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前,贸易理论研究已经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探讨微观企业行为对贸易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本文针对全球生产网络下南北贸易发展的非均衡现象,从全球生产组织视角,发展并运用一个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理论及其分析框架,来解释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贸易非均衡发展的不利态势,并为中国贸易发展中的现实困境问题提供新的解释和政策启示。论文首先提出一个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理论及其分析框架。按照全球生产网络下企业的本质及其组织形式,本文将企业权力界定为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凭借和利用组织内特定的资源和能力而形成的对其他主体的一种控制能力(力量)或特殊的影响力。然后,从无形资产、物质资产和组织资源三个层面构建企业权力体系,即通过融合Barney(1991)的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和Gereffi(1999)全球价值链理论,提出一个“链接权”(指因专业化分工和企业能力高低而体现在价值链条中所拥有的节点位势权力)理论,并与GHM产权理论(Grossman & Hart,1986;Hart & Moore,1990)及Rajan & Zingales(1998)的进入权理论相结合,将企业权力的具体形式依次称之为链接权、所有权、进入权;相应的权力机制依次为:能力控制、所有权或股权控制、组织机制控制。再后,将企业权力现象纳入到“权力机制—权力结构”的分析框架中考察,并尝试采用一种新的分析范式,即将国际生产与贸易活动视为一种市场导向下的企业权力约束行为,来寻求企业权力约束与市场机制的统一。论文进一步运用这一理论及其分析框架,通过构建一组企业权力约束下的国际生产与贸易模型群,从机制层面分层论证企业权力行为影响贸易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①最终产品商对加工企业的所有权安排,是影响南北贸易结构失衡的微观组织根源。最终产品商利用企业所有权安排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贸易组织结构的选择与控制,影响了南北贸易模式的不对称变化,一定条件下会导致北方国的贸易结构演变为资本和劳动都是净进口的国家,由此从新的视角解释了美中贸易逆差问题。②最终产品商对供应商的进入权组织控制,是影响各国贸易比较优势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机制。最终产品商通过限制进入、数量调整来激发供应商做出事前定制投资、事前转移投资和事后最优专用性投资。最终产品商行使这种企业权力行为过程中,事实上对供应商及其所在国家的贸易比较优势造成了不利影响,由此为我国贸易比较优势存在的困境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③企业链接权的能力控制是影响各国贸易增长模式分化的组织根源。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高端企业凭借其能力控制,不仅拥有对生产过程的分解权,而且也被赋予较高的讨价还价权力和相应抽取下级供应商租金分享的权力。由此强化的投入品要素报酬不均等条件,直接激励各国贸易增长模式产生分化。这为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路。最后,论文基于中、韩、美三国的经验分析,从结构层面揭示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是影响各国垂直专业化贸易非均衡发展的微观组织基础。论文指出:①按照企业权力大小和地理空间关系,全球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体系可以划分为全球层次、跨国层次和国家层次等三个层级。②中、韩、美三国的垂直分离价值指数、份额指数和变化趋势均表明,三国的垂直专业化贸易呈现出分层发展趋势,并与其企业权力层次结构相对应。③中国垂直专业化低阶段成长已经完成,企业权力的低层次结构制约了我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外贸发展,中国不仅需要提升本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权力的层次,而且还需要选择并调整相应的经贸发展战略。本文的政策含义:一是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有为企业,二是要采取以提升企业权力结构层次为基准的“新开放型”经贸发展战略。由此,论文围绕如何实现这些新战略,从投、引资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思路。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导论1.1 研究动因1.2 理论方法1.3 基本假定与技术路线1.4 主要内容与结构1.5 创新之处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2.1 企业内部权力理论文献2.2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理论文献2.3 G—H 贸易、FDI 新理论体系文献2.4 结论第3章 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分析:理论拓展与框架构建3.1 引言:企业权力视角下的国际生产与贸易3.2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企业权力内涵及权力关系3.2.1 权力涵义及质的规定性3.2.2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企业权力内涵3.2.3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企业权力关系3.3 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理论:一个新拓展3.2.1 来源于物质资产的企业权力——企业所有权3.2.2 来源于组织机制的企业权力——企业进入权3.2.3 来源于无形资产的企业权力——企业链接权3.2.4 企业权力体系与贸易、FDI 组织方式3.4 权力机制协调全球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必然性3.5 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分析:内容框架与分析范式.3.5.1 内容框架:双重解读3.5.2 分析范式:企业权力约束与市场机制的整合第4章 企业所有权安排、贸易组织结构与南北贸易失衡:以美中贸易逆差为例4.1 引言4.2 基本模型4.2.1 禀赋与偏好4.2.2 生产、技术与贸易4.2.3 不完全契约与企业组织控制决策4.3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贸易组织结构的均衡选择4.3.1 企业行为与所有权安排4.3.2 贸易组织结构的均衡选择4.4 企业所有权安排、贸易组织结构选择对南北贸易模式的影响4.5 美中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的经验分析4.5.1 美中贸易逆差与跨国企业生产组织安排的相关分析4.5.2 美国FIE 在中国加工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对加工出口份额影响4.5.3 贸易组织结构选择、组织租金对美中贸易结构的影响4.6 结论与启示第5章 企业进入权控制、专用性投资与贸易比较优势的非均衡效应..5.1 引言5.2 基本模型5.2.1 假定条件5.2.2 企业组织行为与进入权控制5.2.3 均衡5.3 进入权的组织控制与供应商的专用性投资激励5.3.1 进入机会控制、市场结构不对称与供应商的事前专用性投资5.3.2 进入权机会控制、转移支付与事前专用性投资的分摊5.3.3 进入权数量控制与供应商的事后专用性投资5.4 企业进入权控制与南北贸易比较优势的非均衡效应5.5 结论与启示第6章 企业链接权控制、层级租金与贸易增长模式分化6.1 引言6.2 链接权约束下的国际生产与贸易模型6.2.1 偏好与需求6.2.2 国际生产、不完全契约与企业链节分解权6.2.3 贸易、销售与支付6.3 链接权的能力控制与层级租金分配6.3.1 链接权控制下的企业行为6.3.2 讨价还价与层级租金分配6.3.3 均衡6.4 企业链接权控制机制与贸易增长模式的分化效应6.5 结论及政策含义第7章 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层与中国的贸易发展:基于中、韩、美三国的经验分析7.1 引言7.2 全球生产网络下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特征7.2.1 企业权力的空间结构特点7.2.2 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7.3 企业权力的层级结构与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层发展假说7.4 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层发展的经验实证:以中、韩、美为例.7.4.1 变量设置与模型7.4.2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7.4.3 计算结果分析7.4.4 其他经验支持7.5 进一步分析: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影响.7.6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8章 结束语8.1 总结8.1.1 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理论8.1.2 企业权力机制对贸易非均衡发展的影响8.1.3 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对贸易非均衡发展的影响8.1.4 政策主张8.2 前瞻8.2.1 中国的海外投资与产业发展8.2.2 跨国并购与中国的经济安全8.2.3 本研究领域的改进参考文献致谢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著作及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全球生产网络论文; 企业权力论文; 层次结构论文; 贸易非均衡发展论文;