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中央银行都在加强自身的信息披露,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国际趋势。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己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讨论和研究的热门课题。然而,在理论层面上,货币政策透明度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国内理论界对透明度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能够结合中国国情的研究。货币政策透明度泛指货币政策的公开程度,特别是与中央银行对决策情况的公布及决策理由的解释有关,它能引导公众的预期、能有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问题,以及能监督政府在做公共选择时的利己行为。同时,对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容进行了严谨的数理推导和定性的描述、解释。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效应是多方面的,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及目标的实现,宏观金融经济的稳定运行。在实践中,货币政策透明度主要是作为解决通货膨胀倾向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比较分析世界上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操作之后,发现由于各国的历史经济条件、制度不同,各国的透明度操作实践有所不同,但是透明度操作框架是基本相同的。接着,在归纳总结我国中央银行的透明度实践之后,利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指标分析法—E&G指标,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修改了此指标体系来度量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实证结果显示:1995年之前,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1995年以后,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已有很大的提高,但与那些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而言,还是不尽如人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此外还发现,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最后,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不足的同时,提出了建立包含目标透明、信息透明、决策透明和操作透明四个方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框架体系,并针对每个部分说明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插图索引附表索引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2 文献综述1.3 结构及内容安排第2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一般理论分析2.1 透明度的涵义界定2.1.1 狭义的透明度2.1.2 广义的透明度2.2 西方学者对透明度分析的相关理论2.2.1 理性预期学派的有关分析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有关分析2.2.3 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观点的有关分析2.2.4 公共选择理论的有关分析2.3 货币政策策透明度的内容分析2.3.1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数理模型分析2.3.2 最优的透明度规则2.4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效应分析2.4.1 透明度有利于公众合理预期的形成2.4.2 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央行的独立性2.4.3 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央行的声誉2.4.4 透明度有利于维持央行的动态可信性2.4.5 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央行工作人员的能力第3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国际实践考察3.1 美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考察3.2 英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考察3.3 欧盟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考察3.4 透明度国际实践的经验总结及启示3.4.1 各国央行对目标函数普遍保持隐秘3.4.2 透明度与货币政策框架没有必然的联系3.4.3 注重透明度限度的把握3.4.4 中央银行提高透明度的主动性加强第4章 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证研究4.1 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考察4.2 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度量的方法介绍4.2.1 货币政策透明度度量的研究方法分类4.2.2 E&G 度量指标法介绍4.3 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度量的实证分析4.4 本章结论第5章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政策建议5.1 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目标透明度5.2 增强经济信息和预测模型的披露5.2.1 数据公开的可得性5.2.2 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分析5.2.3 短期及长期的预测5.3 增强货币政策制定与决策的透明度5.3.1 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责任性5.3.2 强化人民银行行长负责制5.3.3 增强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5.4 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操作透明度5.5 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透明度评价体系结论参考文献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货币政策透明度论文; 效应论文; 透明度指数论文; 指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