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

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

一、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谢书敏[1](2022)在《5W模式下韩国茶文化传播对中国茶文化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韩国茶文化缘起于中国,同时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又不断融入了本民族的生活风习、礼仪规范、精神信仰、行为方式等,从而形成了自身的本土特色和范式。韩国政府较为重视茶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形成了良好的茶文化氛围。文章依据5W模式探讨中韩茶文化传播的区别,在分析韩国茶文化传播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中国茶文化传播发展的启示。

齐雅文[2](2021)在《符号互动理论下韩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位置上临近,都处在“儒家文化圈”,两国的文化背景有很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韩国首尔大学孔子学院是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作为最先成立孔子学院的国家,其在文化传播上具有很大优势,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全球先进孔院”为标准进行统计,韩国只有四所学校入选,它们分别是顺天乡大学(2009年、2013年),启明大学(2011年),泰成中高等学校(2011年),济州汉拿大学(2015年),2015年后韩国没有孔子学院被评为先进孔院。在与韩国学生进行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比起在孔子学院进行汉语学习,他们更倾向于参加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越来越成为韩国人认识中国,感受真实中国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原孔子学院总部官方网站中韩国文化活动的报道,本文分析了韩国文化活动的主题和活动类型的特点。据分析,在文化主题中,各层次文化活动主题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物质文化主题、行为文化主题、精神文化主题。在文化类型中,主要有文化体验、比赛、讲座、文艺演出、研讨会/会议、展览、交流、论坛、节庆活动、沙龙10种,其中,排名前四的文化类型为:文化体验、比赛、讲座、文艺演出。之后,利用符号互动理论,对韩国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作为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需要把其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结合起来,让符号的意义和形式都能够在文化活动中彰显,才能发挥符号的真正价值;受众需要具备“共享能力”,拥有需求、渴望和期望混合的“个人互动立场”;传播者在互动中需要拥有“使用符号行为的能力”,这种互动能力在具体内容上取决于传播者自身对于文化符号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以及在输出路径中的叙事方式;双方基于以上前提才能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移情”。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文化活动中的互动双方进行了调查分析,包括文化学习动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对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建议等,并通过访谈,对问卷内容进行补充,最后总结了韩国文化活动存在主题和传播方式上的问题,主要为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脱节,并且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有碎片化的特点,缺少品牌意识,没有在当地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宣传媒介单一,技术支撑不足,没有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且在疫情时代,没有及时创新文化活动方式。针对上述问题孔子学院应根据受众需求,合理安排活动主题和类型,并将三种文化层次相结合,挖掘精神内涵,增强文化主题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形成品牌活动;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互动作用,增加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把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同时积极寻求各机构的合作,形成内部资金的良性循环,并注重把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

毕宝方[3](2021)在《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文化体验活动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自2017年3月揭牌运营以来,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学术交流及文化活动等。笔者在该孔院一年(2019年8月22日至2020年8月23日)的实习经历中,发现其文化体验活动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在组织层面,组织者综合素质不平衡、活动准备不充分;在内容层面,活动主题具有割断性和独立性、相关内容存在片面性和媚俗性;在形式方面,活动形式死板,宣传渠道较为单薄,宣传工作力度和范围不够;在活动反馈方面,缺乏系统的反馈机制、收集整理反馈内容的相关工作也未落到实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利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文化体验活动组织者、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及传播方式、活动对象、活动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改进方案:从活动组织者素质以及活动组织环节入手,提出“提高组织者整体素养、稳定教师队伍、重视活动预演、与当地组织合作、营造轻松愉快的文化环境”的改进建议;从内容角度,提出“增强文化主题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丰富文化主题的内容、加强与汉语教材的关联度、正确全面地反映中国文化”的改进建议,并设计出以一年为周期的文化体验活动主题及内容;在形式方面,认为应灵活运用单一形式和复合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渠道;最后以活动效果为评估标准,分别设计线下中国饮食文化和线上现当代婚俗文化的体验活动案例。旨在为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接下来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充实该方向的研究内容。

强薇[4](2020)在《中韩两国茶文化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两国同属儒教文化圈,因此两国文化中难免有相似的要素,其中茶文化便是共同存在于中韩两国文化中的一个文化要素。鉴于此,本文将从茶文化的起源内涵开始,重点剖析两国的茶文化发展差异,并通过对中韩两国茶文化的比较,来更好地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倪曳青[5](2020)在《中韩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5月21日,首个"国际茶日"的确立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回顾中韩两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交流与传播情况,借鉴韩国传播茶文化的经验,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希望能以茶文化为纽带,促进中韩两国乃至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

柳燕[6](2020)在《高丽茶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丽时期的茶文化是朝鲜半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地梳理高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流变。通过对高丽茶文化特点的探讨,从而分析出高丽茶文化对朝鲜半岛茶文化的意义和影响。本文以高丽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和特点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阐述高丽茶文化的起源。概述高丽茶文化的起源、关于高丽茶文化的“自生说”和“渡来说”、遣唐使对茶文化的传播作用;新罗僧人对茶文化的促进作用、茶文化对于花郎贵族等的影响。第三章,阐述高丽的茶道文化。通过高丽茶叶种植、品种、茶器以及点茶、斗茶制度的特点分析,从中可以看出高丽时期茶文化进入了全面兴盛的阶段。第四章,阐述高丽茶文化的特征。以礼为中心思想的茶文化主要表现在王室中的宫廷礼仪和下赐礼,以禅为特征的茶文化主要表现在僧人以茶修身修道,以雅为志趣的文人茶文化主要表现在文人以茶会友、以茶寄予心志,以敬为诚的庶民茶文化主要表现在庶民以茶为贵等方面。第五章,主要对本论部分进行总结和提炼。对高丽茶文化的特点进一步归纳、总结,从而进一步了解朝鲜茶文化的兴盛与发展。

侯雅岚[7](2020)在《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5月,文在寅当选第19届韩国总统,韩国政治进入文在寅政府时代。文在寅上任后,面临因“萨德”问题受损的中韩关系,把调整韩中关系作为韩国外交的一个重点,采取系列措施主动修补中韩关系。文在寅政府的对华政策调整对推进中韩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对稳定东北亚局势,促进域内各国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文在寅政府之前的中韩关系进行了回顾和梳理,重点探讨后冷战时期的中韩建交、中韩关系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恶化的缘由,指出尽管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但是良好的国家关系符合韩国的根本利益,自建交以来友好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但是近年来中美大国竞争的加剧缩小了韩国“平衡外交”的战略空间,“萨德”事件直接导致了中韩关系的恶化并促使文在寅政府重新审视韩国的国家利益和外交取向。论文在主体部分重点探讨了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调整的范围、特点和影响因素,指出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调整,在政治上,主动修复韩中紧张关系,推动高层互访,充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中韩关系重回友好轨道;在经济上,加快推动中韩第二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拓展双边多领域合作,积极寻求韩国发展战略规划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在人文交流上,进一步放宽人员交流限制,丰富对华文化外交内涵;在安全上,以退为进,重启韩中国防战略对话,妥善处理“萨德”问题和中韩争端。总体上看,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调整具有务实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两面性的特点。促使文在寅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在国际层面上,主要受中国国家实力迅速上升、美韩同盟新的调整以及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在国内层面上,主要受国内政党竞争、民族情感和文在寅总统个人特质等因素影响。最后,论文对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前景进行展望,并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总之,在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中,经济政策依然稳步推进是中韩两国友好合作的主轴,努力提升中韩政治互信是其外交努力的方向。从部署“萨德”引发争议可以看出朝鲜核问题和国家安全依然是影响韩国对华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美韩同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文在寅政府注重“平衡外交”,对华外交政策仍然是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媛[8](2019)在《实践导向型建筑设计课程初探 ——以谢菲尔德大学、密歇根大学、罗马大学夏校和青岛理工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城市发展重心由增量向存量转移,面对存量规划时代的到来,建筑学教育如何适应城市转型期的发展是近几年比较火热的话题。建筑学课程只有和建筑职业化紧密相连,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学人才。因而,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课程的开设,使得建筑学教育不单单是纸上谈兵而逐渐落为现实。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均开设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设计课程,虽然开设的实践项目、种类、地点各不相同,但其目的都是把建筑学的学习推进到建筑职业化当中,使学生拥有建筑师专业技能,以便更快的进入到建筑师的角色当中。因此,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设计课程的开展对建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紧密围绕建筑学教学中的以实践为导向的设计课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情境教学(Live Project)课程、美国密歇根大学以区域文化为背景的设计(Studio)课程、意大利罗马大学夏校实物教学(Cosa reale insegnamento)课程以及青岛理工大学中韩合作办学中的建筑学教学背景,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结合建筑学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性和方法论问题,找出国外建筑院校开展建筑学以实践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中的特点和共性,并对其不足进行分析和讨论,作者希望通过对国外课程的解读,能给青岛理工大学实践导向型设计课程的探索予以启迪,同时期望能够给国内其他院校建筑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金姗[9](2019)在《基于茶文化背景下中韩文化教育多元化交流》文中研究表明在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今天,中韩文化通过互动、交流,呈现出文化深度融合的理想效果。想要以正确的文化观来看待中韩文化之间的多元化交流现象,不仅需要寻找到将中韩两种文化有效融合的共同点,也需要了解并尊重中韩文化之间的不同差异,通过选择合适的融入视角,从而有效提升中韩文化融合应用的效果。本文从茶文化内涵认识出发,结合当前中韩文化教育状况分析,从而探究茶文化背景下中韩文化教育多元化交流机制。

彭庆敏[10](2018)在《中韩茶文化比较与茶学词汇翻译教学》文中指出韩国与中国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多的交流,其中文化交流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在中韩文化交流开展过程中,茶文化逐渐受到关注。由于茶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形成的,其中渗透着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传承,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日益加深,茶文化逐渐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茶文化开始走进教育领域,众多学者就茶文化的发展以及中韩两国的茶文化差异开展研究。由于国家文化不同,因此,学生在深入理解中韩茶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尤其是语言差异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着重针对茶学词汇以及语言翻译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翻译方法,以茶文化为背景,建立正确的学习模式。

二、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5W模式下韩国茶文化传播对中国茶文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韩茶文化传播现状比较
    1.1 传播者
    1.2 传播内容
    1.3 传播渠道
    1.4 传播对象
    1.5 取得成果
2 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
    2.1 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茶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茶文化宣传
    2.2 推进传统茶文化的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
    2.3 拓宽茶文化传播渠道,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点建议。
3 结语

(2)符号互动理论下韩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韩国孔子学院研究文献
        1.2.2 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研究文献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韩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现状
    3.1 文化传播活动数据统计
        3.1.1 文化传播活动概况
        3.1.2 文化传播活动主题
        3.1.3 文化传播活动类型
    3.2 文化传播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3.2.1 传播内容选取—符号
        3.2.2 传播者和受众—互动双方
        3.2.3 多元传播途径—情境定义
第四章 韩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调查分析
    4.1 受众调查问卷
        4.1.1 问卷设计及发放
        4.1.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4.1.3 问卷样本结构分析
        4.1.4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 传播者访谈
        4.2.1 访谈提纲
        4.2.2 访谈对象
        4.2.3 访谈结果分析
第五章 韩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问题与建议
    5.1 存在的问题
        5.1.1 忽视受众需求,缺少品牌意识
        5.1.2 宣传媒介单一,技术支撑不足
        5.1.3 固守传统方式,形式缺乏创新
    5.2 发展建议
        5.2.1 根据受众需求,合理安排主题
        5.2.2 利用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5.2.3 重视大众媒介,平衡线上线下
        5.2.4 创设文化品牌,调整活动类型
        5.2.5 加强多方联系,走产业化路线
第六章 结语
    6.1 回顾与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活动调查问卷(中文版)
附录二: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活动调查问卷(中韩文版)
附录三: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活动访谈提纲
附录四:韩国孔子学院2018-2020年文化活动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文化体验活动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一、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文化体验活动现状调查
    (一)文化体验活动组织者环节调查
    (二)现有文化体验活动内容调查
    (三)现有文化体验活动形式和传播渠道调查
    (四)文化体验活动参与者调查
    (五)文化体验活动反馈调查
二、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文化体验活动组织环节改进方案
    (一)提高活动组织者的整体素养
    (二)稳定志愿者教师队伍
    (三)重视文化体验活动预演环节
    (四)深化与当地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合作
    (五)营造轻松愉快的文化环境
三、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文化体验活动主题与内容改进方案
    (一)增强文化主题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丰富文化主题的内容
    (三)加强与汉语教材的关联度
    (四)正确全面地反映中国文化
    (五)文化体验活动主题和内容的设计
四、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文化体验活动形式及宣传方式改进方案
    (一)活动形式改进方案
    (二)宣传方式改进方案
五、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文化体验活动案例设计
    (一)当前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饮食及婚俗文化体验活动分析
    (二)设计理念
    (三)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饮食及婚俗文化体验活动预案设计
    (四)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饮食及婚俗文化体验活动效果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体验活动调查问卷
    附录二: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体验活动韩语版调查问卷
    附录三: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子学院访谈问题大纲
    附录四: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反馈调查问卷
    附录五: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反馈韩语版调查问卷

(4)中韩两国茶文化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韩茶文化起源的基本概述
    1.1 茶文化的定义
    1.2 多元化环境下的茶文化
2 中韩茶文化对比分析
    2.1 中韩茶文化相似处
    2.2 中韩茶文化差异性
        2.2.1 区域文化氛围
        2.2.2 茶道文化总体
        2.2.3 茶道精神对比
        2.2.4 茶文化参与者
        2.2.5 民族特性
        2.2.6 茶道仪式
3 总结

(5)中韩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 中韩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2 中韩茶文化的传播
    2.1 中韩两国的茶文化教育
    2.2 中韩两国的茶文化旅游
3 对中国弘扬茶文化的启示
    3.1 茶文化教育
    3.2 茶文化旅游
4 结束语

(6)高丽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高丽茶文化的起源
    2.1 茶文化的“自生说”和“渡来说”
        2.1.1 茶文化“自生说”
        2.1.2 茶文化“渡来说”
    2.2 新罗时期茶文化的萌芽及形成
        2.2.1 遣唐使与新罗茶文化的开展
        2.2.2 新罗僧人对茶文化的促进
        2.2.3 花郎与茶文化的发展
第三章 高丽时期茶文化的发展
    3.1 高丽时期茶的种植与品种
    3.2 高丽茶的点茶与斗茶
    3.3 高丽茶的茶具
第四章 高丽的茶生活与特点
    4.1 以“礼”为上的王室茶文化
    4.2 以“雅”为志的文人茶生活
    4.3 以“敬”为诚的庶民茶文化
    4.4 “禅茶一味”的寺院茶文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7)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文在寅政府之前韩国对华政策概况
    一、冷战时期韩国对华政策概况(1948-1989)
    二、后冷战时期韩国对华政策概况(1991-2015)
    小结
第二章 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调整
    一、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调整范围
        (一)中韩高层互访频繁,充实务实伙伴关系
        (二)加快FTA二轮谈判,拓展多边领域合作
        (三)积极开展人文交流,巩固中韩民间友好
        (四)安全问题以退为进,妥善处理中韩争端
    二、文在寅政府对华调整政策的特点
        (一)务实性
        (二)自主性
        (三)开放性
        (四)两面性
    三、文在寅政府对华调整政策的原因分析
        (一)影响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国际因素
        (二)影响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
    小结
第三章 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前景展望及挑战
    一、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前景展望
        (一)两国交往深化,构建中韩命运共同体
        (二)中韩两国增强地区与国际事务合作
        (三)共建“一带一路”,拓展第三方市场
    二、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所面临的挑战
        (一)文在寅对华政策中美国因素依旧存在
        (二)文在寅对华政策受朝鲜因素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实践导向型建筑设计课程初探 ——以谢菲尔德大学、密歇根大学、罗马大学夏校和青岛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国外主要研究情况及成果
        1.2.2 国内主要研究情况及成果
    1.3 选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4 论文的框架
第2章 实践导向型的英国情境教学模式的建筑设计课程
    1.1 情境教学课程的背景
        1.1.1 英国各高校建筑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学制安排
        1.1.2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课程内容
        1.1.3 情境教学实践导向型课程的设置
    1.2 情境教学课程案例
        1.2.1 伞厂的改造
        1.2.2 关怀住房
        1.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践导向型的美国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建筑设计课程
    1.1 密歇根大学建筑学设计课程的背景
        1.1.1 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学本科及研究生的学制安排
        1.1.2 密歇根大学建筑学院硕士阶段课程内容及认证背景
        1.1.3 依托于CDIO教学模式的建筑学工作坊设计课程的设置
    1.2 以区域文化为背景的工作坊模式设计课程分析
        1.2.1 墨西哥的生态之旅
        1.2.2 “自生”的约旦难民营
    1.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践导向型的意大利实物教学模式的建筑设计课程
    1.1 课程依托罗马大学建筑学实物教学课程解析
        1.1.1 意大利建筑学教育的教学背景
        1.1.2 实物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含义
        1.1.3 罗马大学建筑学课程的内容
    1.2 罗马大学夏校课程设置
        1.2.1 罗马大学夏校课程背景
        1.2.2 夏校教学组织及特点
        1.2.3 课程授课内容
    1.3 研读历史框架设计课程
        1.3.1 课题背景
        1.3.2 课程安排和实施
    1.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韩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实践导向型建筑设计课程探索
    1.1 韩国光云大学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课程
        1.1.1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1.2 中韩合作办学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课程
        1.2.1 旧城改造与设计
    1.3 中韩合作办学实践导向型教学课程探索的总结
    1.4 中韩合作办学实践导向型教学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4.1 实践导向型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4.2 结合国外课程案例对其课程提出改进的建议
    1.5 结论和展望
        1.5.1 研究的结论
        1.5.2 研究的价值
        1.5.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茶文化背景下中韩文化教育多元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 茶文化内涵认识
2 当前中韩文化教育状况分析
3 茶文化背景下中韩文化教育多元化交流机制
4 结语

四、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5W模式下韩国茶文化传播对中国茶文化的启示[J]. 谢书敏. 福建茶叶, 2022(01)
  • [2]符号互动理论下韩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研究[D]. 齐雅文. 山东大学, 2021(02)
  • [3]韩国国立济州大学商务孔院文化体验活动调查研究[D]. 毕宝方. 兰州大学, 2021(02)
  • [4]中韩两国茶文化的对比研究[J]. 强薇. 福建茶叶, 2020(10)
  • [5]中韩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J]. 倪曳青. 福建茶叶, 2020(08)
  • [6]高丽茶文化研究[D]. 柳燕. 延边大学, 2020(05)
  • [7]文在寅政府对华政策研究[D]. 侯雅岚. 河南大学, 2020(02)
  • [8]实践导向型建筑设计课程初探 ——以谢菲尔德大学、密歇根大学、罗马大学夏校和青岛理工大学为例[D]. 王媛.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9]基于茶文化背景下中韩文化教育多元化交流[J]. 金姗. 福建茶叶, 2019(02)
  • [10]中韩茶文化比较与茶学词汇翻译教学[J]. 彭庆敏. 福建茶叶, 2018(11)

标签:;  ;  ;  ;  

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