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通鉴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通鉴学,《通鉴》,司马光,张煦,范祖禹,史学思想,稽古录,胡身之,刘知几,《史通》
通鉴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尚君[1](2019)在《张煦侯及其《通鉴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是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准备重印近人张煦侯先生所着《通鉴学》,嘱我写一段介绍文字。我在从学之初曾认真读过《通鉴学》,对阅读《通鉴》,启迪治学,颇有助益。那前后曾通读《通鉴·唐纪》,以后着《旧五代史新辑会证》,曾仿照司马光《通鉴》先做长编(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4-12)
张浩[2](2018)在《品《通鉴》学修身》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治通鉴》是一部古代史学经典着作。我们研读此书可以逐步完善自我,领悟修身之道。(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21期)
王彦霞[3](2018)在《清代通鉴学考辨力作——钱大昕着《通鉴注辨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乾嘉考据大师钱大昕所着《通鉴注辨正》,堪称清代通鉴学考辨着作的代表作。它在考辨内容上极为丰富,校正文字,考辨地理名物、官制典故,既纠正《通鉴》原文之误,辨正胡注之误,又补正胡注之漏。在考辨方法上也极为严谨,在汲取前人之说的同时,还注意扩充史料范围,采取多种途径的考辨方法。钱氏《通鉴注辨正》充分体现了乾嘉考据学的叁大特点:一为博,表现为考证内容广泛和开拓了新的史料范围;一为精,表现为无征不信,精益求精,有时还对致误原因加以深入分析;一为疑则阙疑。钱氏这一考辨之作学术价值主要有二:一是对《通鉴》及胡注有察漏补缺和辨正纠误之功;二是对二十世纪新历史考证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2018年01期)
王彦霞[4](2018)在《清代通鉴学史论着作的理论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学术虽以考据为主流,但在通鉴学领域不乏史论着作。清代通鉴学史论着作在评论史事以资借鉴的同时,对于推进传统的史学理论问题也多有贡献。在历史发展原因的分析方面,普遍呈现重人事、疑天命的倾向。在历史发展进程的梳理上,承认古今有别但密不可分,同时基本认可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但认识并不彻底。在朝代兴亡之理的探讨上,涉及民族、君主、统治思想、社会风气和地利等多个角度。在经史关系上,强调经史并重,甚至以史疑经。(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彦霞[5](2012)在《清代通鉴学的学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通鉴学在宋、元、明叁代通鉴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的发展不仅有着通鉴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由于深深根植于社会的大背景中,受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影响,清代通鉴学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历史文献研究》期刊2012年00期)
王彦霞[6](2012)在《清代通鉴学的学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通鉴学在宋、元、明叁代通鉴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的发展不仅有着通鉴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由于深深根植于社会的大背景中,受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影响,清代通鉴学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1辑)》期刊2012-09-01)
金仁义[7](2012)在《论张须《通鉴学》的史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张须的《通鉴学》是一部颇具学术影响的史学专着。张须在《通鉴学》中运用了"考镜源流"、考证、比较与归纳等治史方法,使其立论严谨、翔实、平允。史学方法的得当运用,使《通鉴学》得以成功构建《通鉴》研究的完整体系,获得很高的学术价值。《通鉴学》的史学方法,应当得到充分认识和高度评价。(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金仁义[8](2010)在《简论张须《通鉴学》的学术成就》一文中研究指出张须的《通鉴学》是研究《资治通鉴》的史学专着。《通鉴学》构建了《通鉴》研究的完整体系,在《通鉴》、《通鉴》学派与编年体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学术成就。《通鉴学》集前人之大成,考核精细,观点独到,堪称"通鉴学"入门之书。(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11期)
王彦霞[9](2010)在《清代政治与通鉴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通鉴学的发展不仅受到前代通鉴学的影响,有着它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还因受清代不同发展阶段的政治影响,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清初通鉴学呈现反思与开拓的气象;乾嘉时期,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道咸以后,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0年05期)
王彦霞[10](2010)在《经世与考辨——清代通鉴学史论特点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通鉴学评论方面,清代着作数量可观。受清代主流学术考据学之影响,清代通鉴学一改前代通鉴学史论空疏无用之倾向,重经世和重务实成为清代通鉴学史论的两大特点。(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0年08期)
通鉴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资治通鉴》是一部古代史学经典着作。我们研读此书可以逐步完善自我,领悟修身之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鉴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尚君.张煦侯及其《通鉴学》[N].文汇报.2019
[2].张浩.品《通鉴》学修身[J].青春岁月.2018
[3].王彦霞.清代通鉴学考辨力作——钱大昕着《通鉴注辨正》[J].贵州文史丛刊.2018
[4].王彦霞.清代通鉴学史论着作的理论贡献[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
[5].王彦霞.清代通鉴学的学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J].历史文献研究.2012
[6].王彦霞.清代通鉴学的学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C].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1辑).2012
[7].金仁义.论张须《通鉴学》的史学方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8].金仁义.简论张须《通鉴学》的学术成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9].王彦霞.清代政治与通鉴学[J].河北学刊.2010
[10].王彦霞.经世与考辨——清代通鉴学史论特点管窥[J].兰州学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