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化合物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
作者: 朱立贤
导师: 金征宇
关键词: 虎杖,白藜芦醇苷,蒽醌,一阶导数光谱,微波,大孔吸附树脂,抗氧化,高血脂
文献来源: 江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根茎,是我国一种常用中药,用于风湿,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烫伤,恶疮癣疾等。虎杖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近年来芪类化合物尤其是白藜芦醇被广泛关注,据报道,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活性,蒽醌类化合物也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众多植物中,白藜芦醇在虎杖中含量最高,故本课题选择虎杖作为研究对象,对虎杖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建立适合虎杖体系的白藜芦醇(苷)和蒽醌的定量方法并优化提取工艺,研究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体内外活性,为合理综合利用虎杖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柱色谱分离出6个含量较高的单体化合物,并用NMR进行了结构鉴定,它们分别是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酸。用RP-HPLC/ESI-MS分析虎杖提取物中的芪类和蒽醌化合物,通过反相液相分离-ESI电喷雾质谱定性,从虎杖提取液中鉴定出3个白藜芦醇类和7个蒽醌类化合物,其中1个芪类和2个蒽醌类化合物在虎杖中未曾见过报道。根据白藜芦醇(苷)的光谱特性,建立了一阶导数光谱法用于测定虎杖提取液中白藜芦醇(苷)含量的简易定量方法,该法可以消除虎杖提取液中其它成分对白藜芦醇(苷)测定的干扰,该方法精密度、回收率均较高,操作简单,便于在提取工艺研究中应用。本文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了HPLC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以醋酸镁为显色剂,直接测定虎杖中的总蒽醌含量,与HPLC法的测定结果相近;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法省去了水解—萃取操作步骤,操作简单、快速。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回流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4小时、提取温度60℃、料液比为1:20。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为240W,8倍物料重的70%乙醇溶液,微波辐射150s。微波辅助提取比回流提取具有高效、节能、省时的特点。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从23种大孔吸附树脂中选出H103树脂对白藜芦醇(苷)的吸附量最大、解吸率高,可用于从虎杖中富集、分离纯化白藜芦醇(苷)。通过动态吸附实验得到,提取液的适合的上柱浓度为0.7-1.0mg/mL,上柱液的PH为4.10,上柱液流速为2BV/h;4倍树脂床体积的80%乙醇以1BV/h的流速进行洗脱即可基本将白藜芦醇(苷)从树脂上解吸下来。树脂吸附法富集虎杖提取液中白藜芦醇(苷),纯度和收率均优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法。虎杖粗提物中的白藜芦醇(苷)利用H103树脂富集后,用聚酰胺柱色分离,最终得到高纯度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产品。采用亚油酸体系、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试验、化学发光法研究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能抑制亚油酸的过氧化作用,其抑制率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虎杖简介
1.2 虎杖的化学成分
1.3 白藜芦醇(苷)的研究进展
1.3.1 白藜芦醇(苷)的结构、分布
1.3.2 白藜芦醇(苷)药理作用
1.3.3 白藜芦醇(苷)的分析测定方法
1.3.4 白藜芦醇(苷)的提取
1.3.5 白藜芦醇的合成
1.4 蒽醌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1 蒽醌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1.4.2 蒽醌化合物的分析测定方法
1.4.3 虎杖中蒽醌化合物的提取
1.5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2章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的分离、结构鉴定及检测
2.1 前言
2.2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的分离、结构鉴定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讨论
2.3 虎杖提取液中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的反相液相色谱——质谱检测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的研究
3.1 前言
3.2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研究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讨论
3.3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虎杖中蒽醌的研究
3.3.1 材料与仪器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的提取工艺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仪器
4.2.2 提取液中白藜芦醇(苷)含量测定
4.2.3 提取液中蒽醌含量测定
4.2.4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乙醇回流提取条件的选择
4.2.5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微波辅助提取条件的选择
4.2.6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分离——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4.2.7 有机溶剂法与H103 树脂吸附法富集纯化白藜芦醇(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乙醇回流提取对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提取的影响
4.3.2 微波辅助提取对白藜芦醇(苷)和蒽醌的影响
4.3.3 回流提取与微波辅助提取比较
4.3.4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分离—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4.3.5 有机溶剂法与H103 树脂吸附法富集白藜芦醇(苷)
4.3.6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的分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药品、试剂及仪器
5.2.2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亚油酸体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硫氰酸铁法
5.2.3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抑制H202 诱导红细胞溶血试验
5.2.4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试验
5.2.5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试验
5.2.6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H_2O_2 的抑制作用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亚油酸体系的抗氧化作用
5.3.2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H202 诱导红细胞溶血的影响
5.3.3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_2-·)的清除作用
5.3.4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5.3.5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H_2O_2 的清除作用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及其机理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动物
6.2.2 药品及试剂
6.2.3 主要仪器
6.2.4 高脂饲料配方
6.2.5 造模及分组
6.2.6 检验指标
6.2.7 统计学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肝脏形态学观察
6.3.2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
6.3.3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
6.3.4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的影响
6.3.5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
6.3.6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影响
6.3.7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肝脂酶(HL)的影响
6.3.8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粪中胆汁酸的影响
6.3.9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AST 和ALT 的影响
6.4 讨论
6.4.1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的降血脂作用
6.4.2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调节载脂蛋白的作用
6.4.3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脂蛋白脂酶及肝脂酶的作用
6.4.4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粪中胆汁酸的作用
6.5 本章小结
附图:肝脏石蜡切片照片
第7章 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动物
7.2.2 药品及试剂
7.2.3 主要仪器
7.2.4 高脂饲料配方
7.2.5 造模及分组
7.2.6 检验指标
7.2.7 统计学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NO、NOS、iNOS、cNOS 的影响
7.3.2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组织SOD 活性的影响
7.3.3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组织 GSH-PX 活性的影响
7.3.4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组织CAT 活性的影响
7.3.5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AOC 的影响
7.3.6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组织MDA 的影响
7.4 讨论
7.4.1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对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7.4.2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的抗氧化作用
7.4.3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体内活性比较
7.5 本章小结
论文主要结论
论文创新点
附图各化合物的NMR 图谱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6-07-20
参考文献
- [1].虎杖组织培养物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代谢调控、生物转化及其提取液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D]. 于树宏.河北医科大学2006
- [2].虎杖的资源、品质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D]. 马云桐.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 [3].虎杖质量控制方法与相关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 张文婷.沈阳药科大学2009
- [4].虎杖苷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玉松.苏州大学2013
- [5].虎状苷后处理促进自噬流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D]. 凌苑娜.南方医科大学2016
- [6].红外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刘小丽.西北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虎杖生药学研究[D]. 马培.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 [2].虎杖提取物抗病毒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代谢研究[D]. 李凤新.吉林大学2009
- [3].微生物转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及其产物的分离纯化[D]. 王辉.大连理工大学2009
- [4].虎杖质量控制方法与相关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 张文婷.沈阳药科大学2009
- [5].虎杖提取物(中药Ⅱ类新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缓释胶囊的研制[D]. 郭力.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 [6].虎杖的资源、品质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D]. 马云桐.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 [7].中药虎杖雌激素活性成分及其物质基础研究[D]. 张彩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
- [8].决明子中蒽醌化合物组成和功能的研究[D]. 贾振宝.江南大学2006
标签:虎杖论文; 白藜芦醇苷论文; 蒽醌论文; 一阶导数光谱论文; 微波论文; 大孔吸附树脂论文; 抗氧化论文; 高血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