,借助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对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矿石品位进行估计。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及其特殊形式对距离幂次反比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升距离幂次反比法估值效果的方法;研究将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对并其估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较好的估值效果;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研究采用了多个矿体类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同种方法对不同矿体类型进行估值研究,检验了不同估值方法在不同矿体中的估值效果,为其它矿山使用该类方法进行估值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研究以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为对象,通过建立三个矿山的三维矿体模型与块体模型,分析了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的估值效果。首先,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代替欧氏距离作为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闵可夫斯基距离用于距离权重计算中的估值品位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其次,研究了分形克里格方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的估值特征,将分形变异函数用于实验变异函数拟合。再次,研究使用训练图像代替变异函数,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并对其改进,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分析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最后,横向比较不同估计方法的最优估计结果,分析不同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通过研究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矿体品位的估值获得了以下成果。(1)分析了二维矿体剖面直接转换为三维剖面的原理,给出了二维转化为三维过程中的转换关系式,构建了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的地质数据库和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确定了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组合样样长。(2)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替代欧氏距离,用于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是可行的,且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研究扩展了距离幂次反比法距离权重的计算方式,给出了闵氏距离权重时TFe、Ni、MgO、Li2O和Ta2O5估值品位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样品点数量和品位分布对估值的影响,确定了闵氏距离下最优的品位估值结果。(3)相比于球型变异函数,采用分形变异函数可提升拟合效果,使得估值过程更便捷、估值结果更准确;相比与普通克里格方法,而分形克里格方法的估计结果是有偏的,其有更大的均值偏差;研究给出了分形变异函数、普通克里格方法下品位最优估值结果。(4)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研究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训练图像分辨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多点地质统计学的估值效果,但太大训练图像严重影响计算效率,且其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间的匹配问题。在理论上,提升离散区间数量可提高估值准确性,实际上其会降低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的匹配率,降低估值准确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该方法可克服单纯多点地质统计学估值中低频品位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研究给出了混合方法下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最优估计结果。(5)研究对比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的品位估值结果,分析了估值偏差特征、品位趋势特征、变异函数特征,并获得了如下认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估计的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均值较为接近,Ni和MgO品位有较大最小值偏差,该偏差主要受取样方式、品位分布影响,减少参与估值的个样品点数量在一定程度减小最大值和最小值偏差;估值品位与样品品位在变化趋势一致,克里格方法估计的Ni和MgO品位有较大的平滑特性,估值的平滑性同时也受到了样品空间位置的影响;参与估值的样品点数量对估值结果有较大影响,样品点数量越多,样品品位变异函数与估值品位变异函数之间的差异就越大;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估值品位变异函数的影响不明显;勘探工程和样品分布同样对估值品位的变异函数是有影响的。混合估值方法的估值结果与距离幂次反比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相近,混合方法的估值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且估值理论更为先进。
陈海涛[7](2019)在《农业干旱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灾害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它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及社会发展。在众多自然灾害中,旱灾是全球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干旱有不断加重的趋势。目前,干旱灾害对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超过其他任何自然灾害,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不稳定因素和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干旱缺水现象影响因素极其复杂,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风险分析是研究不确定性系统的有效的技术工具,在社会科学和经济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目前农业干旱风险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西安市为研究项目区,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开展农业干旱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作物干旱特征分析在对农业干旱概念和量化评估指标分析、理解基础上,借助信息扩散和分形分析技术,对代表性作物的干旱特征和干旱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历年降水、气温和作物单产等资料,发现作物干旱发生时间分形规律,预测干旱发生时间、预估干旱程度,为防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西安市玉米气象干旱发生时间具有分形的特征,且气象干旱程度呈缓慢上涨趋势;玉米趋势产量整体递增,上升的趋势逐渐平缓,目前基本处于平稳状态。(2)基于信息扩散和混沌理论的作物生育期旱涝特征分析利用降水、温度等资料进行旱涝程度的评估,计算代表性作物各生育期的历年旱涝程度序列,利用混沌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方法,分析旱涝演化的混沌特征,对旱涝发生情况进行预估,并借助信息扩散技术探寻作物各生育阶段旱涝演化规律及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计算结果表明,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的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预测旱涝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信息扩散技术能够使样本数据光滑,能够较好地实现趋势分析。西安市玉米各生育阶段旱涝交替出现,呈现波动变化形式,其中出苗拔节、抽雄成熟阶段整体趋势有朝向干旱缓慢发展,其余两生育阶段整体趋势属于正常状态;玉米旱涝时间序列一定程度上存在混沌特征;拔节抽雄阶段发生旱涝程度对产量影响明显大于其他生育阶段。(3)农业旱灾风险模拟分析根据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亏缺敏感程度不同的规律,利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构建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数值模型,采用突变论评价方法,分析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的突变影响、确定影响突变的因素,为优化作物灌溉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表明:播种前期土壤含水率对玉米干旱度有影响很大;出苗—拔节阶段的相对缺水率变化对玉米干旱度影响存在不稳定性,容易引起突变。(4)区域农业干旱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利用Copula函数建立相邻生育阶段降雨量的联合分布,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作物生育阶段干旱的特征。作物相对增产率的抗旱能力分析有助于真实反映实际的抗旱能力。所构建气象干旱概率与农业干旱风险系数相关曲线,可对未来发生农业干旱的风险进行概率预估。本文主要研究的4项内容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创新点是:(1)建立了基于信息扩散技术与分形理论的作物干旱特征分析的新方法;(2)提出了利用信息扩散技术与混沌理论开展作物生育期旱涝特征分析方法;(3)构建了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缺水率与干旱度指标之间的突变势函数;(4)利用copula函数构建了作物各生育阶段降雨量的联合分布,建立了一套以农业旱灾损失大小为量化指标的新的农业干旱评估体系。
南天[8](2019)在《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营造聚落的目的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只有能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空间,才能形成自行组织、创生、演化的聚落空间。聚落本身就是由一个个建筑单体构成的,继而创造出完善的聚落空间形态。本论文以分形迭代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平原地区的传统村落与山地丘陵沟壑区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展开研究。通过对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村落空间形态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与分析,从三个尺度层级区间来剖析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村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分维值特征:1、在最大的尺度层级区间,河套平原传统村落和黄土高原丘陵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分形维数值均差异较大,说明村子在发展过程中的总体形态差异较大。2、在中级的尺度层级区间,河套平原传统村落从某种意义上继承了村子原有村落形态的基因,反映出村子选址条件的相似性;而黄土高原丘陵区聚落根据选址的不同使分形维数值存在差异,呈现出较高的自然生长模式。3、在最小的尺度层级区间,该层级与单体建筑规模接近,河套平原传统村落和黄土高原丘陵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分形维数值均差异较大,反映了单体建筑与组团紧密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运用Fractal Fox软件中的计盒维数法(box-counting)对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中的分形迭代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7个传统村落样本的统计,河套平原地区传统村落平面空间结构分维值测算出为D=1.27,r=0.97。基于15个乡村聚落样本的统计,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村落平面空间结构分维值测算出为D=1.43,r=0.97。显然不同地形下的聚落空间形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关联系数r相同并接近于1,说明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自相似性。总体来说,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具有混沌与有序、标度不变性、自组织和自相似性的特征。分析出分形视角下的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村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1)传统村落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2)人工物质空间的不规则性:(1)平原区的传统村落整体空间的过度分化危机;丘陵区的村落整体空间的无序扩张。(2)村落建筑空间与对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3)平原区的传统村落交通空间被侵占;丘陵区的村落院落空间的自然衰落。在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的平原地区与山地丘陵沟壑区内,对以土默特左旗腊铺村、塔布赛村为代表的河套平原传统村落,及以清水河县老牛湾村、口子上村为代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聚落的聚落空间形态的重构策略展开研究。
王燕[9](2019)在《武川县旱作农区土壤风蚀特征研究及风蚀量估算》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土地类型土壤颗粒风蚀特征,定量确定其年内风蚀损失量,以武川县旱作农区常见土地类型草地、林地、农田、裸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重分形方法定量分析土壤颗粒风蚀后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用修正后的大田推广模型进行风蚀量估算,并与粒度对比法估算的土壤风蚀量进行对比,确定模型的精度,推导出适用于当地的土壤风蚀预测模型,试验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各土地类型中土壤粒度组成以粉粒和砂粒为主,平均粒径值在0.16~0.59mm之间;易蚀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10~270μm;土壤颗粒在粒径500~600μm围内发生累积。(2)4种土地类型的土壤分形维数从大到小为:草地>农田>林地>裸地;土壤粒径广义维数谱为“S”型且具有一定宽度;多重分形谱函数为单峰凸曲线,左右不对称,土壤粒径非均匀现象明显。(3)该区域不可蚀颗粒粒径大于0.8mm,通过修正建立的土壤风蚀模型可较好的估算研究区年内土壤风蚀量,模型精度达86.37%。研究区土壤风蚀量表现为农田>裸地>林地>草地。
郭丹丹[10](2019)在《灌区分形特征与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关联性分析》文中提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不仅保障着全国近14亿人口的日常生活用量问题,还为世界上粮食稀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水资源短缺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伴随着各行各业的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水资源的占用比例都在逐年上升,所以,农业上可用水量越来越少。综合相关数据分析,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已连续多年在全国排名中位于中游水平。灌区分形特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灌区的渠系布置形式是否合理,优化渠道系统的分形结构,适当减少冗余渠道,能有效减少因渠道渗漏、蒸发损失等原因造成浪费农业用水情况的发生。灌溉水利用效率主要用来评价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状况的指标,同时也能反映一个灌区的水利灌溉工程现状、灌溉用水管理水平的高低及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情况。全面合理的评价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能够为该地区灌区节水技术的规划和发展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据统计,黑龙江省现阶段有大型灌区20处,中型灌区305处,小型灌区9136处,但是由于各灌区的地理位置和管理运行方式存在差异,导致黑龙江省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发展不均衡,彼此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增大。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典型样点灌区20个,研究这些灌区的渠系结构与分形特征、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找到合理的渠系布置方式和制约灌溉水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稳步提升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基于对黑龙江省典型灌区进行实地调研,将灌区进行分级;利用Horton定律对不同级别灌区渠系结构和分形特征进行研究;探究各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灌溉水利用效率驱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Horton定律对黑龙江省三级、四级各10个典型灌区的渠系结构和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三级典型灌区中的倭肯河、兴凯湖灌区的渠系结构较复杂,引汤、集贤、托古和仓粮灌区的渠系结构比较简单;四级典型灌区中的查哈阳、蛤蟆通灌区的渠系结构较复杂,梧桐河、东方红、红旗和肇农灌区的渠系结构比较简单;渠系结构复杂度和渠道密度两个指标可以反映灌区渠系结构的复杂程度;灌区渠系结构具有相似性,三级和四级灌区的分维值相差不大,基本上都在一般规定范围之内,黑龙江省典型灌区的渠系分布符合自然界自组织优化结构。(2)分别对黑龙江省2010-2014年各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随时间变化特征和2014年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值介于0.300和0.700之间,三级灌区中小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而四级灌区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2014年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特征为黑龙江省西部的肇农灌区、南部的东方红灌区、中部的引汤灌区和东南部的红旗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是最大的;位于东北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平均值较大,而地形多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相对较小。(3)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理论对黑龙江省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灌区级别相同而地形条件不同时,处于平原地区的三级和四级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高于处于丘陵地区的灌区,当灌区地形相同而级别不同时,灌区级别越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也越高;当灌区土壤类型为壤土时灌溉水利用效率较高;三级与四级典型灌区现有渠道系统中均存在部分冗余渠道,在输配水过程中的功能性较低,导致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三级灌区中,渠道密度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关联度最大,为0.700,渠系结构复杂度与分维值关联度最大,为0.711,在四级灌区中,节水灌溉面积比例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关联度最大,为0.730,有效灌溉面积与分维值关联度最大,为0.763;渠系结构的合理性是影响三级灌区输配水功能的关键因素,而完善的节水措施是提高四级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4)通过综合考虑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和分维值三个因素与单独考虑其中一个因素共4中情景下,采用“因果分析法”预测黑龙江省2020年和2025年灌溉水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同时考虑三个因素预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比单独考虑其中一个因素的提高值较小,更容易使灌溉水利用效率在短时间内提高,达到“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预估的目标值。
二、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研究中的分形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研究中的分形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全粒径分布模型 |
1.2.2 分形理论 |
1.2.3 空间异质性 |
1.2.4 戈壁风沙(尘)运动特征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地理位置 |
1.3.2 地形特征 |
1.3.3 气候与水文特征 |
1.3.4 土壤与植被特征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沉积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2 输沙通量仪器布设与观测 |
2.2.3 数据处理及计算 |
2.2.4 地统计学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3 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及参数特征 |
3.1 沉积物组分特征 |
3.2 戈壁地表沉积物全粒径分布 |
3.2.1 沉积物全粒径分布参数特征 |
3.2.2 沉积物组分与全粒径参数的关系 |
3.3 戈壁地表沉积物分形 |
3.3.1 沉积物分形维数特征 |
3.3.2 沉积物组分与分形维数关系 |
3.4 全粒径参数、分形维数与粒度参数关系 |
4 戈壁地表风沙运动特征 |
4.1 地表输沙特征 |
4.1.1 风沙流结构特征 |
4.1.2 富沙、砾地表输沙特征 |
4.1.3 戈壁地表输沙特征 |
4.2 地表风蚀沙尘释放特征 |
4.2.1 富沙、砾地表风蚀与沙尘释放 |
4.2.2 戈壁地表风蚀与沙尘释放 |
4.3 地表对风沙运动的影响 |
5 戈壁地表异质性 |
5.1 像元尺度地表异质性 |
5.1.1 沉积物全粒径分布参数异质性 |
5.1.2 地表风沙运动异质性 |
5.2 区域尺度地表异质性 |
5.2.1 区域尺度组分特征及参数空间分布 |
5.2.2 区域尺度地表异质性表达及其成因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全粒径参数及分形维数的意义 |
6.1.2 戈壁地表异质性对风沙运动的影响 |
6.1.3 戈壁地表异质性的成因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泾河流域产水量空间演变与径流尺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分布式水文模拟 |
1.3.2 水文空间变化机理特征 |
1.3.3 水文过程的尺度效应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1.3 植被及土壤 |
2.1.4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SWAT模型 |
2.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2.2.3 经验正交函数(EOF)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 |
2.2.4 地理探测器 |
第三章 SWAT模型的泾河流域多站点径流模拟分析 |
3.1 SWAT模型原理 |
3.2 泾河流域SWAT模型建立 |
3.2.1 模型数据库建立 |
3.2.2 模型数据导入和运行 |
3.2.3 模型适用性评价 |
3.3 径流模拟参数敏感性 |
3.3.1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3.3.2 参数敏感性结果分析 |
3.4 径流率定、验证 |
3.4.1 单站点逐一率定与验证 |
3.4.2 多站点联合率定验证 |
3.5 讨论 |
3.5.1 单站点逐一校准与多站点联合校准结果对比分析 |
3.5.2 单站点逐一校准与多站点联合校准参数敏感性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泾河流域产水量时空演变特征 |
4.1 SWAT模型校准验证 |
4.2 泾河流域年产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
4.2.1 泾河流域年产水量变化 |
4.2.2 泾河流域年产水量空间相关性分析 |
4.2.3 流域年产水量正交经验函数分解分析 |
4.2.4 流域年产水量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泾河流域产水量影响因子分析及径流系数尺度效应 |
5.1 SWAT模型的率定、验证 |
5.2 地理探测器结果 |
5.2.1 风险区探测结果 |
5.2.2 生态探测结果 |
5.2.3 因子探测结果 |
5.2.4 交互作用探测结果 |
5.3 泾河流域径流系数的尺度效应 |
5.3.1 径流系数与尺度变化关系 |
5.3.2 泾河流域不同尺度上的径流系数影响因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黄土水力运动参数经验模型参数的传递函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土壤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2 土壤水力运动参数获取方法研究进展 |
1.2.3 原状土壤水力运动参数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4 土壤传递函数研究进展 |
1.2.5 非饱和土壤水力运动参数传递函数需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状土壤水力运动参数试验与样本库创建 |
2.1 原状黄土取样点布设 |
2.2 试验条件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案和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方案 |
2.3.2 试验方法 |
2.4 土壤水力运动参数模型参数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
2.4.1 非饱和导水率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
2.4.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
2.4.3 土壤扩散率经验模型参数的求解 |
2.5 土壤传递函数构建方法 |
2.5.1 多元非线性土壤传递函数 |
2.5.2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土壤传递函数 |
2.5.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
2.5.4 土壤传递函数判定标准 |
第三章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研究 |
3.1 影响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主导因素分析 |
3.1.1 土壤质地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2 土壤结构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自变量的确定 |
3.3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 |
3.3.1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3.3.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3.4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 PSO-SVM土壤传递函数 |
3.4.1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3.4.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3.5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比选 |
3.5.1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误差比较 |
3.5.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综合误差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研究 |
4.1 影响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导因素分析 |
4.1.1 土壤质地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4.1.2 土壤结构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4.1.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4.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自变量的确定 |
4.3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NRAM土壤传递函数 |
4.3.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NRA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4.3.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NRA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4.4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 |
4.4.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4.4.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4.5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 PSO-SVM土壤传递函数 |
4.5.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4.5.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4.6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比选 |
4.6.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误差比较 |
4.6.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综合误差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土壤扩散率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 |
5.1 黄土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自变量的确定 |
5.2 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 |
5.3 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 PSO-SVM土壤传递函数 |
5.4 黄土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比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度对黄土土壤水力运动参数影响 |
6.1 温度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及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 |
6.1.1 温度对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和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及其数量关系的确定 |
6.1.2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比选 |
6.2 温度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 |
6.2.1 温度对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及其数量关系的确定 |
6.2.2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比选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空-天遥感数据尺度转换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遥感反演土壤含盐量研究进展 |
1.2.2 遥感尺度转换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土壤样本采集与处理 |
2.3 光谱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2.3.1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图像获取 |
2.3.2 GF1多光谱遥感影像的获取及预处理 |
2.4 遥感尺度转换方法 |
2.4.1 重采样方法 |
2.4.2 点扩散函数 |
2.4.3 Ts HARP升尺度 |
2.4.4 分形理论 |
2.5 模型构建与评价 |
2.5.1 回归模型的构建 |
2.5.2 回归模型评价指标 |
第三章 基于点扩散函数升尺度的土壤盐渍化反演研究 |
3.1 土壤含盐量与光谱数据相关性分析 |
3.2 尺度转换前基于敏感光谱波段反射率多元模型的构建 |
3.3 尺度效应分析 |
3.3.1 平均值 |
3.3.2 标准差 |
3.4 升尺度后无人机数据对土壤盐分的反演 |
3.4.1 最邻近法 |
3.4.2 双线性内插法 |
3.4.3 立方卷积内插法 |
3.4.4 点扩散函数法 |
3.5 各尺度转换方法下的模型综合比较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TSHARP升尺度的土壤盐渍化反演研究 |
4.1 光谱指数与实测盐分数据相关性分析 |
4.2 多重共线性分析 |
4.2.1 相关系数矩阵 |
4.2.2 方差膨胀因子 |
4.3 不同数据源下土壤含盐量反演研究 |
4.4 升尺度分析 |
4.4.1 转换残差分析 |
4.4.2 升尺度定性分析 |
4.4.3 升尺度定量分析 |
4.5 土壤盐分预测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壤含盐量升尺度反演研究 |
5.1 光谱波段和光谱指数与土壤含盐量相关性分析 |
5.2 敏感指数筛选下不同数据源对土壤含盐量反演研究 |
5.3 基于分形理论的最优尺度选择 |
5.3.1 基于分形理论NDVI连续空间尺度的构建 |
5.3.2 最优尺度的选取 |
5.4 NDVI尺度效应分析 |
5.5 最优尺度下土壤含盐量的反演 |
5.6 土壤盐渍化反演图 |
5.7 讨论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分形理论的水文过程分析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域水文分析 |
1.2.2 水文模型及参数率定 |
1.2.3 西藏地区独特的水文过程、研究困境及现状 |
1.2.4 分形理论在流域水文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分形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分形的性质 |
2.3 分形的应用 |
2.3.1 单分形理论的应用 |
2.3.2 多重分形理论的应用 |
2.3.3 联合多重分形谱的应用 |
2.4 基于分形理论的分析方法 |
2.4.1 时间序列的Hausdorff维数分析 |
2.4.2 联合多重分形谱(JMS)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董古沟流域多要素水文过程及其驱动响应机理 |
3.1 引言 |
3.2 研究区域 |
3.2.1 董古沟流域自然地理情况 |
3.2.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3.1 径流指标分析 |
3.3.2 土壤湿度-土壤温度-降水相关分析 |
3.3.3 基于分形理论的分析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4.1 径流指标分析结果 |
3.4.2 土壤湿度-土壤温度-降雨相关分析结果 |
3.4.3 联合多重分形谱分析结果 |
3.4.4 联合多重分形谱季节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董古沟流域水文模拟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 |
4.3 研究方法 |
4.3.1 DHSVM模型 |
4.3.2 ANOVA敏感性分析方法 |
4.3.3 ε-NSGAII遗传算法 |
4.3.4 敏感性分析及多目标率定的目标函数 |
4.4 研究结果 |
4.4.1 ANOVA敏感性分析结果 |
4.4.2 多目标率定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Hausdorff维数的水文模型参数率定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域 |
5.2.1 董古沟流域 |
5.2.2 兰江流域 |
5.2.3 湘江流域 |
5.3 研究方法 |
5.3.1 基于Hausdorff维数的水文模拟评估方法 |
5.3.2 HBV集总式水文模型 |
5.3.3 NSGAII多目标率定 |
5.3.4 其他模型评估方法 |
5.4 研究结果 |
5.4.1 Hausdorff维数对水文过程线整体的影响 |
5.4.2 Hausdorff维数对HBV模型参数的影响 |
5.4.3 Hausdorff维数对径流成分的影响 |
5.4.4 E-RD多目标率定策略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联合多重分形谱的水文模型模拟效果评估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联合多重分形谱分析法(JMS) |
6.2.2 研究设计 |
6.3 研究结果 |
6.3.1 模拟流量-实测流量的联合分形特征验证 |
6.3.2 JMS在评估水文模型时的特征 |
6.3.3 JMS对HBV集总式水文模型模拟效果的评估 |
6.3.4 JMS对DHSVM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效果的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及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三维地质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储量估算与地质统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分形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矿山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研究 |
2.1 矿山基本特征 |
2.1.1 铁矿矿山地质 |
2.1.2 蛇纹岩矿矿山地质 |
2.1.3 瓷土矿矿山地质 |
2.2 矿山地质数据库 |
2.2.1 铁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
2.2.2 蛇纹岩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
2.2.3 瓷土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
2.3 三维矿体模型的构建 |
2.3.1 铁矿三维矿体模型 |
2.3.2 蛇纹岩矿三维块体模型 |
2.3.3 瓷土矿三维矿体模型 |
2.4 样品统计与组合 |
2.4.1 铁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
2.4.2 蛇纹岩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
2.4.3 瓷土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
2.5 本章小结 |
3 距离幂次反比法改进及应用研究 |
3.1 距离类型 |
3.1.1 闵可夫斯基距离 |
3.1.2 标准化距离 |
3.1.3 相关距离 |
3.2 距离幂次反比法及其改进 |
3.2.1 距离幂次反比法 |
3.2.2 品位估值研究方案 |
3.2.3 品位估值实现过程 |
3.3 铁矿矿体品位估值 |
3.3.1 距离权重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
3.3.2 样品点数量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
3.4 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 |
3.4.1 距离权重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4.2 样品点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5 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 |
3.5.1 距离权重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5.2 样品点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克里格方法在矿石品位估算中的应用研究 |
4.1 分形理论 |
4.1.1 分形原理提出 |
4.1.2 分形特征与分形维数 |
4.1.3 矿石品位分形插值 |
4.2 变异函数 |
4.2.1 有基台模型 |
4.2.2 无基台模型 |
4.2.3 分形变异函数 |
4.3 克里格方法原理及矿石估值 |
4.3.1 普通克里格法 |
4.3.2 分形克里格方法 |
4.3.3 矿石品位估值方案 |
4.4 变异函数的拟合 |
4.4.1 铁矿样品品位变异函数拟合 |
4.4.2 蛇纹岩矿样品变异函数拟合 |
4.4.3 瓷土矿变异函数拟合 |
4.5 克里格方法估值结果 |
4.5.1 铁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4.5.2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4.5.3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
5.1 多点地质统计学基本原理 |
5.2 SNESIM方法基本原理 |
5.2.1 SNESIM方法 |
5.2.2 SNESIM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形式 |
5.3 SNESIM方法改进研究 |
5.3.1 品位估值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
5.3.2 训练图像的建立 |
5.3.3 一种新的矿石品位估值方法 |
5.4 铁矿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5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5.5.1 Ni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5.2 Mg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6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5.6.1 Li_2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6.2 Ta_2O_5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矿石品位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研究 |
6.1 铁矿估值品位对比 |
6.1.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
6.1.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
6.1.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
6.2 蛇纹岩矿估值品位对比 |
6.2.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
6.2.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
6.2.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
6.3 瓷土矿估值品位对比 |
6.3.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
6.3.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
6.3.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农业干旱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研究状况 |
1.2.2 当前研究中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地形地貌 |
1.4.2 水文气象 |
1.4.3 土壤植被 |
1.4.4 主要农作物 |
2 基于信息扩散和分形技术的作物干旱特征分析 |
2.1 基于信息扩散和分形技术的作物干旱特征分析方法 |
2.1.1 干旱程度评估指标 |
2.1.2 气象干旱预测 |
2.1.3 作物干旱预估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础数据 |
2.2.2 西安市历年玉米干旱程度 |
2.2.3 西安市玉米气象干旱预测 |
2.2.4 西安市玉米干旱产量预测 |
2.3 小结 |
3 基于信息扩散和混沌理论的作物生育期旱涝特征分析 |
3.1 基于信息扩散和混沌理论的作物生育期旱涝特征分析方法 |
3.1.1 旱涝程度和产量影响评估指标 |
3.1.2 旱涝演化特征分析 |
3.1.3 作物产量影响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础数据 |
3.2.2 各生育阶段旱涝程度和标准化产量残差 |
3.2.3 旱涝演化特征分析 |
3.2.4 旱涝对产量影响分析 |
3.3 小结 |
4 基于尖点突变干旱度模拟分析 |
4.1 基于尖点突变干旱度模拟分析 |
4.1.1 突变理论及尖点突变模型 |
4.1.2 干旱度指标的构建及干旱情景设定 |
4.1.3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干旱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础数据 |
4.2.2 不同干旱情景下的干旱度分析 |
4.2.3 不同干旱情景设置下干旱度突变分析 |
4.3 小结 |
5 基于COPULA函数的农业干旱风险评估体系 |
5.1 基于COPULA函数的区域农业干旱风险评估体系方法简介 |
5.1.1 农业干旱风险评估体系 |
5.1.2 作物生育期降雨量概率分析 |
5.1.3 抗旱能力分析评价 |
5.1.4 农业干旱风险分析 |
5.1.5 农业干旱风险曲线的构建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础数据 |
5.2.2 作物生育期降雨量概率分析 |
5.2.3 基于作物相对增产率抗旱能力及基于损失率的干旱风险 |
5.2.4 抗旱能力及干旱风险曲线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 |
1.4.1 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分形迭代理论在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中的运用 |
2.1 分形迭代理论研究 |
2.1.1 分形迭代理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2.1.2 传统和现代建筑中的分形迭代特征 |
2.1.3 分形迭代理论的运用领域 |
2.2 乡村聚落中的分形迭代特征 |
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分形迭代及自组织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沿黄地区概述和聚落空间形态整体认知 |
3.1 内蒙古沿黄地区区位地形及资源情况 |
3.1.1 沿黄地区区位概况 |
3.1.2 沿黄地区地形地貌特征 |
3.1.3 沿黄地区资源特点 |
3.2 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聚落空间形态的整体认知 |
3.2.1 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
3.2.2 聚落空间与空间结构 |
3.2.3 聚落空间形态中的自相似性 |
3.2.4 聚落空间形态中的不规则性 |
3.2.5 聚落空间形态中的迭代性 |
3.3 本章小结 |
4 河套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特征解析 |
4.1 平原区域范围、自然环境 |
4.2 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维数计算 |
4.3 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维值特征初步分析 |
4.4 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维数测算值分析 |
4.5 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特征分析 |
4.6 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形特征解析 |
5.1 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区区域范围、生态环境 |
5.2 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形维数计算 |
5.3 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维值特征初步分析 |
5.4 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形维数测算值分析 |
5.5 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形特征分析 |
5.6 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问题 |
5.7 本章小结 |
6 分形视角下的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乡村聚落空间形态重构研究 |
6.1 村落空间形态重构的目标、目的和方法 |
6.1.1 村落空间形态重构目标 |
6.1.2 村落空间形态重构目的 |
6.1.3 村落空间形态重构方法 |
6.2 河套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问题及重构研究 |
6.2.1 河套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河套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重构策略研究 |
6.2.3 以腊铺村为例的河套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设计 |
6.2.4 河套平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重构策略总结 |
6.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问题及重构研究 |
6.3.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问题 |
6.3.2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重构策略研究 |
6.3.3 不同类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优化设计 |
6.3.4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重构策略总结 |
6.4 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村落空间形态重构策略总结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楼房沟村、美岱桥村等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维数的计算 |
附录B 平原区传统村落平面计盒维数测算图归纳 |
附录C 南街村、小沙湾村等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维数的计算 |
附录D 丘陵区乡村聚落平面计盒维数测算图归纳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武川县旱作农区土壤风蚀特征研究及风蚀量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壤风蚀研究进展 |
1.3.2 分形理论方法与应用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与水文 |
2.4 土壤与植被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样点布设及室内分析 |
3.2.2 土壤粒度特征 |
3.2.3 土壤颗粒累积频率间平均距离的计算 |
3.2.4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
3.2.5 风蚀量估算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分析 |
4.1.1 土壤粒度特征 |
4.1.2 平均粒径 |
4.1.3 标准偏差 |
4.1.4 峰态 |
4.1.5 偏度 |
4.1.6 土壤颗粒频率分布曲线 |
4.1.7 不同土地类型地表风蚀颗粒确定 |
4.2 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
4.2.1 土壤颗粒单重分形特征 |
4.2.2 土壤颗粒多重分形特征 |
4.3 风蚀量估算 |
4.3.1 风蚀量实测估算 |
4.3.2 模型估算风蚀量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灌区分形特征与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分形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1.3.2 分形理论的定义与性质 |
1.3.3 Horton定律的提出与发展 |
1.3.4 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内涵 |
1.3.5 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的研究 |
1.3.6 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省典型灌区渠系结构与分形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资源分布 |
2.2 研究方法 |
2.2.1 灌区渠系级别划分 |
2.2.2 Horton定律及特征参数计算 |
2.2.3 河流水系分维度计算 |
2.3 数据来源 |
2.3.1 灌区统计及样点灌区的选取 |
2.3.2 黑龙江省样点灌区基本情况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黑龙江省典型灌区的渠系结构分析 |
2.4.2 黑龙江省典型灌区的渠系分形特征 |
2.4.3 黑龙江省典型灌区的分维值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2 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时间变化特征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特征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驱动机制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驱动因子的选取 |
4.1.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回归分析 |
4.1.3 灰色关联度理论 |
4.2 数据来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灌区地形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2 灌区土壤类型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3 分维值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4 不同因素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分维值的关联度 |
4.4 讨论 |
4.4.1 有效灌溉面积对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分维值的影响 |
4.4.2 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对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分维值的影响 |
4.4.3 渠系结构复杂度对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分维值的影响 |
4.4.4 渠道密度对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分维值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考虑分形特征的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预测 |
5.1 研究方法 |
5.1.1 限定条件 |
5.1.2 预期目标 |
5.1.3 计算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3.1 基于有效灌溉面积指标预测灌溉水利用效率 |
5.3.2 基于分维值指标预测灌溉水利用效率 |
5.3.3 基于节水灌溉面积比例指标预测灌溉水利用效率 |
5.3.4 灌溉水利用效率预测值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研究中的分形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空间异质性研究[D]. 刘茜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泾河流域产水量空间演变与径流尺度效应研究[D]. 杨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黄土水力运动参数经验模型参数的传递函数研究[D]. 秦文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空-天遥感数据尺度转换的土壤盐渍化监测方法研究[D]. 王新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基于分形理论的水文过程分析与模拟[D]. 白直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6]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D]. 刘占宁.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7]农业干旱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 陈海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8]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重构研究[D]. 南天.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
- [9]武川县旱作农区土壤风蚀特征研究及风蚀量估算[D]. 王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灌区分形特征与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关联性分析[D]. 郭丹丹.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