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痒螨病是由痒螨科痒螨属(Psoroptes)的痒螨寄生于动物皮肤表面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传统分类学根据形态、寄生宿主等特征将痒螨分为兔痒螨(Psoroptes cuniculi)、水牛痒螨(Psoroptes netalensis)、马痒螨(Psoroptes equi)等5个种。但有学者认为马痒螨是最先命名的,所有痒螨都是马痒螨的变种,并对原来的分类依据提出质疑,因此有学者开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痒螨进行分类研究。本文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采自四川的水牛体表和兔耳道内的痒螨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形态学不能区分水牛痒螨和兔痒螨的幼螨和若螨,但可以区分水牛痒螨和兔痒螨的雄螨:水牛痒螨雄螨尾部瘤状突起上有长刚毛3根,长短相似,较粗呈长柳叶状;短刚毛2根,较细;瘤状突起的末端稍尖。兔痒螨雄螨尾部瘤状突起长有5根刚毛,其中3根短刚毛,2根长刚毛,均为圆柱状,且2根长刚毛着生部位有明显的小结节,瘤状突起末端稍钝。首次成功克隆出传统分类学鉴定为水牛痒螨的ITS-2序列(登录号为EF025929)及形态学鉴定为兔痒螨的中国分离株的ITS-2序列(登录号为EF025930),对ITS-2序列的分析表明:水牛痒螨和兔痒螨的ITS-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不高,为89.10%。将水牛痒螨ITS-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日本和瑞士的兔、绵羊痒螨分离株对比发现:同源性在87.80-89.50%之间;将兔瘁螨ITS-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日本和瑞士的兔、绵羊痒螨分离株对比发现:同源性在95.90-100.00%之间,明显高于水牛瘁螨与其它痒螨分离株的同源性。利用MEGA2.0软件,选用疥螨ITS-2序列为外群,以不同构建方法构建系统树。构建的系统树可见水牛痒螨在每种系统树上都与兔痒螨等距离较远,自举值较高(84,98,86,84)。而兔痒螨与其他痒螨在各种系统树上始终聚居在一起,自举值差异较大(52,81,84,55)。通过形态学比较和ITS-2序列分析,我们认为水牛痒螨和兔痒螨可能为痒螨属中两个独立的虫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放养型和野生型柞蚕的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Ⅱ(ITS-2)的克隆与序列比较[J]. 蚕业科学 2010(01)
- [2].兔痒螨和水牛痒螨第二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分析[J]. 昆虫学报 2008(05)
- [3].大熊猫等八种野生珍稀动物蛔虫ITS-2基因的序列分析[J]. 中国兽医科学 2008(11)
- [4].嗜群血蜱和长角血蜱ITS-2、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变异与亲缘关系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10(06)
- [5].虫卵ITS-2序列分析鉴别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研究[J]. 内科 2014(02)
- [6].应用ITS-2基因对小熊猫源恶丝虫虫种的鉴定[J]. 中国兽医科学 2009(07)
- [7].11株螨虫分离株的ITS-2序列分析与系统关系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09(02)
- [8].不对称荧光PCR扩增白念珠菌ITS-2基因单链DNA实验[J]. 检验医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